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流坑古村,江西摄影游 2021

小寒大雪

江西省有一个历史悠久的古村落,叫流坑村,享有“千古第一村”的美誉。这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决定去探个究竟。于是我们从井冈山下来后,便驱车直奔流坑古村。<br>  流坑古村位于安乐县牛田镇东南部的山岭中。下高速后,走县道,穿过牛田镇,然后沿着乌江从村西北进入流坑村。<br> 一进村口便望见几棵巨大的香樟树,枝叶茂盛,苍劲挺拔,黝黑粗壮的树干需得三四人才能合抱。 树龄至少在500年以上。树下的一排排商业小店,依然掩盖不住扑面而来的古老气息。<br> 再往里走,村中竟然有一片巨大的水塘,贯穿全村,称为龙湖。龙湖两岸树绿花艳,清澈的湖水平静如镜。 我们选择湖边的一家民宅客栈住下,图的是它空气清新,视野开阔。 从客栈的三楼阳台向南望去,龙湖的对面是一眼望不到边的青砖灰瓦、鳞次栉比的古民居,它就是流坑村的古建筑群。 <p class="ql-block">  清晨,一层薄雾在古村中飘荡,愈发增添了它的神秘感。</p><p class="ql-block"> 流坑古村始建于五代南唐升元年间(公元937-943年),迄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全村都姓董,为董氏血脉村落,其祖先可追溯到西汉大儒董仲舒、唐代宰相董晋。</p><p class="ql-block">  流坑村所处的地形和村庄布局非常特别,和许多依据地形自然形成的古村落不同,它从一开始就融入风水理念和建筑科学,依据精心设计的总体规划,代代相继,逐步建成。</p> 清澈的乌江之水,从流坑村东面的崇山峻岭中迤逦而来,如一缕青带绕着流坑村的北面,划了一个漂亮的圆弧,然后向西奔流而去,汇入赣江。村庄的南面则有金玲山脉护卫,形成一面靠山、三面江水绕流、四周青山环抱、岚雾飘浮缭绕的风水宝地。山川形胜,钟灵毓秀。又有一条乌江水流将群山中的流坑村与外面世界连通起来,隐而不孤。 <p class="ql-block">  流坑古村的选址乃得益于唐代风水国师杨筠松师徒两人的指点,据董氏宗谱记载,1000多年前,唐朝宰相董晋的第七世孙董清然,居住在乌江北岸的黄泥塘。风水大师杨筠松师徒巡游到此,受到董家的热情款待,作为报答便为他们指点了乌江南岸的这处绝佳的安家之地。</p><p class="ql-block">  随后董清然的孙子董合毅然从黄泥塘搬迁到这里,成为流坑村的建村始祖。因杨筠松大师曾评说,此地虽为金玲山的反弓形,但“只要水朝庚,依旧好流坑”,故取名流坑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流坑村的布局则进一步发挥了这里地理上的优势。</p><p class="ql-block">  元代,流坑村曾遭兵燹损毁,但不屈的董氏后人又重建家园。明朝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有个在明都城南京做官的刑部郎中董燧,是流坑董氏后人。为重建家园,毅然辞官回村。见多识广的董燧运用城市建设的知识,依据地形对流坑村进行了重新规划。然后召集族人将全村整治为一横七竖的八条巷道,形如梳子,一条横道沿着龙湖成东西走向,是七条竖巷的南出口。七条南北走向的竖巷平行排列,按房派支系居住。