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3月17日,从美国辉瑞药厂进口的2.12万盒进口抗新冠病毒药物“奈玛特韦片/利托那韦片”(paxlovid),经上海外高桥保税区海关验放后,办结全部进口通关手续,火速运往全国抗疫一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这是全国的首批进口药物paxlovid被纳入最新版新冠肺炎诊疗方案,显示政府将百姓的利益放在首位。其实,与当时的国民政府相比,中国共产党与华尔街的美制药等大公司的交往更深。74年前开创与美制药公司的先驱者一一舒自清,他的真实故事必须从上海滩的一幢大楼说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 外滩一号英商亚细亚大楼</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抗战胜利后,在周副主席的指示下,中共第三线秘密战线的姣姣者一一广大华行(商贸公司),捷足先登重返上海滩,总行从陪都重庆迁移至上海,租下外滩壹号的亚细亚大楼整个底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广大华行是1933年由卢绪章,杨延修和程恩树等进步青年在上海筹资创办,主要经营西药和医疗器械的邮购业务,1938年前后,卢绪章、杨延修、舒自清和张平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来发展为我党当时地下活动的一个重要据点,受周恩来同志直接领导。</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当年广大华行迁至重庆,并在昆明、贵阳、桂林、成都、西安、兰州及美国纽约等地设立分行和办事处。广大华行重返上海后,并在广州、天津、汉口和香港、台湾等地增设分行。该行同时拥有民安保险公司、民孚企业公司、民益公司、中兴制药厂和台湾七星纺纱厂等联合企业,舒自清也由组织委派出任其中一些公司的董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1945年6月1日,广大华行美国分行正式开张。总经理是曾任广大华行副总经理兼重庆分行总经理的舒自清,这位儒雅的国际经贸专才,红色资本家干起广大华行的老本行一一西药釆购,这也是广大华行和舒自清的拿手好戏,其实,抗战时期广大华行就在大后方开办了昆明中和药房、贵阳广和药房。由于广大华行纽约分行的开拓,舒自清在华尔街的長袖善舞,广大华行已成为美国施贵宝药厂在华总代理,更多西药将源源不断地运抵上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 2022年的华尔街120号。</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紧接着一年之后的1946年8月15日,广大药房在广东路389号日商重松药房原址举行盛大开业仪式。广大华行副总经理杨延修兼任经理,他忙着接待前来祝贺的社会名流和医药界头面人物,其中有大名鼎鼎的青帮头子黄金荣。由他坐镇,那些小流氓躲在一边,根本不敢趁开张之机来“敲竹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为了扩大广大华行西药经营范围,同时振兴民族工业,广大华行领导层决定创办制药厂。正好获息国民党大佬陈果夫将在上海筹设特效药研究所,卢绪章杨延修等人认为,如能争取到陈果夫的合作,可以一举二得,不仅使创办制药实业的计划易于落实,而且有了这个中统大佬的政治“靠山”,可以迅速提高广大华行的社会地位和影响,抵制敌特对广大华行的侦查与破坏,对掩护党的秘密工作有百利而无害,真是个千载难逢机遇。中共中央和周恩来很快批准了这一合作计划。</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当时江湾西体育会路1102号有块面积三亩多的空地廉价求售,杨延修说动陈果夫,欣然同意与广大华行在这块空地上合办“中心制药厂股份有限公司”。</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中心制药厂举行开业典礼那天,身患严重肺病的陈果夫正频频咯血,仍由随身医生陪同,带着备用氧气袋,以董事长身份为仪式剪彩,上海市长吴国桢率领上海市警察局局长等官员左右护驾, 各界社会名流也纷纷到会祝贺。