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撷英(读《明史》之二九)伴龙起舞的振翮鸾凰【1】

平民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封建朝代的皇廷后宫,很少有清净的时候。正如明太祖朱元璋所言,“历代宫闱,政由内出,鲜不为祸”,因此,在治理江山社稷的统筹谋划中,后宫治理,一直是他切切关注、审慎而为的朝政重点。“治天下者,正家为先。正家之道,始于谨夫妇”,朱元璋深知母仪天下的后妃,一旦“骄恣犯分,上下失序”,则祸将不测。为此,立朝伊始,即在宫闱“立纲陈纪,首严内教”,指定朱升等人“纂女诫及古贤妃事可为法者,使后世子孙知所持守”,就连诸妃位号,也一概选择“贤、淑、庄、敬、惠、顺、康、宁”等推崇德懿、“旨寓深远”的名号,摈弃“丽、兰、琳、婷”等脂粉浓艳之类,以期“闺房雍肃”。用心至诚,可见一斑。</p><p class="ql-block"> 终明之代,有如朱元璋所愿,尽管宫闱之中,也曾有过“宫女弑嘉靖皇帝未遂”、“熹宗乳娘客氏与魏忠贤狼狈为奸、戕害朝纲忠良”等内宫丑闻,但就后妃而言,明时“宫壶肃清”,“家法之善,超轶汉、唐”,清人这一美誉,倒也不失公允恰当。读了《明史·后妃列传》,颇有同感。</p><p class="ql-block"> 此番再读《后妃列传》,可能因为在探寻明代后宫“肃清”缘由方面着意较深,竟在细读太祖之马皇后传、成祖之徐皇后传之后,焕然而生一种温暖感奋的激动情绪。读史,尤其是读枯涩的古文正史,常规反应,俱是波澜不惊、平静的联想沉思,即使会意其中,也只是理性的点赞、嘉许或遗憾、贬斥。像此番读了马、徐二后列传而心乡温馨涟漪,<span style="font-size: 18px;">在我通读《二十四史》的过程中,是很少有的反应。冷静分析,原因之一是清代的编纂者把她俩从帝王之“后”,还原成了与普通家庭主妇相差无几的“人”,只不过她们面对的“家务事”,与朝廷政治、子民福祉密切相关而已。再就是她们德配其位、才佑帝政、心系苍生的贤良方正,足以为后世楷模。彼此融合而成的精彩,当她们是女性,尤其是身居万万人之上皇后位置的女性,岂能不令人格外为她们而感动。与此同时,一个相关的结论便随之而来,明代的“宫壶肃清”,应该与马、徐二位皇后的践行垂范、首开风气,有着密不可分的因果关系。</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b>太 祖 孝 慈 高 皇 后</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b>朱元璋谥号的中心词是“高皇帝”,因此他的皇后谥号中也随之有了“高皇后”。其实,“高皇后”姓马,《列传》称她为“马氏”,可能与当时的仪俗有关,<span style="font-size: 18px;">未录本名。坊间传奇中的名字叫“马秀英”,昵称“马大脚”。“秀英”、“大脚”,都是充满乡土气息的名字。尤其是女人以“小脚”为美的当时,一双不入流的大脚,自然个性十足,加上农家闺女偏爱的“秀英”之类俗名,使得马皇后出身民间底层,朴实率真的天性特征跃然而出。不知何故,尊贵至极的马皇后,家世却有如一张对焦严重失衡的老照片。她的生身父母,历史记录中却没有姓名等最基本的信息。她的父亲即使后来受封“徐王”,籍贯又在距离朱元璋出生的濠州(凤阳)不远的宿州,可其家世由来依然是语焉不详,简单地以“马公”相称,而马皇后的母亲亦简称“郑媪”,通俗地讲,就是“马老先生”、“郑老太”。这和朱元璋父葬“皇陵”,三世祖葬“祖陵”,俱有真实名讳,形成很大反差。更何况马公其人与马皇后的义父,红巾军重要分支首领郭子兴“素善”,马公“以后托子兴”,为之“养女”。如此,更不该有不知名号的情况,如此刻意“讳”之,必有难言之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关于马皇后的素养秉性,“列传”的描述是,“后仁慈有智鉴,好书史”。