依次为上巷、闯家巷、明经巷、圩上巷、贤伯巷、中巷和隆巷。</p> 上巷的一角。存在了几百年的明清宅第依然保留着当初的风貌。 明经巷,巷道两边的古建筑很有特点,鹅卵石路面打扫的十分干净。 闯家巷,一个从早市场回来的村民边走边打电话,安排今日的事项。 圩上巷的巷道比较窄,半截损毁的古巷道已经恢复如初。 贤伯巷中,一个游客孤独地行走在静静的小巷,似乎在寻觅往日的烟火气息。 清晨的中巷,充满了古老的神秘,霞云萦绕下恍若梦境。 最西边的巷道是隆巷。不足两米宽的巷道夹在古色古香的老屋中间,转角望不到尽头。却给我留下了一缕温馨的青色遐想。<br>  七条竖巷之间还有一些小巷、细巷连通,形成纵横交错的村庄路网。<br> “一线天”细巷只能一人通过,是连通隆巷和中巷的隐秘通道。<br>  这些四通八达的巷道都用乌江鹅卵石和青石板铺筑,雨天不泞滑,晴天不起尘。几百年来依旧如故,深为村民喜爱。<br>  整个村庄规范整齐、井然有序。<br> 每条竖巷面对乌江的巷口,均修有类似城门楼的望楼。设有可随时关闭的楼门,楼上有观察外界动向的瞭望孔。 明经巷巷口的古望楼。 位于贤伯巷口的望楼尤为特别,这座明代建筑既是一个防御的望楼,又是一座纪念流坑董氏第十六代人董琰的建筑。<br>  董琰20岁便中举,在云南教过书,在广东当过茂名县长,1404年调入京城翰林院参加编修《永乐大典》。之后担任明朝的教育部长(国子监司业)。学识渊博,见识高明,一生热衷与教学,培养了一大批有才实学的国家栋梁。无论是在朝廷还是民间,他的口碑都很好。有许多名人达官在此望楼上为他题词。<br>  望楼正面檐下有砖刻“翰林”横额,因此称它为翰林楼。横额两侧下有“数封天子诏,当代帝王师 ”的砖雕刻。门楣上还嵌有砖刻横匾“少司成第 ”,皆为明代宰辅杨士奇所题书。<br><br> 这是位于中巷巷口的古望楼。它的一侧还保留着当年石头砌成的护村墙垣。七个望楼之间均有石头墙垣相连,形成一道护村的围墙,使全村宛如一座小城堡。  正对每个巷口的乌江岸边,又修建了七座江码头,便于族人水上出行和运输货物。 这是乌江码头旁遗存的清代镇江楼,祈求江水平稳,风调雨顺。也曾用于监视江面船舶运行。<br><br> 为了解决生活污水和雨水的排泄,每条竖巷的南口均挖有池塘,七口池塘互相贯通,绵延如龙,故得名龙湖。龙湖两头通过暗渠和小河与乌江连通,龙湖便成了可以调节的活水。 <div> 无论巷道大小,每条巷道一侧的青石板下均建有通畅的排水暗道,直通龙湖。</div> 就连圩上巷和贤伯巷之间的小巷也修建了地下排水道。<br> <div> 遍布全村的地下排水网将村民的生活污水和雨水排入龙湖。<br>  直到今天,无论天下多大的雨,村里却从不积水。</div> 一个古老村庄在500年前就有如此高的排污排水造诣,着实令人钦佩。反观今日,我们还有不少城镇仍在为城市排水排污的问题苦恼。<br> <div> 龙湖还起了沉淀和净化的作用,通过它将净化后的水再流入乌江。流坑人称之为“活水排形”。<br></div> 在500年前的农耕时期,流坑古人建设村庄时,就拥有如此周到的村庄规划和充满智慧的环保意识,实在令人叹为观止。<div><br> 1636年冬,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在他一生最后一次旅行中来到流坑村。游完流坑村当晚,他写下对流坑村的印象:“其处阛阓纵横,是为万家之市。”(阛阓huán huì即街市)称赞流坑街巷整齐,井然有序,商贸繁华,灯火万家。