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心中那盏灯

宋胜生

随着越来越多的教育者意识到教育变革的迫切性,创新学校、创新教育模式如雨后春笋一般涌现出来。对教育者来说,需要分辨真正有益于孩子学习效果的教学模式;对家长来说,需要了解学校的教育是否真正顺应时代变化,因为这两者都关乎孩子未来走出校园后的人生发展。中国学校教育战略咨询专家沈祖芸老师认为,<i style=""><font color="#ed2308" style=""><b>一所真正创新的学校,应该是一所课程创新、顺应教学规律、重视师生关系的学校。</b></font></i> 今天,各色各样的创新学校、创新教育模式,正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令人眼花缭乱。<br><br> 目前从形式上来看,可能有这样一些大类别:比如,在校学生规模很小的“小微学校”,引入PBL、STEM等学习方式和课程的民办创新学校,从内部结构入手进行系统变革的公立学校,还有疫情期间冒出来的大量利用线上课程资源的混合式学习的学校… …<br><br> 在这样纷繁复杂的学校样态面前,家长可能很懵:究竟该怎么选?什么样的学校,才是真正的创新学校?当然还有一个更为本质的问题:教育一定需要创新,才能让孩子应对未来挑战吗?<br><br> 这些问题请中国学校教育战略咨询专家沈祖芸老师来回答,再合适不过了。<br><br> 作为一名有着26年实践经验的教育研究者,她曾为上海93所新优质学校共同体、北京十一联盟学校、青岛中学等做过战略发展规划,培训了100多位中小学校长,还参与了《面向未来的中国K12学习蓝图》这一国家级课题。<br><br> 2019年至今,她已连续寻访了100多位教育工作者,实地考察了国内100多所、国外50多所不同类型的中小学校和20多所世界知名高校,并将自己的一线调研心得和对教育趋势的判断,整理成年度《全球教育报告》。<br><br> 沈祖芸实地考察过的中小学里,不乏各种各样的创新学校样态,但是在她看来,对创新学校及创新教育的辨别,其实很简单。<br><br> “要判断一所学校,是否称得上是创新学校,就看它的课程有没有变。如果课程结构没有改变,形式上再怎么‘翻花样’,都只能是一种隔靴搔痒。” <br><br> 此外,擅长从底层逻辑出发,思考教育本质的沈祖芸,通过一线的走访和调研,对教育现状和未来趋势也有着更深层次的理解。<br><br><b><i><font color="#ed2308">  “知识经济时代,专业分工的边界越来越模糊,世界不再是按照领域来划分,而是按照挑战组织起来的。因此,今天世界各地的学校教育,都在不断突破和创新,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应对未知世界的能力。”</font></i></b><br><br> 在将近2个小时的专访里,沈祖芸老师围绕教育创新的必要性、创新学校的本质特征,以及家长的教育选择等方面,娓娓道来。 <b><i><font color="#ed2308"> 01<br> 为什么教育要创新?<br><br> 教育底层逻辑已经变了</font></i></b><div> 从2019年开始,沈祖芸在她主理的《全球教育报告》里,提出“教育七灯”这一模型,作为观察教育发展方位的基本框架。</div><br> 何为“教育的七盏灯”?其实就是观察教育发展到什么程度的七个核心要素,即组织、空间、教育者、学习内容、学习方式、教育目标和评价体系。这七盏灯可以用来观察,一个时代的教育或是某一所学校,能否应对时代转型所提出的需求和挑战。<br><br> 回到文章开头的困惑:“教育一定需要创新,才能让孩子应对未来挑战吗?”<br><br> 沈祖芸希望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们,都能站在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今天的大多数学校,都还在沿用过去工业时代的传统教育模式。我们所处的时代已经发生了剧烈的变化,教育的‘七盏灯’却几乎没变,这正是教育引发焦虑的根本原因。”<br><br> 沈祖芸展示了教育七灯的模型图。从最顶部的那盏灯开始看,当前全球的教育目标已经发生了变化。从传统流水线式的知识技能传授,转变为关照个体差异的基于每一个人成长体验的核心素养培育。<br><br> 但这个教育目标要真正落地,就需要探索如何转变教育者的观念与行为,如何重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如何提供满足个性化需求的学习空间,还有如何让隐藏在冰山之下的组织系统能够托举起新的文化生态,当然还需要评价体系的调适让变革始终走在目标轨道上。<br><br> 这是一条漫长而艰难的转变之路。今天,时代的确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br><br> 2019年11月,教育部发布了2020年新增的9大专业。