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姚名达,字达人,号显微。江西兴国县人。梁启超高足。赣州一中(前身之一即为江西省立第四中学校)、清华大学杰出校友,复旦大学、暨南大学、中正大学(今江西师范大学前身)教授,我国著名的目录学家,史学家。“抗战捐躯教授第一人”(雷洁琼题)。</p> 姚名达回母校 毕兆祺/文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b> </b></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b> 2022年7月7日为姚名达烈士牺牲80周年忌日。</b></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b> </b></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b> 谨以此文作为一支小小的素花,祭奠于先生灵前。</b></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b> ——题记(壬寅清明节)</b></span></p> 1932年1月28日,“淞沪抗战”爆发。29日,在世界出版业久负盛名的上海商务印书馆遭日机滥炸。30日,姚名达位于上海宝山路祥瑞里13号的寓所毁于日军炮火,他保存的大量书稿及参考资料也随之全部被毁。<br> <div> 日军的暴行引起了姚名达的极度愤慨,他写文章怒吼道:“他们毁灭我们的文化,我们应该怎样的发扬我们的文化,给他们瞧瞧,使他们知道,我们是打不倒灭不掉的!”<br><br></div><div> 此后数年,姚名达写了大量文章,揭露日本侵略者罪恶行径,分析抗战形势,鼓舞全国人民的抗日斗志。</div> 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日本侵略者吞并中国的野心愈发膨胀,战争的烽火已逐渐燃遍大半个中国。同年8月5日,《大公报》第一版以“增加抗战实力以金银献给政府,盼全国妇女将饰物捐出”为标题,刊登了姚名达、巴怡南来信全文,两人并带头捐献订婚的约指。同年11月12日,日寇占领上海。姚名达供职的上海商务印书馆,与先后执教的复旦、暨南两所大学,已被战争的烟云笼罩。姚名达上有老,下有小,生活一直较窘迫,他需要一个比较安定的环境,赚一份工资来养家糊口,来继续做他的学问。赣州是当时抗战的后方,正是这样的地方。于是,他决定回老家赣州…… 1938年上半年某天,姚名达与家人回到赣州不久,即收到江西省立赣县中学<font color="#ed2308">(简称省赣中,由姚名达就读过的江西省立第四中学校与另两校合并而成)</font>周蔚生校长的聘书,聘请他去省赣中任教。收到聘书,姚名达似觉一股暖流从心头涌起。他非常感激周校长,这么些年了,母校还没有忘记他这个漂游在外的学子,怎么这么快就得知他回赣的消息。这可是雪中送炭哪!姚名达很快答应了省赣中的聘请。<br> <div> 在那些较闲暇日子里,你不知道姚名达有多么思念母校!</div> <font color="#ed2308">赣州一中前身之一即江西省立四中</font> <p class="ql-block"> 姚名达是1920年从兴国县立中学校初中毕业,考入(赣州)江西省立四中读高中的。当时的省立四中是全省9所公立中学之一,办学规模仅次于省城南昌的省立第一中学校,是江西省著名中学。校长为黄衍袁(字幼安)先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刚进省立四中读书的那一年,少不更事的姚名达是多么懵懂无知啊!考上这么好的学校,却不知珍惜。那时他认为,反正自己家贫,无力升学,前途黑暗,只要能混个文凭就行了,因此,他一点也不把功课放在心上。他甚至认为,将来善于应酬交际才是谋生的秘诀,于是,他很快就学会了抽烟、打麻将,并沉溺其中。好在幼安校长和其他老师都及时发现了这些问题,没少花工夫对他进行开导教育,让他迷途知返,才没酿成大错。正因如此,在改正了错误之后,为不辜负幼安校长及省立四中诸多先生对自己的帮助、教育之恩,姚名达才得以刻苦努力,发奋读书,为以后考上清华大学做好了学业上的充分准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可惜幼安校长在姚名达高中毕业不久就去世了,如果他还健在,知道后来姚名达竟然考上了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成为大学者梁启超弟子,还在学术上取得了这么大的成就,他一定会感到非常欣慰。</p> <font color="#ed2308">江西省立四中校长黄衍袁(字幼安)</font> 姚名达更思念母校那些老师。