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清明节作为中国的传统祭祀节日,备受中国人的重视。它连接着中国人骨子里的思念,寄托着中国人思绪里的哀愁。在这一天无论身在何方的游子,都要回到故乡,给逝去的亲人奉上一抔土,以慰亡者之灵,以寄生者之思。</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这是古人乃至今日的祭祀方式。但是,这几年都“文明祭祀”口号越来越响亮,我们开始寻求新的、绿色的祭祀方式。于是,网络祭祀便顺势而生。清明节之际,放城镇涝坡联办小学的学生们,借着网络平合,向革命先烈们致敬。</p> 开主题班会 <p class="ql-block">放城镇涝坡联办小学以网络为媒介,通过电脑、手机等载体向同学们传递革命烈士的崇高品质,开展了一次意义深远的主题教育班会。</p> 网络留言祭奠英雄 <p class="ql-block">同学们通过网络平台,跨越时空,跟先烈展开生命“对话”。英烈为国家献身,为民族标注精神航标。我们能做的不多,但每一条留言都是我们的肺腑之声。</p> 画手抄报 <p class="ql-block">每一张手抄报都包含着一颗敬畏先辈的心,都包含着我们对烈士的无尽思念。</p> <p class="ql-block">今天的风里都是思念的味道,屡屡春风带去后人的思念。盛世太平更点醒我们,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追求的民族不能忘记英烈。每一次对英烈的凝视,都是我们前行的动力。 希望后辈们永远记得那些烈火纷纷的年代,永远有一颗热血的心不断向前冲。</p> 清明节小知识 <p class="ql-block">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交节时间在每年公历4月5日前后。《历书》中记载:“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p><p class="ql-block">中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节气一到,气温开始逐渐升高,正是春耕的大好时节,标志着农民们要开始新一年的耕作。</p><p class="ql-block">清明节有很多习俗,包括扫墓、踏青、植树、插柳、放风筝、荡秋千等等。从气候上来说,清明节的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天气回暖、万物复苏,人们纷纷踏春郊游,来感受大自然,因此清明节也叫做“踏青节”。</p><p class="ql-block">另外清明节最重要的习俗,就是“扫墓”,其实扫墓本来是寒食节的习俗,唐玄宗时期下令“寒食上墓”,因为寒食节就在清明的前一天,后来两个节日逐渐融合,就演变成清明扫墓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