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塔儿山

泰可

<p class="ql-block">  我的家乡在塔儿山西麓脚下,小时侯在家乡上学和劳动时虽然每天都能看见山顶上的高塔,但并未在意她的存在,但是好像她一直在默默地保佑着我们塔儿山地区人民的一切,这一晃几十年过去了。一个偶然的机会去听了一次讲座,才晓得她还有许多神奇的故事,有的还有待于进一步的考古和研究,勾起了我的好奇心,恰凑今年清明期间回老家祭祖,还在老天爷也助兴,天气晴朗,仰望不远处的塔儿山上的高塔,令我心潮起伏,浮想联翩,萌生了去拜谒的想法,于是心动不如行动,踏上前往的行程……。</p> <p class="ql-block">  塔儿山,又名卧龙山、崇山、大尖山,在临汾市的襄汾县和翼城县,海拔1493米,为太岳山系之一。</p> <p class="ql-block">  卧龙山是塔儿山(崇山) 的主峰。相传隋代时有一千尺大蛇卧于其上而得名,而卧龙祠又因此原因而建造于此。据史书记载,卧龙祠是古代当地百姓为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而输财佐力共同建造的祭祀神灵的地方。据专家考证,该祠始建于唐代,距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建成后虽曾几次重新修建,但终因年深日久,现已面目全非,惟4根石柱仍遗留于此。4根石柱均为青石质,成不规则型八棱柱,由东向西平行排列。柱高300厘米,边长40厘米,切角10厘米。柱的顶端均有一10×15厘米的横切卯槽。4根石柱南北间距7米,东西间距9米,由此推测,在这里曾有过一座规模不小的祠堂建筑。东北角石柱上竖刻有《蒙溪山居》五言古体诗一首,共8行,满行19字。东南角石柱上竖刻《崇山卧龙祠献殿石柱铭》一文,9行,满行49字,此文系蒙溪先生中年所作。文中记述岁时献殿木柱已败裂,庙貌损毁,上雨旁风,议作重建。柱以石代木,然石未到,延至延佑三年(1316年)才由其子思敬书丹石上,卫宁刻之。西南角石柱已断裂卧地,柱上有文字痕迹,漫漶不清,殊难辨认。西北角石柱无文字。往北10米处有一巨型碑首,双螭盘绕,另有碑趺一方,碑版已失。该祠究竟毁于何时何故,尚需进一步考证。</p><p class="ql-block">  蒙溪真名张著,字仲明,号蒙溪,今襄汾张相人。生于宋宝庆二年(1226年),卒于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著沉潜伊洛之学,虽饥渴寒暑,不易其心。中统改元,颐斋张公,宣抚河东,擢主潞城,为政廉明。至元中,平路儒学教授,元代名宦。晋人以文名者多出其门。在故里修建“义训门”,为卧龙祠赋诗作铭,祈求天造人和,五谷丰登。有《蒙溪集》十二卷、《诗学渊源》二十卷留存于世。</p> <p class="ql-block">  屹立在塔儿山山巅的宝塔,巍峨雄伟,立足襄汾,环视襄汾、临汾、浮山、翼城、曲沃五县,为襄汾之象征,为平阳之奇观。站在宝塔前极目远眺,层层梯田,袅袅炊烟,一个个村落鳞次栉比阡陌相连,令人心旷神怡,激动万分。</p><p class="ql-block"><br></p> 在这块宝地上,先民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们把塔儿山这座埋葬帝尧父子的神山叫“卧龙山”,并把它作为心灵的神圣寄托去顶礼膜拜,瞻仰祭祷,甚至死了以后,埋葬的方向也要“头枕塔儿山,脚蹬汾河湾”。塔儿山在中华民族的漫长历史中、华夏文化的渊源流传中,有着不可估量的重要价值。 <p class="ql-block">   塔儿山宝塔始建于隋唐,距今一千三百多年,高20.08米,塔身七级,分三部分组成,顶部圆形代表天,底部方形代表地,中部呈八卦形。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万物,谓天圆地方中八卦,巍巍屹立在塔儿山主峰之巅。一塔雄踞,五县在望,群山簇拥,八方仰观。宝塔在清康熙年曾大规模维修过,距今已三百余年。此后因年久失修,风雨剥蚀,半壁残缺。1998年,当地政府又进行了重修。现在看到的修复的宝塔,造型优美,巍峨壮观。翻阅乾隆《平阳府志》时,无意中发现了两百多年前关于塔儿山宝塔的一件趣事。</p> <p class="ql-block">  康熙三十四年(公元1695年)临汾大地震时,塔儿山山巅的宝塔竟被震倒。震后40年,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春天,平阳府知府章廷珪决定重建新塔,于是邀约临汾、襄陵、曲沃、翼城知县及四县绅士,会集塔儿山山巅普救寺,现场募捐建塔之资。到了那天,四县官员、绅士近百人齐到场,章知府阐述了建塔的重要意义,号召大家集资捐款,共襄盛事,并与四位知县各作赋一首助兴,当场朗诵,博得满场喝彩。一场捐款集会,尽欢而散。章知府乃浙江绍兴人,是有名的江南才子,大概嫌曲沃、翼城两知县的作品不足流传后世,于是,第二年修《平阳府志》时,就只收录了他及临汾、襄陵三位的赋。在章廷珪“树碑立传”的同时,也为后人留下了这段轶闻趣事。</p> 塔儿山的历史地位来源于尧,这是因为早期的尧掌握了最先进的烧陶技术,或者说尧比其他部落演变进化得更快,具备了更强的生存与扩张的能力。