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英烈,铭记历史”——黄山镇蔡村小学开展清明节系列活动

安安

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作为中华儿女,我们首先要知道我们中华文明是如何传承而来,因此我们以班级为单位,共同学习的清明的由来。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清明节的由来</h3> <br> 约从唐代开始,人们由于清明上坟都要到郊外去,在哀悼祖先之余,顺便在明媚的春光里骋足青青原野。因此,清明节也被人们称作踏青节。宋元时期,清明逐步形成一个以祭祖扫墓为中心,将寒食风俗与上巳踏青等活动相融合的传统节日。<br><br> 清明节除了是我国重要的传统民俗节日,也是国家的法定假日。这一天,人们在清明扫墓的同时,也伴之以踏青游乐的活动。因此,清明既有慎终追远的感伤情怀,也有欢乐赏春的喜庆气氛。<br><b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扫墓祭祖</div><br> 清明对祖先的“思时之敬”,由来已久。秦以前就有了,唐朝开始盛行。《清通礼》云:“岁,寒食及霜降节,拜扫圹茔,届期素服诣墓,具酒馔及芟剪草木之器,周胝封树,剪除荆草,故称扫墓。”并相传至今。<br><b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春游踏青</div><br> 清明节本为踏青节,时仲春与暮春之交,冬至后第 108 天。春日阳光中感受万物复苏的气息,感悟生命自然,自然是神清气爽。从唐代开始,清明节就吸收了古时在农历三月初三日举行的上巳节,主要风俗是踏青、祓禊,也就是临河洗浴,祈福消灾,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br><b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放风筝</div><br> 清明时节放风筝从来就是人们喜爱的活动。白天放,夜间也放,风筝下挂上一串串彩色小灯笼,像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 今年又是特殊的一年,受新冠肺炎的影响,我们都提倡在家里进行网上祭扫活动,不燃放烟花爆竹,移风易俗。4月5日,我们在家里用云祭祀的形式表达我们先烈的哀思。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网上云祭祀</h3> 队员们在网络空间给烈土献花,点烛,鞠躬、哀歌、留言等网络方式向为民族复兴、国家富强而英勇献身的民族英烈致敬,表达追思缅怀之情。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我手抒我意</h3> 队员们查资料,收集了清明节的由来,清明节的习俗以及清明文明祭祀等很多知识。通过手中的画笔,记录下自己所了解的“清明节”,用自己的方式解读清明节,走进革命烈士。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观看中华英烈故事</h3> 通过观看爱国主义教育影片,让队员们进一步加深对爱国主义精神的认识,在缅怀先烈的同时,深刻认识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来之不易,我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通过开展一系列清明节主题教育活动,队员们对清明节有了更深刻的认识,队员们纷纷表示,将铭记烈士遗愿,继承革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珍惜现在生活,做一名听党话、跟党走,热爱祖国、积极向上的新时代好少年!

清明节

清明

踏青

扫墓

队员

先烈

放风筝

英烈

缅怀

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