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天坛悠悠已有600载

大谦视界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前言</p><p class="ql-block">北京天坛建成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是现存世界上最大的古代祭天建筑群。它是传承中国古代祭天文化杰作,智慧结晶和无价瑰宝。</p><p class="ql-block">天坛的建造是古人对天的认知和辩证思考的反映,是统治者在政治纲常上处理天人关系的体现。其所蕴含“天人合一”的文化精髓, 对中华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天人合德、敬天尊祖、重农礼神、崇尚自然等朴素而鮮明的规则,构建了几千年来华夏民族的认知形态、生存哲学和价值体系,并在明清时期积淀成北京天坛坚实的文化内核。</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 浩浩600载匆匆而过,天坛的历史演变是北京城市发展、中国时代变革的缩影。天坛的发展历程,铭刻着民族文化的记忆,承载着灿烂的华夏文明。白驹过隙,王朝风流散尽,如今的天坛架起了古老与现代的文化桥梁,成为古都北京象征、国家5A景区、世界文化遗产。</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按笔者游览路线,从东门进。穿过苍松翠柏之间,就进入到宰牲亭。天坛北宰牲亭是天坛公园的一个建筑群,位于东侧,西侧是北神厨建筑,北宰牲亭、北神厨建筑共两个院落五个殿。</p> <p class="ql-block">这是宰牲亭内宰杀牲口时烧开水的灶台。</p> <p class="ql-block">祈年门</p> <p class="ql-block">祈年门外燎炉。</p><p class="ql-block">在内墙的东西隅,有一座用绿色琉璃砖砌成的燔炉,这是皇帝祭天时烧松柏木和送燎时烧祝板(祭文)、祝帛(绸幅)之处。旁边还有瘗坎,祭天仪式结束后,把供的全牛的尾巴割下,和牛血、牛毛都埋入坎中,象征人类早期吃生肉茹毛饮血之意。在炉前一字排开八座燎炉,在坛东西壝内门左右又各列一座铁燎炉。这十二座铁燎炉是祭天时焚烧松柏木的器具。其时炉中生火焰,照明全坛,清香宜人。明代嘉靖年间,一些出入宫廷的道士说,松柏烧时会劈啪作响,象征“净坛除邪”,青烟升腾直达天穹。嘉靖皇帝朱厚熜一心想长生不老,所以祭天仪式十分隆重。</p> <p class="ql-block">“千龙吐水”又称螭首排水</p><p class="ql-block">为了排除下雨天的积水,在每一根望柱下都有一个龙头形状的出水口,学名叫螭首,龙口中有小孔与台面相通。</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皇乾殿</p><p class="ql-block">皇乾殿是专为平时供奉“皇天上帝”和皇帝列祖列宗神版的殿宇。</p><p class="ql-block">一座庑殿式大殿,覆盖蓝色的琉璃瓦,下面有汉白玉石栏杆的台基座。</p> <p class="ql-block">皇乾殿,它坐落在祈年墙环绕的矩形院落里,其间有琉璃门相通。</p><p class="ql-block">神版均供奉在形状象屋宇的神龛里,每逢农历初一、十五,管理祀祭的衙署定时派官员扫尘、上香。祭祀前一天,皇帝到此上香行礼后,由礼部尚书上香,行三跪九叩礼再由太常寺卿率官员将神牌恭请至龙亭内安放,由銮仪卫的样铒抬至祈年殿内各相应神位安放、受祭。</p> <p class="ql-block">祈年殿在天坛的北部,也称为祈谷坛,原名大祈殿、泰享殿,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是天坛最早的建筑物。乾隆十六年(1751年)修缮后,改名为祈年殿。光绪十五年(1889年)毁于雷火,数年后按原样重建。</p><p class="ql-block">目前的祈年殿是一座直径32.72米的圆形建筑,建于三层汉白玉台基之上。鎏金宝顶蓝瓦三重檐攒尖顶,层层收进,总高38米。祈年殿内有28根金丝楠木大柱,里圈的四根寓意春夏秋冬四季,中间一圈12根寓意12个月,最外一圈12根寓意12时辰以及周天星宿。</p><p class="ql-block">祈年殿是天坛的主体建筑,又称祈谷殿,是明清两代皇帝孟春祈谷之所。它是一座镏金宝顶、蓝瓦红柱、金碧辉煌的彩绘三层重檐圆形大殿。祈年殿采用的是上殿下屋的构造形式。大殿建于高6米的白石雕栏环绕的三层汉白玉圆台上,即为祈谷坛,颇有拔地擎天之势,壮观恢弘。祈年殿为砖木结构,祈年殿高38米,直径32米,三层重檐向上逐层收缩作伞状。建筑独特,无大梁长檩及铁钉,28根楠木巨柱环绕排列,支撑着殿顶的重量。祈年殿是按照"敬天礼神"的思想设计的,殿为圆形,象征天圆;瓦为蓝色,象征蓝天。</p><p class="ql-block">祈年殿的内部结构比较独特:不用大梁和长檩,仅用楠木柱和枋桷相互衔接支撑屋顶。殿内柱子的数目,据说也是按照天象建立起来的。内围的四根"龙井柱"象征一年四季春、夏、秋、冬;中围的12根"金柱"象征一年12个月;外围的十二根"檐柱"象征一天12个时辰。中层和外层相加的24根,象征一年24个节气。三层总共28根象征天上28星宿。再加上柱顶端的八根铜柱,总共36根,象征36天罡。