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香近臭

张金芳

<p class="ql-block">  近日到亳州旅游,感慨颇多。</p><p class="ql-block"> 我的祖籍是商丘市,与亳州市毗邻;我的出生和青少年生活地是民权县,距亳州约一百公里。年幼时在老家时常听父辈们念叨,当年我的爷爷做粮食生意就是在亳州当的学徒、在商丘出的师。由此,我对亳州一直充满敬意。</p><p class="ql-block"> 虽说充满敬意,但我28岁之前从没有到过亳州。军校毕业后在蚌埠工作、生活30多年,开车回老家亳州是必经之地,多次路过还曾在市区吃过饭,但丝毫没有游览观赏的想法和动力,这大约和我今天想说的远香近臭相关。</p><p class="ql-block"> 对于远香近臭,我有一些体验和心得。第一次是1989年,那是我初次到北京,打算去颐和园去观赏,但不知道如何乘车,只得问路,问路也是有讲究的,你要从所能接触到的人中,筛选谁是识路又会认真给你指路的人。一般应该是当地人、明白人,最好是知识分子或者国家工作人员,或者是固定的摆摊设点者,如果有年龄长幼的可以选择,最好选年龄稍微长一点的,面相看着比较和善的。</p><p class="ql-block"> 我选得是一位近60岁的国家工作人员模样的长者。我问他到颐和园如何乘车,他说他不清楚。我说您不是北京人吗?他说是。我说北京人怎么连颐和园都不知道怎么走?他说这很正常,北京人没去过颐和园的多了去啦。我感到匪夷所思,像颐和园这样久负盛名的经典瑰宝,作为一个居住在北京的国家工作人员,居然没有去游览过?</p><p class="ql-block"> 第二次体验是2008年,到黄山市参加安徽省大学生就业交流总结会议。负责学籍管理的孙参谋安排一位黄山藉的学生家长接待我,那是我第二次去黄山,多数经典景区——黄山风景区、西递、宏村、屯溪老街等我都去过了,这次是重游。主人先安排我去了歙县牌坊群、呈坎古村落以及鲍家花园等地。由于要等回程的卧铺车票,还有一天的空余时间,而接待我的主人家里有事急办,向我致歉说,我明天真想陪你去风景区,几十年了,我们两口子都没时间过去。这样的致歉使我无语,更使我震惊!哦,他们和当年的老北京没去过颐和园一样,身在黄山市却没到过黄山风景区。一年四季、千里万里,全国、全世界有多少慕名者到黄山来旅游。朝夕相处、咫尺天涯,黄山人居然没上过黄山!连我这个距离五百公里之外的居住在安徽的河南人,都两次到了黄山。产生这种情况是否还与人的一些心理相关?得来容易的就不够珍惜?还是远香近臭?</p><p class="ql-block"> 假如让我主动选择到亳州旅游?别开玩笑了!不会的,经常路过、离我家乡仅几十公里的亳州有什么好玩的?但是,家属、孩子到合肥走亲戚,妻妹夫妇约她们一起去亳州玩,而且特别邀请我参加。那我也只好顺水推舟了。</p><p class="ql-block"> 我们在亳州玩了四个地方,第一站是曹操古运兵道。以前听战友说过:亳州有个“地道”值得一看!但却无论如何也没有想象出古人会建设什么样的“地道”。来了以后才知道这是一个地下交通网,就如同当年北京建地铁一号线、二号线一样,首先是战备使用的。运兵道既体现古人精湛的工程质量又展示了古人惊人的聪明智慧,特别是内设的各种机关如拌脚木、躲避所等着实令人拍案叫绝。</p><p class="ql-block"> 第二站是中国白酒博物馆。她其实是久负盛名的古井贡酒厂的一部分,我印象深刻的有两个地方,一是那口古井。我品尝了一下,感觉那个水质确实比较特别,并不像黄河故道区域内的水质偏硬偏咸,似乎还有一点清淡的回甘,好酒靠好水嘛!二是明清发酵池。不但保存完好,而且正在使用,这是景物真实性的最有力证据。</p><p class="ql-block"> 第三站是花戏楼。我在童年的时候就隐隐约约听说周边某地有个花戏楼,在中原某装甲团任职时,连队有亳州藉的士兵,他们常常提到花戏楼如何如何。我想象一定是某位亦官亦商的戏迷大财主建筑的剧场,但戏楼再好还能和颐和园或者故宫内老佛爷的戏楼相比吗?一位哲人说过:存在的就是合理的。既然名声在外,必然有他的道理。看到花戏楼我震惊了!首先,对于为什么建花戏楼,与我的分析大相径庭。她是当时经营药材的陕西、山西商会的一部分,就如同九十年代后期伊始,大酒店里需要有KTV包房。其次,该建筑的砖雕惟妙惟肖、精妙绝伦,我到过古徽州的西递、宏村、呈坎、李坑、晓起等地,看过那里砖雕,虽说是异曲同工,但从规模到寓意都比花戏楼稍有差距。虽说叫花戏楼,仅仅就戏楼和观戏包房来说,确实比老佛爷的戏楼有一点差距。但这个戏楼比故宫和颐和园的戏楼建的要早很多年,同时戏楼的木雕和建筑也是经典之作。</p><p class="ql-block"> 第四站是华祖庵。看《三国演义》我记住了两个亳州人,一个是曹操,一个是华佗。而且我内心更喜欢的是华佗,华佗是我从小就最为敬仰的人。少儿时代我身体羸弱,主要是胃不好,时常吐酸水、胃痛。爸爸经常要带我去“‘五七’干校”看中医,通过针灸和汤药,使我减少了很多痛苦。40多年过去了,我至今记得诊室悬挂的锦旗“华佗再世”。在两千年之前,华佗已开始使用麻醉药并可以进行脑部手术,他对中华医学的贡献无法估量,建庵祭祀体现了后人对他的崇敬和感恩。</p><p class="ql-block"> 最后到全国最大的中药材批发市场进行小规模采购,买了一些三七、茯苓、芡实,质量好价格便宜,物有所值。</p><p class="ql-block"> 通过游览我亲身体验到亳州厚重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也认识到了远香近臭的偏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