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共产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一一张家达同志艰苦光荣的一生

张勇

<p class="ql-block">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p><p class="ql-block"> 纪念张家达同志诞辰100周年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1950年身着戎装的张家达</span></p> <p class="ql-block">河北省阜平县是我党、我军在抗战期间创建的第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晋察冀边区政府及晋察冀军区。中国共产党就在这里领导了华北地区的抗日武装斗争。这块土地上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土地革命时期红二十四军就在这里打土豪分田地领导穷人闹革命。特别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在这块土地上就有两万多燕赵儿女参加革命,如当时的阜平营、曲阳营、平山团以及冀中平原的回民支队等。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聶荣臻看到这风起云涌的抗日热潮时高兴的称之谓"人民子弟兵"。张家达同志就是其中的一员。</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1938年晋察冀军区时的张家达</span></p> <p class="ql-block">"七.七"事变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1938年张家达同志投笔从戎毅然参加八路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党的培养下他更加坚定了为民族解放为共产主义奋斗的伩心和决心。特别在抗日战争最为困难的1941年到1942年的抗战相持阶段,他不怕牺牲、浴血奋战,多次参加了反扫荡的战斗,彻底粉碎了日伪军队对晋察冀边区发动“铁壁合围”及“五一大扫荡”。</p> <p class="ql-block">1942年7月张家达同志进入抗日军 政大学二分校学习。抗大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新四军的干部学校,在此期间他以饱满的热情、高昂的斗志、乐观的精神,在艰苦的抗战环境中,边学习边战斗。后二分校按照陕甘宁晋绥5省联防军贺龙司令员的指示精神和当时斗争形势的需要于1943年4月返回延安并入豹子川抗大第七分校第二大队。</p> <p class="ql-block">陕北人少地贫加之日寇的扫荡和国民党的封锁边区生活十分困难,每天只能吃到五两黑豆一碗野菜汤。他们响应毛主席“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开展轰轰烈烈的南泥湾大生产运动。他和同学们积极响应,起早贪黑上山开荒种地。他经常天不亮就上山开荒,每天劳动十几个小时。学校要求每人开荒10亩,而他们班人均开荒20亩的好成绩,起五更睡半夜人人手上打满了血泡,累得腰酸背疼从不叫苦。在豹子川大生产中张家达同志曾被评为开荒生产劳动模范。</p><p class="ql-block"> 初到豹子川时野兽出没的荒山野岭,经过他们的双手先后开垦荒地6万余亩,吃上了"红米饭南瓜汤"实现了油肉自给,昔日的荒山已变成了瓜果飘香的塞外江南。解放战争前夕他们将要奔赴各个战场,毕业离开时全部交给当地政府仅粮食就有7000多石。抗大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为解放战争和新中国建设提供了有利的人才保证,为全国的解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培养了一大批新中国的军政骨干力量。</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抗日军政大学二分校在豹子川开荒生产</span></p> <p class="ql-block">1944年抗大毕业后张家达同志被分配到由贺龙任司令员的陕甘宁晋绥联防军的新编第四旅。旅长张贤约、王近山,因作战机智勇敢人称"王疯子"该部队前身是由1927年"黄麻起义"红四方面军红31军,抗日战争时为八路军129师下设16团、771团和25团。解放战争前夕为保卫中央由晋察冀军区调防延安。该部在调防河北途经山西时。发现战机随即进行了七亘村战斗、响堂铺战斗、在山西洪洞县韩略村附近一举歼灭日冦华北派遣军“战地观战团”近百人。击毙日冦少将一名、大佐六名,战绩堪称辉煌。电视剧《亮剑》就取材于这次战斗。</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新编第四旅时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张家达同志 </span></p> <p class="ql-block">1946年至1947年新四旅、教导旅并入西北野战军第六纵队。后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以罗元发同志为军长的第一野战军第六军。1949年10月张家达同志任一野第六军后勤部审计室主任。</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前排右一为六军后勤部审计室主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张家达同志</span></p> <p class="ql-block">据统计在三年解放战争中张家达同志所在的西北野战军第六军从"七天七夜"保卫延安的"三战三捷"到攻克兰州、解放西安、新疆剿匪其间,共作战250余次歼敌6万余名,纵横25000余里。毛泽东同志曾高度评价六军的战略战术和军事民主说"陕北战争已经翻过山坳,战争的主动权已经掌握在我们手里,从防御转向进攻"。这是一支有着光荣传统的英雄部队。老电影《回民支队》《狼牙山五壮士》《七天七夜》《智取华山》《沙漠追匪记》就是他们惊险战斗场面的真实写照。六军为祖国西北的解放及取得全国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图左第一野战军第六军军长罗元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图右第一野战军第六军政委徐立清</span></p> <p class="ql-block">1949年9月新疆和平解放后。第一野战军司令员彭德怀在迪化民国档案中看到了和苏联开发独山子石油的协议,觉得很有经济价值后报请中央。毛泽东赴苏联同斯大林签署了援助项目。</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中苏石油公司副总经理钱萍(钱萍1937年随毛泽民入疆,抗战时期曾任新疆莎车县金税局长。后被盛世财调入迪化关进监狱严刑烤打,经中央营救随迪化新兵营一百多名西路军返回延安。1949年随六军二军跟王震司令再次入疆,任新疆财经委副主任,中苏石油公司时调任中方总经理</span></p> <p class="ql-block">1949年12月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六军十七师四十九团三营进驻独山子油矿,这个新疆当时唯一投入工业开采的石油工业基地,从此翻开了历史发展的新篇章。五十年代中苏石油公司的总经理钱萍是王震将军派去的,据钱萍回忆录讲当时的只有他光杆司令一人。他又去找王震要人。后来王震又从第一野战军、第六军先后抽调了刘照明、刘锡田、张家达、张厌、雷震等23名团级干部充实中苏石油公司各部们领导工作。他们在极其艰苦的环境条件下,经过苏联专家的技术传授和生产一线的磨炼,很快在公司器材、财务、医疗、勘探、钻采、运输、建筑等各个部门担当起了重任,后来成为了新疆石油化工战线的中坚力量,他们是新中国石油工业最早的开拓者。</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前排左起刘照明(中苏石油公司运输处长)李秀英(刘锡田夫人)、高福永(中苏石油公司副会计长)后排左一刘锡田(中苏石油公司供给处处长)左二张家达(中苏石油公司器材处处长)左三六军王辉后调茂名炼油厂党委书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span class="ql-cursor"></span>1951年11月30日六军战友在新疆独山子中苏石油公司合影</span></p> <p class="ql-block">1950年9月30日中苏石油股份公司管理委员会在迪化举行第一次会议。会议宣告中苏石油股份公司成立。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不久开办的两个中苏合营开采新疆矿产的企业之一。经过近5年的合资经营,在此其间苏联向中方派出专家356名,并为中方培养出2000多名管理干部和工程技术人员。