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致教研 卓越于心—记阳逻三小数学组四月教研活动

半夏微凉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阳春四月,鸟语花香</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时光清浅,岁月如歌</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撷一束光阴,抚过心田</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唯有“教研”的芳华,沉香流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春风能激起一池潋滟的波澜,教研能激起一腔智慧的情怀,生命的意义在于不断的探索与进取!为了进一步落实“双减”,构建减负增效课堂模式,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4月6日上午,阳逻三小数学教研组开展了每周一次的听评课活动,活动由数学组曹仙凤组长主持。</p><p class="ql-block"><br></p> 镜头一:公开课展示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今天的执教老师是五年级的朱建杰老师,他授课的课题是——《最大公因数》。朱老师是一位有着三十多年教学经验的老教师,他有着“老骥伏枥志千里”的意气;同时也有着“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奉献精神。跟着我们的镜头一起去感受一下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朱建杰老师展示的《最大公因数》这节课,在课堂导入中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对新知的学习架设了桥梁。在新知探究环节,朱老师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探究列举法、筛选法、集合法等多种方法找两数的最大公因数。练习环节,朱老师设计了游戏练习,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课时小结环节,他安排学生在练习的基础上进行反思和交流,再次深化了学生对最大公因数的认识。</p><p class="ql-block"><br></p> 镜头二:说课环节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公开课结束后,朱老师就自己对教材独特的理解和思考,从教学目标、重难点,设计理念及设计意图和教学后的感受等多维度进行说课与反思。</p><p class="ql-block"><br></p> 镜头三:评课环节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所谓“当局者迷, 旁观者清”,再好的课堂也会有缺憾,参与活动的教师就听课内容发表感想,品鉴优点,提出不足。真正做到了集思广益,绽放思维之花;交流研讨,实现思想碰撞。</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六年级赵琼秀老师评课:</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亮点:教学目标明确,突出重难点;课堂气氛融洽,能迅速地调动学生积极性;善于挖掘处理教材,各环节设计紧密,注重对学生的引导。</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建议:课堂评价语言更丰富一些,激发孩子学习的热情;给班级后进生给予更多的关注,提供更多的交流机会。</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五年级陈宝林老师评课:</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亮点:这节课,听后给人的感觉是“很扎实”,每一个教学环节都很到位,教师让学生在课堂中动脑、动手、动口,在合作中学习,在活动中学习。本节课教学重点突出,课堂气氛和谐融洽,教学过程清晰流畅,各个教学环节衔接自然,学生思维活跃,参与面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一个情境的创设者、知识的引导者、活动的组织者,而参与、体验、主动获得知识的是学生自己,真正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教学思想。教师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有机结合,关注了学生的全面发展。</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建议:在教学用集合法找公因数时还要重点强调。</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四年级盛佳萍老师评课:</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亮点:教学目标落实到位,注重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以复习导入为引出新课做好铺垫,教学层次分明,语言干练有力,板书清晰条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建议:教师留给学生自主探索交流时间过少,课堂节奏太快。</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三年级刘明老师评课:</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亮点:教学实施过程中,知识衔接紧密,流畅自然,思路清晰,语言简练。学生读题发言声音洪亮,充满自信。教学找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三种方法是逐步呈现(列举法、筛选法、韦恩图法),体现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同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体现了学生为主体的地位。</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建议:找公因数的方法很多,是否需要进行优化,让学生重点理解和掌握一种方法。</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二年级吕雪老师评课:</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亮点:教学内容由浅入深,注重新旧知识的结合;教师注重培养学生多种思维能力及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参与面广,教学效果好。</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建议:数学语言规范化,避免重复和口语化;适当组织小组讨论活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一年级周鑫老师评课:</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亮点:老师在教学设计上花了很多心思,尤其是练习时设计的游戏互动,让人眼前一亮,让学生在玩中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课堂显得更生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建议: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语速适当放慢,互动环节前明确要求。</p><p class="ql-block"><br></p> 镜头四:领导指导环节 <p class="ql-block">袁主任指导:</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亮点:整堂课教师激情满满,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用复习题为新课铺垫,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教学重点是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难点是如何找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老师采用了三种方法:列举法、筛选法、集合图,通过不断引导找出方法,利用集合图因势列导,引导学生重点思考集合图相交的部分填哪些因数,理解公有的因数叫它们的公因数。用到“既…又…”关联词加深理解,又渗透了集合思想。在列举法时又强调了三个步骤,先找什么,再找什么,最后找什么,分散了难点,也突破了难点,同时加深对概念的理解。</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建议:最后的拓展解决问题,考虑前置,放在例题中呈现,体现学好数学用数学,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朱主任指导:</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亮点:本课设计合理,环环相扣,从回顾旧知到探究新知和寻找方法及课堂练习,教师注重重点知识的突破,课中注重游戏的趣味性引入,虽然说是老教师,但课上得比较灵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建议:1、课中环节设计合理,但衔接不够自然。2、重点知识重点突破,但集合法还有待细化,从图中讲清讲透,理解公有、独有,再则以做一做中展示学生作业,发现问题及时处理。