有了陈果夫的保护伞,广大华行的医药事业越做越好,大批赢利的资金也通过明暗两条渠道流向解放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在上海中心制药厂股份统计表里,大股东有钱新之4千股;陈果夫5千股;包玉刚2万5千股;卢绪章15万股;杨延修5万股。大银行家、上海滩闻人钱新之是地下党统战对象;包玉刚是卢绪章表亲,曾为地下党开会站岗放哨(見下文);其他三人都是代地下党持股,陈果夫区区五千股怎能抵住地下党的“攻势”,摆平陈果夫真是小菜一碟,为此可见,逃到台湾的陈果夫可能大叹一声:国民党不败,天理难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从 上拼图两张便笺可以看出广大药房的陣势,签字墨迹有发起人陈果夫(国民党中央组织部部长,“中统”首脑),卢绪章(广大华行董事长兼国民党少将参议),杨延修(广大华行副总经理兼国民党军委会化学防毒处上校参谋)和吴承康(真名吴雪之,广大华行副总经),医药司司长俞松筠等人。还有属国民党上海市府的上海市银行副总经理包玉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现在我们知道卢绪章,杨延修和吴雪之都是中共(老资格)地下党员,而包玉刚最大的“衔头”是世界船王,至于他是否有另外一面,笔者会另立篇章,本文只叙舒自清与船王年轻时一段趣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叶小纲的父亲叶纯之是我国著名的音乐理论家、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叶小纲受到熏陶也成为中国著名的作曲家,曾任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在他涉及其父母亲二次去香港搞地下革命工作时的文章里,提到了与其父亲同样是担任警卫的包玉刚:“父亲在香港什么都干,没人知道他到底属于左中右哪一方:音乐家、摄影杂志主编、华南酒店总管等,他什么都会,格斗也是行家。有次父亲的上级华克之、卢绪章、石志昂和舒自清四人开会,父亲是警卫,当时一名衣着鲜亮的妇女直奔会议地点,被父亲与另外一名警卫拦住,闹僵起来。结果大水冲了龙王庙,来者是华克之夫人。另一位警卫是谁?打听后大吃一惊:是包玉刚!难怪后来他赚大陆那么多银子,原来早就是自己人。”一一摘自叶小钢的《母亲的容颜》一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华克之、卢绪章、石志昂和舒自清都是当年潜伏国民党心脏的中共财经专业高级特工,而包玉刚竟然是他们的警卫员,真让人跌破眼镜。当年叶小纲的父亲叶纯之是香港文质彬彬的知名音乐家,竞然深藏格斗技能,而另一位警卫是年轻的包玉刚,平时脚蹬香槟皮鞋,西装革履,笔挺潇洒,会不会是擒拿高手,笔者只能会心一笑,扑进杂乱无章,较单一的资料中寻找答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1948年底,舒自清因故撒退到香港,包玉刚也已离沪赴港,两位在重庆就相识的人因局势的变化而相逢,极其自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有趣的是,舒自清与另一世界船王董浩云(香港特首董建华父亲)交情匪浅。中新网曾报道, 舒自清女婿指两位船王都是其岳父的商友。可见不是一般的商友,以下列为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1940年,董浩云在美国注册了独立的金山轮船公司,抗战胜利后有成之了中国航运公司,随之,开辟了不定期中美航班,而舒自清此时做中美之间进出口贸易,国际贸易与航运是形影不离,两位有事业心的正人君子不来往那才怪。</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改革开放后,曾任香港广大华行负责人,有着“华尔街的红色外贸专家,时任中共中央调查部(即国家安全部)美国研究所所长,外贸部国际贸易研究所所长舒自清在致董浩云的信函中,其中一封是写給上海市市長汪道涵的亲笔信,解释董浩云的“东方皇后”邮轮在上海建立海上旅館事宜;另一封则是拜托董浩云大力支持赴香港的国家商检总局副局长成立香港商检公司。