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的知青岁月》有感

东方博毅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读博毅“我的知青岁月”有感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何智亚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连续读完了周毅先生(网名博毅)分篇发出的“我的知青岁月”,作为一名曾经的“知青”,感触良多。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知青”、“老三届”、“新三届”,这些50年前人们耳熟能详的特殊名词,现在早已淡出人们的记忆,而中年以下的人对之则大多一团雾水,不知所云。掐指一算,当年“老三届”的知青,如今年龄最小的也是68、69岁,而“新三届”的知青,也大多退休赋闲,含饴弄孙了。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我是“老三届”知青。1969年3月15日,我从四川省重庆市第20中学(现重庆市育才中学)下到资阳县中和区干沟公社五大队七小队落户,之后又转到工分值较高的祥符区太平公社七大队七小队,实实在在当了3年农民。在干沟公社时,生产队干一天农活全劳力收入大概两角多。也就是说,一年如果干300天的活,总收入只有70来元。下到到酉秀黔彭穷一些的乡村更差,听说有的生产队一天劳作收入只有1角多,甚至几分钱。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如果包括1963、1964、1965年因家庭出身等原因不能进入高中而下乡的初中生,到1977年最后一批下乡的学生,知识青年(初中、高中生)下乡运动一直延续了十三、十四年。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弹指一挥间,回想上山下乡的知青年代,一算已过去50多年。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十多年前,关于知青题材的回忆录、纪实文学、小说、电影、电视剧、歌曲曾红火一时。随着当年风华正茂的知青渐入老年,抑或是“知青时代”已经结束,这些关于知青题材的文学艺术作品也开始冷寞寂静下来,而最近看了周毅先生“我的知青岁月”,一下子又把我们拉回到了那个年代。时光过去几十年,我不知道周毅是怎样把发生在那个特殊年代的事情、人物、过程,包括一些微小的细节记得那么清晰,写得那么详尽,而又那么情景交融,叩人心扉,引人入胜。被岁月撕裂散落的碎片,一张张归集、粘贴、拼拢,构成了一个个完整的故事,看完一篇又期待着下一篇。通篇看下来,给我的感受是真情、真诚、真实。真实就是力量,而真情、真诚则是开启人们感情心扉的钥匙。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知青”确实是一个时代。十多岁的青葱少年,就经历了人生的沧桑、徬徨、无助,承受了难以想象的磨难、坎坷、无奈,忍受了与年龄不相符的艰苦生活、精神压力、体力劳动。与其说是“青春无悔”,实话说是青春无奈。而正是因为这些经历,他们对中国社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在困难、逆境、压力面前有更大的韧性和耐力。从农村出来后,他们拥有更多的责任感、紧迫感、使命感。他们通过自已的努力和打拼,有的考入大学,有的出国深造,有的自学成才,有的进入地方至中央的各级领导岗位,有的在平凡的工作单位干到退休。他们之中既有普通劳动者,又不乏知名专家、学者、教授、企业家、科学家、院士和共和国的栋梁之材。他们是为共和国付出牺牲,作出奉献,并卓有成就和建树的一代。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我的知青岁月”贴近生活,反映真实,文笔流畅,语言生动,故事娓娓道来,情感流淌笔端,蹉跎岁月扑面而来。阅读后不得不佩服周毅先生独到的叙事手法,深厚的文学功底,超强的记忆力。文中许多细节描写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如作者在农村生病,孤身一人,无依无靠,得到生产队落户人家甘孃孃细心照料,刮痧治疗,在她那如母亲般的亲切关怀下,忍不住情绪失控,泪如雨下,情景十分感人。除了务农之外,作者有幸参加丰都川汉公路宣传队的芳华岁月,在那个年代是十分难得的机遇,作者对之做了详细的心理、人物、场景、过程描述。能以宣传毛泽东思想的名义,脱离早出暮归、单调繁重的农村体力劳动,哪怕是暂时的,也足够让人羡慕和想往。而当兵,则是当年许多年轻人梦寐以求的企望,虽然当兵可能更苦,但却向着今后吃商品粮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对招工的企盼更如同盼星星盼月亮,无时无刻不在牵动着折磨着知青们敏感的神经。每当听到、看到有人接到招工进厂进城的消息,那种羡慕、忌妒、甚至自卑的心情,不是现在的年青人所能体会感受的。周毅当兵一波三折,终不能如愿,留下不少委曲和愤懑,但倒也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至于上大学,对于知青来说,那更是远在天边的憧憬了。“文革”十年,大学停止招考十年,这种现在看来匪夷所思的事,真切地发生在那个年代。77、78年恢复高考,无疑是上千万知青暗淡生命中一缕希望的阳光。此时,69、70年下乡的“老三届”知青大多已先后招工或顶替(父母提前退休,让在农村的子女顶替) 进城,而之后几年下乡的“新三届”大多还在农村煎熬。这两次相隔半年的高考,在很大程度上成为知青命运的一个分水岭。数百万人涌入考场,而除了少数人感受到了“范进中举”的颠狂欣喜之外,这其中包含了更多人的艰辛坎坷、错失机遇、阴差阳错、失落伤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3年多知青生活,苦涩中的乐趣,匮乏中的满足,简单中的幸福,朦胧中的情愫,逆境下的抗争,在周毅笔下入木三分,丝丝入扣,感人至深。