数言之间有两个重要信息。一是马皇后喜欢读经史一类典籍,并富有才智和理解鉴赏能力。二是马皇后的娘家有提供女儿读书学习的物质条件和良好氛围。这便从另外一个方面证明,马公之家,虽可能位处底层但绝非等闲人家。只可惜,连真名实姓这样的真实,俱已化成不可知晓的历史尘埃。</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马皇后与朱元璋的婚配,算得上是天作地和。同样出身低微(朱元璋应该更低下一些),因为推翻元朝统治的共同目标,走进同一支义军队伍。朱元璋投军后表现<span style="font-size: 18px;">优异,</span>受到义军首领郭子兴赏识,于是便有郭子兴“以后归焉”,与朱元璋缔结良缘的历史佳话。郭子兴将“育之如己女”的马氏,许配朱元璋,固然有招纳干将、培植心腹的考量,但为养女选择才能卓越如意郎君的善良初心,倒真的成就了一对堪称绝世的神眷仙侣。</p><p class="ql-block"> 朱元璋与马氏,首先是一对情投意合的生活伴侣,从军旅烽火的共克时艰,到帝后御极的相濡以沫,相亲相爱的忠贞和凡夫俗子并无质的差异。当丈夫被心胸狭窄、信谗嫉才的义父猜疑冷落,“后善事其妻,嫌隙得释”,通过交好义母,化解隔阂,保护丈夫不为“嫌隙”所困,朱元璋最后能够带领二十四名部将顺利离开郭子兴,另起炉灶,开启帝王奋斗生涯,应该与马氏之前努力维持他们“翁婿”之间的信任不无关系。在生活上,马氏对朱元璋的关心,可谓体贴入微。《明史》特意记录,一年大灾歉收,郭子兴军中缺粮,朱元璋因“为郭氏所疑,尝乏食”,马氏便“居常贮糗糒脯脩供帝,无所乏缺,而己不宿饱”,困难时,宁可自己常常吃不饱,也要储藏干粮肉食保证丈夫不挨饿。更有名的是,一次,朱元璋因郭子兴听信谗言,受到监禁并断食的处罚。“后窃炊饼,怀以进,肉为焦”,马氏便偷偷拿一些炊饼,放在怀中,送给丈夫吃,朱元璋吃时,炊饼尚温,而马氏的胸口却被滚烫的炊饼烫伤一片。这件事,让朱元璋感激了一辈子,“及贵,帝比之芜蒌豆粥,滹沱麦饭,每对群臣述后贤,同于唐长孙皇后”。“芜蒌豆粥”、“滹沱麦饭”典出《后汉书》,光武帝刘秀起兵复汉,先后受困于饶阳芜蒌亭和南宫滹沱河,饥寒之际,均因云台名将(排名第七)、节侯冯异筹粮,分别以“豆粥”、“麦饭”相济以脱困,后来即成为拯救于危急之中功绩的代名词。朱元璋以此相誉,足以见其对皇后夫人的感激与敬佩之情。而知晓之后的马皇后,对洪武帝说的一番话,则更为深刻,“妾闻夫妇相保易,君臣相保难。陛下不忘妾同贫贱,愿无忘君臣同艰难。”由“夫妇”而“君臣”的引申,意愿所寄,则更可见其超人见识和贤淑之诚。</p><p class="ql-block"> 朱元璋与马氏,还是一对志同道合的战友。他们三十年婚姻,有十四年是在戎马征伐的连绵战火中度过的。因为熟读经史,通晓文字,“太祖有札记,辄命后掌之,仓卒未敢忘”,俨然如现在的近身机要秘书,而且十分称职。朱元璋占领江宁(南京)之后,“吴、汉接境,战无虚日”,朱元璋与称帝为“汉”的陈友谅的生死相搏,是决定朱元璋命运最为激烈的战斗。在此过程中,《明史》选择性地记录了当时身为统帅夫人、吴王妃的马氏三件事。一是“亲缉甲士衣鞋佐军”,亲自缝制衣服鞋子供征战士兵使用,以作表率。一是“陈友谅寇龙湾,太祖率师御之,后尽发宫中金帛犒士”,拿出后宫所有金钱布匹犒赏大军将士,以激励士气。此二者均是济眼前之需,而三者,她进言并为朱元璋称“善”,“定天下以不杀人为本”,则是施展仁义、争取民心、善莫大焉的长远之策。朱元璋创立大明王朝,马皇后既是亲历者,更是发挥不可替代作用的参与者。夫业妇佐,称之居功至伟,亦不为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常言道,同患难易,共富贵难。一个重要原因,是富贵之后基于利益和权力的矛盾纠葛,较之“患难”时,不知要复杂多少倍,矛盾激化、生死相较的几率也多了很多。