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的轮回,球迷总是怀揣梦想,充满期待,然而20余载依然经历期望-失望-绝望

<p class="ql-block">1997年暑假,因上个学期带足球队取得学校历史突破,又因为当时年轻校长破格选拔人才,经区负责奥数教研员对全中小教师的测试,本人在用时,做题技巧,所用时间均位列全中小前列,所以当时,面临教奥数,还是教体育的双重选择,但那时候对足球的热爱还是毅然选择体育,当时整个尹家府乡掀起了足球热,村与村之间,班与班,足球比赛比比皆是,村里废弃的场院,并校后遗留下的旧操场,都成为孩子们挥洒汗水,张扬青春的热土,假如这种状态持续下去十年,至少中国多了一大批基础球迷。</p> <p class="ql-block">现实很残酷,原来的男篮,田径队属于梯队建设,所以在五升六中选材已经很难了,第一男生总人数有限,有点体育特长的已经被田径队,男篮选走了。第二自己的规划也需要从带队时的无奈的英式打法向技术流改变。因此向体育主任提出三年计划,体育主任是个特热爱足球的人,所以建队设想,总体规划得到共识。把学生选材定在了三升四,四升五里面,六年级现有队员一起组队,同时自己一直觉得,任何一项体育项目一定是智力和体力完美结合的统一体,所以选拔时注重孩子的学习能力的强弱。</p> <p class="ql-block">有了建队思路后自己开始思索自己的不足,本身自己不属于技术型,那么就需要补充自己的能力,那时候几乎每天体育课前,自己都去操场熟悉球性,各种技术动作,那时候几个体育教师早晨学生课前几乎都是在操场长短传,低中高各种传球,停球。那时候网络还没有认知足球只能通过书籍,看动作每一步,侧重点在哪,发力顺序,同时在足球直播中看各种配合,这些都很好补充自己的不足,那几年几乎国安足协杯总能拿到好成绩,自己也是几次去现场观看,赛前各种练习,实战高快组合,边中结合,前后中三路整体前移,后退,给自己的整体打法构建提供了理论基础。</p> <p class="ql-block">队员训练上也是,球性的练习比较多,各种拉球,低中高停球,停球和下一个动作的连接,结合孩子自身特点的过人,无怪乎三种,变向,速度,变向和速度完美结合型,那时候从书上看到中国孩子和外国孩子的踝关节力量有差距,而变向,变速踝关节支撑有重要作用,所以针对性提踵练习,能提高踝关节力量的动作比较多,身体灵活性,协调性,柔韧性都有针对性练习。开始很多孩子以为踢球就是拿个球在一起抢,踢,这些基本动作训练枯燥无味,孩子积极性不高,开始开展各种小对抗,练习这些,个性发挥和整体训练相结合。同时训练中看孩子的主动脚,性格特征,技术特点,速度耐力,考察适合自己阵型的每个位置人员。人员搭配做到最优化。在实战中利用身体护球,快速合理踢球成为主旋律。</p> <p class="ql-block">而实战最好的陪练就是那帮毕业没几年的兄弟,经常我带着我的后卫队员,对抗有老师们组成的教师队,比赛中随时可能停下来,告诉孩子如何跑位,如何接应,失球后如何相互鼓励,边中后卫如何换位,比赛中边后卫放外保内等基本要求,中后卫后插上和中场如何前后换位,边路下底传中,中路门前包抄抢点射门。前锋游弋在对方后卫左右,反越位练习,尽管孩子小有些即使实现也会被老师追上,但不妨碍孩子们成型打法的实现。</p> <p class="ql-block">转眼来年暑假至,因为六年级孩子不是训练重点,但因为去年的积累,规则规定可以作为东道主申请,进入复赛还是没问题,因为东道主,比赛场次的安排,教练的安排,以及用初中生都能合理安排,这就是现实,但当时张镇教练是师哥,师范时一起踢过,又因为他(已过世)和我最好的兄弟在一个学校,因为兄弟一起玩过,所以找到我说第一年弄给学校一个交代,让我把东道主让给他,因为。。。我让给他,争小组第二晋级再说,结果玩大了,把自己玩出局。</p> <p class="ql-block">好在领导知道我的训练重点也看到我在训练上的投入,但我始终觉得对不起我六年级那个队长,他当时的能力绝对高出同龄人很多,技术,心理,控场能力,所以那个暑假我骑着摩托专门去了杨镇一中那时候是足球传统校,看他们训练,找那个教练推荐我的队长,可人家高高在上的样子,一听队长身高连谈的兴趣都没有,那是我第一次为了一个孩子去求人。性格里很少去求别人。国策都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当初国脚古广明在国家队何其重要,面对不同的对手选适合的队员,可中国那时候把队员高大化作为标杆去选拔,耽误了一批身高不足,特点突出的队员。惋惜➕无奈。