<br> <div> 母校那些老师现在都还好吧?诲人不倦,循循善诱,学问精湛,各有所长,那是一群多么值得信仰的先生啊!<br><br></div><div> 廖梦兰先生,数学讲得那么好,使他这个对数学不是十分喜欢的学生,也对数学有了几分爱好;萧建三先生,一个那么和蔼慈祥善良的老先生,即使班上最调皮的学生,上他的国文课也不忍心捣蛋,也要收敛收敛;陈德钦先生,教授历史课,自己如今能以研究历史为业,还多亏他的启蒙;吴次诘先生,地理教师,曾留学日本大学,自己对地理的兴趣并不逊于所学专业史学,真的得益于次诘先生引导,而且先生还擅长写作,经常见他的美文在省赣中校刊发表;陈子俊先生,清华大学高材生,一口英语说得那么流利动听;欧阳希唐先生虽也教英语,却写得一手漂亮的毛笔字,乃至毕业的时候,许多同学都请他写字幅,以当作墨宝收藏……<br><br></div><div> 姚名达很幸运自己能够受教于这么一群先生。他也很后悔,可惜当年自己胆子太小,面皮太嫩,求舌太不灵,不曾多多地向各位先生请教。<br></div> <font color="#ed2308">民国时省赣中教室文清楼</font> <p class="ql-block"> 自然,姚名达也会常常怀想起清华国学研究院,在那里他度过了三年春风得意的好时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姚名达是1925年21岁那年考入清华国学研究院走进清华园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按照规定,学生在院研究时限为一年,成绩优良者可申请留校继续研究。在国学院院史上,少数留校研究时间最长者为三年,姚名达就是其中之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清华国学研究院指导学生的教授,是后来被称为四大导师的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四人。姚名达的主要导师是梁启超和王国维两位先生。给姚名达他们授课的,除了四大导师之外,还有李济、何炳松、梁漱溟、林志钧等诸先生。</p> <font color="#ed2308">姚名达导师梁启超(字任公)</font> <p class="ql-block"> 在研究院,学说研究气氛和谐,自由平等。姚名达常写信给胡适、顾颉刚这些学术大家,探讨学术问题,甚至商榷、质疑,没有谁会笑他不知天高地厚。当然,姚名达主要还是向这些先生虚心请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正因为有这些国内一流的专家学者手把手悉心指教,姚名达在院三年,他的学识和学力都有了迅速地提高,也为他以后的学术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至32岁(1936年)那年,姚名达就写成年谱、目录学、目录学史、目录学年表等著述15种,不少当时就已出版。</p><p class="ql-block"> ……</p> <font color="#ed2308">姚名达照片</font> <p class="ql-block"> 很快就要去母校省赣中为那些学弟学妹上课了<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注]</span>,姚名达还真的有几分抑制不住的兴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注:1938年11月3日出版的第191期《江西省立赣县中学校刊》“校闻”栏目刊登一则补记的消息:“九月六日开始上课。兹将本期新聘教员记录于次:国文刘蕴章、郭上堤,算学刘绍武,英文郭大力,公民陈建中,史地姚名达,国文兼史地胡美奂,德文兼算学周绪暄。”该消息,为赣州一中留下了一段珍贵的史料。)</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省赣中校刊“校闻”报道</span></p> 为了让姚名达有一个较好的环境来教书做学问,周校长将他安排在学校桂泉院居住。<br><br><div> 那天他来到学校,离开母校已15年了,可一切都还那么熟悉。周校长差人将姚名达领到住处。姚名达把早已让人打扫干净了的住房稍加整理了一下,他特别选了一面最显眼、最光亮的墙壁,恭恭敬敬地挂上恩师任公撰写的对联。1926年夏,姚名达在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行将毕业,导师梁启超先生特为临集张迁碑字,手书七言联赠之。联云:“幽林独石有道气;宿墅崇兰无俗芬”。署款上款:“达人仁弟属集张迁碑字”;下款:“丙寅夏季梁启超。”姚名达非常珍视此对联,十多年来,无论搬迁到哪里,他都要随身带上。