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春暖花开芳草萋,又是一年清明时。广东红十字会发出的向馈赠生命礼物的每一位捐献者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深切缅怀的慰问信,再次唤起了我对父亲的深切怀念和深深的敬意。</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父亲离开我们已有三个月了,他走的是那么的突然、那么的猝不及防,都没来得及和他对上一句话,却从母亲那得知他们早已商量并决定了身后之事,就是将自己的遗体捐献给国家的医学研究事业。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我的父亲生前是一所大学的工科退休教授,生前并没有留下什么豪言壮语,却不忘要为祖国的医学事业做贡献。他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最无私奉献的人,他也是一个平凡的、慈祥的、令我敬仰的父亲。</b></p> <p class="ql-block"><i>2016年和母亲一起游览“海上桂林”—-越南下龙湾</i></p> <p class="ql-block"><i>到越南的地盘坐一坐的父亲</i></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父亲留给我的印象是严父,对我们姐妹俩要求极其严格,从小到大,没有听到过父亲对我们的夸奖,但却从他的同事或朋友那里知道,父亲对我们姐妹俩的成长还是很满意的,也正是有父亲的严格要求,才使得我们不骄不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小时候父亲教我们姐妹俩练毛笔字,父亲就会给我们讲有关写字的故事,记得他给我们讲“林海雪原”这部小说,因为作者的字写的不好,主编没耐心看而搁置一旁,后因主编实在是挑不到好的作品了,才不得不又拿起那本字体难看的“林海雪原”稿件重新审阅,费了很大的精力读完第一章,就被作品内容所吸引,小说“林海雪原”才终于得已出版。父亲说,如果作者的字写得好,这部小说早就应该和读者见面了。虽不知父亲讲的这个故事是否属实,但我们却明白父亲的用意。父亲还经常给我们讲古人努力学习的故事,意在教育我们不要虚度年华,要多学本事,做任何事情都应该努力做好,不要半途而废。</b></p> <p class="ql-block"><i>父亲在粤园练字</i></p> <p class="ql-block"><i>党龄60+的父亲</i></p> <p class="ql-block"><i>父亲荣获优秀通讯员嘉奖</i></p> <p class="ql-block"><i>父亲与居民交流诗词歌赋</i></p> <p class="ql-block"><i>父亲参加园区第六届文化艺术节</i></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为了锻炼我们姐妹俩独立生活能力,在我们小学阶段,父亲就让我们姐妹俩独自乘火车去广州看望姑姑们,那时没有高铁,从长沙去广州需要十几个小时,第一次出远门时,父亲把我们送上火车,又在窗外一再嘱咐,要我们不要半道下车,不要丢了行李等,还不放心,又请旁边的乘客多多关照等等。当然,为了确保行李不被弄丢,不到10岁的我一个晚上没敢合眼。从小就开始的生活锻炼,让我们姐妹俩在成长的过程中受益匪浅。</b></p> <p class="ql-block"><i>父亲于2017年在文昌电视剧西游记选景处拍照留影</i></p> <p class="ql-block"><i>在文昌卫星发射基地结识阳光男孩</i></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虽说是严父,但父亲却很慈爱,也很幽默,常常给我们讲故事和笑话,是家庭氛围的活跃因子。小时候,家就在岳麓山脚下,不管刮风下雪,登山都是我家几乎每周的户外活动。记得有次下雪,我们要下山了,父亲告诉我们说,看准前面那棵树,跑过去抱住它,等站稳了再看下一棵树,再跑去抱住它,这样比小心翼翼的下山要快还不容易滑到,我们按照父亲教的方法,看准前面的树跑过去抱住它惯性转了几圈后停稳了。再找准下一棵树再重复动作一次,很快就下了山。一件原来看似有些艰险的事情,被父亲化解而变得生动有趣。</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大学教学处于停顿状态,父亲也拿起来钓竿当起了渔翁,常常早出晚归,几乎每次都小有收获,不是鱼就是黄鳝,不是龟鳖就是田螺,难得空手而归。但有一次钓鱼归来,父亲在期待看他的战利品的母女三人面前,从鱼篓里掏出一个包裹,小心翼翼的一层又一层打开,当打开到最后一层时,只听父亲一声“光头”,把三位望眼欲穿的母女逗得是哈哈大笑差点都要岔气了。</b></p> <p class="ql-block"><i>返老还童的父母</i></p> <p class="ql-block"><i>2021年在泰康之家粤园父亲和母亲一起做寿桃</i></p> <p class="ql-block"><i>父亲2020年与母亲在粤园合影</i></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父亲不仅常常带我们姐妹俩登山、游泳,他还是我们所住楼层八户人家的孩子王,经常带上邻里的孩子们去湘江游泳、夜行军岳麓山,还学习解放军夜行军传口令等,在练就孩子们生存本领的同时也练就了胆量,直到如今只要邻里发小聚会,都会聊到我的父亲、聊到小时候的趣事。很多年以后,只要我们一提及小时候的这些事情,父亲就会说,那时可真够胆大,现在想想都后怕,带上那么多孩子,万一出了什么事,那可真是不堪设想啊。父亲就是这样,慈父心肠,爱心无限。</b></p> <p class="ql-block"><i>父母2018年在海南过冬</i></p> <p class="ql-block"><i>一家人2016年在海南参加居民联欢</i></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1997年秋,父亲因眼底血栓导致右眼失明,我们都劝父亲要少看书少写作,好好保养。