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现居住在矿机关家属大院(现称新源社区)的退休职工马学宏,今年已是86岁高龄。他现在身体硬朗,耳聪目明,记忆力好,这是我采访中遇到少有的健康老人,心中暗自为老人家高兴。说明来意后,勾起了他对埠村煤矿往事的深情回忆……。</p><p class="ql-block"> (一)投入三号井井筒工程施工</p><p class="ql-block"> 1937年1月13日我出生在章丘埠村大冶村,由于积极追求进步,工作热情高,在村党、团组织的培养下,1955年5月加入共青团组织,1955年7月加入共产党组织,成为村里的骨干分子。</p><p class="ql-block"> 1958年埠村煤矿建设拉开帷幕,我怀着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于9月30日被招工入矿,分配到三号井(埠村)工区。当时井口位置周边还都是庄稼地,工区指挥部在用秫秸围成墙、顶部盖上油毡纸的房子里办公。1958年10月30日主副井井筒破土动工。我们经过短暂培训后,就跟着老工人投入打井。主副井井口直径5米,开始用木头支撑三角架,吊上滑头,用人力拉绳提升。打井到深度10米左右时遇到了岩石层,开始手锤打眼、人工扒渣。随着井筒加深,提升换成了水泥井架,人推磨车提升,施工到30米左右井筒出水,用牛皮罐往地面排水。爆破后的岩石只能从水里捞。工人干活下身泡在水里,上身工作服缝上黄油布,防止淋水浇透。后来又遇上流沙层,水越来越大,排水就换成了锅坨机蒸汽发电带动水泵抽水。施工到了40多米,井下水越来越大,锅坨机频繁出故障,水排不出来,井筒施工暂停下来。后因贯彻调整方针于1960年12月停建。</p> <p class="ql-block"> (二)突击电车路基施工</p><p class="ql-block"> 1959年3月份三号井井筒施工暂停后,人员全部调到修建电车路基工程上。三号井工区负责从井口到黄峪岭段,一号井(原称三元煤矿)工区负责一号井到黄峪岭分界线。电车路基施工主要任务是,按标高线要求低处垫高,高处削平,遇到土层将土方垫到低处,分层拌上石灰,用夯打实。遇到岩石人工打眼放炮,将渣石运走。野外作业,风吹日晒,劳动强度大。遇到下小雨,也坚持不收工。每天工作服湿了干、干了湿,有的手上磨起血泡,有的人抬肩挑肩膀被压肿,有的推小车累的腰酸背疼。施工队当时租住在木厂涧村,到施工现场大约4华里路。中午由食堂人员送饭到现场,吃窝头按定量,渴了喝自己带的凉水,面对艰苦施工条件,大家不叫苦,不怕累,坚持奋战不退缩。因施工工期紧张,党支部书记与我(时任团支部书记)商量成立了青年突击队。针对困难地段打突击、攻难关。突击队员经常下班吃完晚饭后,再到工地打眼、放炮、运渣土,一直干到半夜才回村里休息。第二天照样同大家一起上工。青年突击队的事迹被章丘团县委得知后,书记到施工现场为我们颁发了奖状并接见了突击队员,大家备受鼓舞,劲头更加高涨。1959年9月份经过半年多的努力,我们负责的三号井段路基顺利完成。</p> <p class="ql-block"> (三)领队到石谷煤矿培训</p><p class="ql-block"> 电车路基施工完成后,矿上本打算调我们到一号井参加矿井建设,由于当时井下突水造成事故临时停建。矿领导决定让我们借此机会到淄博矿务局石谷煤矿现场培训,提高工人技术素质。参加培训人员由三号井工区党支部书记陈竹修、我(时任工会主席)及老梁(管生活)3人带队。我们乘火车到达昆仑车站后,矿上派车将行李拉到矿上,我们排队步行去石谷煤矿。到矿安排好食宿后,人员被分配到全矿采煤、掘进、机电、运搬、通风等各区队、各工种。我们带队三人负责组织协调。当时矿领导告诉我们培训是短期的,但到了1959年底,仍没有让我们回矿的通知,工人都是章丘本地人,思想出现波动,不少工人陆续回家就不回来了。我们经过请示矿领导并协调石谷矿领导同意,1960年3月份队伍又拉回到埠村煤矿。</p> <p class="ql-block"> (四)承担一号井掘砌任务</p><p class="ql-block"> 回矿后我们被分配到一号井并成立了掘砌工区,区长李作臣,我任党支部书记,副区长冯兰佩,三个班每班配备一名工长。