<br></div> <p class="ql-block"> 桂泉院在省赣中校园大礼堂右侧。大礼堂后是图书馆,据说藏书量为赣南各县之冠。大礼堂台阶下,有一院门与清幽的桂泉院相通。著名的古迹廉泉和夜话亭都在院内。进入院门,映入眼帘的就是廉泉水井。清浅的泉水从泉眼不断涌出,四时不绝,甘洌可口,是夏季备受师生青睐的饮料。井边墙上嵌有“廉泉”二字的石刻一方。井上乔木,浓荫覆盖,即使炎炎盛夏,也殊为清凉。</p> <font color="#ed2308">赣州一中校园内古迹“廉泉”</font> 桂泉院因为院内有古桂树又有廉泉水井而命名。偌大院内,种有古松数株和一棵有一人合抱之粗的古桂。庭院长年花木扶疏。特别是到了秋天,丹桂飘香,沁人心脾;三五之夜,月光从古桂枝叶缝隙泻下来,在地下映出斑驳的倩影。那时节的桂泉院弥满了诗情画意,确实是学校胜境之所在。当年备受人敬重的辛际周先生<font color="#ed2308">(字心禅,号灰木,诗人,史志专家,曾任省赣中国文教师和厦门大学教授)</font>也曾在此院住过。周蔚生校长也在院内住,他的住处还有一个雅致的名称,曰“静观堂”。 <font color="#ed2308">桂泉院内静观堂</font> 桂泉院边的夜话亭东、西侧各有三间住房。姚名达即在东侧三间住房居中一间居住,而西侧三间住房居中一间,居住的是省赣中36级高三学生邹笃钦,江西崇义人。邹笃钦成绩优秀,有望考一所好大学。周蔚生校长对他照顾有加,特别命他住桂泉院,以有利于复习功课,为高考作准备。姚名达、邹笃钦两人门对门而居,“彼此近在咫尺,磬欬相通,朝夕碰头见面的机会很多”。<font color="#ed2308">(邹笃钦语)</font>因此,邹同学常常向姚先生“问字质疑,求赐教益”。<br><br><div> 邹笃钦后来果然不负众望,考取了国立浙江大学文学院外语系。姚名达牺牲后,邹笃钦写回忆文章讲述了与姚先生交往的几件往事。<br></div> <font color="#ed2308">赣州一中校园内建筑阳明院</font> <p class="ql-block"> 廉泉、夜话亭是省赣中校园内著名的古迹,也是姚名达在母校任教时常驻足流连之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廉泉在夜话亭旁侧。相传南北朝刘宋元嘉年间(424-435年),一夕雷震,泉忽涌出,遂以太守廉取名“廉泉”。宋代建廉泉亭。北宋绍圣元年(1094年)苏轼贬官岭南,过虔州(今赣州),慕名造访当地名贤阳孝本,两人相处甚欢,游祥符宫,观廉泉并在此谈心至深夜,后人因改廉泉亭为夜话亭。清康熙六十年(1721年)撤亭建坊,额为“章贡第一泉”。</p><p class="ql-block"><br></p> 一次晚上,邹笃钦与姚名达先生在夜话亭前散步。望着星光灿烂的天河,邹笃钦问姚先生那些闪闪发亮的繁星离我们有多远。这一问就打开了姚先生的话匣子。他从星星为什么发光说起,解说了星星的数量,离地球的距离,什么是银河,什么是宇宙等等问题。<br><br><div> 学生一边问,先生一边答。姚先生不厌其烦,比喻生动,循循善诱,给邹笃钦上了一节形象的天文课。<br><br></div><div> 还有一次谈的是夜话亭的对联。</div> <font color="#ed2308">赣州一中校园内古迹夜话亭</font> <p class="ql-block"> 夜话亭两楹有对联云:“一话偶然耳,事以人传,剩得空亭留胜迹<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注]</span>;两贤安在哉,我来独坐,萧条异代不同时。”作者署名灰木散人<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即辛际周先生)</span>。姚先生与邹笃钦常在亭前观摩此联。一次,姚先生说,这是一副宽松通顺、不求对仗工整的集句流水联。读起来,流畅上口,意义通晓。其中“萧条异代不同时”句,是集自杜甫《咏怀古迹》七律中的一句。但“剩得空亭留胜迹”句,却不知所从何来。邹笃钦说,钟起衡老师曾是我初中的国文老师,记得他写有《咏怀夜话亭》七律一首,其中有“剩得空亭留胜迹”句。很明显,就是集自钟师的那首诗。姚先生夸奖道,那就对了。你年纪轻轻,就懂旧体诗格律,真是“后生可畏也”!听了姚先生夸奖,邹笃钦有些不好意思,连忙说:“谢谢老师的夸奖!谢谢老师的夸奖!”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注:夜话亭两楹对联上联末句有不同记载:省赣中学生张特生记忆句为“怅望千秋一洒泪”,当今悬挂句为“留得孤亭占千古”,都与邹笃钦所记句“剩得空亭留胜迹”不同。是记忆有误还是各时期确有变化,待考。