处于权力地位顶端的皇帝与同道臣民的关系,更是很难逃脱其窠臼宿命。再者,伴君如伴虎,皇帝身边人在享受荣耀权势的同时,也随时面临被毁灭吞噬的极大危险。就连皇帝正妻,母仪天下的皇后,也概莫能外。</p><p class="ql-block"> 然而,身为皇后十四年的马氏,却以知书达理、贯通古今、心系苍生的仁慈情怀和政治智慧,赢得朱元璋和天下臣民的普遍尊敬和由衷爱戴。马皇后之贤德,不仅在对朱元璋始终如一的夫妻挚爱和无微不至的生活关怀。十四年间,“帝每御膳,后皆躬自省视”。“妃嫔宫人被宠有子者,厚待之”,努力让贵为皇帝的朱元璋营造和谐温暖的家庭生活环境。更在于她始终以维护江山社稷和民众福祉为己任,以正直正义而富于智慧情义的规谏,和以身作则的行动,弼助丈夫的帝王大业,事实上成为朱元璋最为信任也最可依托的贤内助。</p><p class="ql-block"> 明史列传记述的相关史实,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p><p class="ql-block"> 第一个层次,努力践行朱元璋治理后宫的“家法”。</p><p class="ql-block"> 统辖后宫,处置后宫重要事务,是皇后的职责,皇后在后宫的权力,除了遴选嫔妃,其它的与皇帝在外廷处理朝政差不多,也是一言九鼎,至高无上。这和普通人家常有的“男主外、女主内”习俗,很有几分相似之处。朱元璋对于后宫,一直采取严厉的管制措施,甚而至于“命工部制红牌,镌诫谕后妃之词,悬于宫中”。“红牌”特意用铁制成,“字饰以金”,寓意应在“铁律金令”,不得违逆。马皇后对于洪武帝的做法,自然是心领神会,率先执行。</p><p class="ql-block"> 聪慧的马皇后,“勤于内治,暇则讲求古训”,尤其注意对“六宫”的训导,“以宋多贤后,命女史录其家法”,让内宫人等“朝夕省览”。其实,真正起表率作用,则非她本尊莫属。</p><p class="ql-block"> 马皇后深知内宫之乱大多起于奢靡、争宠和恃骄放纵,因此她便从节俭自律做起。贵为皇后,却“平居服大练浣濯之衣,虽敝不忍易”。皇后布衣,其它人包括嫔妃自然不敢造次。她还经常用“馀帛颣丝,缉成衣裳,赐诸王妃公主,使知天桑艰难”。帝欲访后族人官之,后谢曰:“爵禄私外家,非法”。力辞而止。律己慎独,防微杜渐到这种程度,明代“宫壶肃清”从何而来,岂不一目了然。</p><p class="ql-block"> 而且,马皇后对珍宝财富还有自己的独特见解。北伐诸将攻克元都,俘获元廷宝玉,解送朝廷,于是便有了帝后之间一段精彩对话。后曰:“元有是而不能受,意者帝王自有宝欤”。帝曰:“朕知后谓得贤为宝耳”。后拜谢曰:“诚如陛下言。妾与陛下起贫贱,至今日,恒恐骄纵生于奢侈,危亡起于细微,故愿得贤人共理天下”。又曰:“法屡更必弊,法弊则奸生;民数扰必困,民困则乱生”。帝叹曰:至言也。命女史书之册。马皇后此番见识,远在一众饱学鸿儒之上,这也许正是朱元璋对马皇后一生敬重,依为知己良辅的根由所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第二个层次,守正担当,巧妙发挥对夫君皇上的谏议规正作用。</p><p class="ql-block"> 帝后之间,是世界上最复杂微妙的关系之一。在皇帝占据权势和感情绝对优势的情况下,皇后的实际地位和具体作用往往千差万别,弱者多半沦为任人摆布的附庸和玩偶,有的甚至成为被宠妃欺凌戕害的对象。强者则可能扰乱纲纪,干预朝政,成为乱政祸魁。破解这一困局,无疑是极具挑战性、也亟需超凡脱俗的政治智慧的历史难题。可在这方面,马皇后却取得了成功,成了中国封建史上皇后一族<span style="font-size: 18px;">屈指可数的佼佼者。她以自己的作为,给出了何为贤后的标准答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明朝建立,朱元璋的结发妻子马氏理所当然地成了皇后。