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岗实验小学“教师讲传统文化”之五十七:青铜器

.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为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让民族自信之花尽情绽放。马岗实验小学的老师们将带领同学们一起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将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内容展现在同学们面前。我是今天的讲述人张老师。</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考古学家根据人类使用的工具把我们这个社会发展分为石器时代、铜器时代、铁器时代。大概在公元前4000年到公元前1000年,在全世界出现了几个青铜文明的中心,中国就是其中之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青铜器在古时被称为“金”或“吉金”,是红铜与其他化学元素锡(xī)、铅等的合金,刚刚铸造完成的青铜器是金色,但因为出土的青铜器因为时间流失产生锈蚀后变为青绿色,被称为青铜。</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中国青铜器文化的发展分为三大阶段,即形成期、鼎盛期和转变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形成期是指距今4500~4000年的龙山时代,相当于尧舜禹传说时代。古文献上记载当时人们已开始冶铸青铜器。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龙山时代遗址里,经考古发掘,在几十处遗址里发现了青铜器制品。发现铜质制品数量最多的是甘肃、青海、宁夏一带的齐家文化,有好几处墓地出土刀、锥、钻、环、铜镜、装饰品等。这个时期的青铜器品种较少,多属于日常工具和生活类,多朴实无饰,就是有纹饰的铜镜也仅为星条纹、三角纹等几何纹饰。</p> <p class="ql-block">刀</p> <p class="ql-block">锥</p> <p class="ql-block">环</p> <p class="ql-block">铜镜</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鼎盛期即中国青铜器时代,包括夏、商、西周、春秋及战国早期,延续时间约一千六百余年。这个时期的青铜器主要分为礼乐器、兵器及杂器。乐器主要用在宗庙祭祀活动中。礼器是古代繁文缛节的礼仪中使用的,或陈于庙堂,或用于宴饮、盥(guàn)洗,还有一些是专门做殉葬的明器。青铜器带有一定的神圣性,是不能在一般生活场合使用的。所有青铜器中,礼器数量最多,制作也最精美。礼乐器可以代表中国青铜器制作工艺的最高水平。礼器种类包括烹炊器、食器、酒器、水器和神像类。</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炊器</p> <p class="ql-block">食器</p> <p class="ql-block">酒器</p> <p class="ql-block">水器</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一时期的青铜器装饰最为精美,纹饰种类也较多。在青铜器上加以镶嵌以增加美观,这种技术很早就出现了。镶嵌的材料,第一种是绿松石,这种绿色的宝石,至今仍应用在首饰上。第二种是玉,有玉援戈、玉叶的矛、玉刃的斧钺(yuè)等。第三种陨铁,如铁刃铜钺、铁援铜刃。第四种是嵌红铜,用红铜来组成兽形花纹。春秋战国时也有用金、银来镶嵌装饰的青铜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绿松石镶嵌的铜制品</p> <p class="ql-block">玉援戈</p> <p class="ql-block">玉叶矛</p> <p class="ql-block">玉刃斧钺</p> <p class="ql-block">铁刃铜钺</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转变时期一般指战国末年至秦汉末年这一时期。经过几百年的兼并战争及以富国、强兵为目的的政治、经济、文化改革,以郡县制取代分封制,具有中央集权性质的封建社会最终建立,传统的礼仪制度彻底瓦解,铁制品已广泛使用,社会各领域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青铜器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逐渐下降,器物大多日用化,但是具体到某些青铜器,精美的作品还是不少的。到了东汉末年,陶瓷器得到较大发展,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日益重要,从而把日用青铜器皿进一步从生活中排挤出去。至于兵器、工具等方面,这时铁器早已占了主导地位。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隋唐时期的青铜器主要是各类精美的铜镜,一般均有各种铭文。自此以后,青铜器除了铜镜外,可以说不再有什么发展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接下来,我们就来了解几种最具代表的青铜器。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商后母戊(wù)鼎是世界上罕见的青铜器贵重文物,又称司母戊鼎、司母戊大方鼎。司母戊大方鼎整体通高133厘米、宽78厘米、足高46厘米、壁厚4厘米,重832.84公斤,大方鼎呈长方形,有两个立耳,腹下连接四个中空的柱足,两耳外侧装饰一对虎噬人纹,鼎的腹部装饰有饕餮(tāo tiè)纹等图案。腹的内壁铸有“司母戊”三个字,所以它的全称是“司母戊大方鼎”。司母戊鼎是已知中国古代最重的、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它的铸造,充分说明商代后期的青铜铸造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组织严密,分工细致,足以代表高度发达的商代青铜文化。</p> <p class="ql-block">司母戊鼎</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商晚期还有一种青铜礼器——方尊。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四羊方尊,它是中国现存商代青铜方尊中最大的一件,其每边边长为52.4厘米,高58.3厘米,重34.5公斤。肩部伸出四个卷角羊头,器身还装饰着细密精致的龙纹浮雕。据考古学者分析,四羊方尊是用两次分铸技术铸造的,即先将羊角和龙头单个铸好,然后将其分别配置在外范内,再进行整体浇铸。整个器物用这种泥范法浇铸,一气呵成,鬼斧神工,显示了高超的铸造水平。在商代的青铜方尊中,四羊方尊形体的端庄典雅是无与伦比的。此尊造型简洁、优美雄奇,寓动于静,被称为“臻于极致的青铜典范”。</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青铜器发展的鼎盛时期,除了礼器,还有乐器,其中最具典型代表的非编钟莫属。编钟兴起于周朝,是中国汉族古代大型打击乐器,它用青铜铸成,由大小不同的扁圆钟按照音调高低的次序排列起来,悬挂在一个巨大的钟架上,用丁字形的木锤和长形的棒分别敲打铜钟,能发出不同的乐音,因为每个钟的音调不同,按照音谱敲打,可以演奏出美妙的乐曲。引在木架上悬挂一组音调高低不同的铜钟,由侍女用小木槌敲打奏乐。编钟是上层社会专用的乐器,是等级和权力的象征。战国曾侯乙编钟是中国迄今发现数量最多、保存最好、音律最全、气势最宏伟的一套编钟,上面还标有和乐律有关的铭文2800多字,记录了许多音乐术语,显示了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先进水平。曾侯乙编钟曾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p> <p class="ql-block">曾侯乙编钟</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除了以上介绍的三种青铜器,具有代表性的还有青铜大立人像、毛公鼎、莲鹤方壶、越王勾践剑、秦始皇陵铜车马、长信宫灯、铜奔马等,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继续查阅相关资料了解。</p> <p class="ql-block">青铜大立人像</p> <p class="ql-block">青铜纵目人神像</p> <p class="ql-block">毛公鼎</p> <p class="ql-block">莲鹤方壶</p> <p class="ql-block">越王勾践剑</p> <p class="ql-block">秦始皇陵铜马车</p> <p class="ql-block">长信宫灯</p> <p class="ql-block">铜奔马(马踏飞燕)</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同学们,中国古代青铜器源远流长,绽放着绚丽璀璨的光芒,不仅在中国是价值连城的瑰宝,在世界上也享有盛名。它代表的是中国的光辉,见证了历史留给泱泱大国的鼎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