“尧”由“陶”的谐音而来,是物质上的认同。此外,后期的尧确立了塔儿山作为部落之神祭祀之山,被四方所敬仰,是精神上的认同。在《说文》中,尧的字义是:堯,从垚,从兀。“垚”是土高,兀高耸突出。《白虎通·号》云:“尧犹荛荛也,至高之貌。”《国语·周语上》云:“昔夏之兴也,融降于崇山。”可见,尧是从祭祀塔儿山而服天下的。 <p class="ql-block">  塔儿山的确切海拔标高1493.40米,相对高差743.4米,塔儿山南坡陡北坡缓,局部被黄土覆盖。塔儿山把临汾盆地分为南北两部分,南面部分称为侯马盆地,北面的称为临汾盆地。北面部分的先从唐国,再到晋国。″尧都平阳"就是陶寺古城。</p> <p class="ql-block">  古唐国即晋国始封地,应该就在现在塔儿山以北的陶寺、庞社周围,扩大一点就是现在浮山的响水河流到尧都区的洰河两岸。</p> <p class="ql-block">  陶寺遗址,位于山西省襄汾县陶寺村南,是新石器晚期龙山时代的大型聚落遗址。陶寺遗址的发掘、古观象台的再现、定四季节令的考证、体现中原地区最早龙图腾(彩绘龙盘)的出土,使得这片土地神圣而美丽。尤其是陶寺遗址出土的龙盘,被视为帝尧时期陶寺文化的标志,代表“国家意志”的“国徽”,成了凝聚民族精神的象征,被看成是“国家职能趋于完备的体现”。</p> <p class="ql-block">(本图来源于网络)</p> <p class="ql-block">(本图来源于网络)</p> <p class="ql-block"> 古今数千年,龙与龙的精神已经渗透于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成为一种文化的凝聚与最强符号。龙是中国的象征,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中国人常常称自己是龙的传人。古之先祖,常有“天人感应”的观念。炎帝母游华阳,有神龙首,感生炎帝;尧帝母感赤龙,十四个月生尧。这可能是炎黄子孙是龙的传人在观念上的根源。陶寺遗址就出土4件距今四千多年带有龙形图案的陶器,我们叫它“龙盘”。因此,龙盘是中国早期礼制文明的代表器物之一,而龙已经成为此时最高权力的象征,或许也是当时的图腾和这个国家的标识,似也可以称之为“国徽”。</p> <p class="ql-block">(本图来源于网络)</p> <p class="ql-block">(本图来源于网络)</p> <p class="ql-block">  陶寺古观象台位于山西省襄汾县陶寺城遗址,距今约4700年,是该遗址考古中重大的发现,"观象台"遗迹的发现,证实了《尚书·尧典》上所说的"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的真实历史背景与社会现实。是对中国远古时期天文历法研究重要的实物例证。该考古成果被中国国家文物部门定为国家级重大考古发现。 </p> <p class="ql-block">  《尚书·尧典》记载:"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2003年,陶寺古观象台的发现,印证了《尧典》的记载。2009年6月21日,24节气中的夏至日,随着"陶寺史前天文台考古天文学研究"项目组利用陶寺遗址出土的"圭表"复制品测量日影的成功,进一步印证了《尚书·尧典》"分命羲仲,宅嵎夷,宅芬模谎艄。寅宾出日,平秩东作。日中,星鸟,以殷仲春。"的记载,也进一步奠定了陶寺作为"帝尧古都"、作为"中国"的地位。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考古专家和天文学家的初步结论,该观象台形成于公元前2100年的原始社会末期,比世界上公认的英国巨石阵观测台(公元前1680年)还要早近500年。</p> <p class="ql-block">  2021年3月14日上午,陶寺遗址博物馆奠基仪式暨塔儿山生态修复与保护工程启动仪式在山西临汾襄汾县举行。据悉,建成后的博物馆主建筑为两层,将以“今日中国 陶寺走来”为展陈主题,全面展示陶寺文化和帝尧文化。距今约4500~3900年的陶寺遗址,位于山西省襄汾县陶寺村南,是新石器晚期龙山时代的大型聚落遗址。考古学家曾在这里发现了已知最早的测日影天文观测系统,发现了到遗址发掘为止最早的文字,发现了中原地区已知最早的龙图腾……“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首席专家王巍曾评价道“没有哪一个遗址能像陶寺遗址这样全面拥有文明起源形成的要素和标志。”</p> <p class="ql-block">(本图来源于网络)</p> <p class="ql-block">(本图来源于网络)</p> <p class="ql-block">(本图来源于网络)</p> <p class="ql-block">  陶寺遗址博物馆规划在展陈设计方案上,展览还吸取了国内外优秀博物馆的陈列优点,采取了适合目前新馆陈列展示、宣传教育、休闲服务、研究保护等各项功能的有机融合的统筹设计理念,围绕陈列主题,互为补充,力求打造一个“省内前列、国内一流”的地市级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本图来源于网络)</p> <p class="ql-block">(本图来源于网络)</p> <p class="ql-block">  平阳,古代地名,古代有好几个地方称“平阳”。