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寅清明上河图.农民耕田能退休

莲子.慧方9581

<p class="ql-block">壬寅清明上河图.璟秀田园长果树.</p><p class="ql-block">农民耕田能退休.安享晚年信靠主。</p> <p class="ql-block">一种新思维方式. 感知論横空出世.</p><p class="ql-block">改变唯物唯心论. 感知論源唯识論.</p><p class="ql-block">——华夏新国人蓮子貴方壬寅清明</p><p class="ql-block">崔健:</p><p class="ql-block">《感知论》关于存在问题的思维方式与《现象学》的本质还原法——《我读感知论》系列之四</p><p class="ql-block">《感知论》作者王建平先生,给自己的定位就是“思想者”,其著作自然就是“思想录”。思想,是一种更加自由、边界更宽的文本形式,凡是有思想的人,都可以自由思想,不受任何外在形式、条件的约束。所以,思想比哲学更自由。哲学因为其成熟的学科体例,被牢牢限定在体制内学院派的学术圈内,尤其是唯科学主义大行其道的当下,这个学术圈更是拒凡人于千里之下,但也把自己摆在了高处不胜寒的尴尬境地。但是,虽然《感知论》是思想录,它的理论起点却是完美无缺的形而上学本体论,它完美地回答了哲学必须回答的本体论问题,自然也就展现了本体论确立后随之确立的完美的认识论、方法论。《感知论》虽然有完美无缺、逻辑闭环的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但它志不在此,其目的在于用本质性的逻辑理论体系,解决人类的存在问题。其形而上理论体系是“体”,但它更属意的是“用”。于人有益,是任何完美理论的最高价值和意义。</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这篇文章,想专门讨论一下《感知论》中关于存在问题的阐释思路,按王建平先生自己说,他用的思维方法叫做“本来思维法”,这个叫法还是很贴切的,在品读《感知论》的过程中,的确能时时处处感受到先生那种大刀阔斧地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凌厉手法,每每被他那火眼金睛一样的抽象提炼、精准判断的老辣思维能力所震撼。就是用这种不顾万千表象、超越情绪、冷静理性的形而上抽象思维方法,先生从现象中提炼出存在的本质,得出了《感知论》的理论核心。</p><p class="ql-block">提到“本来思维法”,自然就联想到胡塞尔《现象学》中的“本质还原法”。王建平先生的确没有总结过作为方法论的还原法,但英雄所见略同,先生从自己的角度,对这种方法运用得堪称出神入化。而胡塞尔作为学院派的哲学家,用西方传统的理性手段,总结出作为方法论的“本质还原法”,的确令人拍案叫绝,堪称是对人类学术界做出的巨大贡献。</p><p class="ql-block">胡塞尔的学术旺年期,正好赶上欧洲乃至全世界的人文环境处于科学和理性的双重危机之中。科学自启蒙运动之后爆发性发展,很快把欧洲学术界自古希腊时期就传承下来的关注人性的理性传统踩在脚下,转而只关注科学的理性,科学目空一切,甚至认为自己就是第一哲学,在科学面前,人日渐卑微,科学可以在瞬间把人气化蒸发,人性和丰富多彩、无限可能的人的感性世界,变得可有可无、备受嘲讽。这种科学的片面发展和人性的无奈萎缩,直接导致了人们面对存在的无奈、撕裂、彷徨、无意义、颓废、虚无、歇斯底里。所以,那时的哲学界,普遍在思考着如何扭转这种危机,如何重建真正的理性,从而恢复人的高尚的精神存在。并且,西方人理性的传统,逼迫那时的哲学家们从理性的脉络上寻找病根和解决方案。胡塞尔更是个中翘楚,在这种人文背景下,他创立了《现象学》,为异化的科学和无奈的非理性重建共同的基于人性的、真正科学的理性依据。尤其是他总结提炼出了或许早就存在、但人们只是本能和局限应用的“本质还原法”方法论,更是堪称不朽,品其万一,叹为观止。</p><p class="ql-block">“本质还原法”的核心手法是“悬置”,“悬置”,是起源于康德、极致于胡塞尔的一种方法论手法,就是把某种有共性的存在物,模块化的放在括号里存而不论。悬置法的要义有两点,一、被悬置的对象一定要有共性,能形成以这个共性为基本特征的存在物的模块。用现在的词来说,类似于“合并同类项”,或者是把同类的东西“打包处理”;二、存在物被模块化地放入括号内悬置后,并不影响剩余没有被悬置的存在物的属性,也就是说,之所以能够被悬置,是因为这种存在不是本质因素,所以它们能够被悬置,能够存而不论。从这两点要义来看,使用悬置法,必须要有极高的抽象思维能力,必须能够准确发现并判定那些隐含的共性。