文中使人钦佩的,还有作者在任何时候,任何困境,始终保持着对音乐、对绘画、对艺术、对求学、对今后人生价值的思考追求和不气馁、不放弃、不言败的进取精神。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周毅“我的知青岁月”一开始并没有考虑到会写到60多篇。我看了开始几篇后,曾问过周毅,他估计可能在20篇左右,我认为已经很了不起。但一旦记忆的闸门被打开,往事一幕幕扑面而来,叩击着脑海,激荡着心扉,如滚滚波涛,跌宕起伏,使他一发不可收拾,以至洋洋洒洒写了几十篇。在编写过程中,周毅得到了诸多朋友的关注、点赞和鼓励,一些当年的知情者、当事人给他补充内容,提供细节,纠正遗漏,这也激励着周毅坚持写下去的动力,使他不敢懈怠,以至最终完成了62篇,长达15万余字的知青回忆录。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从周毅的“我的知青岁月”,我们可以看到在生活贫困、政治风云变幻的时代,人间存在的纯朴、善良、美好;也可以看到当时年轻人不甘沉沦,不甘平庸,在逆境中拼搏、抗争,追求个人的价值,追求生命的完美;还可以感受到周毅先生对家乡、对故土的爱之深,情之切和魂牵梦萦的恋眷。而所有这些,正是当今社会年轻人和学子们所缺乏而需要学习、吸取和拥有的。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谢谢周毅先生用优美的文字,感人的情节,动人的音乐,切贴的图像,使我们得到了一次精神和情感的共鸣与洗礼。亦期待周毅先生能再接再厉,继续努力,将分篇文章整理汇集成书,以飨朋友和读者。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时光荏苒,当年的知青,青春芳华不在,如今都年过6旬或7旬。往事如烟,往事又并不如烟,共同的经历和岁月的历练,使他们成为人生观、价值观相近的同道之友,患难以共的兄弟姐妹。至今许多人还继续走在一起,组织重返生产队,时不时聚会、活动、交流,追忆那刻骨铭心的往事和经历,传递当今社会生活的趣事和逸闻,关心国家和世界的大事,交流健康养生和生活经验;也有人至今仍在用他们的专业、学识、经验发挥着余热。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正如王佑贵歌曲《我们这一辈》中唱到的:“我们这一辈,和共和国同年岁,有父母老小,有兄弟姐妹。上山练过腿,下乡练过背,学会了忍耐,理解了后悔,酸甜苦辣酿的酒,不知喝了多少杯,真正尝到了,做人的滋味。”经历了人生的风风雨雨、酸甜苦辣,有了更多的包容、宽厚、感恩、坦荡;时光改变的是容颜,与日俱增的是对友情、亲情、爱情、生命的珍惜。岁月无情,人生苦短,生命的长度是不可控制的,但生命的宽度、厚度则应该是由自已来把握调控的。愿我们都能保持乐观良好的心态,热爱生活,享受生活,开开心心过好每一天,让退休后的日子更充实丰满。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知青”作为一个时代已成历史。该离去的终将离去,留下的是永远割不断的记忆。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2022年2月16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何智亚简介】1982年毕业于重庆建筑工程学院,之后回到重钢四厂从事设计工作。1986年调渝中区,先后任建委副主任、主任,副区长,常务副区长。2002年任重庆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2006年6月任渝富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担任的主要社会职务有: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历史文化名城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建筑学会工业建筑遗产委员会委员,中国文物学会二十世纪建筑遗产委员会理事,英国皇家特许建造学会( CIOB )中国区副主席、中国西部区主席,重庆城乡建设与发展研究会会长,重庆市城市规划学会常务副理事长,重庆市城市规划学会历史文化名城专业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重庆大学客座教授。长期致力于本土传统建筑和历史文化传承与保护,主持建设了多个重点工程项目,主要有:重庆解放碑步行街、重庆朝天门广场、临江门环境综合整治及地下通道工程、重庆湖广会馆修复工程、杨尚昆旧居修复工程、重庆人民大礼堂大修工程,以及中国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重庆渝富大厦、西南证券总部大楼建设工程等。担任渝富公司董事长期间,在不良资产处置,国企环保搬迁、“退二进三”,地方金融企业不良资产处置重组,土地储备出让等方面作出了显著成绩和贡献。出版了《重庆老巷子》、《重庆古镇》、《四川古镇》、《重庆湖广会馆一历史与修复研究》、《重庆湖广会馆》、《重庆老城》、《重庆民居》等7部著作。出版著作先后获得2004年、2009年重庆市文学艺术奖,第十四届中国图书奖,重庆第五届、第六届重庆图书奖优秀奖,重庆市优秀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第二十四届全国城市出版社优秀图书一等奖等多个奖项。2006年获得“重庆直辖10年建设功臣称号,2008年获得国务院特殊专家津贴,2009年10月获得“重庆60年影响重庆60人”称号,2009年11月获得“中国民族建筑优秀成就奖”,2013年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工程方案审核专家库专家。</span></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3qzaqcqo" target="_blank" data-link="create">《我的知青岁月》</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