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落在记忆里的村庄

博日古德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  有三年没有去小佳河富饶村我曾经帮扶的贫困户刘玉凤的家了,由于工作需要,换了其他同志到富饶村负责帮扶,虽然离开了那里,但在那里的点点痕迹时常从眼前闪过,也时常想起曾经帮扶过的刘玉凤。</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 2017年,单位安排我和其他几位同事到距离饶河60公里的小佳河镇富饶村,对整个富饶村进行入户走访和对贫困户刘玉凤进行帮扶结对工作。我们驾车在蜿蜒的公路上行驶了一个小时,便到达了小佳河镇富饶村。我还是第一次到富饶村,这里的一切对于我来说都感到陌生和新鲜,入村的公路两边的山林郁郁葱葱,树木裹夹着草丛从湿润中透出几分油油的绿意,环绕着村子的北端,整个村子北高南低,远远地向南极目远望,是阳光照射下一片片延绵起伏绿油油的农田。这里的村民是在这样的一种生活环境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村里的房子高矮不一,有砖瓦房,也有土坯房。我暗自猜想,在村里能住上三间大瓦房,再有一台农用拖拉机肯定算得上村里条件比较好的人家了,而那些土坯房年代相对有些久远,略显得凄凉一些。村里挨家挨户都在院子边缘齐整整的摆放一溜一溜的木柈子,这木柈子是村民烧锅做饭的最佳燃烧材料,齐刷刷摆放充分体现了村民那种朴实无华与辛勤的劳作精神。富饶村没有企业,村民基本都是以种植大田、养点牛羊、家禽挣点生活所需。带路的村党支部书记告诉我们,这个村现在就剩下几十户人家,年轻人都已经搬到城里或者外出打工去了,待在家里的大部分都是老弱病残,生活状况可想而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  刚刚接触刘玉凤时,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63岁的刘玉凤家庭特殊,老伴早年去世,女儿远嫁不在身边,自己患有风湿性心脏病等多种疾病。她独自一人靠租赁家里几亩旱田地维持生活,身边也无人照料,可怜兮兮,看我们的眼神中流露出一种无助和祈盼。她现在居住的房屋是帮扶责任人协调相关部门,帮助垫地基建造的彩钢房,面积虽然不如其他农户宽敞,但收拾的干净利落。刘玉凤是一个很善言谈的人,也许是长期独居的原因,我们每次去到她家,她都和我们说这说那,很怕我们离开后没有人和她说话了。我们也和她唠一些让她开心的话题。帮她详细解读“两不愁、三保障”,解读扶贫政策。她也不时地问,不明白的地方,我们就再解释一遍,直到她弄明白为止。她笑呵呵地对我们说:唉!上年纪啦,脑袋迟钝了像我这样的一个老太婆你们这么关心我、帮助我,我都不知道应该怎么感谢你们!听到她的话,我心里久久不能平静,我觉得我们只是尽了一点点的微薄之力,而刘玉凤老人却得到了极大满足,我从内心感到无比宽慰和一种莫名的感伤。这种感伤无法言说清楚究竟是源自于什么?是源自于对这个孤寡老人的同情和怜悯,还是为她无法预知的未来担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  怎样才能真正让刘玉凤的生活过得舒心、过得衣食无忧,已然成为我们帮扶责任人的重要工作。用什么方法提高她的收入?把问题从根本上解决,给予她对生活的希望和信心。我们全体帮扶责任人多次召开扶贫工作会议,制定扶贫方案,制定帮扶措施。我们相关帮扶责任人,采取深入走访和谈心交流等方式,首先帮助她克服消极保守,主观持续致富意识淡化,没有危机感等思想因素,增强持续致富脱贫思想动力。根据刘玉凤本人的意愿和自身的劳动能力和条件,文广旅局无偿提供20只鸡雏,并提供前期饲养饲料,鸡雏长成后按照市场价格负责收购销售。仅这一项,刘玉凤的年预计增收1500元左右。同时,有效利用她家前后菜园,帮助种植绿色有机早熟玉米,无偿提供早熟玉米优良品种,在满足自用外,进入市场并帮助销售玉米青棒,年预计增收900元。这些想法与行动几乎是同步进行,在不到几天的时间,所有措施完全落到实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  在帮扶刘玉凤的同时,我们还根据上级的统一部署,在富饶村实地入户调查。在调查过程中我深有感触,作为一名帮扶责任人,想要真正了解这个村的贫困状况,只有实地入户调查才能知道农户的生活实际状况。我和同事们通过几次入户,让我对扶贫工作的方式方法有了新的认识。入户时,首先是“看”,眼见为实,看房屋状况和生活基础设施的完善度。吃饱饭有没有保障,贫困户“两不愁”是不是能得到基本保证,生活还有哪些没有达到标准,调查结束后提供对应的帮扶措施帮助贫困户脱贫。再一个就是“问”,向贫困户详细了解、询问家庭情况,特别是对于社会保障、医疗保障、教育保障、就业保障等进行详细了解。