与此同时苏联还为中方培养了石油生产各专业的留学生23名。原新疆石油管理局3255英雄钻井队队长、南疆石油指挥部副指挥黄万全就是其中的赴苏留学生。他们恢复和发展了独山子油矿采油炼油生产,在准噶尔地区和南疆库车地区、喀什地区进行了一定规模的石油调查勘探,培养和锻炼了一批石油专业人才,为新疆石油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p><p class="ql-block"> 1951年4月张家达同志由西北野战军六军调任独山子中苏石油公司器材处处长,自此张家达同志的一生,便与新疆的石油工业结下了不解之缘。</p><p class="ql-block"> 解放初期的新疆一穷二白、百废待新,没有工业基础的迪化连个火柴作坊都没有,用的都是"洋火"。比起世界工业强国的苏联可能落后了有近一个世纪。当时的独山子油矿刚刚由中苏石油公司接手,矿上生产和生活设施都很简陋,条件很差,他们没有住的地方,就挤住在地窝子、仓库甚至马号里,但大家毫无怨言,激情饱满。</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前排左二张家达同志和他的战友1952年在新疆迪化</span></p> <p class="ql-block">1951年中苏石油公司四棵树煤矿是由独山子中苏石油公司自主建设的第一个煤矿企业,它的建成大大缓解了独山子油矿早期开发时的燃料紧缺状况。早期的小煤窖仍处于镐头铁锨人拉肩扛的原始采煤状况,年产几吨煤,远远不能滿足油矿钻井炼油发电的需要。煤炭的紧缺制约着油矿生产生活的发展。当时已近入冬,时间紧急刻不容缓。时任器材处长的张家达同志亲自带领有关人员去天山深处爬冰臥雪现场踏勘,最后确定了四课树一号平井。在他的主持下成立了有55人组成的煤矿一车间,专门负责油矿用煤的开采拉运工作。煤矿建成后安装了柴油机锅驼机等动力设备,用卷扬机替代了人畜拉运。一号平井设备更新,技术不断提高,机械化采煤已初具规模,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煤炭开采量不断增加,当年产煤达到了4800吨。保证了油矿早期生产生活的需求。</p><p class="ql-block"> 在第一车原煤顺利运出,当油矿万家灯火人们在享受温暖的时候张家达和他的司机正在天山深处跟冰雪搏斗。原来他们在由四棵树煤矿返回独山子的路上由于冰雪路滑汽车不慎滑入山沟不得动弹,辛好人员无恙。五十年代的天山深处人烟稀少通迅不便等待救援是不可能的,唯一的办法就是徒步返回油矿。快出山了算了算还有几十公里。稍做收拾他们抄近路翻山越岭朝独山子奔去。巴郎子(维吾尔语称年轻小伙子为巴郎)司机累的几次爬在雪窝里走不动了,张家达把他拽起来说:千万不能停一旦倒下了就会冻死的"他们连推带拉翻过了奎屯河终于看到了独山了的灯光。半夜时分终于到家了,进了家门他的女儿边推他边大声喊道"妈妈快来家里进来个哈萨"。此时的张家达脚蹬油靴(苏联牛皮靴柔软防水适合矿井)老羊皮大衣全是冰雪,眉毛胡子上挂滿了冰霜。几个月没回家女儿竟不认识他了。石油生产野外作业俱多。五六十年代在石油上这种聚少离多、悲欢离合的家庭还有很多。这时巴郎子司机坐在地板上哭了起来说今天张处长救了我一命,不然的话就冻死在四棵树了。张家达调克拉玛依管理局工作后,当年在器材处煤矿工作的几个维吾尔族老工人还结伴前来探望,叙说当年在四棵树煤矿的友情。</p><p class="ql-block"> 1955年为支援地方经济建设四棵树煤矿人员设备全部无偿移交乌苏县政府。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现在的四棵树已经是一个百万吨级别的大煤矿,它的主要用户依旧是独山子炼油厂。</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新疆独山子中苏石油公司旧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下图中苏石油公司时期任器材供应处处长时的张家达同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早期的新疆四棵树煤窑</span></p> <p class="ql-block">1952年新疆所需的石油产品可以基本自给。在恢复和发展独山子油矿生产的同时,中苏石油公司的几十支地质勘探队伍、钻井队伍为寻觅新的石油资源而奔赴天山南北。根据中苏两国政府达成的协议,中苏石油公司的勘探区域有3块,其中最为苏联专家看好的就是南疆的库车地区和喀什地区,总面积为16.8万平方公里。中苏石油公司在喀什地区和库车地区共打探井7口。其中喀什背斜1口,克拉托构造4口,被地质家誉为金构造的喀桑托开2口,进尺1万2千多米。</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自五十年代起参加塔里木盆地石油勘探开发的部分领导(照片源自塔里木油田泽普塔西南石油展览舘)他们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张家达 贺劲南 范子久 赵 炎 米晋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李保孚 李 茜 加拿丁 李 敬 王照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刘仁杰 吴振杰 赵文光 唐成久 唐文豹</span></p> <p class="ql-block">1956年9月中苏石油公司为加强塔里木盆地的石油勘探,决定调张家达同志到喀什125航测大队任大队长负责南疆塔里木盆地的石油地质勘探。这是苏联第十三航空团协助中国地球物理勘查石油的援助项目。苏联专家非常看好南疆塔里木盆地,苏联专家根据石油生成的原理将中国地层构造与相关地质资料研究后指出,新疆地下石油资源非常丰富,塔克拉玛干沙漠里肯定有"大鲨鱼"(意为石油)。同苏联地质专家莫谢耶夫带领中国技术人员勘察石油工作,苏联政府还将当时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航空遥感石油勘探方法援助中国。当时在喀什125航测大队任大队长张家达同志每天与苏联专家一起工作和学习,风餐露宿,朝夕相处,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语言不通,专家们就连比划带示范,专业词语他们就拿着俄汉词典一个词一个词的对照学习。直到中国同志完全掌握了技术要领为止。苏联专家非常耐心,手把手地教,那关系真是亲密无间当时都称苏联专家为"老大哥"。经过多年的努力,航测查明了位于拜城县境内的喀桑托开构造和依奇克里克构造并上钻。由于当时的设备和技术原因故未造成大的突破。40年后的1998年9月17日位于新疆天山南麓、在当年的"金构造"拜城县境内的克拉2气田喷出了高产油气流。气藏厚度达500米,是特高丰度、特高产的特大型整装优质气田,目前已探明天然气储量2840亿立方米。成为了西气东输的源头。</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在当年的"金构造"拜城县境内的克拉2气田喷出了高产油气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1956年张家达同志任125航测大队任大队长时使用的苏联"里尔"型飞机</span></p> <p class="ql-block">为了加快南疆的石油勘探,落实石油部" 撒大网、捞大鱼”的勘探部署,1958年3月时任塔里木地质勘探大队大队长的张家达宣布了对地调处505联队领导班子的任命:37岁的黄豪任重磁力队长,26岁的薛应选任导线队长。并给他们配备了嘎斯69和嘎斯63苏联越野车,并随后调配一辆基斯151型10轮大卡车运送给养物资。</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石油地质队进军沙漠使用的苏联基斯151型十轮卡车</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26岁的导线队长薛应选用电台向大队部汇报生产进度</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进军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地调处驼队</span></p> <p class="ql-block">4部电台:联队部1台,前线3个勘测小组各1台,报务员曹瑞明、苏秉华、吴兴水等。</p><p class="ql-block">第一组:组长赵鸿铨、王德泰,带领28人,124峰骆驼,做第一条测线,长约500公里。</p><p class="ql-block">第二组:组长李连堂、李全友,带领28人,124峰骆驼,做第二条测线,长约480公里。</p><p class="ql-block">第三组:组长高跃文,带领11人,60多峰骆驼,由克里雅河进入沙漠240公里处,向东西方向进行天文坐标控制,总行程700公里。505重磁力队中还有两个女队员一个是19岁的韩宝珍,一个是17岁的袁秀蓉。这次行动和田专署和于田县政府给予了很大的支持。一次拨给6000斤粮食和9.6万斤骆驼饲料。大队从喀什畜力运输公司租用了320峰骆驼,作为这次进入沙漠的运输工具。还在喀什加工制作了600个容积为70升的白铁皮桶,用于装水。