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我国的清明节大约起源于周朝,最初是由春秋时期介子推割肉献汤救重耳的事迹发源而来,本是为了纪念介子推这位忠臣而设立的节日,后经过了几千年的演变,清明节已经超出原来的涵义,具有极为丰富的内涵,各地都发展处了不同习俗,而扫墓祭祖,踏青郊游是基本主题。</p> <p class="ql-block"> 然而 ,今年的清明与往年大不相同。</p> <p class="ql-block"> 英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和平、幸福和安康。</p><p class="ql-block"> 让我们共同缅怀先烈,珍惜当下。</p> <p class="ql-block"> 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清明节来临之际,渠刘小学开展,“清明祭英烈,春雨润童心”活动,倡导利用互联网缅怀先烈、致敬英雄、寄托哀思、告慰烈属。特殊时期、文明祭扫,让我们用更文明、更安全的祭奠方式来表达对烈士的缅怀之情。</p> <p class="ql-block"> 疫情防控期间,孩子们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采用云祭奠的方式,表达了对英烈的怀念和追思。</p> <p class="ql-block"> 我们要踏着先烈的足迹,继续前行,把英雄的故事代代相传,把红色的革命精神发扬光大!</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对英烈的纪念,我们铭记于心。</p> <p class="ql-block"> 《 清 明 》</p><p class="ql-block"> 杜 牧 ( 唐 )</p><p class="ql-block">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p><p class="ql-block">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p> <p class="ql-block">这是古人对清明的经典描述。</p> <p class="ql-block">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传统习俗,扫墓祭祀、缅怀祖先不仅有利于传承家风、弘扬孝道。缔结亲情、唤醒家族的共同记忆,还可促进家族成员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p> <p class="ql-block"> 清明至,对已逝亲人的怀念怎能忘记,疫情当前,我们只能线上寄哀思。</p> <p class="ql-block">各学校、幼儿园:</p><p class="ql-block"> 临近清明,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为减少人员流动和聚集,按照区联防联控办的要求,倡导师生自觉遵守疫情防控相关法律法规,减少外出祭扫活动,倡导在外亲友不返乡、不跨区域祭扫、不参加聚集性祭扫活动。城区公职人员非必要不出城、不回乡。请你们通知教职工,严格遵守疫情防控纪律,做好个人防护。</p> <p class="ql-block"> 让我们共同携手 倡导文明祭祀,做疫情防控的践行者。</p> <p class="ql-block"> 我们严格要求自己,按照上级教育部门要求来做。我们不出门 不聚集,我们就用手中的笔表达了对祖先的哀思。</p> <p class="ql-block"> 曾经,清明镌刻在石碑上,牵引出无限的愁绪于追忆,如今,清明埋藏在心里,融化为前行的理由和动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