</span></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据称夜话亭前两楹还曾悬挂过周蔚生老校长所撰对联:“水池碧皱风三面,老树青嵌月半钩。”今联“照影廉泉无愧色,倚亭夜话有知音”</span><font color="#ed2308">为何侠宝先生所撰</font><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span></p> <font color="#ed2308">赣州一中校园内原石桥</font> 姚先生关怀民间疾苦,热心社会调查。一次在闲聊中,他满怀深情地对邹笃钦说过一段话。<br><br><div> 他说,曾和张重仪老师率领一批学生到兴国、雩都两县考察。只见劫后农村,尚甚凋敝,庐舍为墟,田园荒芜,在在<font color="#ed2308">(在在:处处)</font>有待修复。丁壮从军远走,弃下孤儿寡妻,比比皆是,无可奈何。老父老母无谁赡养,生活困难,徒呼负负<font color="#ed2308">(负负:惭愧,对不起。姚先生此言表达其自觉的责任感)</font>。尤其在银坑<font color="#ed2308">(今于都县银坑镇)</font>附近,荒烟蔓草间,犹见白骨累累,收葬无人,惨不忍睹。但愿我赣南老百姓今后不再遭内战祸害,得以生养休息,恢复元气。<br><br></div><div> 姚先生假日课余还曾到宁都翠微峰考察,面对壮丽河山,激发了他强烈的爱国情感。</div> <font color="#ed2308">1938年姚名达在江西宁都县翠微峰前</font> 姚名达被聘来母校上课后,因为是当年省赣中的高材生,周校长特别关心、爱护他。但又受学校教师编制所限,只能作兼任教师<font color="#ed2308">(现在称代课教师)</font>用,而且这课还是从其他教师那里匀出来的。课不多,每周9节,月薪100元法币<font color="#ed2308">(法币:当时银行发行的一种纸币)</font>。姚名达当时被安排上高一年级的地理课。<br><br><div> 虽然学的是史学专业,其实姚名达对地理的通晓程度,一点不亚于史学,研究地理也是他一直的爱好。姚名达妻子巴怡南曾这样评述:“君自幼即涉猎群书,嗜地理,每于阅读之余,好自绘中外地图,详研地质形势,而设想新社会之改革与展拓,又设想战争之形势,何者宜攻,何者宜守,假借兵马,驰骋图上,作战斗戏,举凡通都僻壤之地名,无不熟悉。”(《姚显微烈士事略》)</div> <font color="#ed2308">赣州一中校园内数百年古榕</font> 给中学生上地理课,对姚名达来说,是轻车熟路,小菜一碟,可他从不马虎,经常备课到深夜。教学之余,他也抽空读书学习,不断充实自己,他还有许多学问需要研究。<br><br><div> 1938年12月,姚名达给正在厦门大学读书的巴怡南写信道:“我在省立赣县中学的时候,除完成教育工作以外,一定会读完《万有文库》第一集和第二集有关研究目标的科学书,一定会完成《四库全书珍本》初集,《四部丛刊》初集、续编和三编,《丛书集成》初集有关研究目标的科学史料书。我一定写成一部永远不朽的《中国史学史》和一部空前绝后的《中国群众史》。”(姚名达《抗战书信集》,巴怡南辑《显微纪念册》)<br><br></div><div> 信中内容,大致概括了姚名达在省赣中教学之余的学习、研究状况,也表明了他在史学研究方面的宏伟目标和远大志向。</div> <font color="#ed2308">以上图片说明文字为姚名达在中学母校任教时所写</font> <font color="#ed2308">姚名达照片</font> 姚名达的地理课上得很好。学生评价他上课是“学者风度,内容丰富,语言生动 ”,“东连西套,知识渊博,条理清晰”,学生印象中的姚名达先生是“常带一手提包,戴黑框眼镜”,讲课时“常在讲台两边走动”。<br><br><div> 38级高一(3)班学生邱稚生对姚名达先生上的一节地理课,印象更为深刻:“姚师在讲东北地区这堂课时,从东北的地理环境、丰富资源,和历史相互联系,提到日俄战争,日寇的觊觎东北,到奉系军阀的割地,东北的易帜,以及日寇制造‘九·一八’事变强占东北,扶植建立伪满傀儡政权,作了系统的叙述。”“他有时感叹沉痛,有时慷慨激昂。”“课后又在班上指定几个同学,绘制了一幅‘日寇占领下的东北’大地图。交姚师审阅后,他在图上写下了‘河山破碎,惨不忍睹’八个字,并钉在那进出学校必须经过的过道、放置一座大衣镜处的板墙上,使进出的人看后,触及感情,受到教育。”</div> <font color="#ed2308">胡适先生为姚名达著作题签</font> <p class="ql-block"> 姚名达在中学母校省赣中任教时,还有一事值得一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38年5月,姚名达所著《中国目录学史》书稿交由长沙商务印书馆铅印初版印行。