有氢能技术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服务、跨境电子商务、研学旅行管理与服务、冰雪设施运维与管理等等。难以想象,这些当前需求旺盛的专业,5年前几乎不存在这些需求。<br><br> 沈祖芸还深入统计了一下,从2015年到2019年,短短的4年时间里,我国实际撤销的专业高达924个,新增专业近8000个。这就意味着,假如你是一个大学生,很可能刚毕业,所学的专业就没了。<br><br> 而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更迫切的焦虑还在于,从小到大在学校里学的东西,可能根本没办法应对真实的社会需求;职场上急需要的能力和素养,学校里又没有教。<br><br> 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错位?<br><br> 因为今天这个日益不确定的时代,对教育提出的需求已经变了。它迫切需要的是什么样的人才?是能够面对时代的不确定性,具有强大适应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终身学习者。<br><br> 对此,沈祖芸有过这样的判断:“世界不是按照领域来划分的,而是围绕挑战组织起来的”。这一特征在今天已经越来越明显。<br><br> 因此,“教育七灯”也必须围绕这一核心目标而变。<br><br> 比如,教育工作者必须成为终身学习者,他们不仅传递人类已有的知识经验,更要培养面向未来的能力和素养;学校组织结构,应该让每个孩子被充分关注;学习方式要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评价方式也要变得多元化,转向评估学习者的综合能力…<br><br> 沈祖芸感慨,时代发展的车轮在飞速向前,在今天这个时代,如果我们依然沿用传统工业时代的“教育七灯”,不思改变,那么,一代代学生只能在黑暗中“抓瞎”,而教育所引发的焦虑和撕裂,也就不会结束。 <b><i><font color="#ed2308"> 02<br> 唯有课程变了<br> 才是真正的创新教育</font></i></b><div> 为了能让“教育七灯”跟上这个时代的需要,很多国家已经开始行动起来。</div><br> 今天,世界各国已经涌现出大量的创新学校,它们成为教育改革的先行者。同样,中国也开始有越来越多的小微学校、富有创新特色的民办和公立学校、以及采用“线上+线下模式”的新型学校等等。<br><br> “正所谓不破不立。各式各样的创新教育探索,正试图将我们的教育,从原有的工业模式轨道上踩下刹车,转变方向,这是 非常值得鼓励的。”<br><br> 但是,沈祖芸也看到了一些误区。<br><br> 比如,只有形式上的创新,却没有逃脱应试教育的本质。有一些学校,尽管引入了STEAM、PBL这样的课程和教学法,活动时段搞得热热闹闹,而更多的课堂教学都已经在传统教学的轨道上,学校教育两张皮现象比较严重。<br><br> 这样的学校,除了在学习环境、课堂活动上“翻花样”,教育最核心的内容,其实并没有什么改变。<br><br> 那么,什么才是创新教育最核心的内容?家长在选择一所学校时,究竟应该看重哪些方面?沈祖芸给出了一些判断依据。<br><br> 首先,只有课程变了的学校,才是真正的创新学校;<br><br> 在沈祖芸眼里,无论什么样的创新教育样态,最关键的是,课程是否变了。当然,课程的改变,不是加几门茶艺课、STEAM课程,而是整个课程结构发生了变化。<br><br> 以北京亦庄实验小学为例。这是一所由北京十一学校全面托管的公立小学,首倡全科教师包班教学来实现超学科课程融合的理念,学校对小学课程进行了彻底重构。<br><br> 学校从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完全取消了语文、数学、外语等传统的分科教学,教师正在完成从教走向学的改变,并以主题式和任务式学习贯穿始终。<br><br> 为什么要这样设置?因为小学阶段,一个孩子最迫切的需要,是勘探自己内在的各种可能性。而传统单维度的分科学习、被动的知识传授,恰恰捆绑住了孩子的探索欲望和动力。这也是造成当前幼小衔接过程中家庭愿意花精力和金钱投入全面抢跑的原因。<br><br> 到了初中阶段,一个孩子的探索领域开始慢慢聚焦,擅长哪方面开始显现,这个阶段就开始按照学习领域来划分,出现一些学科群。比如,对应沟通与表达能力的语文、英语、设计、艺术学科群,包括;对应数理应用和逻辑能力的数学、计算机、科学、工程技术学科群。<br><br> 到了高中阶段,伴随学生更深入的学习,学生的学科偏好和人生志趣开始形成,此时单科教学及跨学科学习任务的组合就非常适合这个年龄段的学生。<br><br> 沈祖芸表示,这样一种课程体系的重构,正是依据一个孩子的认知和成长规律。唯有课程真正发生了变革与重构,才是教育理念上的彻底颠覆。