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来历表演

水墨

关于清明节来历 <p class="ql-block">四月的脚步踏着暖暖的春风缓缓而至,春暖花开,万物复苏,我们迎来了中国传统节日 —— 清明节。清明节前夕,金东区实验小学三(2)班的几位少先队员用表演的方式缅怀英烈、慎终追远、悼念先人的传统节日。</p> <p class="ql-block">不妨让我们用表演方式重温清明节的来历!</p> <p class="ql-block">相传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为逃避迫害而流亡国外,流亡途中,在一处渺无人烟的地方,又累又饿,再也无力站起来。重耳自幼长在宫中,咽不下野菜。其中有个侍从叫介子推,他割下自己大腿上的一块肉,煮成汤端给重耳喝,说是麻雀汤。重耳喝完后连称味道好,后来在赶路时,重耳发现介子推走路一拐一瘸,经过追问才明白真相,重耳感动不已,并许诺回国后定当重赏介子推。</p> <p class="ql-block">十九年后,重耳做了国君,也就是历史上的晋文公。即位后文公重重赏了当初伴随他流亡的功臣,唯独忘了介子推。很多人为介子推鸣不平,劝他面君讨赏,然而介子推最鄙视那些争功讨赏的人。他打好行装,同母亲悄悄地到绵山隐居去了。晋文公听说后,羞愧莫及,亲自带人去请介子推 ,然而介子推已离家去了绵山。</p> <p class="ql-block">有人为其鸣不平,便作诗来讽刺晋文公忘恩负义,这首诗在市井流传开来,并很快传到了晋文公耳中。晋文公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后,亲自带着大臣们前往绵山迎介子推出山为官,介子推不从,赵衰、狐偃等人非常嫉妒,便献奸计,告诉晋文公说三面烧山,介子推是孝子,为了母亲必定下山。</p> <p class="ql-block">晋文公不知是计,信以为真,而赵衰、狐偃等人却四面烧山,大火烧遍绵山,却没见介子推的身影,火熄后,人们才发现背着老母亲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树下死了。晋文公见状,恸哭。装殓时,从树洞里发现一血书,上写道:“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p> <p class="ql-block">为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第二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发现老柳树死而复活,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并晓谕天下,于是又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p><p class="ql-block"></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