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都说清明时节思先人,这几天我忽然想起了爷爷。虽然离开我们已经很久很久了,而且留给我的记忆也越来越模糊了。但不知为什么,竟然冒出了要为他们写点文字的念头。</p> <p class="ql-block"> 我没有见过亲爷爷,因为早在80多年前就去世了。还是在很小的时候,依稀记得在奶奶家墙上有一张老照片,奶奶告诉我那人就是爷爷。照片上的爷爷30来岁,面容清瘦秀气,像是一位教书先生。长辈们都称呼爷爷为蒋和尚,我至今不知道这是不是他的姓名,但没有做过一天“和尚”倒是真的。</p><p class="ql-block"> 据说爷爷靠着祖上传下来的田地,一直过着“小开”般的生活。虽然自已读书不算多,但“唯有读书高”的思想根深蒂固,孩子们很小就被送到私塾去念书,希望他们能学有所成,光宗耀祖。后来,我无意中发现,蒋家的后代子孙,大都长得眉目清秀,白白净净的,而且对子女的读书也极为重视,这可能与亲爷爷的遗传基因有关吧。</p><p class="ql-block"> 不幸的是,亲爷爷在年轻时就患上了痨病,这病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几乎是不治之症。奶奶卖掉了家里百亩田地,也没能医好爷爷的病。爷爷去世时,身为长子的我父亲才12岁,后面更有年幼的叔叔和姑姑。孤儿寡母的奶奶一家人,顿时陷入无依无靠,靠亲戚接济度日的窘境。我父亲在15岁就只身到上海当学徒,以减轻家庭的生活压力。这时,我后来的爷爷走进了我们家。</p> <p class="ql-block"> 当时的爷爷比奶奶小好几岁,因父母早亡,生活穷困潦倒。他姓孙却没有名,因在家里排行老三,大家都叫他“三三”。亲爷爷去世时,他只是奶奶家里的一名长工。乡邻们看到奶奶家里的三个孩子还小,无法承担起养家的重任,就开始做奶奶的工作,劝导她再找个人,以维持生计。后来,年轻的爷爷就这样入赘到了奶奶家,还改成我家的姓。于是,爷爷才有了“蒋三三”这个正式的名字。</p><p class="ql-block"> 新中国成立后,穷苦的农民翻身得解放,爷爷作为方圆几十里,曾经穷得连姓名都没有的佃户,被推举为贫协主席,跟着共产党,带领穷苦百姓打土豪分田地。这时他把姓名改为“蒋山山”,不知是否有推翻三座大山的意思?后来又被选为生产队队长,带领村民开荒种地,走出贫困。现在看来,在上世纪的50一60年代,可能是爷爷这一辈子的高光时刻。</p><p class="ql-block"> 我还曾听大人们说过,在划分家庭成分时,我家遇到过麻烦。有人主张不算地主,至少也应该是富农,因为家里曾经有很多田地,还雇佣过长工。但考虑到田地早卖光了,现在的爷爷又是比贫农还要穷的佃户,最终评定为“中农”。在唯成分论的那个特殊年代,从某种意义上讲,是爷爷改变了家族的政治命运。后来,我的父亲参了军提了干,叔叔也入了党,姑姑则考上了卫校。如果当年被定为富农以上成分的话,也许就是另一种结局了。</p> <p class="ql-block"> 自我记事起,爷爷已经有50多岁了,但看起来比年龄更苍老,头发也白了,背也弯了,尤其是患上了气喘病,走路时就能听到他重重的气喘声。我妈说可能是爷爷年轻时,劳动不惜体力,常常风里来雨里去,由此落下的病根。后来我学了医,才知道他患的是老慢支和肺气肿,走动后气喘是心肺功能不全的缘故。</p><p class="ql-block"> 由于我是家族里的长子长孙,加上父亲在平潭岛上守边15年,转业后又在上海工作,常年不在家,我自然成了爷爷手心里的宝。爷爷去那里都带着我,有啥好吃的好玩的都会想着我。由于时间已过去了半个多世纪,小时候的事大多已记不清了,但有一件事至今没有忘记。</p><p class="ql-block"> 那是我读高中的一个暑假,爷爷摇着一只小船从老家到镇上来看我,船上装了两萝筐西瓜,待小船定稳后,他吃力的把萝筐搬上岸,再用扁担挑着萝筐,颤颤巍巍地喘着粗气,十分吃力地把西瓜送到家里。西瓜是爷爷在自家地里种的,又大又甜,非常好吃。后来,他的身体一年不如一年,就不再种瓜了,我再也吃不到爷爷种的西瓜了。</p><p class="ql-block"> 高考是1977年恢复的,那时是全国一张试卷,可谓一纸定终身。在80年代初的乡村中学里,当时教我们的老师没几个考过大学,更没有一个本科毕业的老师。高考的复习资料很少,大多是手抄或油印的。因此,要与教育条件更好的省、市、县级中学的学生同场比拼,劣势是显而易见的,尤其想通过本科分数线,那难度无法想象。高考失利后,一度心灰意冷,想找个工作做做。但每当想起爷爷送瓜的背影和父母坚持复读的态度,我只好硬着头皮重新走进学校,踏上了不考上大学决不罢休的艰难之路。</p><p class="ql-block"> 虽然乡村中学的高考落取率很低,但只要努力坚持,梦想也并非不能实现。1984年我终于考上了医学院,成为了家族里的第一个大学生。1986年我弟弟更是以应届生的身份,考上了南京大学,为普通的乡村中学,抹上了亮丽的色彩。人生大概就是如此,在一次次的选择中,找到正确的方向,努力坚定向前,总会看到美丽的风景。</p><p class="ql-block"> 令人遗憾的是,我爷爷终究没能等到我做医生的那一天,他在我读大三时就病逝了。由于当时交通不便,通讯不发达,父母也没有告诉我,我是在放暑假回家后才知道的。</p> <p class="ql-block"> 虽然,最疼爱我的爷爷并不是我的亲爷爷,但从小到大我一直把他当作亲爷爷。没能见上爷爷最后一面,无疑给我留下了一个无法弥补的缺憾。</p><p class="ql-block"> 如今能告慰爷爷的是,我和弟弟都赶上了改革开放的好时代,在大学毕业后,通过竞聘上岗的方式,先后走上了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的领导岗位,又都完成了在职研究生的学习,获得了研究生的学历和学位。而我们的下一代,上大学、读研和考博,已成为了平常事。读书已让他们的人生之路越走越宽,而生活也是一代更比一代好了。</p><p class="ql-block"> 有人说:清明节就是中国的感恩节。是啊!认识了清明,就懂得了人生。因为有人烟处,必有血脉传承。祖辈先人是我们的来源,他们经历的苦难辛劳和奋斗,是我们后辈继续前行的起点。</p><p class="ql-block"> 今把残存的一点儿时记忆化为文字,算是对祖辈先人的一种纪念,一种感恩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