<br><br> “学校是走向社会之前的‘社会’,因此,学校课程必须要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探索、试错、失败与成功的经验,这样他们才能从容走向社会,去解决真实世界里的问题。”<br><br> 其次,要警惕那些违背教育规律的学校;<br><br> 今天无论国内外,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那就是创办者带着明显的个人喜好来创办一所学校,他们将个人喜好,作为办学标准或人才培养目标;<br><br> 还有一类办学者,因为对现实教育强烈不满,内心憋着一股“与传统教育彻底决裂”的劲儿,常常将传统学校完全视为“对立面”,以此确立自己的办学标准、教育方式。<br><br> 沈祖芸认为,这两种办学心态都有很大的问题。“办学最重要的是客观、求真、回归教育本质的心态。办学者的个人喜好和经验,应该让位于教育规律本身。”<br><br><div> 她甚至认为,根本不存在什么“创新学校”,所有面向未来的最好方式就是回到本来的样子,而教育一旦回归本质,释放人的潜能,那么它就是一所走在“正道”上的好学校。<br><br> 埃隆·马斯克创办的Ad Astra学校,就是这样一所带有创办者强烈个人风格的学校,他的5个孩子都在这所学校上课。据了解,Ad Astra学校只专注数学、科学、工程学和伦理学教育,几乎不教语言课程,也没有音乐和体育等科目。<br><br> 因为马斯克认为,未来随着人工智能和实时翻译的发展,语言技能会越来越边缘化;而音乐欣赏和体育运动完全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解决,也没有必要在学校学习。<br><br> 沈祖芸坦言,Ad Astra就是一种典型的办学误区,它完全建立于“科技狂人”的个人喜好之上,却违背了很多最简单的教育规律。<br><br> “也许有一部分孩子的确适合这样的学习方式,但一定不是大多数孩子;你可以选择这样的学校去增加孩子的学习经历,但不应该把它作为榜样或标杆去效仿。学校教育永远都是国家需求、社会需求和个人成长需求三方面的和谐统一,缺一不可。”沈祖芸说。<br><br> 因此,家长在选择学校的时候,在面对这类带有强烈个人风格,却不一定遵循基本教育规律或者不一定适合孩子的学校时,要保留一份清醒。<br><br> 此外,要重视一所学校的师生关系;<br><br> 沈祖芸很认可这样一种说法:教育学,首先是关系学。如果一所学校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没有构建好,那么教育还没开始,就已经结束了。<br><br> 良好的师生关系,在一个孩子的成长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研究表明,如果孩子能在学校里与至少一位成年人,建立良好的关系,那么这个孩子将更有可能取得成功。<br><br> 沈祖芸认为,没有重要的关系就不可能展开有意义的学习。了解我们的学生并帮助他们彼此了解,这有助于建立重要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从而使学生之间的学习经验最大化。<br><br> 因此,我们与其关注一所学校的硬件设施、高大上的教学活动、闪闪发光的教师资历,还不如去看一所学校究竟在构建什么样的师生关系。<br><br> 在这里,孩子是否能够与老师真正建立亲密、互信的关系;是否有一群真心热爱孩子,能时时给孩子以包容、鼓励的教师群体;以及学校是否设计了一套有利于良好师生关系打造的评价制度等等。</div> 03<div>  <b><i><font color="#ed2308">那些阻碍教育创新的常见“误解”</font></i></b></div><div> 沈祖芸观察到,今天无论教育工作者、还是家长的内心,都对教育的创新和突破,还有一些根深蒂固的误解。</div><br> 如果这些误解不破除,很多学校的教育改革,压根就不会迈出第一步。<br> <br> <b><i><font color="#ed2308"> 误解一:搞教育创新,是以损失分数为代价的</font></i></b><br><br> 尽管很多人知道,我们需要一种崭新的教育模式,来替代工业时代的教育,但是绝大多数学校还是选择了“墨守陈规”,而很多家长也选择了“视而不见”。<br><br> 因为在他们的内心,搞教育改革和创新,意味着可能损失分数和成绩,风险太大。可这是真的吗?<br><br> 不可否认,的确有一些热衷于搞素质教育,却在应试中表现不佳的学校。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创新教育和考试分数,存在对立关系。<br><br><div> 沈祖芸表示,之所以存在这样的情况,是因为这些学校,没有处理好“学什么”“怎么学”“在哪里学”这三者的和谐统一。也就是说,学习方式、学习内容和学习空间这三盏灯是割裂的,而不是高关联的。