可见流坑村当时是一片兴旺和繁荣的景象。<br><br>  走进流坑村的古建筑群,穿巷入宅,观摩聊谈,处处可以嗅到厚重的中国农耕文明的气息,不经意间触摸到了古村曾有过的惊人辉煌。<br></div> <p class="ql-block">  沿着龙湖向东走,首先看到的是一排明代殿堂建筑,门口的牌子注明是为纪念流坑村董氏第三代董文晃所建。因他的长子董洙曾荣任广东省秘阁校书郎官职(相当于厅级),子贵父荣,故取名为秘阁校书祠。</p> 党和国家的领导人董必武先生就是这一族外迁湖北的后裔。 秘阁校书祠的中厅前轩悬有“雁塔题名”匾,书法是清末流行的“宫阁体 ”, 为江西清朝状元刘绎书写的精品。唐代凡考中进士者都有到长安大雁塔登高题名的习俗,后来“雁塔题名”便成为进士中榜的代称。<br>  再过去就是“明斋、绳武两先生祠”,明代建筑,是为祀奉董明斋、董绳武一门五进士而建。现在成为流坑村史馆和流坑历史文物陈列馆。<br> 北宋统一中国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偃武修文,大兴科举。1034年(北宋景右元年),流坑村的董洙、董汀、董仪、董师德和董师道等叔侄五人同时考取进士,此等殊荣轰动四方,时称“五桂齐芳,”。一家同时考中五个进士,这在中国科举中也实属罕见。此乃又一个“五子登科”的佳话。<div>  为激励后人,董氏家族特意在棋盘街口修建了“五桂坊”。明代徐霞客对流坑村五桂坊的殊荣甚为称赞。</div> 街口的拱门即为五桂坊旧址。<br>“五桂坊”的故事让我顿时悟出了流坑村历史上兴盛的秘密。这就是积极办学兴教,弘扬耕读文明。<br> 自董合建村始,兴教办学就摆上重要位置。董合的长孙董文广于1009年考取科举,朝廷三次调他为官,但他觉得自己年岁已高,皆不赴任,而是抓住朝廷大兴科举的契机,埋头在村中创办“桂林书院”,培养后生,甘做年轻人科举入仕的垫脚石。在他的言传身教下,村中崇文重教蔚然成风。他的努力很快就见了成效,5年后即1014年,流坑董氏第四代便出了4个通过省考的举人,其中一个举人董淳次年又通过朝廷考试,荣获进士。这以后,董氏科甲之盛就愈发不可收拾。<br> 再往东不远,便是“状元楼”,建筑年代更为久远,是南宋时期的建筑,为纪念南宋恩榜状元董德元(流坑村董氏第八世)而建,以激励董氏后人要科举兴家,光宗耀祖。 <p class="ql-block">  阁楼上悬挂牌匾“状元楼”,立柱上有对联“南宫策士文章贵,北阙传胪姓字先”,大意是董德元殿试文章突出,高宗皇帝御定他为状元。挂匾和对联乃是南宋时期理学大师朱熹亲笔书写。笔法遒劲有力,典雅端庄,虽然经历了漫长沧桑岁月,仍风韵犹存,甚为珍贵。</p><p class="ql-block">  可惜董德元后来追随奸臣秦桧,主张对金兵妥协求和,还收了秦桧千两金子,秦桧死后,名望大损,被罢官后便闭门自省,无颜回故里。状元楼的香火也日益稀少。可见有才还要有德,方能经受历史的洗刷,流芳百世。</p> 和这座状元楼相呼应的是,纪念流坑村董氏第七世武状元董藻的文馆。文馆位于流坑村西头,建造于明代中期,清朝重新修整,是一座颇有气势且保存完好的明清建筑,也是现存全村规模最大的古建筑。 <br>  董藻是北宋末期的武状元,是流坑村第一个状元,要早于南宋董德元的文状元。 文馆大门门额上题有“儒林发藻”四个字,“藻”即指董藻。北宋1127年,正值金兵南侵,皇帝下旨召集全国习武之士和善兵法者进行科考。还在国子监就读的董藻参加作战谋略的考试,最终在廷试中名列第一,称为“武状元”。 