至此他们展开了前所未有的对死亡之海的挑战。</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左上一505联队报务员曹瑞明,左上二袁秀蓉、韩宝珍。右下一505联队支部书记薜应选、右下二总地质师夏公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图中测量者薛应选、举旗者高跃文</span></p> <p class="ql-block">塔里木盆地中的塔克拉玛干沙漠维吾尔语意为"进去出不来"年轻的石油勘探地质队员们将要在这里进行一个史无前例的壮举,征服死亡之海。以地质师夏公君为组长的踏勘小组,他们从色力布亚涉过叶尔羌河进入沙漠,沿玛扎塔格山南麓一直走到和田河,在沙漠中曾挖到了地下咸水供骆驼饮用。断水多日后不断有骆驼死去,最多的一天死8峰骆驼,300峰骆驼有近三分之一倒在了沙漠里,驼工们含着泪割下了骆驼的耳朵(回公司报帐用)。沙漠里的恐怖程度可想而知。他们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完成了九进九出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壮举。1958年前后505等重磁力联队胜利完成了对塔克拉玛干沙漠共穿越26次,徒步行程7000余公里,探明构造隆起27个,发现油苗露头10余处。拿到了第一手资料,为下一步的石油勘探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1958年10月1日地调处505/506联队地质队员在塔克拉玛干沙漠里举行升旗仪式欢度国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上图左一李全友、左二韩宝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下图左一袁秀蓉、左二505联队由和田出征砂漠时的李全友、薜应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高跃文(塔西南勘探公司高波的父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2023年5月1日笔者前去阜康准东探望,袁秀蓉同志退休后虽年事已高但她仍不遣余力,笔耕不辍。多年来向石油报投稿回忆文章并应邀多次前往塔里木油田等工矿学校做巡迴报告,为赓续石油红色文化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她说已完成了十几万字的回忆文稿,这章就是写关于张家达书记的回忆文章。</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右图左一九进九出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第三组长高跃文1980年于叶城西河甫</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下图中左一陈平 曾任南疆依奇克里克油矿副矿长、南疆指挥部副指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中张家达 左三陈志斌曾任新疆石油公司喀什125航测大队副大队长、勘探处副处长后调江苏油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1986年于新疆克拉玛依)</span></p> <p class="ql-block">1958年12月505/506联队胜利完成了九进九出塔克拉玛干的任务。他们的壮举被石油部授予“勇敢的石油工作者”的光荣称号。1958年袁秀蓉被选为劳动模范参加了在北京的群英会,在晚会上周恩来总理听说了这个17岁九进九出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女劳模时非常感概,并親自请袁秀蓉跳了交际舞。三十年后的1989年10月31 日喷出高产油气流的塔中1井就是在1958年发现的4号重力高构造上打出来的。</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上图左一1958年37岁的黄豪任505重磁为队队长,26岁的导线队队长薜应选率队进军死亡之海塔克拉玛干</span></p> <p class="ql-block">五十年代从第一口探井的开钻到对塔里木盆地广大地区的详查、勘探,不仅取得了宝贵的石油地质资料,也揭开了塔克拉玛干死亡之海神秘的面纱,为后来乃至今后几十年的石油勘探开发奠定了基础。</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1958年新疆石油管理局塔里木地质勘探大队505/506联队230人560峰骆驼,九进九出塔克拉玛干徒步行程7000余公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五六十年代和张家达一起勘探开发塔里木盆地的老石油们。前排左起副指挥张兆录、姜彬、严宽亮、陆铭宝。二排左起办公室主任包清栋、吴文正、左四机动处长钱金宝、邢录宪、王纯、三排左三办事处主任潘仲生、姚中清。</span></p> <p class="ql-block">1958年9月23日,依奇克里克1号井开钻,10月9日凌晨四时喷油,初期日喷原油140余立方米。依奇克里克油矿位于新疆库车县城东北120公里的天山南麓,紧邻天山的一排褶皱带中。依奇克里克维吾尔语意为“三只黄羊”。五十年代的依奇克里克黄羊成群,时隐时现的在戈壁滩上飞奔,夜晚车灯下沙包索索柴里受惊的黄羊会突然窜出常被汽车撞倒。依奇克里克油田被发现,是经过了多年的努力在塔里木盆地的第一声春雷,它开创了南疆石油勘探的第一个里程碑。极大的鼓午了在南疆奋战了多年的石油人。依奇克里克油田的发现,有力的支援了南疆的工农业生产。这是新疆石油管理局地调处用了近十年的时间的努力以及烈士的鲜血和生命换来的,这里也凝结着张家达同志的辛劳和汗水。</p> <p class="ql-block">  依奇克里克一号井出油后由王筱兰等组成的三八练油班土法上马用200立升的大桶馏分出了煤油和柴油,应急了生产急需。将石腊深加工又生产出了肥皀、腊、皮鞋油等产品。作为劳保用品供职工使用,在当时物资十分匮乏的年代起到了很大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五六十年代和张家达一起勘探开发塔里木盆地的老石油们。前排左起塔西南石油勘探开发公司经理吴振杰、党委书记赵文广、沙比提、前排右一副指挥黄万全(中苏石油公司留学苏联)二排右一宋焕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南疆石油勘探的第一个里程碑依奇克里克油田鸟瞰</span></p> <p class="ql-block">五六十年代南疆的石油勘探生产生活条件极为艰苦。石油工人常年工作生活在"抬头見高山,云雾绕井边,出门就爬坡,走路背朝天"的戈壁山沟中。石油勘探队伍帐篷也十分有限,大部分人员都是住在地窝子里。依奇克里克油田地处天山深处海拔2000多米,年平均温度在15度左右。冬季寒冷降雪量大,当时煤碳紧张多是矸石,取暖做饭多靠索索柴和渣油,地窝子保温差,有时候早上出门晚上回来时水桶暖瓶都冻住了。冬天屋顶上都吊着𣲙溜子,冻得人头都不敢伸出被窝。夏天烈日暴晒下的地窝子像个蒸笼,这里天气变化无常,前一阵还是万里无云的蓝天,顷刻之间会突然下起冰雹和暴雨,山洪说来就来,倾泻在干涸的河沟里立即成为惊涛骇浪的洪流。常常是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盆盆罐罐都接满了。如遇瀑雨灌满了地窝子脸盆球鞋在水面上漂了一片,这种状况随处可見,其艰苦程度可想而知。张家达同志和广大石油会战职工一样在这样的地窝子里一住就是好几年。当时正值六十年代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粮食不足肚子都吃不饱生活十分困难,就连土豆白菜都无法保证。特别是六O年前后生活非常困难,那时候每月只有二十几斤的粮食二两油,定量里还包括玉米和豆类等杂粮,那个年代缺油少肉没有菜吃,副食品极度缺乏就更不要提了。</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五六十年代依奇克里克油田石油工人住的地窝子,在这样的地窝子里张家达一直住到1964年</span></p> <p class="ql-block">吃的用的市场副食品供应全面紧张,象白菜、土豆、萝卜、限量凭票证供应,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就算是有票有钱也不一定能买到东西。购物的队排的是人山人海,卖肉的窗口挤的是死去活来。能吃的野菜都被人们挖的精光,人们去挖灰灰菜和野草,灰灰菜又苦又涩采回来后放在锅里煮一煮和点面蒸后充饥。那时候没有浪费的东西,能吃的都吃了不能吃的也吃了。大食堂的后院里有几口大缸,包包菜和大白菜的根舍不得扔全腌在那里作早攴的小菜。因缺乏营养张家达同大部分人都得了浮肿病。人们的腿都肿的明晃晃的,手指一摁一个大坑。</p><p class="ql-block"> 在这样艰苦的日子里,没有菜吃张家达同志就带领大家自已动手在依奇克里克一号井北部的山坡上开垦荒地种植蔬菜,以调节大家的伙食。