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同行,“疫”中显本色——小集小学最美教育人

萍水&相逢

<p class="ql-block">  春天万物复苏,春天是最美好的时光。随着唐山周边突如其来的疫情出现,打乱了小小师生们原有的生活节奏,教师和学生全部居家不能外出。按照区教育局《关于做好小学阶段线上教学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要求,小集小学立刻行动,校长组织召开班子会议,周密安排,及时发布“停课不停学”的通知,将线上教学摆在工作的首位。</p> <p class="ql-block">  为了不影响教学,小小的老师们马上行动起来,没有课本,就先从网上下载电子课本;没有电脑,就先使用家中的电脑、笔记本;没有设备的,雷立强校长马上从学校里调剂,由郭崇老师开车送到需要设备的老师的村口。用手机、电脑下载好“企业微信”平台。初次使用新的播课平台,大家有些手无足措,直到深夜,老师们依旧在微信群里互相探讨交流如何创建班级群、如何播课的方法。主抓教学的金萍主任利用视频会的形式,给老师们布置好线上教学的工作:以年级组为单位,直播新课以前,备课组长和本组教师先看视频课,再以微信的形式进行交流探讨,提前备好课,把学习的重难点提前做好标注,在直播时停顿讲解,作业在评论反馈中交流对错,扎实开展线上教学。</p> <p class="ql-block">  小小的教师们用行动做出了回答,在雷校长的带领下积极响应教育局“停课不停学”的号召,以线上教学的方式落实了“停课不停学”的意志,为抗击疫情做着老师应尽的责任。终于,大家齐心协力做好了21日线上教学的准备工作。</p> <p class="ql-block">  21日上午8:30线上教学准时开播,孙睿、高山、高源、王爱萍、邢丽丽等教师利用“连麦答问”,用照片或视频的形式来展示学习成果,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提升了认知过程,把课堂教学的时效性落到了实处。</p> <p class="ql-block">  孙睿、郭崇两位老师因疫情困居在学校。孙睿老师作为一名党员,恪尽职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有条不紊、耐心细致地开展“线上教学”工作,开启了全天候的工作模式,把一块儿小屏幕变成了黑板,把一个小小的鼠标变成了粉笔,每个止息的地方似乎都成了她的工作场所。</p> <p class="ql-block">  郭崇老师,为了保证老师们能在21日正常播课,在学校随时听从学校的安排与调遣。疫情刚开始,老师们都封控在家中,有教师需要播课设备的、有教师需要课本的、有教师需要网线的、有教师笔记本电脑还放在学校的.....学校安排老师们统一和郭老师电话联系,他一人把办公电脑和课本等老师们急需的物品打包以后,开车给老师们统一送到村头、小区门口。哪里需要,首当其冲。</p> <p class="ql-block">  姚春娟是一名英语教师,任教四六年级,直播5个班的英语课,190名学生。为了让学生及时看到信息,做好预习,她每次都是在前一天通过微信、企业微信等方式详细布置预习任务,让学生提早熟知第二天的学习内容,做到心中有数。每天课上,让学生一起记录每节课重难点,然后梳理知识点,让学生随时上传课上笔记,课下在逐一检查,并给出指导。针对学习内容,在网上布置作业,及时发信息询问学生有什么问题,耐心讲解。对于上课迟到或早退的学生,上完课逐个联系家长,了解孩子情况,嘱咐他们看回放。因疫情,有几个孩子的父母都被封在了厂子里,孩子跟着爷爷奶奶,孩子的学习状态不好。于是姚老师单独和这些孩子加上微信,每天关心她们的生活,督促他们的学习,使他们感受着老师的关爱。