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也是妈

黄新英

<p class="ql-block">岁月如白驹过隙,婆婆去世已二十多年了。随着年纪的增长,经过生活的历练,我更加理解敬佩婆婆,时而和先生聊些与她有关的陈年往事。</p> <p class="ql-block">婆婆是个普通的农村妇女,寡言少语,善良忠厚。像地上的青翠的小草,像路边淡雅的雏菊,柔弱纤细,平凡无奇。但她的为人处事和人生观,让我这个有点文化、伶牙俐齿的小知识分子儿媳,自叹不如。</p> <p class="ql-block">婆婆人生坎坷,三十多岁便没了丈夫。为了不让儿子受委屈,她没有改嫁,回娘家居住。孤儿寡母,寄人篱下,她身体又孱弱,尝尽了生活的酸辛。</p><p class="ql-block">婆婆的忠厚诚实,在村里有口皆碑。生产队信任她,让她当仓库保管员。要知道,在那个粮食极度匮乏的年代,保存着粮食种子和肥料的仓库钥匙是不会轻易托付与人的。</p> <p class="ql-block">刚结婚时,我父母再三叮嘱:一定要善待你婆婆,千万不能和老人吵架,吵赢了你也是输,吵输了你更输。当时,我实在不理解父母为何把简单的做人媳妇的起码德行说得像哲学那么深奥那么绕。但我明白,她是我生命中另一个“妈妈”。</p><p class="ql-block">记得第一次见面,我称她“阿母”(闽南农村对母亲的称呼)她竟然有点不知所措,但看得出来,她很感动。后来才知道,农村习俗,男孩金贵,出生后要请算命先生算命。算命先生测了她儿子的八字,说不能叫妈,否则母子相克。我这一声“阿母”弥补了她为人母二十多年的缺憾。</p> <p class="ql-block">算命先生信口雌黄,真够缺德的。以至于我儿子出生后,有人要给儿子算命,吓得我魂飞魄散,怎么也不肯。含辛茹苦,生育儿子,不就为了听儿子这一声“妈妈”嘛。</p><p class="ql-block">回想刚进门时,婆婆对我这个打扮得华丽丽,小皮鞋穿着得“嘎嘎”响的媳妇,心里难免畏惧,尽量避免和我接触。吃饭时,她总是推三托四,不肯和我们同桌;和她聊天,无论我挑什么话题,她都不吭气,一味憨憨地笑着。</p> <p class="ql-block">生活能力笨拙的我,没多久就露出马脚。</p><p class="ql-block">屋子前面一块菜地,勤快的婆婆细心耕作,一年四季种满各种瓜果蔬菜,红绿青蓝紫,五颜六色,美得像花园。有次我摘芥菜。婆婆看了看菜篮子,很纳闷地问我:“怎么都是摘菜叶,下面的菜杆呢?”我自作聪明地说:“剩下的菜杆可以再长呀。”五谷不分的我,哪里知道,摘一半的菜杆是不会再长的。婆婆憨厚地笑了。</p> <p class="ql-block">那时,农村用土灶做饭。煮饭时,我把柴火大把大把往灶膛里塞。灶膛里被树枝树叶塞满,火烧不起来,滚滚黑烟往外冒,呛得我连连咳嗽。婆婆接过我手上的拨火棍,轻轻两下三下拨了拨,火呼地一声烧起来。然后,她再手把手教我如何添柴烧火。</p><p class="ql-block">有一次,婆婆挑水,已经挑到半路,我非争着挑。平时四体不勤没有挑过水的我,挑着两桶沉甸甸的水,勉为其难,步履蹒跚,晃来晃去,晃到家门口小斜坡,我实在没力气支撑了,把水桶一前一后搁在斜坡上,水桶倒了,水泼了一地,前功尽弃。我很愧疚。婆婆宽容地笑着安慰:没事,没事😁。</p> <p class="ql-block">婆婆很慈爱,每次我们回家,她都从村里的“讨海人”那里买到水灵灵的鱼呀蟹呀,烹调一道道鲜美的菜肴。</p><p class="ql-block">她养的鸭很肥,因为她不辞劳苦,到池塘去捞浮萍,到稻田捡谷子。这样养成的鸭子当然好吃。鸭子养大了,老人家把鸭肉卤好了,装在一口铝锅里,一头青菜一头铝锅挑到镇上,再乘车到城里,送到我们家。她儿子嗔怪她养鸭用了家里的米,得不偿失。我打抱不平:老人家一个人,哪里有多少剩饭剩菜?再说,鸭肉还不都给我们吃了?</p> <p class="ql-block">儿子出生时,身体比较弱,在医院住了半个月,出院后不敢回乡下,住到了我的娘家。当时亲妈还在上班,她是单位的财务科长,一心扑在工作上,无暇顾及我们母子。每天上午,婆婆拎着一罐精心煲好的热乎乎的鸡汤,沿着一条四公里的海堤,走到我娘家,先逗逗她心爱的襁褓中的小孙孙,再把换下的尿布拿去洗;下午,又拎来一保温桶点心。那时,正当严冬,风高浪大,寒风刺骨。