</p><p class="ql-block"> 没有烟抽他就把会议室烟灰缸里的烟把积赞起来,去木工房里装上半袋子剧未,再把老家的旱烟叶按等份掺起来自制"莫合烟"放在会议室桌上开会时请大家品尝。</p><p class="ql-block"> 没有肉食就组织职工自己办养猪场,家喻户晓的"薜老爹"高英夫妇曾是延安中央警卫团的老红军,(准东公司薛玉琪的父母)他们一不问吃二不问住双双搬进养猪场。没有饲料就自己扫树叶打猪草。经过他们的辛勤劳作几十口大肥猪膘肥体壮。高英同志曾多次被评为南疆石油的劳动模范。那个年代杀猪时刻人们的欢笑声和肥猪的嚎叫声响彻云霄。</p><p class="ql-block"> 副食缺乏就自己办加工厂,能工巧匠李师傅手艺高超,油盐酱醋点卤做豆腐样样精通,没有糖吃他们就在"二八台"农场种置甜菜(甜萝卜)熬制糖稀以补充职工的副食和营养。医务所自己研制"小球澡"饮料以增进职工的体质及抵抗力。穷则思变那个年代没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为了生存人们想尽办法与大自然做斗争。</p><p class="ql-block"> 在艰难困苦面前张家达同志时刻保持着这种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和干部群众同甘共苦鼓厉大家"以苦为荣、以苦为乐"共渡难关。</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左一依奇克里克油田的发现者之一泽普塔西南石油勘探公司总地质师夏公君。右一南疆石油地质勘探处处长张家达同志</span></p> <p class="ql-block">1960年11月由于生产的快速发展及会战人员的不断增加。依奇克里克缺水少电的窘迫情况严重制约着油矿生产的发展。为此张家达同志组织了320人的引水基建队伍,任命薜应选为队长修建一条长7公里并具备渗水蓄水防漏防洪的水源设施,要求在来年春汛前完成任务。由于缺钱一切只能因陋就简,就地取材。防渗漏的木料以及堤坝的片石就在山里河滩上捡。当时没有机械设备,只能使用很原始的铁锹、坎土曼、抬把子等工具人拉肩扛手工作业。冬天施工,气候寒冷,生活尤其困难,不仅仅是缺肉食清油、缺蔬菜,每月那只有20多斤的粮食定量根本吃不饱肚子,人人都是饿着肚子干重体力活。尤其是在砌墙阶段,虽然脚上穿着胶鞋,但是人却是站在冰冷的水中,穿在身上的棉工作服打湿了一半,仍然坚持每天近10多个小时工作。张家达书记对水源地工程非常重视,经常到工地调研,指导工作,对同志们十分关心,起到了鼓舞士气的作用。有一次,张家达书记冒着风雨,陪同管理局工作组来到了工地,看到工人们正站在冰水里砌挡水墙,很受感动并对我说:“对职工要注意劳逸结合。”我回答说:“感谢领导的关心!但为了解决矿区广大职工生产生活用水难的问题,在水渠工地上的同志们都表示了决心,宁可自己多吃些苦,也要早日把水源引水工程建成投产,解决大家用水难的问题。”经过一个冬天的苦战,用水问题初步得到了解决。张家达书记有次扳着指头十分心痛又很感慨地对我说“我们在引水工程上花了10万元,真是一个很大的代价。如果买成清油也可以从水源地流到矿区去啊!可没有水是什么事情也干不成的呀,钱还是花得值。”当时真是水比油还珍贵,由此可见当年缺水的紧迫和资金的短缺以及环境的艰苦。(此段摘自炼油厂原党委书记薜应选回忆文章)</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图左1960年率队修建依奇克里克水源地时的薜应选,图右一1980年南疆石油指挥部指挥李茜、右三副指挥陆铭宝、右四依矿发现者之一总地质师姚国范,后排右一地质师杨树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左一副书记刘仁杰、左二1980年泽普石油化工厂党委书记薛应选、左三自治区书记汪峰、右一石油部副部长李敬,右后保卫处长孙富良</span></p> <p class="ql-block">五六十年代依奇克里克气候异常,汛期来临之际山洪肆虐。受洪水侵袭水源地发生险情。有天深夜接到巡井人员的报警后张家达同志立刻组织油矿机关干部近百人手拿铁锨镐头分乘卡车前往抢险。顶着狂风暴雨他身先士卒带领大家跳入齐腰深的水中,搬运片石填装沙袋垒堤筑坝抗击山洪。漆黑的深夜伸手不见五指,耳边只有山洪震耳欲聋的咆哮声。河滩边上的几辆卡车开亮了大灯,灯光中人们头顶着瓢泼的大雨,脚下踏着湍急的洪流。大家只有一个信念一定要保住水源。天亮了水源地保住了,奋战了一夜的抢险人员个个从头湿到了脚却毫无怨言。那是一个激情燃烧的岁月,那个年代“人定胜天”。</p><p class="ql-block"> 1964年依奇克里克成立了矿区,管理局批资金可在油矿建一个大礼堂。以便职工会议电影及文体活动,原设计内部是固定的座椅。在审定方案时鉴于当时会战人员大部分都是单身职工,依矿地处天山深处,雨雪天气工人在露天就餐苦不堪言。针对这个问题张家达同志说:这个项目要考虑解决上千职口每天三顿吃饭场所的问题,召开会议看电影每周仅用一次,其它时间都空闲着,利用率较低。不能让几百职工端着饭碗没地方吃饭"。与会的人员听后都同意这个建议。张家达同志从大处着眼 小处着手,在资金短缺的情况下,精打细算。把用作固定座椅部分资金改做了厨房,又制做了十几张活动大圆桌一圈方木凳。这样一调整既解决了几百职工用餐问题又不影响会议的召开。他事事处处都以群众的利益为出发点,他的一个建议大礼堂变成了大食堂,同时解决了几百职工吃饭的问题。大食堂的建成极大的丰富了职工的文化娱乐生活,工会在这里建了图书馆,周末可以放电影办舞会,年终总结会石油勘探成果展览也在这里举行,农场自己生产的土豆白菜南瓜也在这里展示。新年的游园活动乒乓比赛搞的热火朝天。多功能的大食堂成了依矿职工文化活动的中心。这个大食堂伴随着依奇克里克的发展一直𨒂用了20多年。</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上图 风餐露宿的石油职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为纪念五六十年代为南疆石油工业而牺牲的同志修建的依奇克里克烈士纪念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烈士纪念碑后既依奇克里克油矿大食堂张家达同志提写的"艰苦奋斗勤俭建设石油工业"这条标语几十年仍清晰可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依奇克里克油矿大食堂上张家达同志题写的标语"艰苦奋斗勤俭建设石油工业"</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图左五十年代的依奇克里克炼油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图右六十年代的依奇克里克炼油厂</span></p> <p class="ql-block">当年和大食堂同时投产的还有一个烈士纪念碑,水泥砖混结构。是为了纪念五十年代为了南疆的石油勘探献出了生命的地调处地质队长戴健、李越人、李乃君、杨秀龙、周正淦共5位遇山洪牺牲的烈士修建的。</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左起国务委员康世恩、南疆副指挥陆铭宝、副指挥加拉丁(穿深色衣者,依奇克里克油田早期的开发者优秀的维吾尔族干部。准东公司丁一的父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戴健1955年西北大学毕业,塔里木矿务局113地质队队长,队员李越人1958年在依奇克里克野外地质踏勘时遇山洪牺牲</span></p> <p class="ql-block">1958年8月戴健等五名地质勘探队员在阿克苏玉尔滚地区和库车依奇克里克地区进行地质详查工作。他们要完成200平方公里的地质详查填图,提出可供钻探的有利构造。8月18日,戴健带领李越人和张怡容出发了。他们在构造的轴部发现地质漏头油砂和沥青,流下了激动的泪水。当她们刚下到沟底,在东高点山沟里踏勘测量填图时突遇暴雨山洪。瓢泼大雨从天而降,山沟里的水急剧上涨,突然一个巨浪将他们打散,戴健和李越人被汹涌的洪水卷走。第二天在30公里外的阳霞才找到了她们,被洪水浸湿了的图纸仍然揣在她们的怀中。一年后就在烈士们踏勘过的地方依奇克里依一号井喷出了高产油气流。经矿区党委研究决定以海选的形式征集碑文,最后在百余份征文中选用了由地质师林积桐撰写的碑文。后由佟姓地质师用公整的楷书写后刻在了碑上。可惜这个纪念碑在文革动乱时期被那些丧心病狂的造反派污蔑成为封资修树碑立传砸坏拆除了。</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依奇克里克的"地标",千余米的砾岩沉积。山沟里的地窝子</span></p> <p class="ql-block">1956年2月毛主席在听取石油工业部汇报时,了解到当时新疆、玉门地处戈壁荒滩,野外石油勘探开发工作十分艰苦时,毛泽东语重心长地说:“搞石油艰苦啦!看来发展石油工业,还得革命加拼命!”并欣然提词。