殿内地板的正中是一块圆形大理石,带有天然的龙凤花纹,与殿顶的蟠龙藻井和四周彩绘金描的龙凤和玺图案相六祈年殿宝顶下的雷公柱则象征皇帝的"一统天下"。祈年殿的藻井是由两层斗栱及一层天花组成,中间为金色龙凤浮雕,结构精巧,富丽华贵。互呼应,使整座殿堂显得十分富丽堂皇。</p><p class="ql-block">祈年殿的殿座就是圆形的祈谷坛,三层6米高,气势巍峨。坛周有矮墙一重,东南角设燔柴炉、瘗坎、燎炉和具服台。坛北有皇干殿,面阔五间,原先放置祖先神牌,后来牌位移至太庙。坛边还有祈年门、神库、神厨、宰牲亭、走牲路和长廊等附属建筑。长廊南面的广场上有七星石,是嘉靖年间放置的镇石。</p> <p class="ql-block">丹陛桥</p><p class="ql-block">丹陛桥位于北京天坛公园祈年殿前,又叫海墁大道,是一座巨大漫长的砖石平台,长360米、宽30米,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p><p class="ql-block">因其下面有两孔涵洞而称桥。</p><p class="ql-block">丹陛桥呈南北走向,其南端稍高出地表,北端高出地表逾4.5米。它南接圜丘成贞门,北接及祈谷坛南砖门,将圜丘与祈年殿结为一体,构成天坛建筑的主轴线。</p> <p class="ql-block">皇穹宇及东西配殿,皇穹宇距今已有四百多年历史。皇穹宇整个殿宇用八根檐柱支撑,顶无横梁,由众多斗拱层层上叠,天花板层层收缩,组成美丽的穹窿圆顶式的藻井。 据说在皇穹宇前面有三块神奇的石板,第一块处击掌回音一声,第二块处回音两声,第三块处回音三声;皇穹宇殿内正中。</p> <p class="ql-block">回音壁:</p><p class="ql-block">面极其光滑整齐,对声波的折射是十分规则的。只要两个人分别站在东、西配殿后,贴墙而立,一个人靠墙向北说话,声波就会沿着墙壁连续反射前进,传到一、二百米的另一端,无论说话声音多小,也可以使对方听得清清楚楚,而且声音悠长,堪称奇趣,给人造成一种“天人感应”的神秘气氛。所以称之为“回音壁”。</p><p class="ql-block">只可惜,由于在不久以前,</p><p class="ql-block">没有得到妥善保护,墙壁被游人刻画,现在墙壁面已经已经年久刻蚀不堪 ,已经没有回应的功能了,非常痛心。</p> <p class="ql-block">圜丘</p><p class="ql-block"> 是皇帝举行冬至祭天大典的场所,又称祭天坛,位于天坛南半部,坐北朝南,四周绕以红色宫墙,上饰绿色琉璃瓦,俗称“子墙”,始建于嘉靖九年(1530年),</p><p class="ql-block">子墙四周各有一大门。北门叫成贞门,也称北天门;东门叫泰元门,也称东天门;西门叫广利门,也称西天门。南面正门叫昭亨门,也称南天门。每座门上题有满汉合璧门额。各门名称的第二个字顺序排列为元、亨、利、贞。“元”,代表始生万物,天地生物无偏私;“亨”为万物生长繁茂亨通;“利”,为天地阴阳相合,从而使万物生长各得其宜;“贞”,为天地阴阳保持相合而不偏,以使万物能够正固而持久。</p> <p class="ql-block">斋宫:</p><p class="ql-block">位于天坛西坛门内,占地约四万平方米,双重围墙,内墙四周有廊167间,是卫士们避风雨处,正殿为五间无梁殿,是京城著名建筑之一。顶部用蓝色琉璃瓦覆盖,表示在天之前不敢称尊。殿前露台上设有时辰碑亭和斋戒铜人亭,铜人高1.5尺,身穿古代文官服,手持一刻有“斋戒”二字的铜牌,相传是仿唐朝宰相魏征而制(魏征以敢谏著称)。正殿后是五间寝宫,为皇帝祭祀前斋戒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在斋宫的东南角有一座钟楼,内悬永乐年铸素面大钟一口。一般讲,钟楼和鼓楼是相对设置的,但在这里却没有发现鼓楼,这是为啥呢?其实这里面大有讲究。有的叫“晨钟暮鼓”,而作为皇家祭祀建筑的天坛,只设钟楼,不设鼓楼,则是有着只取“晨钟”,舍弃“暮鼓”,寓意皇帝永生之意。除此之外,在祭祀礼仪中,钟声比鼓声传得更远,可以让更多的百姓听到,有着“击钟聚众”之用,所以钟比鼓在祭祀时地位更加重要。其实,地坛和历代帝王庙也都是只设钟楼,而不设鼓楼的。</p><p class="ql-block">这口钟名为“乾隆铜钟”,清乾隆16年,(1751年),在天坛外坛增辟一门,门内建钟楼一座,内悬铜钟,皇帝进出该门时,由銮仪卫鸣钟迎送。</p> <p class="ql-block">双环万寿亭 </p><p class="ql-block"> 是由一对重檐圆亭套合而成的,结构奇特、严谨,造型端庄、匀称。屋面覆孔雀蓝琉璃瓦,色彩明快,是古建佳作,为国内古建仅存的一例。此亭原建于中南海,据传是清代乾隆六年(公元1741年),乾隆皇帝为祝贺其生母五十大寿而建的。此亭的平面形状寓意一对寿桃,亭前台阶形若两个桃尖,取意“和合、吉祥、长寿”之意。此亭是上世纪的1975年由中南海迁建至此处的。</p> <p class="ql-block">七星石</p><p class="ql-block">明.嘉靖年间,于大亨殿东南,放置镇灾七块巨形镇石,上刻山水纹形,讹传是天上的陨石,其实寓意天上的七星。满族入住中原为了表明满族是华夏的一员,乾隆皇帝召令于东北方向再曾一石,有华夏一家,江山一统的意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