<br><br></div><div> 没有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去匹配适切的学习方式,自然更无法设计在哪个空间更能有益于这样的学习了。<br><br> “我们很多学校的课程改革,改的是什么?有的改了内容,比如分不同的层次教学、做加法增设一些老师擅长‘教’的课程;有的只是改了方式,比如内容不变,都在教‘长方体’,却要求孩子到处去测量,明明已有了很多标准答案,但还得假装让孩子实验一遍。”<br><br> 在沈祖芸看来,学什么内容,决定了用什么方式学和在哪里学,这样效益最高。这三者是完全不可分割的。<br><br> 另外,还有评估方式。<br><br></div><div> 沈祖芸认为,纯粹需要日积月累的知识与技能,那么高效的教学方式,显然是讲授和练习,一所学校不能因为要搞创新教育,就排斥这些传统的学习方式;而小组讨论、活动探究、自主学习,这些教学方式应该对应更深层次的能力培养。<br><br> 也就是说,我们学习什么内容,就需要用什么样的学习方式,同时也要确定在哪里学习更有效,并确定采用什么样评价方式,比如既有过程性评价、表现性评价,也有传统的纸笔测试,口头测试。<br><br><b><i><font color="#ed2308"> 误解二:资源薄弱的学校,就没法进行创新改革</font></i></b><br><br> 一所资源薄弱的学校,想要进行创新教育改革,是不是寸步难行?看似好像如此。<br><br> 但是沈祖芸发现,今天90%以上的学校,都会抱怨条件资源不足;而另外5%的学校,恰恰拥抱了条件资源不足,在此基础上实现了创新。 <br><br> 她曾访问过一所位于北京怀柔区燕山南麓的九渡河小学。这是一所山区学校,附近87%的土地都是大山。面对硬件不足、师资紧缺等一系列困境,挑战重重。在这种情况下,这所山村学校怎么为孩子开出丰富多样可选择的课程?<br><br> 于是,这所学校“就地取材”,招来附近80多位拥有一技之长的村民,成为学校的兼职指导老师。他们中有教种花种草、养兔子的,有教做饭、磨豆腐的,还有教木工、艺术剪纸的。<br><br></div><div> 在此基础上,学校再将小学生需要培养的核心素养和能力提炼出来,形成具体学习目标,开发出一系列富有特色的课程,点燃孩子们的学习热情。<br><br> 比如,在豆腐课程中,学生的学习任务是真实问题的解决——帮乡里乡亲把豆腐卖出去。<br><br> 为此,孩子们要学科学,知道磨豆腐的原理;要学数学,对自己磨的豆腐进行合理定价;要学语文,为豆腐写广告语。<br><br> 这些还不够,孩子们还要做渠道调研,和附近的餐厅、农家乐谈判洽谈,签订合同。<br><br></div><div> 就这样,这所学校仅用了半年时间,就成了山村生态链的“链主”,而不再是一座孤岛。更重要的是,年底,区域教研员进行学业水平检查,按照国家课程标准,这所小学的孩子们所达到的知识水平和能力一样都没有少。<br><br></div><div> 沈祖芸还介绍了以色列这个国家的案例,在如此缺乏资源的国度里,以色列却成了全世界最知名的创新之国,因为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理念就是“限制激发创新”,越有限制、越缺乏资源越能够激发出创新的想象力。<br><br> 九渡河小学这所山村小学就是在条件受限的情况下,挖掘出了新的可能性,让学校的边界不断扩大,让孩子的学习动力不断受到激发。<br><br> <b><i><font color="#ed2308"> 误解三:高考指挥棒,是教育创新的最大掣肘</font></i></b><br><br>还有很多人干脆将“教育无法创新”的原因,归结于评价体系——因为高考这根指挥棒没有变,所以教育也不能变。<br><br>实际上,这几年来,中高考试题一直努力朝着考察能力与素养的方向在变革。<br><br>比如,高考语文中,已经开始出现越来越多基于问题解决的试题,要求学生有广博的阅读量和开阔的视野,而不是单纯地分析字词句篇。<br><br>沈组芸预测,未来,中高考将呈现出这样一种趋势:更大占比的内容,不是靠学生单纯记忆和刷题训练可以完成的,而是更有赖于学生平时的阅读储备、深度理解、跨学科学习,以及生活化的体验和经历等等。<br><br>高考的形式虽然还只是一张试卷,但考核内容正在发生变化。如果我们现在还在坚持“高考指挥棒不变,教育不变”这一逻辑链的话,也许很快会进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被动状态。<br><br></div> 最后,沈祖芸借用《什么是最好的教育》作者肯·罗宾逊的一句话:<b><i><font color="#ed2308">“我们教育系统中的成功者,并不是因为这种文化才成功,通常是克服了这种文化才得以成功的”</font></i></b>。<br><br> 今天的教育,也必须要去突破传统教育当中不适应未来的那部分,去彰显人之为人的特点,才能帮助孩子获得真正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