</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前排左起打字室刘玉珍、财务处鲍兰、办公室何玉玲(攝于叶城柯克亚一号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二排左2新疆石油局局长王照明左3副指挥姜彬、左5张邦杰(1960年曾任南疆石油勘探处副书记)二排右一指挥李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上图石油地质队翻山越岭的苏制嘎斯63中图苏制嘎斯69越野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下图苏联吉斯151越野车</span></p> <p class="ql-block">1966年5月由领导者错误发动的政治动乱,使新疆油田的社会秩序和生产生话受到了严重的干扰,生产停顿,原油产量下降,各级干部遭到了造反派的揪斗和批判。时任南疆石油勘探指挥部党委书记的张家达成了造反派冲击的主要目标,同期被揪斗的还有指挥部的其它领导及依矿的赵荣生副矿长总地质师米晋升及部分科室长,他们都被戴着高帽子,脖子上挂着20余斤重的黑牌子,任由造反派辱骂和欧打。造反派为达到其不可告人的目的,诬陷赵矿长和米晋生是假党员,并逼迫张家达承认。面对造反派的威胁,张家达同志毫无畏惧,他铿锵直言道:"这两个同志都是五六十年代的大学生,因工作积极肯干,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所以经党委会研究入党提干,他们不是假党员"。造反派没有想在这个时候,居然还敢讲真话,暴徒们老羞成怒,冲着张家达同志就是一阵拳打脚踢,尽管被打的口鼻出血左耳失聪,但他仍坚持原则不说假话。会场的干部群众被造反派的暴行激怒了,他们冲上讲台,夺走了麦克风,砸了这次批斗大会,这就是1967年1月28日库车石油大院的"1.28"大会。自此一些素质低下甚至别有用心的人混入造反组织,也戴起了造反派袖章打着革命的幌子,肆意冲击机关围攻领导,广大的干部知识分子被当作走资派和反动学术权威进行批斗和人身攻击。事后赵矿长见到了张家达同志提起了此事,张家达同志说:"我是一个共产党员,在任何情况下我都要实事求是,坚持原则,不能说假话。造反派的目的不仅是你们两个,他们逼迫我做假证,是为了制造更大的冤假错案搞扩大化,那会伤及更多的干部和群众,我受点苦没什么,但避免了更多的干部和群众受到伤害"。</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上图龚世全同志1966年毕业于北京石油干部学校,后经克拉玛依分配至南疆石油指挥部党办保密室工作,直接领导人就是张家达和党办主任吴振杰同志。龚世全1968年由库车石油大院应征入伍,后任新疆军区叶城29团政委。</span></p><p class="ql-block">龚世全同志回忆说:1967年我们一行同学十几人由北京石油干部学校分配至库车县南疆石油指挥部。当时正值动乱年代,毛主席发动的文化大革命已经被坏人利用。造反派和红卫兵戴着红袖章挥舞着棍棒,嘴里喊着"砸烂公检法、打砸抢万岁"的口号,肆无忌惮的冲击着各级机关,任意抓打和揪斗迫害各级干部和群众。造反派为了达到他们不可告人的目的,保密办的档案室也成了他们打砸的主要目标。一部分坏人也戴着造反的红袖箍,混杂在红卫兵的人群中鼓噪煽动。当时档案室的康利和同志为保护档案的安全据理力争拒不交出档案室的钥匙也遭到了造反派的辱骂和殴打。</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上图南疆石油指挥部保密办合影,主席像右边既龚世全同志</span></p><p class="ql-block">在那个黑白颠倒鱼龙混杂的动乱年代,身为党委书记的张家达心里非常清楚这批人事枝术档案的重要性。这里面有五十年代以来中苏石油公司在塔里木盆地南缘和西北缘的钻井、地质勘探及航测的资料,有塔克拉玛干沙漠大地测量及重力勘测资料,还有石油会战人员的人事档案资料等。 这些档案资料集聚了几代石油地质勘探队员的心血,为了拿到第一手资料,为祖国找到更大的油田他们风餐露宿、顶风冒雪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为了这点资料113/58地质队队长戴健等五位烈士在山洪到来之际不顾个人安危仍将图纸紧紧的揣在怀里。</p> <p class="ql-block">这些宝贵的资料来之不易,绝对不能落在造反派的手里。面对当时的混乱局面张家达同志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只有放在解放军那里最安全,部队是造反派不敢冲击的地方"。张家达同志亲自和陆军四师(库车7969部队)赵师长联系。部队首长获悉后给予了大力支持,立即腾出营房并派部队协助将档案室的资料及保密办公室全部搬至部队营区。至此龚世全和保密办公室就在7969部队上班。其实当时身为南疆石油指挥部党委书记的张家达已身陷囹圄危在旦夕,但他还是尽全力保住了这点"心血"。没过多久他就被作为南疆石油最大的当权派被造反派打倒了。</p> <p class="ql-block">1967年4月根据中共中央"三支两军"的决定,7969部队奉新疆军区的命令,对新疆石油管理局南疆石油勘探会战指挥部实行军事管制,军管后的石油大院,石油生产和社会秩序开始恢复,消除派性、收交武器,制止武斗,两派联合成立了由军代表任主任的革命委员会。做为第一批被解放的领导干部张家达同志被任命为库车石油一线生产指挥部副主任、南疆石油指挥部副政委,在军管会的领导下,库车石油大院恢复了往日的平静,虽然仍有派性做怪,但社会的主流仍旧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刚解放的张家达看到形势好转,生产发展十分高兴。</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人拉肩扛征服和田河</span></p><p class="ql-block">按照局勘探会议的要求,他协助军管会组织实施了和田河一号探井的开钻。"和一井"位于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中部,由阿克苏向南穿戈壁顺和田河沙漠直下,这是继58年505队九出九进塔克拉玛干后第一次沙漠深部钻井。他组织了几十辆十轮越野卡车,拉运几十吨钻井设备,每车准备铁掀、镐头、4条木杠子,并配备机关干部会战人员6一8人随车前往,一旦在沙漠中陷车,车上人员立刻跳下前后抽换木杠子垫在车轮下,就这样人拉肩扛,饿了困了就裹个"老羊皮"在车上打个盹,经过六七个昼夜的奋战,钻机运到了井场并顺利开钻,出发前张家达同志欣然缴请军管会主任李保安同志一同前往。(李保安时任7969部队陆军四师作战科科长,南疆石油指挥部革委会主任,原属六军某部,五三年部队整编时随部队编入陆军四师)他对石油生产绕有兴趣,并和张家达同志一起参加了整个搬迁过程,他们起早贪黑,天不亮就出发探路、建点、安排搬迁队伍的"吃喝拉撒"。沙漠里车走不动了,就骑骆驼。当时真是辛苦至极。搬迁工作结束后,李保安同志将他和张家达同志这次和田河的亲身经历写了篇名为《进军和田河》的纪实文章,刊登在了石油报上,文中他说道"搞石油生产真是不容易,其艰苦程度不亚于行军打仗。"</p> <p class="ql-block">1970年3月负责军管任务的新疆军区7969部队奉命休整,新疆石油管理局的军管工作由空九军8015部队接替。库车石油指挥部军管由贺景富接任,他们遵照林彪四人帮的衣钵利用"一打三反斗批改,清理阶级队伍"把动乱年代极左路线发展到了一个高峰。一大批干部群众被当作混入革命队伍中的叛徒特务走资派及地富反坏右清理出来残苦迫害。他们以极左的面目出现助长派性,颠倒黑白混淆是非,引发了职工队伍的又一次分裂对立,严重挫伤了干部群众的生产枳积极性,扰乱了生产秩序,依奇克里克油矿的原油产量由8.6万吨下降到2.5万吨。库车石油大院被贺景富一伙搞得乌烟障气。为了达到他们反军乱军的目的他们还把将斗争矛头指向了支左的新疆军区7969部队。并派出大批判政工组的爪牙进行威逼利诱,妄图让张家达也站在极左路线一边,他们的卑劣行径遭到了张家达同去的强烈反对和抵制"。图穷匕见"百般无奈之下贺景富终于向张家达摊牌了,"两条路,支持大批判官复原职,否则将被打倒"张家达同志大义凛然义正言辞的说:我是南疆石油指挥部的党委书记,执行了刘少奇的修正主义路线责任在我,与广大的干部群众没有关系。新疆军区支左制止了武斗、消除了派性促进了生产解放军没有错。那你们打倒我好了"。道不同、不相为谋。刚直不阿的张家达又一次被打倒了。被罚去机修厂电站配电工三班倒,当时石油大院己全面停工,电站三班倒是又苦又累的活,清洗机器污泥油垢,张家达同志被整的一身油泥,一头汗水。</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石油地质勘探的浅钻设备及居住的帐篷</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库车解放军十七医院大门、水塔</span></p> <p class="ql-block">由于多年的征战及长期的野外地质工作张家达同志患有严重的腰腿风湿疾病。他的老棉裤一直要穿到五六月份,冠心病及阵发性的头痛已难以支撑工作。在陆军四师赵师长和军代表李保安的安排下,他住进了解放军第十七医院进行治疗。医院是属于新疆军区后勤部的,这里也是张家达同志的老部队。他在这里得到了良好的治疗和短暂的歇息</p> <p class="ql-block">袁新胜、张家达、陈思忠他们三人都是解放军第十七医院军医陈小凤的病号。</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陈小凤的父亲陈俊昭同志原六军卫生部部长、自治区卫生厅厅长,自治区顾问委员会常委。