掘砌工程先从井筒开始,施工中分井上和井下两部分,井上人员负责粉碎石子,准备水泥、沙子、模板等物料,随时运送到井下;井下人员负责现场施工。施工前首先要安排专人把好井口周边安全,不能有杂物坠落到井筒内以免伤人;其次要认真检查井壁安全情况,有活石、挂物要及时清理掉;施工中井筒有淋水是常事,工人穿着雨衣干活,淋水加汗水,工作服班班不见干。就是在这样的艰苦条件下,全区天天、月月完成任务。在大巷和硐室掘砌中,如遇达不到标准的地段,先进行扩修,或开邦、或放顶、或起底,达到标准后才能进行砌碹施工。我们工区先后完成了主副井筒、南北石门、联车厂、配电室、中央泵房、北大巷等掘砌任务,为一号井投产奠定了基础。</p> <p class="ql-block"> (五)生活条件艰苦</p><p class="ql-block"> 矿建初期生产条件十分艰难,建设者们克服困难不断推进矿井建设进度。在生活福利、物资运输等方面同样也面对很多困难。</p><p class="ql-block"> 在福利方面,没有职工宿舍,干部工人租住在农民家的闲房子里。房间狭小,透风撒气,夏天炎热,冬天寒冷;由于居住人员多,呼噜咬牙说梦话,光暗潮湿味难闻;就连用水也要到水井去挑。劳保待遇更差,劳保手套不够用磨坏了自己买,工作服少换洗不及时又潮又馊,但工人们默默忍受,毫无怨言。</p><p class="ql-block"> 在生活方面,三号井工区食堂租设在埠东村一家四合院里。生活常年吃粗粮。农村地瓜成熟后就到各家各户收上来,给职工煮着吃;玉米收购入仓,组织人员用碾子推。由于碾子少,吃饭人多,玉米只能加工成糝子蒸窝头,蒸出的窝头不粘合要用双手捧着吃,职工笑称吃“到口酥”。菜肴常年就是炖白菜、菠菜、萝卜、茄子、土豆、南瓜等大锅菜,有时吃咸菜,油和肉也很少。吃饭按定量,由于劳动强度大,都是青年人,定量不足,油水又少,饿肚子是常有的事。</p><p class="ql-block"> 在运输方面,物资运输很困难。矿物资仓库设在枣园火车站旁,从枣园到矿上都是土路,矿用生产材料和生活物资供应紧张。为了不影响生产,一般材料用胶轮手推车运输,水泥就发动职工一袋一袋扛到施工地点,沉重设备硬是用滚木、撬杠一步一步从枣园挪到矿井的,情景就像电影《铁人王进喜》运输建井设备是一样的。后来配备了几辆嘎斯牌汽车,物资供应有所缓解。外地职工回家探亲也很不方便,休假的一半时间花费在坐车、倒车的路上。七十年代,交通条件略有改善,有很多职工休班骑自行车回家。比如有一名科级干部家是邹平,每月骑自行车回家休班,有一次在普集被汽车蹭到公路沟里,险些酿成交通事故。有一名职工家是临沂沂南县,从矿到他家路程450华里。经常骑自行车回家休班,骑行时间长达十几个小时。面对这种艰苦环境,职工遵守劳动纪律,坚持按时出勤,保证了生产、工作任务完成。</p> <p class="ql-block"> (六)管理体制改变</p><p class="ql-block"> 五十年代末,鉴于当时的国际国内形势,国家提出了“缩短战线,保证重点”的八字方针。章丘矿务局改为章丘煤矿,下属13个矿(厂)陆续停建,只有一号井继续建设。1962年5月,煤炭部副部长李剑平到一号井下井视察,主要是决定这个井停建还是续建。当时淄博矿务局章丘煤矿准备了两个方案:一是停建,维持排水,待国家形势好转再续建;二是不要国家投资自筹资金自己干。经过调查研究,上级决定将章丘煤矿移交给山东省公安厅劳改局管理。自此,原煤矿大批干部工人调往淄博、新汶等矿务局。留下300余名干部、技术骨干。劳改局接管后,从莱芜钢铁厂、郭店铁厂、黄河农场等单位调入大批犯人和管教干部。1962年第4季度随着移交完成、安排就序后开始继续施工,一方面集中力量开拓大巷和采区上山,另一方面筹备地面生产系统工程,如地面电车路、枣埠专用铁路桥涵和续建工程、跨线煤仓工程等都是埠村生建煤矿自行设计、施工的。一号井于1964年8月完成基本建设任务,1965年3月经省劳改局组织验收正式移交生产。1965年5月经省劳改局批准,三号井也部分恢复了建设。</p> <p class="ql-block"> (七)生建煤矿时期</p><p class="ql-block"> 埠村煤矿移交劳改局后,我被留在生建煤矿。先在掘砌中队任管理人员,后成立采煤中队,张建任指导员,刘元亨任队长。下设3个分队,我负责一个分队管理。犯人监区在一号井井口东面。上班前我进入犯人监区内,组织犯人在监舍门外集合,排队到大门口由内管组管教人员清点人数后,带领他们到更衣室换工作服,领矿灯,排队等侯乘坐罐笼(12人一罐)。