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一年一度清明又至,正囿于困居斗室无法祭扫而茫茫然之际,母亲的一个电话把我顿时拉回了现实,听的出母亲刚刚哭过,有些哽咽的语调问询我有什么办法去给父亲烧纸。悲伤的节日是一个年老的失去丈夫的妇人无法承受之痛,可是于我来说首要问题是安慰并且鼓励她振作起来,正视亲人死亡并抱有达观的态度,才是最重要的,对我来说,不让老太太过分哀痛有伤身体,需要一点必要的表达方法。</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我劝母亲不要过分哀伤,试问身边人全村上下哪一家没有失去过亲人,只有你如此不堪一击么,原本你的认知应该在众人之上啊(无上限吹嘘母亲的水平,让她老人家因拔高而喜悦也是个冲淡郁郁寡欢心情的良方),伟大如毛主席不也是在83岁高龄去世了吗,生死轮回人之常情,别总瞎想了。</p> <p class="ql-block"> 想必母亲认为我会因为客观原因而放弃祭奠先父,真真低估了我父之娇儿的拳拳之心。 极以软语温存安慰了母亲,以她不在语气中有哭腔内心没有波澜为止,我才依依不舍的放下电话敲下这些文字,来正式思考我的清明观,对待失去亲人以后,我应该保有的正确态度。</p> <p class="ql-block">一:正确对待死亡,做好自我心理调适。</p><p class="ql-block"> 佛法里的人生八苦给我们总结的相当到位:生、老、病、死、求不得、怨憎会:爱别离、五阴炽盛。人生实相是苦,我们需要做到的是苦中作乐就是超越了苦涩。虽然我们做不到庄子那样,在妻子死后“鼓盆而歌”,至少我们应该为活着的人考虑更多,生活总得继续。生死本有命,气形变化中,天地如巨室,歌苦作大通。“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不得不说是生者最后的倔强,达观一些,万物如此可爱,我们活着的每一天都是为了向前!</p> <p class="ql-block">二,重温先祖美德,给孩子们讲祖先生前的持家奋斗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问祖宗之德泽,吾身所享者是,当念其积累之难,问子孙之福祉,吾身所贻者是,要思其倾覆之易”。</p><p class="ql-block"> 要问祖宗给我们留什么恩惠,我们现在所享有的一切都是祖宗留下来的恩惠,我们需要铭记祖宗为我们留下这些恩惠非常不容易,要问子孙后代有什么样的幸福生活,就要看我们为子孙后代留下的恩惠有多少,要考虑到家业倾覆衰败是非常容易的。(引自《菜根潭》)</p><p class="ql-block"> 不要嗔怒于祖先给我们留下的财产多寡,祖先养育了我们就是无尚的恩,哪有脸面去要求其他。把这些都讲给生在蜜罐里的孩子听,直到植入他们的观念当中。</p> <p class="ql-block">三:不因失去父母或者之一,姐妹兄弟离散,家和万事兴。</p><p class="ql-block"> 不问得失,不比孝心,不患寡患均,不因争利而伤兄弟姐妹和气。父母是凡人,做不到一碗水端平,最大限度原谅父母生前的做法,多想想他们不得已的原因。“父慈子孝,兄友谦恭,纵做到极处,俱是合当如是,著不得一毫感激的念头,如施者任德,受者怀恩,便是路人,便成市道矣”。</p><p class="ql-block"> 父母对子女的慈祥,子女对父母的孝顺,兄姐对弟妹的友爱,弟妹对兄姐的尊敬即使付出全部的爱做到完美,也是骨肉亲情之间应该做的,因为这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天性,彼此间不应有一丝感激的念头。假如把这些都怀着感恩图报的心里,那就是将至亲之间的关系当作陌生人看待,真诚的骨肉之情就变成市井交易。(菜根潭)</p> <p class="ql-block"> 家,永远都应该是我们想起来暖乎乎的所在,是我们永远不辞辛劳奔赴的最阳光的地方。家,不应因失去双亲而让兄弟姐妹离散,这个节日除了对祖先慎终追远,还应该是天各一方的孩子团聚的日子,抱团取暖才不孤单。</p><p class="ql-block">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在芳草萋萋处,不止有我们的亲人长居,还有我们不竭止的亲情野蛮生长,因为: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