张家达同志六军战友)</span></p> <p class="ql-block">其实张家达同志当时对极左路线的反对和抵制是有风险的,"九大"以后党章已明确林彪为接班人。尽管如此张家达同志也不肯向邪恶势力低头,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是无所畏惧的。那个年代当时有多少人"唯利是图"卖身为荣,为了升官发财放弃信仰以求得自保。唯张家达坚持党性,坚持原则,不为权利和利益所动,真是感人之深。真正体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风范。</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七十年代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六军的三个老战友在克拉玛依市。左一崔林文(崔晋梅的爸爸)中者为张家达同志,右一刘锡田(刘冀新的爸爸)</span></p> <p class="ql-block">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1975年前后张家达同志任克拉玛依局市革委会副主任常务副局长的时期正是文革时期动乱年代,他主管的劳资財务信访教育等工作繁忙,办公室家中时常挤滿了人,有冤假错案平反的、残疾青年找工作的。他从来都是不厌其烦的处理好每一个百姓的事。张家达同志的笔记本上记満了弱势群体困苦和需求。后来在他的主持下成立了福利工厂,调配了得力的干部和资金场地,把五六十年代克拉玛依油田出生的那批残疾儿童安排了适当的工作,解决了众多家庭的后顾之忧。</p><p class="ql-block"> 张家达同志生活简扑,从不沾公家一分钱的便宜。为官一身正派、两袖清风。几十年的石油生涯,大部分的时间他都在生产一线深入現场。但他没有领过公家的一套劳保服。下基层时穿的是由部队带来的翻毛大头皮鞋,一个军用的挎包用了好多年。</p><p class="ql-block"> 1967年12月23日依奇克里克东高点303井发生强烈井喷发生大火,抢险中熊熊的烈火把他的棉衣烧着,急于抢救设备的他全然不知,等别人发现用水浇灭时棉衣背部已大部分烧没。本应在安全科签个字既可领个劳保服,但他却将烧坏的棉衣拿到裁剪铺自己花钱缝好。他说"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我这件棉衣补一补还能穿,不能让国家花这个钱"。</p><p class="ql-block"> 张家达同志在他任纪委书记期间,先后主持制定下发了《关于对党内各级干部的十条规定》以及廉洁奉公、惩治腐败、艰苦奋斗为主要内容的各项规章制度。并多次开展党风党纪检查,认真查处各种违纪违法案件,有力促进了党风的根本好转。</p><p class="ql-block"> 八十年代前后,正值改革开放的初期,各种思潮不断侵融着石油职工队伍,当时有个二级厂处的三产公司购得了几辆超标准大排量卧车,以生产为名送给该单位的领导享用,纪委查明情况后但动不了他,因为这个单位领导也是一个老资格。张家达同志知道后亲自找这个同志谈话,同时对全局市各别超标准的车辆全部收缴查处调配至老干部处及退休站使用。其实这个老资格的领导也是张家达同志的一个老同事,六十年代在南疆石油会战时张家达同志任党委书记指挥时,该同志任副指挥,按说应该网开一面,但张家达同志不询私情,坚持原则,不怕得罪人。当时对局机关各处室的公务接待、生产用车都有有明确的规定,生产用车全部由总调度处根据生产轻重缓急统一调配,集中管理,这种举措不但有利于生产而且防止了公车私用腐败现象的滋生。同时大大降低了机关生产成本,防止了屁股底下的腐败。避免了当时老百姓的口头禅,"吃饭一头牛、坐车一座楼"的腐败现象。</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五十年代石油地质队在塔里木盆地踏勘过的地方廿年后喷出了高产油气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左图叶城西河甫9号井井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右图叶城西河甫 1号井井喷</span></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张家达同志经常深入基层和生产现场,足迹遍及整个油田和矿区,每到基层他总是和工人同吃同住从不搞特殊,他率先垂范严格执行各项制度,市区三公里以内的调研开会绝不用车,如去外探区返回都在办公室或路边就近下车,从不让小车送至家门口。他朴实的工作作风受到了广大党员和职工群众的赞许。</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上图 右一 新疆石油管理局试油处生活科科长李西元同志如是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有一年张家达同志带队局机关有关处室来试油处现场办公,检查完基层单位听完汇报后正赶上中午饭点。我安排好午餐及烟酒标准后就去给黄处长汇报说张家达副局长来了,已按局领导的标准备好了午餐酒水。黄处长听后赶紧说:"张家达副局长生活节俭要求很严。不用上酒水了,刚才已经说了与会人员只用工作餐的标准就行了"。其实七八十年代后期经济有所好转,局领导下来检查工作,</span><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font-size: 18px;">按照标准摆</span><span style="color: rgb(1, 1, 1);">个桌子上个烟酒也无可厚非,但张家达同志仍然是严格要求自己,防止铺张浪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五六十年代加班加点工作繁忙,开会学习时他一根接一根的吸烟。同志们都用钻井上的行话说:张家达同志又在接单根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上图局办公室曾秘书七十年代拍摄于克拉玛依局一招门前。</span></p><p class="ql-block">张家达同志不甚饮酒,很少应酬。在他任副局长期间由于工作关系有时也有适当的公务接待。但他经常叮嘱身边的工作人员接待工作要认真热情,但一定要按财务规定办理不能超标准。据局办公室曾秘书回忆说,张家达同志很少参加宴请活动,实在必须陪同的客人他也是过去坐一会。宴席间他很少吃喝,接待烟他都是递给客人抽,他却以口袋里拿出自已0.22元的富强牌香烟。曾秘书见状后急忙说宴请用的牡丹中华烟都是接待科纪科长按规定配的没有超标准。张家达对曾秘书说这样就好,我抽自己的烟口味惯了。说是去吃宴席但他烟都不曾抽一支,每次接待完客人他都要去总台按规定交1.5元的菜金。</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1956年张家达同志在党校学习时摄于西安钟楼</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张家达同志遵重知识,重视人才。1968年局组织部打电话说:现在有一批大学生北疆分不下去,各单位都不要,你们南疆能不能接收一部分?,张家达听后马上说,哪有大学生没有人要的道理,有多少要多少,他们不要我们南疆都要"。68年前后有相当一批大学生就是那时分配到南疆指挥部的,许多同志对红卫兵造反心有余悸,劝说道,现在形势这么乱,人浮于事,生产停顿,来这么多学生用不上。但张家达同志说:"动乱是暂时的,运动完后我们还要搞经济建设,大学生都是国家的财富"他举例说五十年代来南疆搞石油地质勘探的如:夏公君、姚国范、严宽亮、易能、陶瑞明、米晋升等同志,当年都是二十几岁的小伙子,大学毕业后义无反顾,响应国家号召,自愿报名来到了祖国最艰苦的新疆,就是有了这些大学生的无私奉献,才发现并开发了依奇克里克油田,现在他们都己成为各石油企业知名的地质专家。他还说,石油的勘探、开发、炼化是一个贯穿着高科技的生产全过程,石油工业的发展不能没有这些有知识的大学生。"他的一席话打消了大家的顾虑。这批学生中许多都是北大、清华、北石、交大学地球物理、物探、计算机专业的。后来局组织部又以专为对口,对这批人才进行了重新分配。这批当年分不下去的大学生,这时又成了宝贝。张家达的一席话,留下了文革前的最后一届大学生,谁能想到动乱竞持续了十年,不但使国民经济倒退到了崩溃的边缘,而且造成了20年的知识断层。</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左图左起副指挥陆铭宝、运输公司副经理梁盘洪</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右图右起副指挥姜彬、副局长沈振鑫</span></p> <p class="ql-block">2002年12月张家达同志在学习了三个代表后感受很深,他欣然提筆赋诗《心中的歌》抒发他对三个代表由衷的情感。他在诗中写道:三个代表顶重要、勤奋学习善思考、解放思想是先导、与时俱进宝中宝、勇于实践是高考、锐意创新分最高。