后来北宋都城汴京沦陷,钦宗、徽宗皇帝被俘,北宋南迁,在迁徙途中董藻不幸身亡,英年早逝。 由于他为董氏家族赢得殊荣,族人倍感自豪,明朝董燧整治村庄时,集资建造了这座流坑村规模最大的书院来纪念他。之所以取名文馆,是因为董藻是凭谋略在儒林中选拔的武状元。 穿过庭院,走过状元桥,便进入文馆内部。 馆内两厢为弟子书房,中堂为先生讲堂,上面悬挂的竖匾中,“文章司令”四个大字赫然在目,好一个儒将气派。 文馆为上下两层的木结构,上堂敕书楼供奉着西汉大儒董仲舒等祖先的牌位。 讲堂的建筑十分讲究,朱漆镂空的八角顶尤为醒目。<br>  文馆之侧,建有藏书楼,那个藏书楼据说曾有万卷藏书,可惜毁于上世纪文革年代,令人心痛。文馆还辟有一个小巧的花园,供学者散步交流。文馆的建筑格调让稀释的岁月清晰起来,当年这里文人会聚,学子书声琅琅,学者高谈阔论的热闹场面,不觉浮现于眼前。<br>  文馆可称为古流坑村的高等学府,它集中体现了流坑村兴教办学、科举兴家的兴盛之路。<br>  在人人要读书的氛围中,女子也不能例外,流坑村有专门为女子开办的女子书院。流坑村女子书院在一个冷僻荒芜的小巷最深处。大门门楣上书有“爽气西来”字样,书院内有许多间可供一人居住的小屋。不过这里学的不是科举之学,而是三从四德的封建礼仪和女红技能。<br>  自宋至清,流坑村董氏家族师承深厚,大小书院林立。学堂书馆有30余所,可谓“序塾相望,弦诵相闻。”学风之盛,非同一般。<br><div>  在浓厚的科举兴村的氛围中,中华民族的耕读文明被流坑村董族发挥到了极致。“一门五进士,两朝四尚书,文武两状元,秀才若繁星 ”,这是宋时人们对流坑村董氏家族耕读文明最精辟的概括。</div><div> 在近千年的科举制中间,流坑村共考取进士34名,举人78名,文武状元各1人。上至宰相、尚书,御使、侍郎,下至主簿、教谕,超过100人,还有两名御医和许多未入仕途的文人学士。这在全国古村落中也是首屈一指。</div><div>  流坑古村的耕读文明,在经历了漫长500年的发展,从北宋到明初达到了鼎盛期。<br></div> 到明朝中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农村自给自足的生态被打破了,科考制度也渐趋式微,流坑古村以科举兴家的辉煌到了强弩之末。<br>  然而,长年积累的文化底蕴和官场人脉让偏居一隅的流坑人早早地察觉到了社会的变化,并很快捕捉到了新的机遇。<br>  乐安一带特殊的丘陵地理地貌促进了竹木的盛产,也为流坑商业发展创造了条件,流坑人迅速抓住这一商机,从乌江上游的金竹、招携等地大量采购竹木,先在流坑码头汇集,然后贩运至赣江沿岸的三湖、樟树、南昌等码头,甚至延伸到长江下游的南京、扬州、常州等地销售。乌江赣江便利的水路助力了流坑村的再次兴盛。   到了清代,流坑董氏借助宗族的势力,控制了周边数百平方公里的竹木资源,垄断了乌江上游的竹木贸易,竹木资源成为董氏各房派的公产。从沿着乌江一字排开七个码头,也可看出流坑村当年的竹木贸易有多么繁忙。乌江畔船来船往的竹木贸易让流坑董氏赚了个盆满钵满,积累了巨额财富。<br>  明朝辞官回村的董燧正是依靠这笔水上财富,对流坑村进行彻底的科学整治,带动整个家族大兴土木,营造宅室、修祠立堂、建造规模庞大的流坑建筑群。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清中叶才告一段落,算起来也有500年左右的时间,可称为流坑村后500年农商文明的鼎盛。 