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好好学习促进孩子健康成长</p><p class="ql-block">——《读懂家庭教育促进法,学做优秀 好家长》讲座心得体会</p><p class="ql-block"> 一年级13班毕辰菁的家长</p><p class="ql-block"> 在城南小学领导的要求下,依据孩子班主任胡老师的直播分享,3月7日晚上8:00-9:00,我认真聆听了《读懂家庭教育促进法,学做优秀好家长》的讲座,该讲座是山西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举办的“家校共育智慧去爱”家庭教育公益直播活动的第一场,主讲人是北京师范大学心理部中小学危机预防干预专家刘朝莹博士。刘博士在讲座中结合生活中的大量实例,生动形象地为我们解读了《家庭教育促进法》,她带领我们对《家庭教育促进法》进行了深度学习,对其重要性和意义有了深入的理解,下面就使我感触最大的几点谈谈自己的感受:</p><p class="ql-block"> 一、父母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这句话是刘博士在讲座开场时送给我们家长的话,我深以为然,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时是一张白纸,然而成年之后的发展却千差万别,虽然造成这样的结果,原因来自方方面面,但最重要之一是家庭。如刘博士所说,养育孩子是一门科学,而我们大多数家长更注重“养”,家长会竭尽所能为孩子提供更丰硕的物质生活,为孩子报各种课外兴趣班,送孩子到更好的学校读书等等,却往往忽视了“育”,准确地说是不会科学的教育孩子,孩子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行为表现等等,都需要家长持续的引导和教育,但多数家长面对孩子的问题时往往会束手无措,因此,我们家长要不断学习才能实现科学养育</p> <p class="ql-block"> 二、父母作为家庭教育的主体,要勇于承担教育责任。《家庭教育促进法》中提到: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树立家庭是第一个课堂、家长是第一任老师的责任意识,承担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用正确思想、方法和行为教育未成年人养成良好思想、品行和习惯。这个观点我深有体会,例如教育孩子“崇德向善、尊老爱幼、热爱家庭、勤俭节约、诚信友爱、遵纪守法,培养其良好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意识和法治意识”等方面,学校教育虽会涉及,但要将知识转变为行动,则需要家长悉心观察孩子的言行,并持续不断地进行言传身教和细心引导。 </p><p class="ql-block"> 三、亲自养育,加强亲子陪伴。“陪伴是对孩子最好的爱,是最好的教育。”作为父母,我们要尽可能多的陪伴孩子,在日常陪伴中,我们能和孩子建立良好的关系,让孩子对我们产生情感上的依赖,从而建立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关系;同时,我们也能多方位多角度的了解孩子,并随时随地对孩子的行为习惯、生活习惯、思想品质、心理健康等方面进行及时的引导和教育,从而实现相机而教,寓教于日常生活中,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p><p class="ql-block"> 总之,本次讲座让我深入学习了《家庭教育促进法》,使我对如何教育孩子有了更明确的认识,希望学校多提供这样的学习机会,让我们成为有思想、有理论、有方法、肯担当的家长,在家校共育中发挥重要作用,从而促进孩子全面健康成长。</p> <p class="ql-block"> 减负≠减责</p><p class="ql-block"> 一(13)班 靳泽辰爸爸妈妈</p><p class="ql-block"> 2021年7月24日,“双减”政落地实施,着实引来了千层浪。有人欢迎,有人不理解,有人惶恐,不管怎样,一个全新的教育时代即将到来。被时代洪流挟裹着向前的家庭,若还想托举起自己的孩子,必须拥有坚定的教育观,清醒的知道自己想要什么。</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校内不断减负,校外培训逐步退出,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反而更加凸显,老师是负责学校的共性教育,而家长则是负责个性化的教育,两者相辅相成。就像视频里老师说的那样:减负减的是学生日常作业的负担,和校外培训的负担,减负减的不是成长空间。</p><p class="ql-block"> 作为家长,家长是孩子的心里营养师,要时刻关注孩子的烦恼,了解孩子的动向,发现孩子的不正常举动,随时准备合理调节孩子的心里状况;家长是孩子的学习引领师,其中言传身教尤为重要,家长要成为孩子的伙伴,而不仅仅是引导者。家长在玩手机追剧,却在教育孩子学这个背那个,这种情况坚决不允许出现,要让孩子感觉到“公平”;家长是孩子的习惯监督师,好习惯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要记住,在孩子面前,再小的事也会对他造成影响,哪怕是随地吐一口痰,或者扔一根小小的烟头…养育孩子,前半生用心,后半生就省心;前半生省心,后半生就要伤心。教育好自己的孩子,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从日常生活小事做起;家长是孩子的兴趣合伙人,培养孩子正确健康的兴趣,重在陪伴,陪伴在伴而不在陪,和孩子共同参与到一项兴趣爱好中,一起成长,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和自控力,而不是一句「把童年还给孩子」就可以解决一切的。好的家庭教育,我个人认为它永远是一件费心费力的事情,它无关时代、无关贫富、无关政策。</p><p class="ql-block"> 家庭教育,简单的说,是以生命影响生命;以心灵点燃心灵;以品格传递品格;以行动带动行动!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你的孩子只是老师N个学生中的一个,教育自己的孩子也只是老师工作的一部分而已;但你不一样,孩子是你的唯一,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永远是你最重要的事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