而且,悬置法,基于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论:存在物中某一因素被去除后存在物的性质不变,那么这个因素不是本质因素,如果某一因素被去除后存在物性质立变,那么这个因素肯定就是本质因素。举例来说,一块奶糖,不管它的包装纸多么精美,撕掉后奶糖还是奶糖,所以包装纸不是奶糖的本质因素,但如果扔掉了奶糖只留下了包装纸,那么就没有了奶糖的本质,所以里面的糖块肯定是这块奶糖的本质。“本质还原法”就是通过把各种层次的存在物抽象提炼模块化,然后层层悬置,最后得出存在的终极本质,再从本质推下来,推出所有的存在。</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本质还原法”的步骤如下:</p><p class="ql-block">第一步:一般还原或者叫一般悬置。就是对一切事物的存在、或者说客观实在性进行悬置,放入括号内存而不论。经过这一步的悬置后,剩下的观察对象就是纯粹的意识中物,包括理性的、感性的存在物,胡塞尔称之为“纯粹的现象”,这里的“纯粹”性,指的是纯粹的意识性,排除了唯科学主义和独断论、唯物论坚持的客观实在性或者说物质性的干扰。之所以能够悬置事物的客观实在性,是因为悬置了这种性质后,并不影响我们对于事物的观察,事物仍然毫发无损的存在在我们的意识里,也就是说,客观实在性并不是事物的本质属性。而如果没有了人的意识,那么我们观察的事物就全部消失了,在这个意义上,意识成了事物存在的本质属性。另外,这一步的悬置之所以能够成立,还基于康德的不可知论:我们只能经验到事物的形式,而永远不可能触及到事物的本质——物自体,而“形式”的东西,只是我们认知的先验的方式而已,是意识的。也就是说,这一步的悬置,悬置的是“物自体”,而物自体是超验的,超出于我们的经验的,我们永远不可能触及的东西。而寻常我们认为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客观实在性”,在哲学上讲,只是我们的认知形式,是意识的,根本不是哲学意义上的物质属性,我们之所以死心塌地的认为这些东西是物质属性,纯属来自于盲目信仰性质的直觉,不具有任何建设性的哲学意义,只具有令人无语的破坏性和消极怠惰性意味。</p><p class="ql-block">第二步:本质还原。悬置了事物的客观实在性,解除了唯科学主义、自然主义等有独断假定客观实在性信仰的诸多理论约束后,剩下的是一个无限广阔、包容一切的在意识里显现的现象领域,包括感性和理性的所有的意识活动形式,均直观显现出来,并成为平等的、真实的、不证自明的观察对象。这些观察对象因为其共同的意识属性,所以再次被模块化悬置在括号里存而不论,为的是进行第二次的还原——本质还原,这里胡塞尔提出一个重要的哲学概念——想象力的自有变更,我们可以理解为是一种抽象提炼活动,就是把各种意识形式,包括想象、幻想、情感、理性逻辑等等,进一步的抽象提炼,概括出其本质,我们可以具体化为康德总结的人类的基本认知形式——时空的形式,当然胡塞尔提炼出来的本质现象更加丰富细致,但我们普通人没有必要也无力深究那么专业的内容,能够较直观的理解就好。通过本质还原,从我们的极具个体色彩的意识现象领域里,还原出来一个具有超越个人经验性质的、具有本质属性的“可能世界”,但要注意,在这一步,这个具有本质属性的“可能世界”,这种本质“现象”,仍然是个体性的。这时候,一个巨大的问题出现了,不同个体之间,如何能直观到相同的现象,并且无障碍沟通。比如说,A能直观到红色,B也能直观到红色,而且A和B之间的沟通交流非常准确,他们能定性又能定量地对应到任何一种红色或者其他颜色。这用“约定俗成”来解释是不合逻辑的,谁来约定?这个世界上存在过千万亿个人,谁来定性又定量?无人有这个能力。所以进一步的追索本质中的本质是必须的。</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第三步:先验还原。这一步的悬置对象是在个体意识里直观呈现的本质现象和无限数量的个体,把它们放到括号里存而不论,只观察那些个体间的共性现象,也就是具有“主体间性”的现象(“主体间性”,指的是在不同的个体或者说主体间有相同呈现的性质,也有人叫做“共主体性”),那么超越个体性、甚至超越人类、或者任何一种动物物种的具有先验共同属性的意识现象,就清晰地浮现出来了。换句话说,这种先验的共性是本质中的本质,它决定了个体所经验到的现象的内容和形式。也就是说,这种先验的意识形式,决定了难以计数的物种、个体如何“看”、如何“想”、如何“思考”、如何“意识”,这种先验意识,清晰地指向了一个共同的主体——先验主体,它掌握着最高的规定性,它决定着个体如何在意识中呈现怎样的现象,并通过胡塞尔所说的“内在超越”环节,超越个体性,使一些共同的意识现象拥有了不同个体都能经验到的“客观实在性”,这种“客观实在性”,其实质仍然只是一种意识现象,所以,胡塞尔得以用现象学的方法论来解释所有的存在物,而不太追求一种确定无疑的本体存在或者说人们无法割舍的客观实在性,换句话说,胡塞尔认为存在就是现象,所以,他的学问叫《现象学》。