封建宗族制度和宗族文化在流坑村千年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流坑村的古建筑中,遍布全村的宗族祠堂是一大特色,许多还同住宅结合在一起,亦宅亦祠。正是通过宗族制度、宗族文化、宗族财产,增强了全村董氏家族的凝聚力和发展力。<div>  上图为 中巷里的清赠儒林郎爵先公祠。<br></div> 这是圩上巷中的岐山公祠。 闯家巷中的乐善先生祠。 明经巷中部的 宋赠屯田董公祠,与克绳祖武老宅相对。<br>  全村最大的宗祠在村西头,现在只剩一个遗址。流坑大宗祠始建于明朝初,用于祀奉流坑村始祖董合先生。因南宋皇帝追赠董合为大司徒,大宗祠全称“宋赠大司徒董公大宗祠”。<br>  大宗祠曾在农民起义中毁坏,后来刑部郎中董燧辞官回乡,把重新建造大宗祠作为整治村庄的首要工程,汇聚全村财力,从紫禁城运来原材料,建造了这个流坑历史上最雄伟的宗祠。它右有文馆、左有桂林祠。据说,建筑规模之大在江西城市中都罕见。<br> 1927年被军阀孙传芳的残部放火焚毁,如今残垣断壁的废墟上,只剩2个红色的石狮子和5根花岗岩石柱。石柱高8米,像是流坑村的图腾,深沉而内敛,朴实而厚重,默默傲视着苍穹,被称为流坑的圆明园。<div>  两只红石狮,雕塑圆润,威武而不凶煞,一只幼狮玩耍于脚下,显得颇有儒将的风度。从它们无言相望的神态中,似乎感受到历史的沧桑和悲叹。</div> 浸润古贤智慧的石雕,同样承载着“千古第一村”的深沉历史,在春夏秋冬千百次轮回中,已然注入珍贵的人文密码,隐藏着古老的信息,让游人遐想连篇。<br>  <br> <p class="ql-block">  位于中巷东端的环中公祠,外表很是一般,但对于流坑村来说,却有着特别的意义。环中公祠是清朝时期董氏一族为祀奉董孕旋而修建的。</p><p class="ql-block"> 1930年10月,乐安县苏维埃政府由招携镇汗上村迁至流坑村,次月就在这个门厅开阔的祠堂中召开了乐安县第二次工农兵代表大会,产生了乐安县第二届苏维埃政府。流坑村成为江西乐安地区革命根据地的中心。从此,延续千年的封建宗族文化转变为工农革命文化,打土豪,分田地,参加红军,流坑村又一次走在了时代大变革的潮头。</p> 漫步在村中古老街巷上,处处都是董氏家族千百年耕读文明的烙印。现在保存下来的流坑村最有代表性的明清住宅、祠堂,主要集中在村西部的四条古巷中,圩上巷、贤伯巷、中巷、隆巷。 重建流坑村的大功臣董燧的宅院“理学名家”给我的印象最深。这座古宅院位于中巷,最醒目的标志就是门口的两只镇宅红石狮,石狮现在用玻璃框保护起来。门上悬挂的“理学名家”大匾是明代吏部尚书曾同亨送给董燧的,弥足珍贵。虽然色彩剥落了,房屋也破旧了,可是石狮的雄风不减,“理学名家”大匾的气韵犹存。 在贤伯巷有个怀德堂,是明朝的儒商董国举的宅第。斑驳的墙体刻印着岁月的沧桑,大门上方有“尚义门”三字。大门开在侧面是明代建筑的特点,到了清代大门大都开在正中。 进入里面,便是前堂天井,天井正中墙壁上刻着“正大光明”匾,它和“尚义门”均为明朝大学士罗汝芳题写。下方墙壁上有三幅寓意特别的砖刻浅浮雕壁画,画中元素众多,含有荣华富贵、入仕青云的吉祥寓意。 中间这幅画,它的左上角有一个太阳,右下角是凤凰,称为“丹凤朝阳”。 因为它的主人董国举又名凤,字“岐山”,所以又含有“凤鸣岐山”之意。壁画中的雀、鹿、蜜蜂、猴等动物,寓意是“爵禄封侯”。 这幅壁画中,雕刻了呈三层盛开的7株荷花,寓意为连升三级。 