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建国名师工作室】线上与线下齐飞,同课异构竞风流--记赣州经开区初中数学同课异构专递课堂。

雁字回时

<p class="ql-block">  为推进双减政策的落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助推教师的专业成长,达到“以教促研,以研促教,教研相长”的目的。 2022年4月13日,赣州经开区数学教研活动(同课异构)在[华建国名师工作室]成员罗金花老师的组织下如期举行,因疫情防控需要,本次活动在第五中学第一次尝试专递课堂采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执教内容是七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一节《二元一次方程组》。</p> <p class="ql-block">  第一节课是由赣五中的潘小莲老师执教,潘老师创设篮球赛情景引入,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探索问题,形成新知。作为章节起始课,从学生已有的一元一次方程知识水平出发,通过类比思想,探究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解及应用。重视整章知识脉络形成的过程,促使知识的学习更具系统性和整体性。</p><p class="ql-block">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为本章的难点,潘老师在教学环节设计上,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作为本节课的提升内容,帮助学生逐步降低难度,为后续知识的学习做好铺垫。</p> <p class="ql-block">  第二节课是由厚德外国语学校的黄伟老师执教。黄老师引导学生先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进而提出能否设两个未知数求解,并通过类比思想提出新知,重视学生知识形成的过程。</p><p class="ql-block"> 在教学过程中,黄老师课堂思路清晰,<span style="font-size:18px;">语言精炼,设问精准,层层递进,问题设置有梯度,扣住重点,突破难点。同时在例题和练习的选择上,灵活多样,让学生充分的剖析概念,应用新知。</span>教学过程流畅,环环相扣,精彩纷呈。</p> <p class="ql-block">  “同中求异,异中求同”,两位老师在课堂中运用不同的教学设计和策略,呈现出不同的课堂效果,让听课教师深刻感受到不同教学方式带来的教学碰撞产生的火花。</p> <p class="ql-block">  线上线下认真听课的老师们</p> <p class="ql-block">  听课老师们认真做笔记</p> <p class="ql-block">  课后,由各校的教师代表对本节数学公开课进行评课。大家兴致盎然,各抒己见。众人拾柴火焰高,为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又产生了更多想法。</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对于本节课的内容,两位老师都利用了类比旧知,探索新知的思路教学,环节紧凑,重难点突出,设计合理。学生的课堂习惯非常好,每个人都能积极的参与到课堂中,达到了很好的课堂效果。同时提出:</p><p class="ql-block">(1)概念的形成应在探索中发现,在应用中升华。重视学生独立探索新知的过程,掌握学生应用新知的学习程度。</p><p class="ql-block">(2)类比旧知,形成新知的过程,类比只是一种思想方法,不应强制固化学生的解题思路,而应该在学生探索发现问题中,引导学生思考,进而渗透类比思想,让数学思想的学习与数学知识的学习浑然天成。</p><p class="ql-block"> 这次活动是第一次专递课堂活动,是初中数学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有益探究,为今后的教研模式打开新思路!</p> <p class="ql-block">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span style="font-size:18px;">教学之路就是一条不断思考、实践、积累、整理的路。我们</span>要携手同行,努力构建高效课堂,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全面推动学生素质教研。<span style="font-size:18px;">在今后的教学路上,我们将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改进,让我们的课堂越来越精彩,为教育插上理想的翅膀!</span></p> <p class="ql-block">[华建国名师工作室]</p><p class="ql-block">成员:罗金花 李妍 王国云 <span style="font-size:18px;">周丽君 曾林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 class="ql-cursor"></span>苏</span>福莲 曹向鹏 邱海黎 张甜甜 曾彩云</p>

课堂

学生

新知

老师

教学

类比

教研

方程组

同课

专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