婆婆每天来来往往,二十多天从不间断。至今想起,依然满怀感激。</p><p class="ql-block">婆婆没什么钱,但她为人大方。那个“讨海人”家境贫寒,每次买他的海鲜,她从不讨价还价,还把我们带回去的点心送他。她的嫂子每次从香港回来,分送礼物,经常没有她的份,她从不计较。</p> <p class="ql-block">婆婆和我妈关系很好,时常来找我妈聊天,顺便带来家里菜园子摘的新鲜果蔬;我妈也回送她一些日常用品。至今,我妈还时不时念叨她。</p><p class="ql-block">在一个屋檐下生活,难免有勺子踫锅沿的时候。我和婆婆有过一次拌嘴。</p><p class="ql-block">有一次,我下班较晚,回到家里,婆婆还没做饭。我有点不高兴,语气比较冲,问她为什么还不做饭。她说,不知要做什么。我不由火了:饭还不懂得做吗?婆婆不吭气了。等我饭菜做好了端上桌子,招呼她吃饭,她不理我,还在生闷气呢。我又招呼她,还是不理,可能觉得委屈吧,后来干脆哭了。看她哭得伤心的样子,我不由很自责,只好轻声细语三番五次恳请她吃饭。她还是不理我。先生出差不在家,该怎么办?小不忍则乱大谋,怎么打破这个僵局?我灵机一动,让她最疼爱的孙儿出面,果然,孙子甜甜地叫声“奶奶,吃饭。”她脸上泛起慈爱的笑容,吃了我热的饭菜。</p> <p class="ql-block">之后几天,吃过晚饭,我都带着她,牵着儿子串门逛街看电影,想方设法让她开心。后来先生回来,训诫我:“以后不许跟我妈吵架。”我赶紧声明:“你放心,我再不敢和阿母吵架,才一回合,就输得一败涂地。”话说得虽有几分俏皮,但我懂得,尊重丈夫的亲人是对婚姻的最高礼赞。婆媳关系不好,丈夫左右为难,家庭关系还怎么和谐?</p><p class="ql-block">由此我也懂得了一个道理,千万别跟老实人吵架。鲁迅先生说过,软柿子也会砸人一脸的。平时不善言辞的老实人发起脾气来,真是九头牛也拉不回。</p> <p class="ql-block">婆婆与我们相处的日子,现在回想起来有许多温馨的细节,“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我不能虚情假意地说婆媳之情堪比亲生母女,毕竟血缘至亲是骗不了人的。但我也从不认为婆媳关系注定就要妇姑勃谿。婆媳虽然没有天然的血缘关系,但是在日常的相处过程中,尤其在共同抚养下一代的磨合里,相互包容,彼此体谅,真心相待,即使没有血缘关系和养育之恩,也可日久生情,彼此相惜。</p><p class="ql-block">如今,我也老了,看到儿子一家三口和和美美的,如同当年婆婆看我们一家的心情,有着耕云播雨开枝散叶的欣慰。</p> <p class="ql-block">婆婆虽然去世已久,但岁月的流逝,并没有冲淡我们的记忆。那年搬新家,处理了许多琐碎的杂事之后,已是晚上九点多了。先生说出去一下,过会儿,他抱着婆婆的遗像回来。他说,让阿母孤零零地呆在空房子,于心不忍,别的东西可以等明天再搬。在他心中,母亲永远没有走远。</p><p class="ql-block">婆婆是个平凡人,但她朴实善良勤劳,并成功复制了一个和她有同样美德的儿子,为家人遮风挡雨。我当感激不尽。</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婆婆一生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她面对生活的不公和磨难,“无故加之而不怒”,心地坦然,一直秉持着善意和慈悲,宽厚待人,这是劳动人民身上最宝贵的善良和智慧。</p><p class="ql-block">她说不出什么大道理,但她的生活态度一直影响着后辈。生活有阳光也有风雨,敢于担当,懂得满足,懂得感恩,心安就是岁月静好,善良就是无上菩提。</p> <p class="ql-block">今年因为疫情,官宣不许陵园祭拜,我们预约了代理祭扫。清明节,准备在婆婆的遗像前举行小小的仪式,摆上几样精美的供品,以寄后辈的思念情怀。老人家爱花,供上一束菊花,她会喜欢的。</p><p class="ql-block">心香一瓣寄远思。阿母,您宽厚的德行像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长长久久庇佑您的后辈。安息,阿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