从怀德堂出来,往中巷巷口去,便来到一个称为大宾第的清代古建筑,这是一个占地2000平方米、由多栋宅第组合在一起的清代建筑群,又称为“金沙钱”的村中村。<br> 五个客厅摆成丁字形布局,还有许多卧室、书房、厨房和走道等,各成一体又相互连通,如同迷宫一般。 一排排风火墙林立,墙头、门楣、窗栏俱是精美细腻的雕刻和彩绘,处处显露出财大气粗而又风流儒雅。一看就知道居住在这里的是一个人口庞大的经商之家,显然是在竹木生意中发了横财,成为暴发户。其中8人还捐钱买得官衔,尊称为“大宾”。如今虽然已无人居住,空空荡荡,但依然可以嗅到当年重儒又重商的浓厚社会风气。<br>  像“大宾第”这样的建筑群,村内还有不少,如“星第门”建筑群、“思义堂”建筑群、“处仁门”建筑群等,都是数代同堂或以血缘关系聚族而居。<br> 位于圩上巷和贤伯巷之间的资深居建筑群,整修后最为气派。 数幢建筑前后相连,左右相通,合纵连横,曲折多变,既珠联璧合,又独立成章,院内有院、门里套门,其规模气魄之大,令人惊叹。 这里原来住着一个大户人家,一场大火后只剩下如今这片断壁残垣,让人惋惜不已。废墟中的墙基柱脚,无不显示这户人家地位尊贵,家底殷实。不过,最大的启示,还是要感谢两侧高大的马头墙,是它阻止了火势的蔓延,让左邻右舍幸免于难。 仰天昂起的马头墙是祖先在漫长生活中悟出的建筑灵感,在发挥它防火挡贼的功能时,又赋予了它特殊的建筑美感,而且还依据房屋的变化创造出丰富多样的造型。 青砖灰瓦的屋顶隐在重重叠叠的马头墙后面。<br><br> 走在流坑村古老的巷道里,一股股历史沧桑的气息扑面而来,这里无论石板路、小巷子、祠堂、民居、牌匾都散发着古朴的气息。 寻觅藏在小巷中的明清老宅,真是数不胜数。 位于明经巷的“克绳祖武”宅第已成文物。铁锁把门示意着人去楼空。 清代“大夫第”建筑,院墙和楼房使用上等青砖建成。随便找一块便是上好的磨刀石。 高坪别墅是流坑村一对德高望重、长寿夫妻的宅第,建于明代1506年,重修于清1829年。院门上方嵌有砖刻门额“双寿坊”。 鹅卵小巷中挂满青苔的拴马石、旗杆石,向游人暗示着这里也曾车来人往,热闹非凡。 分布在巷道中的古井提供了村民的饮用水。<br>  全村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筑有260多栋,一座座深宅老院,散发着氤氲浓郁的历史气息;分布在各处的精致匾额、楹联、砖刻,多达500余副,这些艺术精品大多岀自历代名人的手笔,走进流坑就像走进书法的海洋。<br>  这里的一砖一瓦,一刻一雕都是凝固的音乐、立体的画、无声的诗。<br><br>  更令人钦佩的是,村民们仍旧在其中生息。经历了几百年风雨的老屋依旧是满满的生活。<br> 这家清代老宅的主人刚收工回来,主人叫董国华,见我挎着相机,便热情地邀请我进屋参观、拍照。他告诉我们,建房时祖辈特意花一个铜钱一担沙雇人填高地基,因而筑有三级台阶,寓意“连升三级”。房屋采用木架结构,两进三开间的格局。前堂供家人活动和接待客人,各种生活用具随意地摆放着,板墙上贴满了各种画像、对联、年历、广告,正中还有一个大红喜字。<div>  上方“继德堂”挂匾最为醒目,红漆作底,描金大字,字体浑厚、苍劲有力,应该是名家手迹。左右两侧是卧房。上下两层,上层藏物,下层住人。一个小门通向后堂,后堂连着厨房、厕所、杂物间和后门。</div> 堂前有狭小的天井,中间有个水池,用来浣洗衣服、清洁房屋和排放污水。天井既供采光通风之用,又取四水归堂之意,无形中把人与天衔接起来,达到了“天人合一”的意境。