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毒蘑菇,保护好身体

yy

<p class="ql-block">尊敬的各位家长:</p><p class="ql-block"> 你们好!</p><p class="ql-block"> 每到春夏季节野生蘑菇生长格外旺盛,是误食野生蘑菇中毒的高发期,需慎防食用野生蘑菇中毒。野生蘑菇资源比较丰富,尤其是在具有潮湿土壤适合野生蘑菇生长的公园、植物园、旅游区、林场等地。</p> 预防毒蘑菇中毒的根本办法就是不采、不食、不买、不卖不明品种野生蘑菇。大家不要因为好奇或为满足口腹之欲采摘野生蘑菇或来源不明的蘑菇。不在路边摊贩购买蘑菇,即使在正规市场上购买野生蘑菇,也不能放松警惕,尤其是没吃过或不认识的野生蘑菇,不要偏听偏信,轻易买来食用。家庭用餐不随意食用野生蘑菇,不采购不明品种的野生蘑菇,对可食用的蘑菇要严格挑选,避免有毒有害物质混入食物中。<br>  家长朋友们,请您加强对孩子的教育和引导,增强毒蘑菇识别和预防能力,在外就餐时应索取并留存消费票据等有关凭证,提高食品安全意识。 了解毒蘑菇 毒蘑菇又称毒蕈,是指大型真菌的子实体食用后对人或畜禽产生中毒反应的物种。世界上已知具较明显毒性的毒蘑菇种类多达400多种,我国约有200多种,广东则有100多种,含剧毒能对人致死的有10多种,分布广泛。常见毒性强的有褐鳞小伞、肉褐鳞小伞、白毒伞(致命鹅膏)、鳞柄白毒伞、毒伞、残托斑毒伞、毒粉褶蕈、秋生盔孢伞、包脚黑褶伞、鹿花菌等。<br><br>  我国每年都有毒蘑菇中毒事件发生,以春夏季最为多见,常致人死亡。2001年9月1日江西永修县有1 000多人中毒,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毒蘑菇中毒事件。多数毒蘑菇的毒性较低,中毒表现轻微,但有些蘑菇毒素的毒性极高,可迅速致人死亡。一种毒蕈可能含有多种毒素,一种毒素可存在于多种毒蕈中。确定毒性较强的蘑菇毒素主要有鹅膏肽类毒素(毒肽、毒伞肽)、鹅膏毒蝇碱、光盖伞素、鹿花毒素、奥来毒素。 毒蘑菇的危害 <p class="ql-block">  一些野生的毒蘑菇与食用菇外形相似,鉴别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并借助一定的仪器设备,仅靠肉眼和根据形态、气味、颜色等外貌特征难以辨别,极易误食而引起中毒。</p><p class="ql-block"> 在野外,无毒的蘑菇往往与有毒的蘑菇混生,无毒蘑菇很容易受到毒蘑菇菌丝的感染。甚至部分附生在有毒植物上的无毒蘑菇种类,仍然会有中毒的危险。</p><p class="ql-block"> 毒蘑菇所含毒素较复杂,或因地区、季节、品种和生长条件的不同而各异。蘑菇中毒潜伏期为2小时至24小时,有的仅为10分钟左右。误食毒蘑菇、肝损害型中毒最为凶险,表现为恶心、呕吐、肝区疼痛等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会伴有精神症状。目前对有毒蘑菇中毒尚无特效疗法,且中毒症状严重、发病急、死亡率高。</p> 常见的野生毒蘑菇 对毒蘑菇要“三不” 1、不采摘<br> 孩子家长们到郊外时,不要因为好奇或为满足口腹之欲采摘野生蘑菇或来源不明、路边草丛的野生蘑菇,而且至今还没有找到快速可靠的毒蘑菇鉴别方法,我们不要轻易采摘不认识的蘑菇。<br><br>2、不购买<br>  请勿在路边摊贩随便购买蘑菇,即使在正规市场上购买野生蘑菇,也不能放松警惕,尤其是没吃过或不认识的野生蘑菇,不要偏听偏信,轻易购买。<br><br>3、不食用<br>  家庭要慎食野生蘑菇,集体聚餐、餐饮服务、民俗旅游等不要加工食用野生蘑菇,以确保饮食消费安全。 食用毒蘑菇怎样急救 <p class="ql-block">♦ 催吐是最常用的自我急救方法,中毒者应立即进行催吐。但如果中毒者出现昏迷则不宜进行人为催吐,否则容易引起窒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尽快送往医院进行治疗,千万别拖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有人发生中毒后,凡同食用过同样蘑菇者均应立即到医院进行检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保留剩余蘑菇样本,送有关部门鉴定,这有助于确定毒素的种类及制定合适治疗方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此外,专家建议吃蘑菇的同时最好不要饮酒,因为一旦吃到的是毒蘑菇,酒精会加速毒素的吸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