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护航,助力“停课不停学”——线上学习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南

🌈董小姐✨

 疫情之下,同学们只能安守在家里。然而,学习并不会因此停滞。原本坐在教室的常规学习方式被一波波的在线学习所取代,一时成为了网络热谈。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家慢慢接受了“现实”。只是几家欢喜几家愁,由于环境变化、学习生活作息不规律,加上家长引导不当,极易产生不少心理障碍和问题。<br> 问题1:可能因为网络的不顺畅,学习及思维被反复打断,可能出现烦躁、躁狂的情绪。 问题2:单独学习,不能及时和老师同学进行交流,可能出现孤独、怀疑和不真实感。<br> 问题3:面对新的、与在校上课不同的学习方式,可能出现担忧、焦虑的情绪。 处于小学阶段的孩子还不能够自己管理自己的情绪,不能够自主寻找解决办法,这就需要家长和老师的配合与调节。 <ul><li>首先要保证孩子正常的作息时间,很多孩子在家学习,懒散成了最大的一个毛病,晚上睡不着,早上起不来,这种习惯很多家长选择“视而不见”那么孩子自然而然习惯就改不过来,所以家长的作用很重要。<br></li><li>孩子面对自己不感兴趣的事情,很自然的他就不愿意去碰,让学习生活与他喜欢的事情链接起来,提高他的学习兴趣,事半功倍。</li><li>尊重孩子的学习习惯,每个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有着自己的行为方式,他喜欢的方式,自然就能坚持下去,现在很多家长,很多成年人喜欢用“强迫”的方式逼着孩子学习,结果反而不理想。</li><li>让孩子学着自己规划时间。<br>家长不需要事无巨细地规定几点干什么,更不要无处不在的监视。让孩子养成自我规划,自我监控的能力。建议孩子做一张表,记录自己每天在上课、吃饭、休息、玩耍上的时间,哪些事情上花的时间长,一起讨论怎样优化。<br></li></ul> 简短的建议:<div>1.孩子是天真的,愿望很简单,发泄的方式也很简单,在空白纸上随意写上或画下你的烦躁,跳几下,打几下枕头、沙袋或其他柔软不会伤到自己的东西。</div><div>2.把自己想做的事情写下来</div><div>3.接纳自己的不足,感受情绪。</div> 由于小学生的心理发展尚未定型,各种心理问题即使比较严重,只要及时发现,善于识别,及时送医疗性心理咨询、治疗机构,接受专业人员的帮助和调治,绝大多数学生的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都能有效地加以排除,得到根治。<div>最后希望我们所有人都可以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让每一朵花都能尽情的绽放!</div>

学习

孩子

家长

自己

方式

情绪

心理健康

心理障碍

问题

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