酒文化之困惑

颜嘉

<p class="ql-block">  在新加坡工作时,学校同事、教友们常有聚会,红酒是必配。大家一起一边谈天嬉笑,一边品味美食和美酒。酒是放在桌上的,愿意喝就自己斟。当然也会出于礼貌问问他人是否需要,那份其乐融融,轻松惬意至今仍回味无穷。</p><p class="ql-block"> 回国后更常有各式各样的聚会。同学聚会,朋友相约,亲友团聚……哪一次也不会缺了酒。除开挚友和同学相聚,我在一次次的聚会中对酒退避三舍,甚至有点心有余悸。更确切地说是看到桌上的酒就不由自主的胆寒。</p><p class="ql-block"> 恕我孤陋寡闻,没想到国内聚餐喝酒是由不得自己的,还有了所谓的分酒器,标配一只小酒杯。男人们只要不是酒精过敏就必须每人倒满一提。开席后,从分酒器倒入各自的小酒杯,互相敬酒。我也才明白原来酒不是一口一口品的,而是一整杯往嘴里倒完。给人斟酒不仅仅是出于礼貌,而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是要给你满上。如若你不愿意,那就是不给对方面子。什么时候愿意配合努力喝酒是与面子有关了?难道面子不是自己的努力挣来的吗?我困惑了。</p><p class="ql-block"> 能喝的还好,不能喝的还真有点惨。轻者面红耳赤,喝完卧倒;重者吐得翻江倒海,卧床不起;还有更甚的,直接喝到了阎王府。还有法律规定,一桌子人喝酒,出了问题全体负责。就是这样居然也杜绝不了劝酒之人那十足的干劲。据说有人为了避责,喝酒前要先签免责书?</p><p class="ql-block"> 喝酒不是为了开心吗?不是为了活跃气氛吗?什么时候一定要喝得过量才是够呢?先生原来年轻时也是个贪杯之人,可是现在人到中年不敢再随性而为了。亲眼目睹他想拒绝劝酒可又不好太过强硬,多喝自己身体受不了,还会夫妻怄气;不喝又抹不开朋友所谓的面子,怕不合群被大家排斥。让他左右为难,却又无可奈何。</p><p class="ql-block"> 我相信劝酒之人本身是好意。主人劝酒尽到地主之谊,体现热情好客足矣;朋友敬酒适量各取所需就好,<span style="font-size: 18px;">何必非得按照你的意愿主宰别人的酒杯吧?你想多喝也没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吧?所谓能者多劳啊,为什么就一定要拉着别人灌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想</span>来杜康始祖发明酒的时候一定没有想到还有这样的问题。不可否认酒本身是好东西。聚会有酒,更有气氛;喜悦时品酒,心情飞扬;郁闷时饮酒,一解愁绪。古人也爱酒,从文人墨客到市井小民,都喜爱这杯中物。李白斗酒诗百篇,更有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可是古酒香醇,且都是低度酒。古人喝酒应该都是微醺,正是喝酒的极致境界,是真正的享受。如果换成现在的高度酒,斗酒,早把李白喝得晕头转向,怎么可能写出那些千古名句?</p><p class="ql-block"> 据说纯粹应酬的酒局更可怕,不能喝酒连生意仕途都会受到影响,为了事业只有舍命相陪。不过有年轻人已经在反对这样的陋习了,并付诸行动。</p><p class="ql-block"> 国人爱酒,酒本身无错。多希望我们的酒文化能够变得文明,变得近人情。酒瓶能不能放在桌上,根据自身的能力自行斟酒?让酒能回归最初的本真,让人们能够自由自在地享受品酒的乐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