</p><p class="ql-block">匪夷所思,忍不住为西方的理性叫好,靠着严密的逻辑,推导出了佛陀证悟的“凡所有相尽皆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又如电,应作如是观”。</p><p class="ql-block">而《感知论》里的“本来思维法”,得益于东方式的思辨以及人类理性的共性,我们的老祖宗两三千年前使用”想象力的自由变更”,就抽象出来过“八卦”、“阴阳”、“五行”,令人叹为观止。先生的思维,暗合了纯正的“本质还原法”,先生没有去重复论证这种方法论,而是直接游刃有余地用与其相同的方法——本来思维法、或者叫“感知思维法”一层层地还原、抽象出存在的本质。</p><p class="ql-block">《现象学》揭示了万千形态的存在,不过是在意识中呈现的现象,胡塞尔用理性的思维把现象分成几个层次:先验的、本质的、一般的、“客观实在的”。而《感知论》,把所有层次的现象放到括号里进一步悬置,那么括号外面就只剩下了一样东西,就是“感知”,而且,这个感知,是超越于人的精神性感知、超越于任何一种有意识能力的物种的感知的,具有“前意识”属性的形而上的感知,或者称为广义的感知,即存在在理性逻辑里抽象的感知,它是一事物对另一事物的互动反应形式,不只存在在所谓的人或动物的大脑中,凡属能够互动反应的活动,都可称为感知。存在只能存在在感知中,因为有感知,所以才出现了存在,没有感知的存在无法想象,属于非感知。所以先生说:无感知不存在,存在就是在感知。</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王建平先生把花红柳绿、山川大地、房廊屋舍等等万千形态放到括号里悬置,从这些形态中进行胡塞尔所说“想象力的自由变更”,把这些形态变更成了大小、远近、快慢、软硬、寒热、香臭等具有先验逻辑的属性,而这些属性,恰恰就是我们先验的感知属性,我们通过这些先验的、不用后天学习、不以我们的意志做更改的感知方式,来感知到、感知出我们所能经验到的世界。</p><p class="ql-block">先生把科学发现的自然规律、数学发现的各种公式、逻辑学发现的各种逻辑、伦理学发现的伦理方式、意识中的各种感性产物和理性产物,放到括号里悬置,发现,所有这些精神意识领域里的成就和现象,都无法超越最基本的感知逻辑之外,都必须以感知逻辑为前提,各科自由发展,所以通过这一悬置,还原出了深在的感知逻辑,为精神性意识里的感性和理性立法,最本质的人性得以确立。</p><p class="ql-block">先生把现实生活中的物欲横流、贪婪享受、挑拣分别、物质自然等观念、以及自然科学中对物质在宏观微观两个方向上的不懈追索放到括号里悬置,抽象提炼出所有这些五花八门、无头无尾、充满悖论的观念,都是客观存在观念,并批判性地指出客观存在的观念,把人和存在割裂开来,从此人开始了在不知从何而来、更不知走向哪去的客观存在里的无依无靠、绝望孤独的流浪。</p><p class="ql-block">先生把人们意识中的生老病死、贪生怕死、高低贵贱、功名利禄、是非好坏、成功失败等等躁动扭曲的观念放到括号里存而不论,深刻还原出所有这些贪嗔痴慢的观念,本质只是“生命存在”观念,只因这一念之间,把本来整体存在的感知的人,分裂成为最小的存在单元——个体,个人就在这种无奈的分裂中,被迫走完孤独无助、毫无意义、拼死竞争却又注定一无所得的一生。</p><p class="ql-block">王建平先生使用着与“本质还原法”相类似的“感知思维法”,在用的过程中,拓展了胡塞尔在《现象学》中尚未来得及触及的领域——死亡和前意识领域,构建着全新重磅的《感知论》理论体系。我想这也是百年后的后世学人对前辈的致敬和告慰。后人站在前人的肩上开拓新领地,这正是学术的神性所在。</p><p class="ql-block">本文中关于《现象学》的内容,多参考邓晓芒老师多年前的文章,在此向邓老师表达最崇高的敬意。</p><p class="ql-block">《感知论》承继前人的学术成果,在新的领域奋勇开拓,值得敬佩,是时代的骄傲!</p><p class="ql-block">向所有为了人类的幸福事业不懈努力的赤子勇士致敬!</p> <p class="ql-block">诗海師评:</p><p class="ql-block">图靓文昌辉文苑,斟词酌句雅俗间。</p><p class="ql-block">君之笔墨香千里,歌赋绝唱传万年。</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