由此可见,此时大陆香港及俩人的交往已有实质性进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 图左侧为年轻时包玉刚,右侧为中年时董浩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1944年,周恩来未雨绸缪想要开辟中美贸易,他最先想到的就是在重庆广大华行舒自清,不仅年轻有为,而且熟练地掌握外语。接到周恩来指示的舒自清,毅然决然与妻子黄雨清前往美国,携带三十万美元,开辟中国共产党的外贸事业。这不仅是沉甸甸的巨款,更是沉重的责任,也是一个共产党员的崇高使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他的美国之旅可谓是九死一生,飞越天险一一驼峰航线时几乎坠机,被迫滞留印度达数月之久,又乘船横渡大洋时遭到日本军舰追袭,终于到达了美国。他首先去往芝加哥,与当地百特药厂签署了药品供货协议,缘于对方认为这位年轻人实力不够,拒绝了舒自清想要的“中国经销代理权”,于是他前往纽约,想要寻求新的药厂,以便获得中国地区的代理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到了纽约,舒自清先后登门拜访礼来、惠氏和辉瑞等等美国大药集团,却被对方以已有中国代理商而拒。面对人生地不熟的四处碰壁环境,加之舒自清的身份是不准与自家人发生横的关系,这对一个年轻人来说,其承受的压力就可想而知了。然而,他毫无气绥,千方百计寻找突破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苍天不负有心人,同年11月底,舒自清来到华尔街纽约花旗银行副总经理办公室,见到了当年在上海的老朋友,一听来意,挚友满口应承牵线美国第二大制药公司一一施贵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那天,舒自清西装毕挺,脚穿敞亮皮鞋,自信满满地跨进施贵宝中国市场部经理室,风度翩翩的年轻人瞬间让“中国通”的格林经理刮目相看,当舒自淸递出考虑周全的销售策划书及代理协议等商业文件,对方满脸笑容地双手接过厚厚的文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不久,舒自清代表广大华行和美国施贵宝公司签订合同,一出手就购买10万美元的盘尼西林等药品,大手笔的卖买使广大华行在纽约崭露头角。1945年6月1日,广大华行美国分行正式开张。为了进一步扩展业务,舒自清决定将分行搬驻华尔街120号,而华尔街是美国大资本家的心脏地区,他也开始慢慢成了美国的商界新星,虽然身在资本家的天堂,但舒自清始终保持着一颗红心,在有着华尔街传奇人生的“红色大亨”领导下,分行的医药生意腾腾日上,仅用一年的时间,就占领了中国的医药市场,成为上海滩乃至全国的行业龙头老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1946年夏天,广大华行财源滚滚,美国分行的西药生意也占据了中国市场很大的比重,国民政府财政部长宋子文从非常羡慕转为嫉妒,于是他托美国前国务卿史坦汀纽斯向施贵宝公司老板魏克施压,欲取代广大华行的中国的代理权。魏克认为宋是搞政治的,而舒自清才是有力量的企业家,在商言商,洋资本家乘机向广大华行压价,但是舒自淸反其道而行之,针锋相对,要求把代理费提高到25%,并不失时机地抛出“可把今年的生意做到500万元”,魏克相信坐在写字枱前的年轻人不打诳语,就这样,舒自清如愿以偿,在角逐中彻底击败宋子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之后,舒自清一鼓作气,纽约分行在美国另外登记成立了一家附属公司——明克国际公司( Minck Intermational Corporation ) ,由留美学者高平叔负责,聘请一位美国人哥登( Gordon )做经理,不但做进口生意,还开始向美国出口大豆、桐油、猪鬃、肠衣等中国土特产,并获得了巨额利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在纽约的紧张日子里,美貌多才,思想进步,随舒自清耒美的妻子黄雨清,被厚道、开明和才干的丈夫深深打动,大家贵秀的她却义无反顾地与舒自清同甘苦、共患难。期间,上级指示要在纽约搞一个地下接待站,安置赴美同志。只能让黄雨清承担这一绝密又危险的任务。了经过调查比较,他们买下一家中餐馆“羊城酒家”。楼下开饭店,楼上可以住宿。在美国开餐馆很不容易,要与当地的香堂、黑社会搞好关系,羊城酒家就曾经因为没交保护费而被砸坏数次。