</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左图张家达在回忆文章里写道"战争年代不足10万人的阜平县就有两万人参军,牺牲了5000多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右图张家达在日记中写道"我的新作《心中的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左图左第二者南疆石油指挥部副指挥五十年代大学生严宽亮同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右图左一南疆石油指挥部指挥李茜、左五总地质师姚国范、右一副指挥陆铭宝</span></p> <p class="ql-block">张家达同志重视教育。粉碎四人帮后,油田生产有了长足的发展,由于动乱造成了严重的知识面断层,克拉玛依局市各单位教育、医务、企业管理,石油专业人员短缺,己难于适应油田生产的发展。时任常务副局长主管教育卫生等工作的张家达同志,积极按照局市党委的决策,组织劳资、教育、文化、卫生等部门拿出具体方案,制定五年计划,开展各种形式,培养和引进各种人才。在局市党委的正确决策下,引发了克拉玛依空前的教育大发展,培养了新疆石油工业持续发展的实力和后劲。经过几年的努力克市教育质量不断提高,初中统考率由80年的30%上升到90年的74%,高中升学率跨入自治区先进行列,同时组建了教育培训中心恢复和成立了新疆石油学院、电大、"七二一"工大,独山子石油学校大专班、克拉玛依师范、卫校、新疆石油职工大、新疆石油教育学院等一大批大中院校,通过学历教育,企业培训,定向委培等多种措施,大幅度提高了石油职工的文化技术素质,为加强新疆石油学院师资力量,张家达同志仍坚持从生产岗位中抽调了既有学识水平又有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员充实到教育行业中,比如新疆石油学院副院长石详生(清华大学机械制造系,原南疆石油勘探指挥部付指挥)化工系主任栗新平(清华大学化工系,原南疆石油勘探指挥部油田研究所主任工程师)石油地质系主任杨树槐(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职工大付校长张世杰(毕业交通大学,原南疆石油运输指挥部总工)以及工程师李世文、缪向秋,办公室主任包清栋,计划科长甫德玉等,这些同志五六十年代大学毕业,扎根石油基层,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且专业知识扎实,他们的到来,为新疆石油教育事业增添了新鲜的血液,有力的促进了教育培训工作的发展。</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上图左三泽普塔西南公司勘探项目经理高波,其父高跃文是地质勘探处1958年九进九出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劳动模范。</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上图是高波同志的感言,叙述了1977年在克拉玛依工大学习时与张家达同志的交谈情景</span></p><p class="ql-block">张家达同志虽调管理局工作但他仍心系南疆,1977年任常务副局长主管文化教育紧工作期间,仍十分关心南疆石油教育工作的发展。当他从报名名单中看到有依奇克里克油矿的学员时非常高兴,专门驱车前去宿舍看望询问吃往食宿及学习情况。</p> <p class="ql-block">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离休后的张家达同志不遗余力继续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努力的工作。他积极参加抗大二分校史志筹办工作,捐款捐物资助灵寿陈庄抗大小学的筹建,著书立作宣传抗大精神。</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抗大校长孙毅中将接见新疆二分校同学</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抗大二分校四十年校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上右图前排左一抗战时期冀中军区司令员、抗大二分校校长孙毅中将,后排左三为张家达同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左图左一为北京空军三十四师军务处长庞志华</span></p> <p class="ql-block">张家达同志遵重知识酷爱学习。五十年代中苏石油公司时期为了适应苏联专家的工作他不吃饭不睡觉,每天必须背会20个单词。调南疆工作后他又抓紧时间学习维吾尔语并能简单对话交流,1964年国家推广维吾尔新文字,他又转入了新文字的学习当中。他以虚心的态度不恥下问,以书信的方式寄到翻译室寻求帮助。经过不断努力已达到了熟练书写的程度。八十年代电脑普及了,虽然离休了但他的时间安排的更满了。他每天钻在计算机上学习英语,他翻着英语辞典学习计算机网络技术达到了如饥似渴的程度。几年来他的学习筆记就有十几本。他在学习笔记中说:不断学习就会不断积累,知识就是如此增加的,亦学亦用就有了知识。</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张家达同志学习英语的筆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右图1964年国家文字改革推广的维吾尔新文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左图张家达同志抄写的计算机英汉单词仅这本笔记就收集了3750个单词</span></p> <p class="ql-block">1979年新疆石油管理局决定调集南北疆石油钻井采油队伍集中优势力量组织百口泉油田会战。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当时南疆叶城的石油会战已告一段落,百口泉油田会战所需的钻井采油设备及人员要由2000公里外的南疆叶城和依矿长途调运。时间紧任务重,为了确保百泉石油会战的顺利进行,按照局市党委会议要求,时任石油局常务副局长的张家达同志组织了由劳资、机动、生活、调度等部门为主的调迁办公室,张家达同志自任调迁办公室主任,负责调迁工作的组织和协调。</p> <p class="ql-block">在一次调迁协调例会上有单位反映说调迁员中有的同志年令偏大,个别单位有拒收现象。张家达同志听完汇报后表情凝重,但他满怀深情语气坚定的说“这些都是五六十年代在新疆参加了多次石油会战的老同志,他们为新疆石油工业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今天他们又按照局市党委的安排来参加百口泉会战,我们怎么能拒收呢?接着他又说即便有个别老同志在一线干不了,各单位也要统筹兼顾安排在适当的岗位,“给饭吃、养起来。”并要求各单位必须按调迁计划如数接收,一个也不能少。</p><p class="ql-block">张家达同志在协调会上语重心长的一席话打动了与会人员的心。会议精神讯速传达到了参战单位,传广大会战人员吃了个定心丸。稳定了会战队伍,有力的推动了调迁工作的进行。</p> <p class="ql-block">由于后勤保障工作扎实,会战所需的30台钻机及配套的采油修井的生产配套设施及时到位。当年七月既完成了第一阶段90天的攻坚战,实现了完钻30口进尺88000米,日产原油1000吨的好成绩。四年后百口泉采油厂突破100万吨大关。</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张家达同志退休不退色,时刻用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个别党员由于受社会不良风气影响,组织观念焕散不愿足额交纳党费。针对这种现象张家达同志说:交纳党费是党员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党费交纳不规范,暴露出党员干部党的观念淡漠、党的意识不强。并以亲身经历讲述了在革命战争年代在没有现金的情况下将紧缺的咸菜、窝头作为党费交给组织。他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我们的今天。现在虽然已经退休离岗,但仍然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对党忠诚。他用他的实际行动感召着身边的每一个人。</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上图右一张家达同志和新疆石油管理局长瓦里斯江同志及其它维吾尔族局领导在一起</span></p> <p class="ql-block">张家达同志自五十年代来新疆工作以来。事事处处以身作则,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维护民族团结,争做民族团结的模范。多年以来为便于与民族同志交流他自学维语和维吾尔新文字,在长期的工作生活中与民族同志建立了深厚的感情。1951年在中苏石油公司四棵树煤矿一起工作的民族同志多年后还结伴前来探望共叙当年友情。</p><p class="ql-block">离休后他仍然和住在隔壁的市司马衣书记,尼牙孜副局长、对门的工会副主席沙衣提、司马衣副局长等民族领导干部学习交流,保持着良好的关系。