第三是“采集”,我们去到每一户对他们的户口册信息、住房情况、医疗报销册、惠农卡等材料进行了采集。通过这种方式,及时修改错误信息,贫困户详细的材料得到了不断完善和补充。走访,虽然只是一种形式,但走访过程却是实在的,我们能直观的看到群众的不同困难,能真实地体会到群众的感受,它的意义不仅仅是完成一项工作任务,而是一次锻炼和情感体验,更是与贫困户心与心的碰撞和交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  在入户走访的同时,我们全体帮扶责任人利用一天的时间把村里的五条主要街道和路边沟的垃圾全部打扫的干干净净,还为贫困户解决临时性生活难题。刘玉凤家的小院之前全都是土道,每逢下雨满脚泥巴,给刘玉凤出门带来许多不便。文广旅局领导积极协调,为刘玉凤家筹到了几十块水泥预制板,我们全体帮扶人员自己动手,平地垫料、扯绳拉线,用了半天的时间就铺好了一条平整的水泥板路。刘玉凤开心地说:“这回好了,下再大的雨也不怕了,不能把泥巴带进屋子里了!”看见她发自内心的笑脸,我们此刻再累也值了。每逢节日,我们所有的帮扶责任人都要到刘玉凤家里,为她带去米、面、油水果、毛毯等日常生活用品,东西虽然不多,但却让刘玉凤真切地感受到社会主义制度和党的温暖。</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  相对于其他帮扶的同志,仅做了两年帮扶工作的我所做的事是极其微小的。他们却由“驻村”为“住村”,这些帮扶责任人在我的心里还是年轻的孩子,但他们却俯得下身,静得下心,吃得了苦,较得了“真”,真正把帮扶村当做自己的家乡,把贫困户当成自己的“娘家人”,为贫困户真心实意地排忧解难。实现帮扶工作谋划的科学性,必须突出群策群力,他们通过广泛的走访、座谈、调研等形式,积极征求村干部、党员、帮扶责任人、致富典型和普通村民的意见建议。正是他们的“好办法来源群众、好思路服务群众”的工作作风,才使昔日贫困村变成了今天的“富饶”村。村民们也由当初的不理不睬到现在对他们赞不绝口,视他们为亲人,为他们真心为村民办实事竖起了大拇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  五年过去了,通过全体帮扶工作队对刘玉凤的精准扶贫,现如今刘玉凤看病不愁,吃住不愁,自有耕地实现了旱田改水田,对外承包效益有效提升了40%。刘玉凤在多部门的帮扶下,各个方面的收入已达到退出标准,经过村民大会确认退出贫困户。现在,我们不用为刘玉凤的生活而发愁了,我们亲眼目睹脱贫攻坚政策给她的生活带来的变化。想想这两年的帮扶经历,是我参加过最有意义的工作,收获最大、感触最深的一次教育体验活动。我深深的体会到,相对刘玉凤以及富饶村村民,我们是幸福的,我们有完整的家庭、健康的身体、整洁的楼房和风吹不到,雨淋不着的工作环境,我们没有理由不好好工作,用自己的能力和智慧为社会创造价值,尽自己的全力为需要帮助的人尽一份爱心,我也希望全社会都携起手来,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那么,我们的社会会更加和谐,我们的乡村也会越来越美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 时光辗转过去了五年,最后一次去富饶村是2019年,我发现村里村容村貌变了,每条街道的水泥路面干净整洁,人们出行方便多了。环境卫生也进行了整治,村子里建起了垃圾池,人们把垃圾都放在垃圾池里,医疗也有了保障。村文化广场设施齐全,村民在这里载歌载舞,体育休闲悠哉乐哉。在这短短几年内,富饶村的人们走出了过去的困境,开始了新的生活。由于对富饶村有了一份感情,对扶贫工作多了一份热爱,这一年,我带领“送文化下乡”非遗小分队和部分传承人来到富饶村,为这里的乡亲们带来一场与众不同的文艺节目,我们用歌声赞颂乡村的变化,用歌声激励人们在致富的路上砥砺前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 又是一个阳光灿烂的午后,金灿灿的阳光照射在大片的农田里,闪着耀眼的光芒,广袤的田野仿佛是一条镶嵌在天边绿色的地毯,没有一丝缝隙,微风轻轻一吹轻轻摆动,我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顿感片刻的安宁,清雅的像一杯淡淡的清茶,飘香四溢。此时此刻,我的心里宛如晚霞中的微风一样,轻轻拂过,安静沉稳。村里的一幕幕情景,一排排民房,那一张张笑脸,此时仍旧在脑海里徘徊着萦绕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 这就是散落在我记忆里的村庄,一个空气清新,充满泥土芳香的村庄!我想,在党的富民政策引领下,在富饶村民的辛勤劳动中,人们的生活会更加的幸福美好,不久的将来,富饶村一定会变成新时代美丽富饶的乡村。</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