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樟树市最早为“清江”县,清江建县是南唐昇元二年(938)年,因赣江水清澈明亮,甘甜可饮,故取名“清江县”,讫今为止己有一千多年,过去在江湖上闯荡,只要一开口说是“清江”人,对方立马刮目相看,敬仰三分,清江最出名的是“药帮”、“盐商”、“酒业”和“木排帮”。清江佬短小精悍,有打有抠,身怀绝技“五百钱”,一个红包(就是点穴)发过来,不管你是铜打的金钢,还是铁铸的罗汉,都会瘫痪在地,七窍身亡,江湖上只要听到是“清江佬”总是让人畏惧,不敢靠近,生怕会发一个“红包”过来,清江的木排帮更是名扬江湖。</p> <p class="ql-block"> 今天小编就来讲清江的“木排帮”在江湖上的故事。在樟树市城西北二十里,有一地称“经楼”,经楼有一村委,叫两江村,两江有一小村庄,当地人称长岗头,长岗头有吴胡陈三姓,其中有一“胡家村”。胡家村人的先祖就是清江县最早的“木排帮”的创始人。</p> <p class="ql-block"> 清朝乾隆年间,天下太平,各地州城府县都在大兴土木,大量采购木材,江西赣州出木材,材质好,杆子直。但赣州地处山区,地理闭塞,有木头也难运的出去,很多外面的人都动脑筋想把赣州的木头贩出去。要把木材从赣州山区运出来,唯一就是走水路,但赣江激流汹涌,险滩暗滩林立,危险异常。俗话说:“要想富,险中步,要想发,险中踏”。</p> <p class="ql-block"> 江西是章贡两水汇聚而成一条赣江,赣江流域七百五十多公里,从赣州到万安县一百多公里是赣江上游,九曲二十四滩,水流喘急,波涛汹涌,暗礁遍布,漩涡不断,只要船只木排经过,九死一生。历史上最险恶的十八滩就在上游,自下而上有:惶恐滩,漂神滩,棉津滩,大蓼滩,小蓼滩,武缩滩,晓鬼滩,昆仑滩,阳滩,阴滩,大湖滩,小湖滩,天柱滩,横玄滩………。十八滩当中最难过的是惶恐滩,</p><p class="ql-block">老辈的船家说:</p><p class="ql-block"> 赣江十八滩,滩滩鬼门关,竹篙撑船心胆寒,十船经过九船翻。每一次木船和木排经过,都要拜祭河神,敬水神,点香烛,放爆竹,投三牲在江中。再请纤师指航,纤师又请专业的纤夫拉着纤绳,纤夫们哼着号子:向前走哇,莫回头哇,顺江下呀,早回家呀,嘿呀,嘿呀,嘿呀嗬,早回家呀,早回家呀………!人生最苦的三个职业是:打铁,撑船,磨豆腐!过去的纤夫是:四脚落地背朝天,一身号子悲和怨,扒破指头撑断篙,血染缆绳掉下河。纤夫拉纤远比前三个职业更危险更辛苦!</p><p class="ql-block"> 这些纤夫和船员他们每到武汉,南京,上海,船只木排一靠岸,白花花的银元一到手,还没放热身上的口袋,有些进人就赌场,有些人就进鸦片馆吸鸦片,有些人就让岸上的老鸨接去,一夜风流,又光着口袋出来,再拉纤,再撑船,再上岸……………,最后客死他乡!在旧中国那种社会中,社会风气非常霉烂,不管是拉纤夫还是排老大,在这险恶的环境中能赚钱的非常少。</p> <p class="ql-block"> 当时的经楼长岗头,胡氏先祖有胡云龙,胡云凤,两兄弟不畏艰险,头脑机灵,加上善于管理,他们兄弟俩多次带着人去赣州将木材送到武汉,南京,上海。那时的旧社会,除了官府,各地都有青帮,洪帮,地痞,流氓,他们各霸一方。清江人的木排一靠码头,就有流氓和恶势力过来收保护费。龙云兄弟的木排有一次到南京,正是傍晚,南京的地痞就过来要保护费,由于漫天要价,龙云就向 他们说尽好话,要他们缓几天,又和地痞头目握手套近乎,不知什么原因,收保护费的地痞头目回家时好好的,晚上睡下后第二天早上就死了,这下炸开了锅,南京的流氓,地痞都说清江佬个个有打有抠,身怀绝技“五百钱”,点穴功夫非常了得,以后清江佬的船和木排进码头一律通行无阻,不再收保护费,从此,清江佬在南京名声大震,龙云,龙凤在南京也就成了名角。老辈有言:南京的码头是打出来的,这句话至今流传。胡氏兄弟每次放木排都十分顺当,他们又从武汉,南京,上海带回洋布,洋油,洋皂,洋火,洋钉,洋伞………等等洋商品到樟树市(清江县),这些洋商品在当时及为抢手时髦,非常受富家公子和小姐们的青睐,所以云龙、云凤两兄弟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就成了当地的首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在旧中国,一个男人若能赚到钱,他们首选就是:</p><p class="ql-block">买田,置地,做房子,娶小,纳妾,抽鸦片。</p><p class="ql-block">交朋,结友,喝花酒,斗鸡,玩鸟,撒牌九!