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中国四大家将文化之一的杨家将文化中,既有以杨业为第一位领军人物的杨门男将,也有以佘赛花、穆桂英为领军人物的杨门女将,这也使得杨家将文化有了其独特性和唯一性。杨继业的父亲杨弘信,祖籍麟州。地方志记其:“保境边城,屡著功绩”。杨弘信长子杨继业(重贵),事北汉刘崇,后归宋抗辽殉国,号称无敌。杨继业儿子杨延昭,守边二十年,屡克敌制胜,辽人呼为“六郎”。孙杨文广亦为名将,南征北战,战功卓著。杨家几代人忠勇报国,前赴后继,称之为杨家将。杨家将保境安民、忠勇报国、舍生取义、一门忠烈的形象誉满天下,妇孺皆知。由于麟州故城与杨家将的渊源关系,后代人们怀着对杨氏英雄的崇敬心情,将此城称为杨家城。</p> <p class="ql-block">麟州故城位于陕西省榆林神木市,是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地处今神木市北约15KM处。呈不规则长条形。整个城址由3座小城组成,分别为东城、西城和紫锦城。三座城中,紫锦城位于西城和东城的中间,由东城和西城护卫着,而东城和西城要么临沟壑,要么靠山城墙护卫,倚仗高山、沟壑这些天然屏障,呈现易守难攻之势。</p> <p class="ql-block">整个城址面积约为1.12平方公里,城周长约5.4公里。东城、西城和紫锦城,三个小城既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三座小城是互通的,如果有一座城有入侵者进攻,其他两城均可立即派兵前往支援。城防工事中瓮城、城墙、马面、角楼等均保留较好,尤其是位于城址中部的紫锦城,有一残存20米保存非常好的夯筑墙体,墙体上部为麟州城的最高点,应为曾被很多名人诗句提到的红楼遗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麟州城建在窟野河东的高山上,西临山崖,北界草地沟河,东南是山陵沟壑。欧阳修曾在《论不弃麟州疏》中称其“城堡坚完,地势高峻,乃是天设之险,可守而不可攻。”麟州城由于边境战争的需要逐渐扩大发展成防御体系严密的临战之城。</p> <p class="ql-block">麟州城据险而筑,把控要道,且可长期战守,是战争时期边塞的杰出代表作。古城在后期突然荒废,从考古发掘的遗迹看,该城应该是被焚毁。麟州故城作为战守之城,除了极好的利用了地形地貌外,其对瓮城的使用达到极高的水平,在现存的各时代古城中绝无仅有,是一处说明宋代及当地军民发挥极高聪明才智的的军事城堡的杰作。麟州故城可以被称为“瓮城之城”。尽管麟州故城各城都有瓮城之制,但真正精彩的瓮城运用例证是被称作瓮城湾的区域。</p> <p class="ql-block">瓮城是人们根据冷兵器时代战争的需要而创造的一种城市防守的手段。城墙防御的薄弱点是城门,如果没有瓮城,城门就会直接对外,很容易突破城门。瓮城是在城门外包围一圈新的城墙,且正面不开门,这样攻城者无法从外侧直接冲击,其次在瓮城的一侧设掖门,比较隐蔽,即便攻入瓮城也会处于守城一方四面居高临下的打击。而且由于瓮城内地形狭窄,想要使用攻城锤等有效武器,就显得比较困难。明代榆林市长城沿线的重要地区,其所有的城、堡、卫所,无一例外都是将城门建为瓮城,以利防守。</p> <p class="ql-block">麟州故城在形制完善后,具备了很好的防御坚守条件,地形险峻,城墙高耸,城门环环相套。易守而不宜攻。同时也具备了长期坚守的条件,在西城的西南角靠近窟野河的位置,其地点称之为打井畔,在这里有两口深井,应该是与窟野河的蓄水层相连,一口略大,周8米。两口井解决了麟州城军民的吃水问题,除此外,由于西城和北城的建造,使得古城内围起来较大面积的可耕地,这也许能解决粮食问题。有了耕战之利,再加上杨家将英勇不屈的精神,展现在我们面前的麟州城是一座英雄之城。</p> <p class="ql-block">麟州城地理位置相当重要,史书称其“控扼西北,我国赖之。”因此,抢夺麟州城一直是宋、辽、西夏战争的焦点。仅《宋史》中记载,环绕麟州城所发战争就达数十次之多。</p> <p class="ql-block">那时的麟州城,山下有宽广弯曲的河流,山上有青青的松柏。唐代诗人王维曾作《新秦郡松树歌》:“青青山上松,数里不见今更逢。不见君,心相忆。此心向君,君应识。为君颜色高且闲,亭亭迥出浮云间。”</p> <p class="ql-block">除了杨家将,麟州城还和前史上很多显赫的姓名紧密相连。有大破突厥,三筑受降城的唐朝名将张仁愿;有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有司马光、范仲淹、欧阳修、文彦博、王维、刘禹锡等赫赫名人,他们或巡边督守,或解甲归田,或谪居云游。并在这儿留下了永存的诗文。</p> <p class="ql-block">大文豪范仲淹视察麟州,目睹大漠荒凉的景象,感慨战争的残酷,吟诗一首:“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彼时的麟州古城已经有了大漠孤烟下的塞上“韵味”和边塞“文化”!</p> <p class="ql-block">北宋宰相文彦博到麟州巡视,曾在城中的标志性建筑——红楼上题诗。后被麟州当地官勒石留念。文彦博得知音讯后,又作了一首诗回赠,以寄予复古之意:“昔年持斧按边州,闲上高城久驻留。曾见兵锋逾白草,偶题诗句在红楼。控弦挽粟成陈事,缓带投壶忆旧游。狂斐更烦金石刻,腼颜相谢镇西侯。”</p> <p class="ql-block">张咏的五言律诗《登麟州城楼》:</p><p class="ql-block">莫问戎庭苦,高栏是夕攀。</p><p class="ql-block">时清官事少,边静戍人闲。</p><p class="ql-block">雉堞临寒水,穹庐倚乱山。</p><p class="ql-block">皇恩正无外,不拟更移关。</p> <p class="ql-block">从建城到凹陷,杨家城阅历了400余年。它是唐宋期间群雄争霸、血雨腥风的动乱年月的见证者。它看惯了连天烽火与枪林弹雨,听惯了羌笛、鼓角与战马的嘶鸣,像一个不死的勇士,静静地蹲踞在陕北高原,蹲踞在前史的制高点上。</p> <p class="ql-block">今日,踏上杨家城遗址,站在范仲淹、文彦博等古代名士曾把酒临风的红楼废墟上,极目而望,旧日的巍巍雄关只剩了断壁残垣。苍山苍茫,残阳如血。但当风声骤起,我们仍然能听到千年以前的鼓角声、嘶杀声、呐喊声……</p> <p class="ql-block">万千香火祭杨家,血雨腥风应有涯。春色滟滟春好处,满山竞放英豪花。”漫步杨家城遗址,通过参观麟州崖刻、神松雕塑景观、东门祭祀广场、南门广场、将军祠等,领略杨家城遗址的风貌,感悟杨家将几代人镇守麟州,保家卫国、舍生取义的忠勇爱国精神。</p> <p class="ql-block">随着考古成果的不断涌现,我们相信麟州城将会展现给我们一幅生动的战争画面。让我们记住边塞军民为了保家卫国,是怎样发挥他们的英勇才智和大无畏的牺牲精神,让我们在漫卷的前史风云中,得到丰厚的启迪!</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