此刻的她,尽管与当了皇帝的朱元璋已经有十六年同舟共济、患难与共的婚姻生活,但是,对于怎样做皇后,如何在新的政治平台上与皇帝郎君携手治理江山社稷,对于马皇后,都是一个严峻挑战。比较而言,皇后马氏的压力应该比皇帝要更大一些,因为谁也说不清楚做了皇帝的朱元璋,手握皇权之后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历史证明,马氏皇后成功打败了所有的挑战。分析起来,三个基点耦合而成的坚实基础,构成了她走向辉煌的坦途大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第一,是她基于仁政本源的独立品质。朱元璋是她的丈夫,也是一国之君,马皇后自始至终都对他保持绝对的尊敬和情爱,无条件地支持和辅佐他的治国大计。但同时,身为皇后的她,也始终保持着自己独立的政治个性和皇后应有的职责担当。《后妃列传》收录了这样一件事,一日,问帝:“今天下民安乎?”帝曰:“此非尔所宜问也”。后曰:“陛下天下父,妾辱天下母,子之安否,何可不问”。马皇后凛然正气的坦荡陈述,直言宣示,足可展现其“以天下为己任”的个性担当。更何况她不仅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遇岁旱,辄率宫人蔬食,助祈祷。岁凶,则设麦饭野羹”,以表与天下百姓同甘共苦的仁慈情怀,朱皇帝看到这些,自然会情为所动,“或告以振恤”,经常主动通告赈灾济困的对策安排。</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第二,是她对朱元璋治国理念的正面呼应。譬如,帝尝令重囚筑城,后曰:“赎罪罚役,国家至恩。但疲囚加役,恐仍不免死亡”。帝乃悉赦之。马皇后对皇帝的规谏,抓住了洪武帝恤民恤刑、减少生民死亡的仁慈用心,以子之矛攻子之盾,自然会引起朱元璋重视,收回成命,改正错误。再譬如,帝尝怒责宫人,后亦佯怒,令执付宫正司议罪。帝曰:“何为?”后曰:“帝王不以喜怒加刑罚。当陛下怒时,恐有畸重。付宫正,则酌其平矣。即陛下论人罪亦诏有司耳”。用的也差不多是同样的方法,一场即将发生的惨案,就这么被化解于无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第三,是她针对朱元璋性格和行事特点,运用智慧,巧用“微谏”。正如《后妃列传》所言,“帝前殿决事,或震怒”,情急之下,任性而为,往往会犯错。每当此时,“后伺帝还宫,辄随事微谏”。编纂《明史》的清人别有深意地创设了“微谏”一词,根据缀述的案例,其中之“微”,一者与场合有关,相谏都在后宫,二者采用的方式,大都是夫妻之间的内室私语,而且马皇后的进谏既有女性辨理的精细,但有有意回避妻子常有的纠缠和喋喋不休,也不是朝廷大臣据理争辩的“诤谏”,话不多,道理点到即止,给朱元璋以冷静思考、自省的空间。其中有三个与当时即响当当人物有关的故事。一是李文忠,朱元璋的外甥兼义子。朱元璋好收义子,多为作战英勇的孤儿,以积蓄培植自己的核心力量。其中最中意的三人,外甥李文忠、侄儿朱文正和八岁即被朱元璋收养,十二岁就上阵杀敌的孤儿沐英,都托付马氏调教,马氏亦视若己出,用心照顾培养,后来他们都成了明朝开国元勋,战功显赫。李文忠镇守严州,地处敌后战略要地,朱元璋手下权臣杨宪“诬其不法”,“帝欲召还”。面对朱元璋这一显失唐突的决定,马皇后在私下提出不同意见,款款言道:“严,敌境也,轻易将不宜。且文忠素贤,宪言讵可信”。前以用兵之道,后以知人之诚,朱元璋幡然醒悟,“遂已”,改变了决定,于是才有李文忠的严州大捷。如果依了杨宪的诬告,李文忠后来能否战功卓著,封曹国公,掌大都督府兼管国子监,在功臣榜上排列第三,还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二是被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太子朱标老师的宋濂。