还得排除地方帮派的干扰,例如店里的广东帮和福建帮就势同水火,互相拆台。当时黄雨青已经怀孕数月,每天坚持上班十几个小时,任劳任怨,与丈夫配合默契。辛运得是舒自清爱妻终于顺利生下第一个囡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在美国的四年中,舒自清以高超的英语水平,精甚专业和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历尽艰辛不言苦,为我党开展各项工作提供了宝贵的外汇,并向国内进口大批西药和其他急需物资,在复杂多变的国际政治和贸易环境中,独当一面,充分利用各种社会关系,打通多条贸易渠道,为我党举行国共谈判和政协会议提供了宝贵的外汇;为新中国的创建做出了重要的贡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正当舒自清为广大华行在美建立了一套成熟的商业班底,准备投资办厂,去跟美国公司竞争时,有个中国人,暗暗地盯上舒自清,他就是新中国的文化部副部长,著名电影导演,那时在美国的中共支部领导人司徒慧敏(其父司徒美堂,中国洪门致公堂创世人),司徒曾向组织汇报,说舒自清是四大家族的忠实走狗。解放初期,他在地下党领导人刘少文家里碰见了舒自清,十分惊愕,刘少文为他们介绍说:“司徒,这就是你向我报告的四大家族的人啊!”在座的同志都哈哈大笑起来,司徒慧敏这才知道舒自清也是共产党。当时为了保密,舒自清不与其他地下党发生横的联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1948年底,由于内部中出了叛徒,广大华行离沪转战香港,以至于舒自清被迫收缩自己的商业计划,万般无奈也撤回了香港。随之,卢绪章立即召集公司经理及主要干部开会,宣布自己决定退出广大华行,转让个人名下股权,辞去董事长、总经理职务,同时推荐舒自清为代总经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虽然说,舒自清在美国的时间不足五年,但他创造的商业团队,为日后新中国的国际贸易,打下了基础。舒自清回国之后,他公司里的大部分职员都留在了美国,成为美国社会的新兴富翁。也有些在他身边工作过的人,深受他的感染,后来也追随他回来,为建设新中国出力。纽约分行副总经理高平叔,一个留洋的经济学家,就曾经感慨万分地说:“真没想到老舒也是共产党,如果人人都像他那样大公无私,一心为民,中国就有救了!” ,其实高平叔后来成为了北京外贸部国际经济研究所创办人和首任所长,可见舒自清的人格魅力多让人佩服的五体投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1954年,舒自清离任香港华润公司回国后,任外贸部进出口局副局长。1960年代,调中共中央调查部(中共情报机构)担任美国研究所所长。1966年开始,由于舒自清夫妇的特殊经历,被造反派当作“美国特务”批斗。1967年,他们被秘密关进北京市秦城监狱。舒自清被当作“政治重犯”单独关在小囚室,至到1973年1月,妻子黄雨清已报病危七次,舒自清的身体也很不好,本以“保外就医”的名义被放了出来。头上仍然戴着政治帽子,没有工作,妻子濒临死亡,孩子四分五散,舒自清仍然急切地关注着我国的经贸工作。1976年10月,舒自清终于获得第二次“解放”,改革开放以后,他的才能有了用武之地。在国务院对外经济贸易部担任国际贸易研究所所长,国务院的领导同志对他在建立特区、引进外资等方面提出的意见非常重视。舒自清当年的一些部下后来成了海外亿万富翁,他利用这些老关系促成了许多中外商贸项目。其中的一项就是1982年施贵宝重回中国,与上药集团合资成立中美施贵宝。这是中国第一家中美合资制药企业,引进的第一个品种,是降压药“开博通”,也就是卡托普利片,此举恵及不少患病百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1989年6月7日,联合国准备在芬兰赫尔辛基召开国际关贸会议,舒自清为参加会议亲自写了发言稿,力主中国加入WTO,并雄辩地阐明这不但对中国有利,更对世界有益,可惜壮志未酬, 1989年6月1日中风倒下。1996年逝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 1946年和2022年华尓街的街景。</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