下井后排队进入工作地点,然后分配工作。为了他们的安全,从淄博矿务局调来一部分老工人,每班一到两人在现场给他们指导技术,把关安全。工作八小时并任务完成后,集合一齐上井,洗澡后换上监服,排队进入监区,管教人员清点人数后回到监舍。我的工作每天就是这样周而复始的运转。有一次我因在采煤面帮一名体弱的犯人捲炭时被顶板落石砸伤腰部,工伤治愈后我被调到矿调度室(在一号井井口旁)负责生产调度。在调度室工作了一段时间后,1964年调入矿工会(在老二号井)工作。</p> <p class="ql-block"> (八)从事劳动工资工作</p><p class="ql-block"> 1970年体制改变后,埠村生建煤矿由劳改局划归淄博矿务局管理。犯人撤出后,为解决劳动力不足的问题,从枣庄、新汶、淄博等矿务局调进一批老工人。1970年我从矿工会调到矿劳资组(劳资科前身),参与了从菏泽、潍坊、章丘、长清等地招工工作。1975年担任劳资科科长,这期间尽职尽责,干好本职工作。1976年从章丘招收亦工亦农轮换工600名。1982年学习洪山煤矿经验,推行了定额管理,矿、井两级配备了定额员。1981年试点并推行了吨煤奖励制度。1984年实行了矿对井吨煤工资包干承包。1988年实行了集团承包制,矿、井(厂)均实行承包工资制,后来又推广到矿属各单位。通过不断改革工资制度,进一步落实了按劳分配的原则,调动了干部职工的积极性,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1986年我调入农转非办公室,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在矿党委的直接领导下,在“制定方案、调查摸底、测量路程、逐户登记”的基础上,1987年5月第一批井下职工家属969户、3399人由农业户口转为非农业人口,其中重点办理了建矿以来工亡、工伤、矽肺人员家属农转非的问题,从而解决了部分井下职工的后顾之忧。1994年我光荣退休,离开了辛勤工作36年的岗位,现在家颐养天年。</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回顾过去,我从一个普通农村家庭的孩子,在农村党、团组织的关怀下,入了团,又入了党,为农村建设贡献了绵薄之力;来到埠村煤矿后又在企业和党组织的帮助下,提了干,从一名普通干部成长为科级干部,为矿山建设、发展奉献了大半生。这一切,我要感激共产党的恩情,感谢煤矿企业这座大熔炉,感恩各级党组织对我的教育与培养,感谢曾在一起工作过的同事们对我的信任与支持,感谢家庭成员对我的理解、关心与照顾。在有生之年,要保持快乐心情,享受家庭幸福,讲好传统故事,再为社会发展、稳定做出一个共产党员的应有贡献。</p> <p class="ql-block"> (采访札记:我正发愁找不到采访参加初期建矿的人。此时工友丁德昌给我推荐了今年86岁,身体还硬朗的马学宏,一拍即合,相约到他家采访。2022年3月30日我俩冒昧上门,寒暄之后,说明来意,开始了采访,他打开了话匣子……。采访过后,又三次上门了解具体情况。因为建矿历史久远,马老也毕经上了年纪,有些经历记不准确也正常。因此我有需要了解的问题就给马老打电话(视频),他想起具体事情就告诉我,多次在时间、地点、人物上相互校正,力求减少错误,这期间我们通了几十次电话(视频)。有些重要节点还查看了《矿志》。通过这次采访使我深深体会到:老一辈人办事就是认真,一丝不苟,从不马虎,这种精神值得我们晚辈好好学习和发扬!采访人:王恩君 丁德昌)</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总策划人:刘连良</p><p class="ql-block">照片提供:马立新 王恩君</p><p class="ql-block">经历讲述:马学宏</p><p class="ql-block">联系采访:丁德昌</p><p class="ql-block">文字撰写:王恩君</p><p class="ql-block">美篇制作:王恩君</p><p class="ql-block">感谢支持!敬请指导!下次再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