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祭扫陈云祥同志》

吉安曙光

<p class="ql-block">清明祭扫陈云祥同志</p><p class="ql-block">清明,我倍加思念您,因疫情之故,不能前来墓前祭扫,只好提笔寄托思念。</p><p class="ql-block">陈云祥同志(1941.10--2017.10)籍贯江西省吉安县指阳乡石坑村肖哇组,生前是我的同事,也是对我人生影响最大的一位长辈。</p><p class="ql-block">一 、您是一名优秀共产党员</p><p class="ql-block">您没有看到建党百年的盛大庆祝活动,但您在党几十年已经见证了党的光荣、正确、伟大。您几乎每年都获得“优秀共产党”或“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您的优秀在于您坚定理想信念,对党忠诚,始终跟党走;在于您牢记宗旨使命。您担任村干部50多年、担任支部书记20年,一心扑在工作上,任劳任怨。您说党员就是要“出风头”,政府下达的任务党员首先要完成。您还对您的大儿子说:”你要早一点入党,入党不是为了当官捞油水,而是更好地为村民做点事”。而今,您的大儿子早已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还进了村支委班子,正遵您遗嘱,立志为村民干一番事业,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中,成绩有目共睹。</p><p class="ql-block">您的优秀基因将代代相传,也将影响着石坑村的干部群众。</p><p class="ql-block">二 、您是一名心里装着村民的好干部</p><p class="ql-block">您是一名好干部有口皆碑。说好在哪儿,还真一时难以罗列出一二三。在与您共事多年的过程中,发现您早上一起来,首先想到的就是村里的事。难以想像,当年村集体经济收入为零,村干部几乎没有报酬,甚至还历年欠着上级的各种税费,在这种情况下,您毅然决然挑起这个支部书记的担子,“只干工作,不问报酬”。这里说说被石坑村民一直念叨的“老三件”。</p><p class="ql-block">其一,安置浙江移民,把移民当亲人,把自己家的祠堂腾出来,让一时无处安身的新安江移民居住。</p><p class="ql-block">其二,建石坑小学校舍。您说:“石坑小学没有校舍是我最大的心病”,于是带领干部群众凭着双手投工投劳,没有花一分钱就这样建了起来,从此告别了“祠堂校舍”。</p><p class="ql-block">其三,修建进村水泥路,那年您70多岁了,时任支部书记让您代表村里去监工,为什么叫您去监工?因为您正直,因为您是石坑村群众心目中的包公,您去监工了,包工头不高兴了,可路的质量十里八乡数第一,同时间同造价修的村水泥路都翻修过了,唯独石坑村公路一直默默服务于村民。您一生为村民做的好事不计其数,每当听到村民传颂,尊敬崇拜之心油然而生。</p><p class="ql-block">三 、您是一名大丈夫</p><p class="ql-block">说您是一名大丈夫,有些笼统。这里我想说,您能伸能屈,有担当,在无数个困难面前,您顶天立地,一个个加以克服。在您任支部书记那些年,正是经济转型时期,村集体经济收入靠收村民提留,而石坑村的困难户最多,困难户交不起提留及各种税费,上一级就将困难户的所欠,在村提留中扣除,一年下来,村中不仅没有一分钱收入,有时还倒欠政府的,年复一年,欠的数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家人为您担心,叫您辞职,集中时间精力把家庭经济搞上去,可您不想辞职,您说:“半路撂担子,对不起石坑群众”。可来自家庭的经济压力实在太大了,无奈辞去了石坑村党支部书记职务。本想全身心种好自己的田,再搞些副业,可乡村干部仍然像往常一样找上门来,您爱人实在看不下去了说:“我家不是书记了,你们不要找他了,吃便饭你们就留下来,说事情你们就出去”。一晃两年过去了,党委再次任命您为石坑村党支部书记,您又接过这副担子,一干干到光荣离任。</p><p class="ql-block">此时,又让我想起了另一件体现您在家庭的担当上。您初中毕业后当了一名老师,可老师收入低,不能去搞副业,而您家庭人口多,且上有老下有小,生活过得十分艰难。兄弟姐妹中排行老大的您深感无力,于是断然辞去老师的职务,回家种田,没日没夜的干。</p><p class="ql-block">四.您是一名乐于接受新生事物的“年轻人”</p><p class="ql-block">您 的心态永远年轻,是我们同事公认的,工作中您乐于琢磨,善于进取。村里有个年轻人叫肖永贵,他脑子活,您就经常向他学习,一起探讨改进农具,乐此不疲。政府推广的良种良法,您总是第一个实验推广,失败了也总是哈哈一笑。您过了七十五岁,还买来旋耕机自己操作,您在稻田里操作旋耕机的情景就好像发生在昨天。</p><p class="ql-block">五 、您是一名重视家风家教的开明家长</p><p class="ql-block">您育有三男两女,都已长大成人,也都有了各自的家庭,也都被您的精神鼓舞努力的拼搏着。家长做得如何,首先发言权在孩子,您的孩子都说投胎在您名下三生有幸,两个女儿更是说您是位好父亲,如果不是遇到好父母亲,在那个重男轻女的时代尤其是在我们落后的农村,我们哪还能初中毕业,还能送我们去学手艺?您的家教方法偏于传统,我曾问过您,小孩的事情怎么没见到您说教,也不记得当时您是怎么回答我的了。后来听到的一件事让我彻底明白,那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有一次,老二还是老三坏了事,传到您的耳朵里,您匆匆回到家,大声吼着老大,还拿着棍子追打老大,此时家人都惊呆了,都不理解,都为老大愤愤不平。听到这里,我明白了您的用心良苦,对“长子当父”也有了更深层的理解。您的家教外人不能多加评判,但对于您用传统方法教育孩子的做法,我是赞同的。</p><p class="ql-block">抬头遥望,低头追忆,不知不觉眼睛湿了……</p><p class="ql-block">陈云祥同志———我最敬爱的人。篇幅有限,今年清明就汇报到此,愿您在天堂一切安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 清明祭扫陈云祥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