2015年6月21日,中国社科院、山西省委省政府在国新办举办山西陶寺遗址考古成果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宣布,“尧都平阳”正在走出传说时代成为信史,尧舜古国文明不再是传说,多年考古形成的一系列证据指向——陶寺很可能就是尧的都城。一系列的考古证据链表明,陶寺遗址在年代、地理位置、陶寺遗址的内涵、规模和等级以及它所反映的文明程度等方面,都与尧都相当契合。尽管还不到“一锤定音”的时候,但没有哪一个遗址像陶寺这样与尧都的历史记载等方面如此契合。</p> <p class="ql-block">  在塔儿山的西麓脚下的张纂村,有一座为纪念“雷锋生前所在团”而建的“雷锋团广场”,2012年建成,其后方为“塔儿山英雄纪念碑”。</p> 这里,是众多牺牲烈士的安眠地,松柏常青慰烈士,松涛阵阵抚英雄。这里,有安放在纪念馆中的遗物,有静静矗立的烈士纪念碑、亭等遗迹,无一不在向我们述说着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br> 向塔儿山英雄纪念碑三鞠躬!!! <p class="ql-block">  张纂烈士陵园位于陶寺乡张纂村北,建于1946年4月,占地10亩,植松柏百余棵,安葬外地烈士156名;1946年清明节前,襄陵县政府把安放于桥儿上村的1939年“桥儿上事件”中牺牲的烈士移葬于此;1947年9月,在襄陵小韩战斗中牺牲的郑崇仁烈士以及在临汾小贾战斗中牺牲的部分烈士也安葬于此。</p> 向革命烈士三鞠躬!!! <p class="ql-block">  1952年,襄汾县为烈士墓建起围墙,竖碑5通,撰文铭记;1970年,陵园内建房6间、碑亭1座,安排专人管护;1984年,公布为襄汾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公布名称为张寨村革命烈士墓;1991年6月20日,襄汾县人民政府批准“张再烈士陵园”为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更名为“张纂村烈士陵园”。</p> <p class="ql-block">  陵园内树有烈士碑多座。重要的纪念碑有:中共襄陵县委纪念烈士碑,镌刻有襄陵县一、二区烈士名录;襄陵县人民政府纪念烈士碑,镌刻襄陵县三、四区烈士名录;襄陵县人民武装部纪念烈士碑;襄陵县党政军民纪念烈士碑,镌刻烈士名录,多为外地烈士;郑崇仁烈士碑。</p> 在陵园的西北角,立有抗日英雄“红色外交战士”姚登山墓碑。 向姚老先生夫妇三鞠躬!!! 姚登山(1918~1998),又名姚忠。临汾市襄汾县陶寺乡陈庄村人。姚登山少年家贫。13岁由外祖父接济,上高小。1938年1月,参加山西新军决死三纵队。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之后,接受任务,回乡收集失散人员,发动群众,组织地方武装。文革后离休,1998年在京病逝。 <p class="ql-block">(本图来源于网络)</p> (本图来源于网络) <p class="ql-block">  雷锋生前所在团,被人们亲切地称为“雷锋团",就是从塔儿山走出来的英雄部队,其前身是成立于1947年9月的襄陵独立团,姚登山(下图左三)是第一任团长兼政委。(本资料来源于网络)</p> (本图来源于网络) 巍巍南太岳,英雄塔儿山。抗日战争时期,塔儿山地区发生着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原临汾地委书记李春芳撰写的《英雄塔儿山》就是根椐当年亲身经历的真实事迹谱写而成的。 <p class="ql-block">(本图来源于网络)</p> 2012年,在烈士陵园的最南端,建成了襄汾县红色历史展厅。展厅里,既有襄汾党组织的初创、红军东征到襄汾内容及插图,也有襄陵、汾城牺盟组织的发展与襄陵、汾城县委的成立等内容及插图,还有革命先烈和烈士陵园的介绍及插图。 <p class="ql-block">  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英雄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让我们铭记历史,不忘先烈,缅怀他们的丰功伟绩,继承他们的革命意志,牢记使命,砥砺前行,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p> <p class="ql-block">  在此,让我们祝愿伟大的祖国更加繁荣富强!但愿塔儿山卧龙祠的宝塔保佑着塔儿山地区的人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地杰人更灵!祝愿家乡的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满,创造出更加美好的未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