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小镇美食:临江鳝丝

心安云水间

<p class="ql-block">  我的老家,原来的临江镇,是乐山与峨眉交界的一处偏远小镇。临江河蜿蜒曲折,从村子旁边流淌过,阡陌纵横交错、稻田星罗棋布,气候温暖湿润。水田里、沟渠中,出产一种软体鱼类,当地人称为黄鳝。</p><p class="ql-block"> 我记得小时候,每到春暖花开时,生产队里就要安排农民耕田翻地,以便春播。村民吆喝着牛,扶犁耕田。我和几个小伙伴,腰间拴一个鱼篓,跟在农夫和耕牛后面拾捡。随着犁铧在田里翻耕,就能看见一根根黄鳝,在新翻开的泥堆上扭动,有的还拼命往泥里钻。我们眼疾手快,迅速逮住黄鳝,塞进鱼篓里。小半天功夫,每人都会捡半竹篓。我们把黄鳝背回家,倒在大木盆里。家里的大人们,忙着清洗、烧水煮黄鳝。我看见一条条煮过的黄鳝,被捞起来,堆在案板上,几个大人手执竹刀,逐条剖成条状。天黑了,厨房灶膛里的火光映照着祖母和我母亲忙碌的身影。我则在灶膛边昏昏欲睡。不知过了多久,母亲摇醒我,“快起来,吃黄鳝了!”堂屋里,煤油灯下,一大家人围着一大盆热气腾腾的黄鳝,吃的欢快。我也感觉味道麻辣鲜香,很好吃。那时候年龄尚小,仅仅知道家乡的黄鳝味道鲜美,至于是怎么烹饪的,我却一无所知。</p><p class="ql-block"> 那时的稻田,不使用化肥和农药,所以更适宜鳝鱼生长。每年春耕时节,村里的年轻人就会在夜里,打着竹筒火把,拿着有锯齿的竹夹子,到水田里去抓鳝鱼,当地人称为:“照黄鳝”。黄鳝捉来,一般是拿到场上出售,换一些油盐酱醋、日常用品。自己做来吃的,并不太多。不久,我随父母到千里之外的大山生活了。这一去就是二十多年,几乎没有再品尝到家乡的鳝鱼了。</p><p class="ql-block"> 人到中年,我终于回到故乡工作了。随着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家乡的鳝鱼也逐渐登上了人们的餐桌。我们每年清明节回老家给爷爷奶奶上坟,老家的幺叔都会做熟丝黄鳝款待我们。我也终于目睹了老家烹制黄鳝的全过程:选择大小一致的鲜活黄鳝,在清水中洗净,放入沸水煮十多分钟。待黄鳝涎液吐净,头顶点白,身体蜷缩成“6”字形,捞到竹筲箕中沥干放凉,放在菜板上,用特制的牛骨头刀或竹片逐条将黄鳝自头至尾划开,剔除骨头和内脏,鳝肉改为鳝丝。铁锅置旺火上,入青菜油及鲜猪油混合熬香后,舀一部分油到一稍大的容器中,洒入辣椒面,搁置一旁待用。在锅内剩余的油中投入豆瓣、盐、花椒面、胡椒、三奈等调料及姜末、蒜头、葱头、腌酸菜(当地的冬菜最佳)翻炒到香味溢出后,倒入开水,稍煮五六分钟,再将鳝丝入锅,放入一把采摘自田野的苦荬菜或莴笋叶子,再投入一小把盐面条,起芡粉的作用。煮二十分钟左右,起锅舀到原搁置一旁的盛有混合油的容器中,淋上辣椒油,花椒油,再分层先后撒入切碎的香椿芽,葱花、藿香,一大盆色香味俱全的“熟丝鳝鱼”便大功告成。那红彤彤的辣椒油,绿缨缨的香椿,葱花、芫荽、藿香先就勾起了你的“食欲”,待鳝丝入口,口觉十分嫩滑,汤汁麻、辣、鲜、香、烫一应俱全,苦荬菜清香中略带些许苦味、香椿香味浓郁、鲜嫩爽口,让你大呼过瘾,是佐餐的美味。另外,剔除鳝丝后,剩下的鳝骨,用油炸出来,又脆又香,也是一道下酒小菜。</p><p class="ql-block"> 临江鳝丝,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一道菜品。这些年,老家集镇上,已有几家专门做临江鳝丝的餐馆,城里人开着车,慕名前来品尝,餐馆生意好得不行不行的。</p><p class="ql-block"> 不过,我依旧觉得,临江鳝丝,还是老家农村的味道更正宗、分量更足,一如美丽的川妹子,泼辣、豪爽、朴实大方,让人欲罢不能、趋之若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