</p><p class="ql-block">经楼龙云,龙凤兄弟他们小心谨慎,不嫖不赌不吸毒,全身心的投入放木排,带回货,可能是祖上神灵保佑,也可能是他们的运气好,每一次出去都是顺风顺水,加上他们善于经营和管理,在经楼镇方圆五十里是名声鹊起!</p> <p class="ql-block"> 经楼长岗头胡氏兄弟发家致富后,他们购置了大量的田地,在他们的家乡做了一个三十亩地的庄园,八套房子的墙基用夯土打实,上面再是绵砖,两套是三进三出的三个天井,里面花漆油厅,门窗上雕着花草虫鱼,飞禽走兽,气派非常,外面二丈高的院子围墙,晚上关闭四门,里面就是一个独立的世界,外面任何人也休想进去。</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有幸到了经楼长岗头胡家村,走近胡氏家族的院落,胡氏开基选地是坐东朝西,后面是竹林,祠堂前有一月形水塘,预示着后有青、前有照,老辈做房选地,前面都要有一大的水塘,水塘储水不是简单的方便村民洗衣服、浇菜地,防火灾。中国风水学中,祠堂门口的水塘是聚福聚财,古人言风水是遇风而散,遇水而聚。所以不管哪里的村庄院落祠堂前面都会有一个池塘。如今胡氏先祖的房子虽已破旧不堪,但从房屋的结构建筑中可以看出房屋主人昔日的豪华和气派,房子中有后门,大门,耳门,门栓下面都有机关,每一栋房子进门都有匾额,匾额上保留着当时镀金行书写着“福寿安康”,“有容乃大”等中国儒学格言,可见胡氏先祖也有非常深厚的文化内涵!</p> <p class="ql-block"> 据老辈说,胡氏先祖在当时是富甲一方,胡氏的业务不断拓展,胡氏又带动着经楼镇周边危家村、简家村两个自然村的人合股搞木排业务,由于他们管理到位,分工合理,经营有方。经楼长岗头胡家,经楼危家,经楼简家这三家成了当时周边最有名的富户,延续了百年之久!</p> <p class="ql-block"> 经楼危家的人受长岗头胡氏富户点拔从木排中赚到第一桶金,危家人很快富有,也是买田置地,做房子,危家富户买了周边很多田地,危氏买的田地:东到潇江河对岸的光明村委,西到庙前,南到老店,北到沿园村委。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危家富户在经楼开办学校(叫北一初级小学校,地址在经楼镇老卫生院),又在樟树大码头开长春药店(樟树长春药店至今乃在三皇里这里经营),长春药店是樟树的百年老店,在全国药业中闻名遐迩。</p> <p class="ql-block"> 经楼胡氏以放木排为主导,又开米店,绸缎店,钱庄………等多种商业,后来他们的业务发展到了南京、武汉、上海,如今的南京、上海,武汉还有很多经楼人的后代,基本都是放木排过去的,他们在那里深深的扎根,他们也为自己是清江佬的子孙如感到自豪,这些后辈在各个领域中崭露头角,不负先祖!</p> <p class="ql-block"> 经楼长岗头胡氏的木排业务越做越大,越做越强,他们的业务从木排发展到了钱庄,绸布庄,米店,药材等多项业务,人员从樟树到武汉,南京,上海!</p> <p class="ql-block"> 解放后,经楼公社,张家山公社,州上公社将木排帮公私合营,三个公社经营木排的业务,以经楼公社管理为主,木排成了社办企业,更名为“清江县扎运站”!上世纪六十年代,万安修建水电站,从赣州到万安的十八险滩全部爆破炸平,赣江再无险滩暗流,清江县扎运站运木材更是畅通无阻,扎运站解决了很多人就业,扎运站这些工人风里来,雨里去,任劳任怨的工作,他们为新中国创造了不少财富!</p> <p class="ql-block"> 上世界九十年代,随着京九线开通,沪昆高速公路开通,赣州的交通便捷,兴盛了近二百年的木排帮逐渐退出了历史潮流,最后一批放木排的人已快八十岁了,和他们聊起当年的情形,他们感慨万千,他们望着滚滚而去赣江水,心潮起伏,他们早已不放木排,拿着养老金安享晚年,再也不要哼着号子去风雨中兼行!当前国家提倡: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p> <p class="ql-block"> 行走在赣江岸边,看着赣江边上一个个高大的石柱,有谁能知道,这些石柱就是当年放排人缆排的柱子,如今它们寂寞的守护着赣江,再也没有缆绳系木排船只,再也听不到放排人的号子声,再也看到木排上岸时的嘈杂声…………,这些石柱只能倾听着赣江奔流不息的声音。滚滚赣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p><p class="ql-block"> 赣江木排风雨行,历经险滩创奇迹。</p><p class="ql-block"> 樟树传奇故事多,经楼排帮美名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