</p> <p class="ql-block">两年多的训练渐渐展现效果,由一开始教师陪练完胜,到慢慢相互抗衡,到互有得失,孩子踢球越来越自信,相互补位,有了大局观,各种性格特点,拖后自由人张伟,防守进攻均衡,大闸一样,两名边后卫左右脚搭配,中场有个百米13秒的体力充沛,能前插能退防的朝鲜族小伙,有向前意识,传威胁球的郭健,前锋有罗马里奥式的小涛,越到门前越冷静,总把球打到守门员最脆弱的部门。那是我最满意的一届,也是从英式打法向技术流完美的脱变,从开始的建队思路,但平时训练也时常督促孩子们语文数学考试成绩,作业的完成情况。事后看那群孩子大多数都上了高一级学府,有几个大学毕业。</p> <p class="ql-block">但现实就是这么残酷,又一年暑假来了,我本想带着这一届孩子大杀四方,可规则和手气真的给我开了天大的玩笑,让我彻底告别足球执教路,规则,小组第一出线,第二淘汰。手气抽到了南法信,不是怕对方有多硬是因为两年前那个让我第五,欠下的情总是要还的。自己对名利的追求远没有感情重要,这几乎陪伴我到现在。因为地缘关系那时候三高俱乐部(国安预备队)在后沙峪,河西很多学校的孩子在那带训代练,南法信有四个在那,但这不会影响我对孩子们的信任,干就完了,比赛在高丽营(或者张喜庄)年代久远忘记了,那时候完全有可能被几个河西球队做掉。从开始抽签就知道了结局,我要还南法信刘哥一个人情,赛前我就问刘哥小组哪队强,一天两赛,我们是上午第三场,下午还有一场,第一场我作为教练观察下午场次的对手,看对方哪个队员威胁大,如何应对。第一场是高丽营或者张喜庄忘了,肯定不是东道主,因为我是河东的,没有任何信息可以采集,东道主肯定会观察,不会第一场拼我。这两个队是刘哥夺第一的绊脚石。第一场队员们很牛,完胜2:0,但对方也拼的很凶,孩子们体力也到了极限。下午第二场东道主,对方也认真看了我们上午的比赛,而且东道主没有比赛,体力充沛,这就是东道主场次安排的优势,对方也很强,整个上半场被压制,区体委群体科领导尹丽珍也到现场,我们主任和一个兄弟都觉得我该把前锋换下来,因为他拼第一场太狠了,跑不动了,半场又来回防守,我对主任说,他是赢的希望,有他在不光牵制,他能进球,期间我告诉他不参与回防,跟对方后卫一趟线,我也问过后卫张伟防守压力,那时候孩子们因为防守时形成一股劲,那就是势,整体队形不乱,果不其然半场后,对方得势不得分开始慌乱,下半场小涛利用反越位打入一球,最终小胜,尹丽珍都说看人家那球队打法成型,我直接怼回去了,就是你们那操蛋的政策,我不玩了,世界杯小组第一二甚至第三都有可能晋级。第一天结束我跟刘哥说你的晋级障碍我扫了,明天我不来了,祝你好运。第二天对南法信也没去但我也想不去万一要赢了,我就接着打下去,可我交出指挥权没有万一,再一次为了自己的人情关,葬送了三年的努力,这一次我看到孩子们流泪了,带着绝望离开了足球圈,开始了数学组的教学。</p> <p class="ql-block">几点思考,第一14亿人口不等于足球人口,关键是普及,阵地一定在学校。一定总有球迷基数,至少喜欢踢。</p><p class="ql-block">第二足协一定要有一批甘愿扎根基层的教练员,这些人的权和利一定不以成绩作为标准。选材一定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联赛中树立正面形象,加强球员和孩子互动。别弄得球员高高在上。对场上一些以伤人为目的的动作严厉打击甚至严重到不允许各级别赛场出现。</p><p class="ql-block">第三媒体不要动辄超白金,白金一代就捧,出现点失误就开始讨伐,给球员一个空间。</p><p class="ql-block">第四国家队一定要有国家荣誉感,当初贺龙元帅曾经解散国家队下放部队锻炼,有人拿这次意大利都没出现自我安慰,但输球后意大利队员场地边抱头痛哭又有几人记得,国足失利又是何种表现。</p><p class="ql-block">第五,队员一定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这和一个人抗压能力有一定关系,为何韩国人能顽强到最后一分钟,而中国总是黑色几分钟。就向当初国安队的胜也爱你败也爱你不拼不爱你。当初高陵张军奥运会决赛18:20落后,那句国骂我丝毫没觉得有损高陵的形象,那是破釜沉舟的勇气,敢于拼搏的决心。曾看过一个刘性拳击选手应对赛前日本选手挑衅,直接说我和他打命,说出那一句,他已经在我心里赢得了位置。场上需要一些精神,现在的球员忘了,马林为了头球撞门柱,那个年代足球人在亚洲挣得的荣誉和脸面了吗。赢得对手尊重最好的方式一个是打败对手,一个是展现体育精神。</p><p class="ql-block">第六,国际惯例都是把各种荣誉,作为俱乐部谈判的标准,那评选时一定要公开公正确实把愿意为国效力的队员选上来。</p><p class="ql-block">第七在各级比赛中严禁以大打小,追求成绩,否则封杀,建立各年龄段球员报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