可父亲说他还有很多事情要做,不能懈怠,并从此先后完成了他的四本诗集,包括自他年轻时开始写的所有新体诗,以及将我爷爷遗留的手稿梳理成书。父亲生前以春笋为笔名,是在时刻鞭策着自己要如雨后春笋,不畏艰难、破土向阳。蓬勃向上。</b></p> <p class="ql-block"><i>父亲在园区健身房锻炼</i></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父亲并不是学文学的,但一直爱好文学,退休后对古诗词产生了浓厚兴趣,并经常将所看到的人和事以诗词的方式记录下来,在粵园近三年的时间里,以平均每天两首诗词的速度写下了上千首诗词。不仅如此,他还常常与园区的居民朋友进行诗词交流,给爱好诗词的居民讲解诗词,给泰康之家通讯投稿,不仅被评为优秀通讯员,也被评为优秀讲师。父亲不仅没有因为退休而清闲下来,而是继续忙忙碌碌、笔耕不辍。我们总担心他是不是会太劳累,身体是否承受得了,总劝他不要那么累。可他认为人活着就要有所作为,要像保尔•柯察金那样,不虚度年华。</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父亲不仅爱他的三尺讲台,更爱写作。从小到大,家里呈现得最多的画面就是父母坐在各自的书桌前看书,写教案或写作。他们以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影响着我们姐妹。他们的言谈举止也确实潜移默化到了我们,我和姐姐没有让父母失望,先后成为国家恢复高考制度后的77、78级大学生。有人说我们家是一窝的大学生,尽管父母觉得此说法略显粗鲁,但内心还是很得意的。</b></p> <p class="ql-block"><i>笔耕不辍</i></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 18px;">父亲个人诗词展于</i><i>2022年1月7日开启,为期一个月</i></p> <p class="ql-block"><i>前来参观和祝贺父亲成功举办个人诗词展的居民</i></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父亲在家排行第九,是奶奶最小的儿子,十几岁参军之后又保送上了大学,与同为大学同学的母亲成家后,家务事基本是母亲包揽了,所以父亲不太会干家务活。我们小时候几家共用一个厨房,我家火炉旁的墙壁上常常会看到面条的痕迹,那是因为我母亲不在家,父亲就要负责做饭,给我们煮面条,他验证面条是否煮熟的办法,不是用嘴尝,而是捞起一根面条甩到墙面上,能挂住就证明面条熟了。但随着我们的长大,父亲的厨艺也有了进步,他做的红烧肉、油焖茄子、蛋炒饭一直被我们津津乐道。</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父亲因为当过兵,所以吃饭速度特别快,有时饭快吃完了都不记得刚刚吃过什么菜。偶尔姐姐会调侃一下放下碗筷的父亲说,您吃这么快,今天的扣肉好吃吗?父亲会一脸茫然的说,难道今天有扣肉吗?开心过后,父亲总会说,改不了了,习惯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父亲天生一副好嗓子,除了说话声音洪亮,歌声也悦耳。小时候经常听父亲唱歌,他还有一本歌曲大全,收录着很多国内外著名的歌曲,他几乎全会唱。黄河大合唱以及不少原苏联的歌曲,是我在父亲动听的歌声下学会的。父亲最喜欢唱的还有一首“挑担茶叶上北京”,这是他在同学、朋友聚会时的保留曲目,亲朋好友都夸他唱这首歌的声音酷似歌曲原唱—湖南著名歌唱家何继光。</b></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 18px;">知足常乐</i></p> <p class="ql-block"><i>父亲抱着外孙女寄送的全家福抱枕喜笑颜开</i></p> <p class="ql-block"><i>父母身着外孙女读研的校服留影</i></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父亲和母亲结婚60多年,恩爱如初,相敬如宾。我们很少看到父母红过脸,吵过架,只要两人在一起,母亲走到哪里,父亲就会跟到哪里,我们常常调侃父母“秤不离砣、公不离婆”。笑问父亲有何秘诀时,父亲一脸骄傲和幽默地说;“你妈妈都是对的,还有什么可以吵的嘛”。父亲的宽容慈爱,父母之间相互关心、疼爱有加的氛围,给家里带来春风般的温暖,让我们在爱的沐浴下长大成人。</b></p> <p class="ql-block"><i>2011年父母合影</i></p> <p class="ql-block"><i>相濡以沫</i></p> <p class="ql-block"><i>父母在园区制作沙画</i></p> <p class="ql-block"><i>携手同行</i></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父亲走了,没有留下只字片语,却留下了巨大的精神遗产,让我们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b></p> <p class="ql-block"><i>1995年在北京拍摄的全家福</i></p> <p class="ql-block"><i>2011年全家福</i></p> <p class="ql-block"><i>2015年全家福</i></p> <p class="ql-block"><i>2016年全家福</i></p> <p class="ql-block"><i>2018年全家福</i></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2px;"> 父亲,您永远活在我的心中!我们永远还念您!</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