虽然已是50岁的年龄,眼睛花了,但是仍坚持对190名学生的作业认真批改,并给出评价,把优秀作业分享到班级群进行表扬,对没有按时交作业的同学,除了用作业软件批量提醒外,对一些特殊的孩子单独打电话或微信联系,每天都要忙到晚上10点以后。姚老师就是这样,踏实肯干,任劳任怨。</p> <p class="ql-block">  田亚楠、张洋、高若瑶、郑双,是四名见习老师,作为班主任,她们都毫不犹豫的站在了线上教学的第一线,没有播课的经验,就和老教师利用微信、视频的形式咨询。在上网课的过程中,怕有些学生因接受网课信号不好影响上课,老师们就随时连线询问学生上课的状况,批改作业用录制小视频、发语音的方式和学生进行交流,形成一对一的作业指导。在播课中,把自己积累的一些好的方法和老师们在年级组的群里互相分享,互相帮助。</p> <p class="ql-block">  佟慧颖老师,接到线上教学任务以后,马上下载软件,熟悉软件,备课,力求在有限的线上教学时间多教一点,再多一点,在播课过程中,作为三五两个年级的英语老师,学生很多,在网课过程中就面临许多问题,不管是作业的批阅还是背诵的检查,对学生掌握程度的了解,都有一定的困难,两个英语老师也一直在沟通,探讨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现在佟老师五个班的背诵以及书写作业完成情况都在有条不紊的记录着,每日一清,每日进行总结,有效的进行家校沟通,虽然每天都要听学生英文发音纠语音,了解情况,但是听着孩子们背诵的课文,看着孩子们书写工整的作业,心里却很踏实。</p> <p class="ql-block">  姚雪玲、刘怡颖、魏鑫、赵春静四位老师家中都有小孩,为了每天的线上直播课,他们舍弃了陪伴孩子的时间。搜集上网课的资源、提前备课、准时上课、线上答疑、处理作业,一天下来没有时间给家人做一顿可口的饭菜。姚雪玲老师八岁的女儿,用拼音给妈妈写了一张想吃的一天三餐的小纸条,悄悄的贴在了妈妈的卧室门口;魏鑫和刘怡颖老师家中都有两个孩子,大的有五岁,小的才三岁,为了在播课时孩子们不出耍闹出声音,保持播课的安静状态,两位老师可谓大费脑筋;春静老师的孩子也上网课,为了保证自己在播课时不卡顿,有时就让孩子看回放课,有感的画面太多了,师者虽凡,因疫而强。</p> <p class="ql-block">  陈秀莲和郑立华都是五十多岁的老教师,她们依然站在教学的第一线。立华老师在寒假期间右手臂骨折,她就用左手给孩子们线上处理作业,对出现问题多的孩子,就用发语音的方式进行一对一的指导,不让一个孩子掉队;已经59岁的秀莲老师,虽然做不了线上的直播达人,就做幕后默默的指导者。她戴着老花镜先把教材认真研读,然后把课中的重难点提前和两位年轻老师做好教学上的指导,课后及时和同组的两位老师总结每天上课后的效果。老骥伏枥,奋战一线。</p> <p class="ql-block">  4月3日,被称为“小才女”的韩雪雯老师,原创了一首抗疫歌曲《春日而至》。面对疫情我们没有畏惧,小小的全体教师、小小的居家网课娃们,每个平凡人都是抗击疫情的一束光,点点星光汇聚成力量。正如歌中所唱“准备好了吗,春回大地普四方,唐山人民有力量,小集小学后盾强!”</p> <p class="ql-block">  从3月21日到4月2日,短短的两周的时间,老师们把疫情视为命令,把线上直播讲解、线下作业处理、如何点评作业……大家积极参与、献计献策,由网络课堂教学之初的状况百出,到今天的得心应手,和孩子们一起共同学习,共同成长。</p> <p class="ql-block">  奈何疫情,小小有情,教师心中有爱,眼中有光,萤火虽小,汇聚成河便是光。让小小的老师们携手同行,“疫”中显本色。</p>

老师

教学

播课

作业

教师

孩子

学生

微信

疫情

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