洪武十三年,宋濂的孙子宋慎被</span>牵扯进胡惟庸案,按律,已告老还乡三年的宋濂亦论罪当死。马皇后因此劝谏:“民家为子弟延师,尚以礼全终始,况天子乎?且濂家居,必不知情。”帝不听。等到侍候陪同朱元璋吃饭的时候,皇后“不御酒肉”,帝问故,对曰:“妾为宋先生作福事也”。“帝恻然,投箸起。明日赦濂,安置茂州”。法外开恩,成就了一段君臣义师生情。三则是当时富甲天下的巨贾沈万三。明朝建都南京,修筑城墙,“吴兴富民沈秀者,助筑都城三之一,又请犒军”。犯了朝廷大忌,本就对巨商富豪怀有敌意的朱元璋,闻之大怒,说:“匹夫犒天子军,乱民也,宜诛。”见此情形,马皇后慨然而言:“妾闻法者,诛不法也,非以诛不祥。民富敌国,民自不祥。不祥之民,天将灾之,陛下何诛焉。”采纳皇后谏言的洪武帝,“释秀,戍云南”,富甲天下的沈秀沈万三因此捡回了一条命。</p><p class="ql-block"> 由这些不难看出,马皇后看事通透,论理中肯严谨,一语中的,是一个智慧的贤者,朱元璋本质上也是一个讲道理的人,他们这般两心相印,“妇唱夫随”,也是一种绝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第三个层次,仁慈善良的品性作为,为明王朝赢得了民心和向心力。心里装着社稷民生,一生为之努力,是马皇后最大的人生抱负,也是她最具人性光彩的魅力所在。于公于私,都是仁慈善良之举。</p><p class="ql-block"> 在防灾赈灾上,她体察民间疾苦,主张“赈恤不如蓄积之先备也”,后来朝廷在全国官仓与民仓并举,储备粮食,以供灾时及时赈济灾民,收到了比较好的社会效果,印证了她为民众利益着想的切实和准确。</p><p class="ql-block"> 再比如,一次皇帝朱元璋到太学视察,回来以后,马皇后在得知“生徒数千”后,在为“人才众矣”喜悦的同时,也敏锐地发现一个问题,向皇帝提出:“诸生有廪食,妻子将何所仰给?”于是才有了朝廷“立红板仓,积粮赐其家,太学生家粮自后始”的良政善行,对读书人的关心照顾,可谓体贴入微,在读书人中为国家社稷赚足了向心力和凝聚力。</p><p class="ql-block"> 最让人动容感动,甚至被震撼的,是她在寝疾病危时刻的表现。</p><p class="ql-block"> 面对“群臣请祷祀,求良医”,她<span style="font-size: 18px;">断然否决,并</span>对朱元璋说:“死生,命也,祷祀何益。且医何能活人。使服药不效,得毋以妾故而罪诸医乎?”临危之际,劝丈夫以平常心看待她的生死,不要过度伤悲。提醒皇帝,不能因为她的不治惩罚治罪给她诊治的医生,不忘对诊治医生的庇护。</p><p class="ql-block"> “疾亟,帝问所欲言”,马皇后留下遗言,“愿陛下求贤纳谏,慎终如始,子孙皆贤,臣民得所而已”。其中没有一丝私情,句句都是江山社稷大计。面对马皇后的离去,“帝恸哭”,之后十六年不复立后,惺惺迷离之中的真情,从生活到政治的感慨、敬佩、留恋、不舍,比起“长恨歌”中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生死相守,显然要崇高许多。</p><p class="ql-block"> 马皇后作为“一代贤后”,人格魅力和平生功业影响巨大。去世之后,宫人们特意为她写了一首歌,以传唱寄托敬仰缅怀之情意。《明史》特意收录这首歌,以表对马皇后的尊敬,其中或许也有以此作为综合评价的用意。我以为其中“我后圣慈,化行家邦。抚我育我,怀德难忘。怀德难忘,于万斯年”,应该是当时人们对“太祖孝慈高皇后马氏”最真实、也最贴切的沉浸式评价和发自肺腑的崇敬缅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2.4.4.于淮水之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