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南之外篇,13—玩在旅途

走•在云南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旅途中玩耍,在玩耍中长大。在云南这四年多,儿子从6岁到11岁,跟着我们几乎跑遍了16州市。眼看着他从一张娃娃脸的小豆丁,长到一个具有少年模样的小子,让人不禁感叹时间的威力。</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变化既显性,又潜移默化。我在翻看这些年的照片时,一边感叹,一边回想着旅途中那些好玩的情节。下面拼图中三张照片,拍摄于不同时期,但是在同一地点、从同一角度,这是去往曲靖的一个高速服务区。从照片中,看得出一个孩子的成长有多么快速。</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旅行很磨炼人的意志,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更加考验。动辄数百公里的漫漫长路,从早晨到黄昏,从午后到黑夜,考验的是耐性;不同季节的寒暑交替,不同气象条件的风雨兼程,考验的是适应性;攀登高山、走过密林,在冷雨中徒步,在烈日下探索,考验的是体力和胆量……</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对孩子来说,好奇心和求知欲是永远体现在玩儿的过程中,这也是他愿意跟随我们跑那么远的根本原因。所以,在每次的出行途中,和他玩耍就成为主题内容之一。我们会因地制宜、因时而动,参与或设置一些玩的项目。</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在元江、抚仙湖、澜沧江边拿石块打水漂。他从好奇、惊讶于老爸从小造就的技巧,到自己能打出两个三个,再到七八个。知道石块要平滑要薄,知道出手要平要迅速,几次下来就掌握了要领,这是锻炼身体的协调能力。</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收集石头是我们贯穿云南旅途的长期活动。从曲靖罗平捡到腾冲火山,从玉溪元江捡到西双版纳,然后一起动手垒起一个假山。不同形状、质地、色彩、纹理,让他知道单单一块石头,就已经千奇百怪,这引起他的很大兴趣。那次在曲靖罗平,为了捡一块形状奇特的石头,还摔下杂草丛生的山坡。这培养了他发现和冒险的能力。</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与动物亲密接触是旅行中最吸引他的活动。比如在昆明骑小矮马,在曲靖彩色沙林骑骆驼,在西双版纳投喂大象、孔雀和黑天鹅。从石林门口开始,他喜欢上了追逐鸡群的运动,追到了罗平兴义交界的村子,还有香格里拉独克宗古城广场。鸡飞狗跳之中,母鸡咕咕叫,他在哈哈笑,这锻炼了奔跑。</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那年在罗平九龙瀑布之下,儿子被撑竹筏的船夫圈粉。在下游岸边捡到一根竹竿,就在水边玩起撑船游戏。后来,在昆明月牙湖公园划游船,他来划桨,我管方向,还给他设计从哪个路线穿过,作为考试。再后来,他在泸沽湖的草海里,当了一回真正的船夫。</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还有捞鱼,堆沙堡,垒玛尼堆,野外CS……常规的和非常规的游戏,层出不穷。当然,也有制作陶器、射箭、田埂锄草等技术流的项目尝试。通过这些活动,既顺应了天性,又增长了知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最近一年,受我拍照片、写游记的影响,儿子也开始用手机拍照片,并且有了明显进步。去年在红河石屏异龙湖,很是过了一回拍照的瘾(<a href="https://www.meipian.cn/3ujjf1wu?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 style="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 font-size:18px;">在云南之红河记,19—稚子学拍照</a>)。他的作文作业,除了命题之外,也不愁素材,写得也顺畅有条理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玩儿的过程中,儿子也不断弄出些花样来。比如,他在里格湾的泸沽湖边捡到个空的螺壳,不一会儿又发现一块碧绿的水草,就把草塞进螺壳,说那是“寄居草”。在禄丰恐龙谷,他和小伙伴一起,为两个对峙的小恐龙“拉架”。</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旅途中的玩耍虽然快乐,但也是要有体力作为支撑的,孩子的快乐,也一样离不开体力的保障。我的家庭出行,会随时照顾这一点,一旦发现孩子累了,就赶紧停止活动,或者休整一下,比如在广阔的石林景区、普达措景区。但还是有三次旅行,十分考验孩子的耐受力,让我看到儿子的坚韧。</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次是从文山丘北到广南坝美再返回昆明,那次连续时间超过15个小时。一次是在石林圭山,那天风雨交加,在长达两三个小时里,我们湿着裤腿和鞋子。儿子虽然冷得发抖,但一直顽强地挺了下来。最考验的是攀登轿子雪山那次,海拔高,路程长,气温低,登顶的最后200米,他一步一挨扶着栏杆往上走。我几次要背着他,他只是摇头。后来他们在天池掉进水里,又湿着鞋子走下陡峭的山道。(<a href="https://www.meipian.cn/402k2k54?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 style="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 font-size:18px;">在云南之昆明记,12—风雨圭山</a>;<a href="https://www.meipian.cn/3zbto5cu?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18px; 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在云南之昆明记,11—登顶轿子雪山(下)</a>)</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三次艰难的旅途,给我很大的震撼。我没有想到一个小小的身躯,竟然可以蕴藏那么大的能量,一个十岁的孩子,竟然有那么强大的耐受力!在为他的成长感到由衷高兴的同时,我也为这些年的旅行而深感安慰。用不断的旅行,带着他了解地理,开阔眼界,体验文化,锻炼体魄,培育精神,这才是我们旅行的最大收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