3、板书清晰,重点突出,但要注重板书完整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陶书记指导:</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亮点:朱老师整个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面广,参与度高,多次运用游戏让学生在玩中学,采用自主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主动学习探索。另外朱老师书写规范,板书科学美观。</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建议:课堂上多次出现了口语化命令性语言,鼓励性的语言较单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李校长指导:</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亮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从概念到表象,再从表象到新的概念,遵循认知规律。通过观察发现两个数的公因数和它们的最大公因数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明确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概念,体现概念的重要性。同时注重帮助学生总结、归纳,积累求公因数的经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建议:三种找法,老师可以提示学生再找其他的数验证一下,拓展设计可以让学生尝试找三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赵校长指导,同时对所有数学老师提出希望和要求。</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赵校长对老朱同志的课给予高度肯定和赞扬,用了“干净干练”来评价。</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同时也给所有数学老师提出几点希望和要求:</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教什么,学什么。</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教学目标的拟定须建立在认真学习《课程标准》、仔细研读教材和全面分析学情的基础上,要通盘考虑总体目标、学段目标、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要善于把课时目标合理地分解为环节目标。</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课时教学目标的拟定要关注知识技能目标与过程性目标。知识性目标的描述要明确、清晰、可检测。过程性目标要关注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落实,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可以从学生的学习任务为视角进行叙述,也可以从教师的教学任务为视角进行叙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要充分依据教材提供的材料设计教学,因为教材是体现课程标准及教学理论的规范文本,其中凝聚着教学经验,提供的材料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是教师组织教学的主要依据。</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教材研读要关注整套教材的基本结构,理清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内容及在各阶段、各册的分布情况,并以此为背景研读课时教学内容,合理划分课时。</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研读课时教学内容时,教师应熟做每一道例题和习题,深入分析例题和习题蕴含的知识点,关注例题和习题的匹配与关联,分清习题的层次。在把握重点、难点的同时,要充分考虑知识的形成线索和学生学习的认知线索,在此基础上通过补充、修改、调换、删减等方法完善教材资源。</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要拓宽教材研读的视角,除了参考教学用书以外,倡导参阅不同时间、不同版本的教材。</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科学的学情分析是实施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率的前提。学情分析包括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态度、习惯和能力,生活经验和学习环境等要素。对任教班级的整体水平做到心中有数,以便于适时进行分层教学。 平时作业、学生访谈、课前测试和教师经验等都是学情分析的基本方法与途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教学环节的构建和情境的创设都须注重数学问题的设计。事实上,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一般由若干个教学环节组成,但环节不宜过多。每一个教学环节通常都蕴含着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的有效性是推进课堂教学进程的关键。</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问题的设计要关注思考性和挑战性,有利于课堂生成,有利于展现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同时要预设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充分估计学生可能碰到的困难,思考应如何根据学生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预设教学指导策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二、怎么教,怎么学。</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里具体说说课堂组织与实施。课堂组织是指教师依据教学设计,引领学生达成教学目标的互动过程。课堂组织的内容主要包括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选择合适的学习方式、运用有效的教学手段。</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课堂实施要注意教学时间的合理分配,切入重点要快,尽可能在前20分钟完成教学的主要任务,倡导先试后讲。</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课堂调节要注意动静搭配,数学学习要以学生独立思考为主,教师可适当通过师生对话,安排同桌合作,或前后四人小组合作,要选择合适的问题和时机。一节课合作学习的次数不宜太多。</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教师的教学用语和数学语言要简练、规范,要适时进行解题方法和思路的提炼和总结,关注学生的数学表达,逐步让学生养成有根有据的说理习惯。</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课堂中要善于观察学生,关注师生间的有效互动。对哪些学生该提怎样的问题,学生会回答到怎样的程度,要做到心中有数,从而起到启发、引领作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要根据教学反馈信息合理调控教学目标及进程。要善于筛选和有效利用课堂生成资源,尤其重视典型错误资源的捕捉与利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要重视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部分的板书设计,录音、投影和多媒体课件等教学媒体的选择与运用要简易、有效,相互补充,发挥各自的作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要给学生更大的活动空间,在活动中学习方法、锻炼思维、培养能力,得到提升。教师要给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注意学生数学思维和数学能力的培养。关注课堂、关注生成、关注全体学生、注意细节。</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赵校长带领学习武汉市教育局文件</p><p class="ql-block">《武汉市落实“双减”要求提升义务教育质量十九条措施》</p> 结束语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个人走,可以走得很快。</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群人走,可以走的很远。</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数学教研活动让我们成为团队,携手前进,且歌且行,披荆斩棘,一定会一路洒下花香。我们追寻着对教育的美好憧憬,满怀激情地走到一起,书写一段美丽的时光,留下教育最美的痕迹。</p><p class="ql-block"><br></p>

教学

公因数

学生

课堂

教师

老师

环节

数学

学习

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