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记《草船借箭》集体备课活动

李晓慧

<p class="ql-block">阳春三月,谱一曲春的旋律,赴一场教研之约。为进一步推进“双减”政策的落实,凝聚集体备课力量,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更好的实现“减负、提质、增效”目标,新林镇小学语文教研组进行本月第三次集体备课。集体备课篇目是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五课《草船借箭》,主备教师李晓慧。</p> <p class="ql-block">集体备课中,主备人李晓慧老师首先陈述了个人初备案中的教学设计,并向其他备课教师求助,就如何优化学习任务设计、是否深入了解人物关系、背景资料何时应用更恰当等细节问题展开研讨。备课教师们针对教学内容及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研究,从多角度,多方面共同解决教学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困惑和困难,充分挖掘教学资源,吃透教材,研究教法,充分发挥集体备课的实效性,达到资源共享,经验共享。</p> <p class="ql-block">《草船借箭》是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人文主题是“走近古典名著”,李晓慧老师抓住单元整体目标,结合课文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设定具体可行的学习目标。课堂上紧紧围绕学习目标展开教学,在预习单设计中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第一课时通过“为什么借箭”“怎样实施借箭”“借箭结果”的问题引领,引导学生用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梳理课文内容,厘清人物关系,初步感知人物形象。第二课时中围绕“默读课文,说一说你从哪些语段中感受到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圈画相关语句,并把理由和想法用几个词语或简单的句子批注在空白处。”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去字里行间去发展。拓展阅读引入与课文8、9自然段相对应的原著片段,让学生初步接触原著,对比阅读感受原著与现代文的异同,发现原著的语言特点,激发学生阅读原著的兴趣。作业设计中设计必做题和选做题,注重实践性,引导学生走向原著阅读,为后面三篇课文阅读学习做铺垫。</p> <p class="ql-block">课堂上,教师以单元导语页信息导入,学生认真观察,仔细发现,充分表达,有的同学不仅发现了单元主题,语文要素等信息,还就“观、识、叹、惜”几个字简单谈了对四大名著的认识。对于生字词和课文内容的学习,组内充分交流,认真倾听,并及时补批、补充或质疑,在全班交流时,学习目标基本逐一达成。但课堂氛围还不够活跃,师生合作还有所欠缺,朗读不够充分,因此通过人物言行感悟人物特点的目标落实不够到位。</p> <p class="ql-block">基于对课堂真实情况以及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观察,观课教师们围坐在一起,充分交流,重现课堂。交流中,老师们谈到授课教师<span style="font-size:18px;">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学生能力的培养,尤其是预习单的设计有借鉴意义。教师对学生读文的评价为其他同学起到了示范作用,引发学生的多元评价。</span>学生对于“笑”的研磨透彻,教师可以为学生设定更高阶学习目标,并强调语文课堂一定要注重“读”。梳理清人物关系,适时介入背景资料对课文理解将会有很大推动作用。学生在倾听交流和互学中,通过不断的追问逐步走向深度学习。</p> <p class="ql-block">“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教乃研之基础,研乃教之利器。”集体备课活动的开展,教与研的结合,不仅延伸了课堂的深度,也拓宽了学习的广度,不仅促进了教师专业能力的成长,也优化了“学共”课堂的建设。</p>

备课

学生

学习

教师

课堂

原著

课文

单元

集体

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