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我是一名在职心理咨询师和家庭教育高级导师,同时也是一名儿童发育商测评师。最近经常有家长咨询我,青春期孩子叛逆,脾气暴躁、给父母对抗、情绪波动大、打架斗殴、早恋、网游等问题该如何解决?</p><p class="ql-block"> 首先,我们作为父母要对情绪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情绪是与生俱来不生不灭的。我们要做情绪的主人,但不应该做情绪的奴隶。孩子或者是成年人所有情绪的背后都是对自我安全感、重视感、价值感、成就感、自主感、配得感的一种呼唤。也就是说人之所以有情绪的原因,就是因为这件事或者是某个人让他感觉自己的这人生六感缺失了。然后孩子就会通过情绪宣泄。例如:骂人,打架、发脾气或者是游戏等来宣泄自己的内在情绪。其实也是孩子对“爱”的另一种呼唤。</p><p class="ql-block"> 当我们父母或者孩子身边的重要他人在看到孩子的这些不良偏差行为后,应该欣慰。这说明孩子在向我们父母或者是身边重要他人发射求救信号。也可以理解为孩子还没有病入膏肓。我在做咨询案例接诊的时候,最害怕的不是有情绪爱表达的孩子,而是那种默不作声、表情呆滞的孩子。这种孩子身体大都脾胃不好、失眠多梦、有些伴随身体发冷畏寒或者是身体某个部位自限性疾病。当我们理解读懂了孩子的情绪背后逻辑,我们就可以运用智慧的方法帮忙孩子处理好情绪。</p><p class="ql-block"> 一般情绪处理方法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成年人也可以使用同类方法做好情绪的主人。</p><p class="ql-block"> 第一:学会接纳情绪,情绪来的时候告诉孩子不排斥情绪,要孩子先学会接纳自我情绪。孩子如果感觉心里很难受很不舒服,家长可以引导孩子让眼泪流出来,也或者是用语言将情绪表达出来。《黄帝内经•素问•举痛论》言: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寒气入经而稽迟……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p><p class="ql-block">意思是说:人身经脉中的气血,是周流全身,循环不息的,一旦寒气侵入经脉,经血就会凝滞不通……脉气不畅通,就会突然作痛。因此才有后人的那句话:“通则不痛,痛则不通”。当我们人体受了情绪的侵扰,就如同人体被侵入寒气一般。这个时间首先要做的就是让情绪在身体里流动,这一步也是保命之法。(孩子将情绪宣泄出来以后就不会向内伤害孩子的身体。因惊恐伤肾、悲喜伤心、怒伤肝、思伤脾胃、忧伤肺。孩子如果情绪不能够正常的流动和宣泄就如同血液循环不畅,久之情绪淤堵在哪里,七情对应的五脏六腑就容易出问题。这也是为何现在越来越多的孩子精气神不足、上课爱走神、咬手指、脾胃和消化呼吸系统不好的一个原因。严重的孩子会抑郁,自残、自杀。智商高的孩子受伤后则会开启自我屏蔽保护系统,例如上课打瞌睡,网游或者是早恋等。孩子长久的情绪被父母压制不能够做到疏通或者是能量转换。父母也没有教会孩子如何正确的解决和处理情绪,从而导致孩子有种种不良偏差行为。而现代成年人很多之所以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脑溢血和癌症等重大疾病和意外事故发生,一部分是因为饮食、气候环境影响,还有很大一部分受中国的那句“苦而不言,痛而不语”思想观念的影响所伤。虽然人生最终修行要回归到寂静,向内守静探索模式。但是在孩子内在能量不足,智慧不够时需要先学会让孩子情绪能量流动,养身保命是关键。)</p><p class="ql-block"> 第二:学会教孩子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待问题。有情绪的时候大都是孩子自我能量比较低,人生自我认同感和价值感、安全感等不够所致,所以情绪来临的那一刻考虑的问题都比较负能量。这个时间父母要学会引导孩子看见光和能量以及希望。教会孩子改变一种思维方式,自负狂妄的孩子那就引导孩子看到自负狂妄太过的后果,如果是自尊心受挫的孩子那就引导孩子看到这件事情背后更积极的一面。一件事情的发生有很多个面,有利有弊。父母要引导孩子学会发散性思维而不是单向思维。</p><p class="ql-block"> 第三:能量转换。孩子接纳了情绪,也宣泄了情绪,也知道了情绪背后会带来怎样的伤害和后果。那我们就需要教会孩子做情绪的能量转换。将负能量的情绪转换为正能量的爱和激发孩子内在的前进驱动力。根据孩子个人自身性格特征和喜好,让孩子培养一种兴趣爱好。例如:画画,写作、读书、品茶、静坐、武术、游泳运动健身等积极正能量的爱好和运动。</p><p class="ql-block"> 身为父母,我们首先要做到的就是给予孩子有能力的爱。也就是说做家长的需要先学会自我情绪管理而后才能更好的爱孩子。自己口袋里都没有糖果,拿什么给予我们的孩子?</p><p class="ql-block"> 当家长察觉到孩子有情绪变动的时候,家长需要先调整好自我情绪状态。态度温和、情绪稳定、言语温柔,可以再配合上肢体动作。例如:拥抱、亲吻、刮鼻子、摸头、拍肩膀等,根据孩子的不同年龄父母做出不同的肢体动作。先给孩子产生共情,不要居高临下的歧视孩子。然后做到足够专注,耐心的倾听孩子的心声,帮孩子导出情绪。对于孩子的想法和决定只引导,提建议但不做强制约束。让孩子知道父母是爱自己的,自己是值得被爱、被懂得、理解和认同的。先排空后补给。让孩子不良的情绪先排泄出来,然后再进行正能量爱的滋养补给。口令是“一不做,二不休”一不做:指的是压抑情绪。二不休:指的是第一不要停止排泄负能量情绪。第二不要停止将情绪转换为爱和能量。</p> <p class="ql-block">孩子的学习能力、专注力不足,或者是成长中的困惑等可以添加下方我的微信。愿我们共同为孩子健康成长加油助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