五十年代中苏石油公司器材处副处长阿里月夫(局小车队三梅的父亲,会俄语及多国语言,)曾在独山子与张家达一同工作,他们已经是几十年的老朋友了。</p><p class="ql-block">民族同志喜欢种树,小区里凡门前有桑树的附近必有民族同志居住。尼牙孜副局长也在门前花园里种了桑树。旁边有棵大槐树遮住了桑树的光照。有次我说这个槐树挡了太阳了,把它移走或修剪一下。尼牙孜副局长听了我的话后对我说:"这棵树是你的爸爸张家达同志种的,我们谁也不能动"。当时张家达已经去世几年了。但尼牙孜副局长不这么想,他认为他所相信和遵敬的汉族朋友的一草一木都是需要爱护的。听了他的话我一阵由衷的感动。前辈们就是这种像石榴籽一样的团结和感情。现在两位老前辈都已相继离去,但他们种的两棵树依然相伴茁壮成长。由此可见张家达同志几十年来和少数民族同志建立的深厚情感及他的维吾尔朋友对他的虔诚。</p><p class="ql-block">有次原石油局总调度处副处长莫合买提见到我说:"你知道我们少数民族同志是怎么称呼你父亲的吗。他说我们都叫他"张达当",他说张家达同志五十年代来到新疆,他是一个老革命也是我们的老领导,我们都很遵敬他"。"达当"维语里是父亲的称呼。为此我专门找了在新疆电视台做翻译工作的同学阿不都吾甫尔咨讯,他说经过语言演变现代维语中已经不象汉语中父亲的哥哥弟弟有伯、叔的称呼。维语只需在"达当"前冠以名或姓即可,这是对长辈的一种遵称。</p> <p class="ql-block">上图右新疆石油管理局总调度处副处长莫合买提,图左土地办主任马维云。</p><p class="ql-block">张家达同志在新疆几十年如一日,不做不利于民族团结的事,不说不利于民族团结的话,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惜生命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因此也获得了少数民族同志的遵敬。</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图中左一新疆库车县副县长阿塔吾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图中左三新疆建工局安全部部长,新疆电视台节目编辑翻译吾甫尔阿不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中间为笔者,他俩是我儿时新疆库车四小同班同学。60年后"一见如故、亲如兄弟"。</span></p> <p class="ql-block">张家达同志从不标榜和宣扬自己,他不为名不为利几十年来他勤勤恳恳競競业业干好自己的工作。认认真真的干事、老老实实的做人是他一生的信条。他事事处处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1981年人民日报来克拉玛依实地考察采访作系列报道。其中有一篇是要求报道领导干部的文章,经局市党委宣传部介绍推荐“老革命、老石油、老领导”张家达同志。人民日报记者听完介绍后也认为人物经历素材完全符合写作报道要求,完稿后绝对是篇好文章。</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1985年10月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颁发的新疆三十年荣誉证书</span></p> <p class="ql-block">张家达同志抗战时期投笔从戎参加八路军,1938年加入共产党,鏖战西北解放新疆,是一个各符其实的"老革命"。1951年转业至中苏石油公司从此与石油结下了不解之缘,三十年如一日双脚踏遍了新疆的荒漠戈壁,他是新疆石油的开拓者,是一个真正的"老石油"。张家达同志是1951年王震司令员由二十二兵团新疆军区抽调至中苏石油公司23名师团级干部之一,三十年来当时的23人中已有22人陆续调离了新疆。张家达同志是唯一坚守至今的"老领导"。</p> <p class="ql-block">卅年来他轻车简从联系群众,在百姓中建立了一定的威望和良好的口碑。职工干部熟悉他的同志都親热的称呼他为"张老头",民族同志则叫他"张达当"。</p> <p class="ql-block">这篇文章脱稿后当人民日报记者最后找张家达同志定稿时却遭到了他婉言谢绝。他谦虚的说应该多写写在前线工作的同志。他说"我们现在干工作再苦再累都是应该的,多少战友为了全国的解放都牺牲了他们的生命,很多连名子都没有留下"。在他的坚持下记者只好改写了其它领导。由于张家达同志的谦虚和坚持,一篇好文章夭折了,其实以他几十年的工作经历做篮本,以此书写和颂扬了新疆石油历史也是一桩好事,可惜了!!现在我们懂了,他们这一代前辈为什么会默默无闻的奉献从不夸耀自己,因为每当在困难和荣誉面前,浮现在眼前的就是血腥的战场和牺牲了的战友。</p> <p class="ql-block">张家达同志1987年任自治区顾问委员会委员。在王恩茂主任的领导下起到了自治区党委的政治参谋和助手作用。在此其间他多次参加了由顾委副主任白成铭、祁果组织的自治区各地州重点工程和经济中心的考察,并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建议,促进了自治区各项工作的进展。</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左图1952年张家达同志于新疆迪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右图2002年张家达同志于新疆烏鲁木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五十年的变迁英姿犹存</span></p> <p class="ql-block">张家达同志1949年后的任职情况:</p><p class="ql-block">1949年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第六军后勤部审计室主任。</p><p class="ql-block">1951年任新疆分局中苏石油公司供给处副处长。</p><p class="ql-block">1951年任中苏石油公司器材供应处副处长。</p><p class="ql-block">1955年任新疆石油公司器材供应处处长</p><p class="ql-block">1956年任新疆石油管理局喀什第125航测大队大队长。</p><p class="ql-block">1958年任新疆石油管理局塔里木矿务局副书记兼塔里木勘探大队大队长。地质调查处副处长。阿克苏地区行署专员。</p><p class="ql-block">1959年任新疆石油管理局塔里木地质勘探处处长、党委书记。</p><p class="ql-block">1964年任新疆石油管理局南疆石油勘探会战指挥部党委书记兼副总指挥。</p><p class="ql-block">1967年任库车石油一线生产指挥部副主任。</p><p class="ql-block">1970年任南疆石油勘探指挥部副政委。</p><p class="ql-block">1973年任新疆石油管理局克拉玛依市党委常委局市革委会副主任兼南疆石油勘探指挥部党委书记。</p><p class="ql-block">1975年任克拉玛依市革委会副主任新疆石油管理局常务副局长。</p><p class="ql-block">1983年任克拉玛依局市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p><p class="ql-block">1987年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顾问委员会委员。</p><p class="ql-block">1994年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组织部批准光荣离休。</p> <p class="ql-block">还是用2004年7月5日克拉玛依市新疆石油管理局党委对张家达同志的悼词做结尾吧。文中这样写道"张家达同志忠诚党的事业,立场坚定,原则性组织纪律性强,勇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能耐心听取不同意见,工作任劳任怨,勤政廉洁,生活简扑,作风正派,襟怀坦白,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充分体现了一位老革命、老石油、老领导在艰苦条件下不畏艰难,无私奉献的崇高品质,他的一生是艰苦奋斗的一生、是无私奉献的一生。为新疆石油工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p><p class="ql-block"> 张家达同志是一个真正的共产党人。“他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p><p class="ql-block"> 谨此献给在革命战争中为取得中华民族解放而牺牲的烈士和战友们!</p><p class="ql-block"> 谨此献给在建设新疆保卫边疆中为新中国石油工业发展而献身的烈士和同志们!</p><p class="ql-block"> 2022年1月24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