继德堂就是典型的江西赣式风格的民宅。 这座老宅的主人更绝,直接在天井水池中安装深水井,随用随抽,方便了许多。他自豪地告诉我们如何抽取地下水,尽情地展示他们的生活方式。 这家民宅的主人把前堂布置的井井有条。正面的板壁上挂着一张全家福照片,照片上面悬着观音菩萨的锦幡。而两面侧墙上全是国家领导人的大幅画像。显然,在主人的心里全家的幸福生活希望有菩萨保佑,但更多的还是要感谢共产党和国家。<br>  桌上有许多罐装自制的酒酿,是用来销售给村民的。后堂则是他们的酒酿作坊。既可赚些零花钱,又拉近了邻里乡亲的关系。<br> 庭院里随处架着木板和竹席,上面晒着竹笋干和咸菜,一块块鲜艳的霉豆腐安静地躺在竹席上享受阳光的照射,宛若静寂中响起活泼的乐音,古建筑的冰冷和生硬终于被生活的风情捂暖和融化。 老屋灯光下,一个小学生正全神贯注地看书。墙上的许多奖状清楚地告诉我这是一个非常勤奋刻苦的好学生。他专注读书的情景一点也不亚于凿壁偷光、悬梁刺股的古人。 我们喜欢走进村民的生活,和他们聊起家长里短。对古村的眷恋让他们始终坚守在这里。这个穿红毛衣的大妈正津津乐道地给我们讲述她几个子女外出发展的情况。谈起子女的成就和生活的改善,她的脸上泛着红光,倍感坚守在这里的值得。<br><br><div>  早上,我们在小巷游逛,路过贤伯巷的材伯先生祠堂时,几个村民热情地招呼我们进去吃早饭。出于好奇,我们便跟随她们进祠堂内瞧瞧。<br></div> 祠堂的大门有点狭窄,但里面很宽大。中间是天井,四周摆满方桌条凳,祠堂的一头有两个大灶,七八个煤炉,蒸汽腾腾,许多人在忙碌,炒菜烧饭,摆碗端盘,十分热闹。一问才知道,她们所说的“吃早饭”原来是吃喜酒。 这条巷子今天有姑娘出嫁,接新娘子的男方家人先要在祠堂里吃“早饭”,然后才举行送亲迎亲的仪式。 姑娘出嫁,整个家族都出来送行,把小巷挤得水泄不通。先是在新娘家门口给新娘一家和新郎拍全家照,家里的黄狗似乎感觉到姑娘要走,也固执地站在红地毯上参加合影。 然后在鞭炮声中,众人簇拥着新郎新娘来到祠堂旁的小广场上,拍大家族的集体照。人口之多,可见家族兴旺。最后在漫天飞舞的纸花中,在依依不舍的泪水中,新娘坐进停在乌江畔的扎彩轿车,离开流坑古村。 流坑村的夜晚也是热情奔放的。夜幕刚刚降临,盏盏灯光亮起,龙湖之畔,马头墙勾勒出美丽的屋宇轮廓,倒映于湖中,如诗如画。<div> 爱跳舞的村民们换上色彩鲜艳的衣服,聚集在龙湖边的广场上,伴随着音乐,跳起广场舞。<br></div> 她们动作整齐,婀娜飘洒,舞步娴熟,节奏欢快,顿时感染了我们,也情不自禁的踏着音乐的节奏陶醉在其中。 <p class="ql-block"><br></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村民广场舞的短视频</h3> <p class="ql-block">  一些好客健谈的淳朴村民,一场迎娶新娘的喜庆活动,一群跳广场舞的快乐大妈,给古老的村庄带来无尽的欢乐。让冰冷的明清宅第,文馆祠堂,巷道古井,石狮门匾,牌坊木雕,顿时鲜活起来。让这千年岁月的流坑始终跳动着,奔腾着,闪烁着温润迷人的光华。</p> 流坑,这个乌江之畔的千古第一村,自宋以来,贡献着一个个科举神话,家族也因此突破“五世而斩”的宿命,得以千年不衰,不散。 江西流坑村是我国保存最完整的科举大村,堪称中国古代耕读文明的“活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