数月之后,新书印成。时在母校省赣中任教的姚名达收到新书后,立即将书一 一邮寄分赠给各地好友,其中包括随武汉大学迁校至四川乐山的吴其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吴其昌浙江海宁人,1925年与姚名达同一年考入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同为梁启超、王国维等导师的弟子,且同在一寝室居住,是姚名达挚友。著名文史学家,爱国教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姚名达性情耿直,得罪过一些人。当时,有无耻之人散布毒谣,谓“姚名达在沪,与伪显官往来”,欲栽汉奸之罪,且谣言传遍四处,甚至传至昆明西南联大清华大学校友耳中。一时议论纷纭,真假莫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听此毒谣,吴其昌怒不可遏。恰好那时他刚收到姚名达由赣州寄来的书信与新著,于是他借各种机会将盖有“赣州”邮戳的信与书一 一示之于人,极力为姚名达辩诬,逐渐谣言乃息。</p><p class="ql-block"><br></p> <font color="#ed2308">姚名达挚友,著名文史学家吴其昌</font> <p class="ql-block"> 1939年9月,因日寇飞机轰炸赣城,省赣中迁往赣县王母渡继续办学,考虑再三,姚名达没有随同学校一起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姚名达并非觉得随同母校去王母渡任教有什么不好,也并非觉得大材小用,他只是以为,抗战正处于艰苦阶段,大敌当前,还有更适合自己的地方可以去,还有更适合自己的工作可以做。正如他1938年在杭州给妻子巴怡南的信中表达的心迹:“窃以吾人之报国亦复若是<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注:这里指姚名达打算编撰的《民族英雄传》里的民族英雄)</span>。疆场效命,壮烈足钦!帷幄运筹,其功尤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向周蔚生校长说明心意的时候,周校长一点也没有为难他,还对他的想法给以支持。姚名达非常感激善解人意的老校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其实,周校长何尝不知,省赣中这样的小池塘,是不适合姚名达这样的人才畅游的;他的归宿,应该是大江大海啊!对姚名达是这样看,对郭大力他也是这么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当初聘任姚名达的时候,周校长是想在姚名达困难的时候,真心帮他一把。还有一个目的,就是让姚名达这样的优秀学子回母校任教,对学生进行现身教育,以激励学生发愤学习,而这种激励作用,是学校其他教育根本无可替代的。</p> <font color="#ed2308"> 姚名达在省赣中校刊发表的文章</font> 1938年12月,姚名达写了题为《当我回到母校的怀抱》一文,刊登在是年12月17日出版的省赣中校刊195期。<br><br><div> 姚名达虽学有所成,但非常谦虚。在文章中,他对自己的中学生活进行了严厉地反省,也充满了对母校对老师的感恩之情。文章中,他还对自己回赣州后未能及时看望昔日任课老师表示歉疚,对母校的变化感到欣喜,对学弟学妹寄予了殷切的期望,是一段非常珍贵的情感记录。<br><br> 不久就要离开母校了。在离开学校的那一日,姚名达又一次地站在了廉泉井、夜话亭前。<br><br></div><div> 回想这近十个月与母校师生朝夕相处的日子,他眼睛湿润了,他觉得这近十个月过得很充实,很快乐,他感谢母校。他不知道今后的为学、生活之路还有多少艰辛与坎坷,但他发誓,不管时世如何变幻,他绝不会做辱没母校之事,他一定会为母校争光!</div> (说明:图片大部分为姚名达哲嗣姚果源先生提供,少数取自网络。) 参考书目:<br>1 .《浩气壮山河——原国立中正大学抗日战地服务团纪实》(上、下册)(中正大学校友会海峡两岸校友联合组编,姚果源执行主编)<br>2 .《姚名达文存》(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主编,罗艳春 姚果源选编)<br>3 .《江西省立赣县中学校刊》<br>4 .《通讯》(江西省立赣县中学校驻赣校友主编)<br>5 .《千秋惟诚 百廿求实——江西省赣州第一中学百廿校史》(赣州一中百廿校史编委会编)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