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陈宗甫先生是我六十多年前在南部建兴中学读初中<六三.春>时的同学,由于我们当时家虽相隔甚远却都属伏虎(七一)公社而名副其实的老乡而且同校同班同组相处甚好。</p><p class="ql-block">同学一年后,因当时时代环境所致撤销<六三.春>,宗甫家庭属正宗的贫下中农加上学习成绩优秀被保留插下一年级班读书,我虽然学刁成绩也算优秀则“光荣”地回家“支援农业第一线”。</p><p class="ql-block">一别就是六十多年,其间我虽陆续耳闻宗甫读书、从教许多好消息,又特别是他居然还在伏虎中学教高中几年,却因相别时间较久更因本人一介村夫自惭形秽之感,咫尺之隔从未见面。</p><p class="ql-block">知他后来择优选去南部中学任教,再后来又去更广阔的天地拼搏,直到退休定居绵阳。</p><p class="ql-block">一个偶然的机会,他的堂姐夫高明泽老师送我一本《浮生琐记》上面赫然标名“陈宗甫著”。一卷在手几天功夫一气拜读,掩卷遐思除篇篇精彩文字感动外,同学情、朋友意由然而生。几经辗转得到他的电话才将中断一个花甲的联系又重新“天堑变通途”。</p> <p class="ql-block">年岁与体力之故我们虽仍未蒙面,却时时电波传情。得知老同学病魔缠身,折磨着他的肌体。更难得的是他的爱妻,文中爱称“小七”的相濡以沫的伴侣吴芝芬女士,几十年如一日地陪伴与辛劳。才让老同学有着顽强地与病魔抗争的勇气与精神坚持笔耕不辍大作连连,为文学宝库增添颗颗耀眼明珠。</p><p class="ql-block">老同学赠我大作颇丰,让我读后感概良多。然而自己才疏学浅,或许只是浅尝皮毛而已,个中况味还未入门吧!</p> <p class="ql-block">前段时间,老同学手机发来电子版的《南部八记》。起先,老同学发来已脱稿的其中几记,后来又采纳他的当年的同学如今在文学创作上也很有造诣的几位同事建议:仿柳宗元《永州八记》体例及欧阳修几记文风而成《南部八记》。</p><p class="ql-block">老同学在南部中学任教多年,对南部县城的风物地貌有着广泛的了解,更有着热爱家乡的深厚感情。所处时代环境虽与柳欧不可同日而语,就其文笔却各具特色仍有异曲同工之妙。尤其是各记中除实情实景描述,更有作者神来之笔展开丰富想象为其美景展望更添神奇幻化之色。</p><p class="ql-block">或写景状物、或抒情咏志、或心驰神往恰到好处,妙语联珠各显其精彩。让人读之既得其文学艺术享受又长其历史自然知识!</p><p class="ql-block">南部县是我的故土,南部县城是我有事“进城”所去的地方。就其“八记”所指景观有的去过,有的还是在读“八记"后才知晓,从而激发了我择机前去一睹芳容之兴。</p><p class="ql-block">虽然现在的南部县城比过去有着天翻地覆的变化,让我这那几年熟悉县城街道之人有“不知东南西北”之感,但老同学所著“八记”之处却仍是有着厚重历史文化底蕴的古老景观。而今除保留有原来风貌外更让其赋予了新的文化内涵。</p><p class="ql-block">我读《南部八记》是看热闹的门外汉,相信更多的看门道的有识之士更能理解其深意。</p><p class="ql-block">祝福老同学陈宗甫先生早日康复!</p><p class="ql-block">祝愿老同学更多更好的大作问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漫漫求索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2.4.4.</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现将老同学《南部八记》附录于后,以便读者诸君品赏></p> <p class="ql-block"> 南部八记</p><p class="ql-block"> 陈宗甫</p><p class="ql-block"> 自序</p><p class="ql-block"> 我在微信中,曾昵称为“闹市闲人”,乃示己不过红尘中一天地闲人而已。</p><p class="ql-block"> 可我实际是闲于彼而忙于此。闲:一者闲观风起云涌,变幻莫测;二者闲笑灰灭烟销,天地澄明。忙:一者忙于生病,忙于疼痛,忙于麻烦家人侍候生活起居;二者忙于读书和写作……</p><p class="ql-block"> 就写作而言,先有《浮生琐记》出版,后因诸多因素,写的文字不拟出版了。便有用两年时间写成的六百多首诗词曲,用一月时间写成的二十多篇散文分娩面世,让学友冯克佑分别汇集为《绮梦悠悠》和《江湖涌澜》两本小书。这一年多,我又忙于《文海品珠》的撰写,主要是对于我特别喜欢的古代诗、词、曲、文,近二千篇的赏评,有几十上百万字吧,争取数月后完成。至于国外和现当代的优秀篇什,不去涉历为佳。然而,我这仅是挂一而漏万。因为对其古代小说、对联、典故,及《幽梦影》、《围炉夜话》、《笠翁对韵》……尤其是对哲学、历史、地理、科技、艺术等等,几乎全未专题涉及啊!这好比我于中华文化之大海边,一边沐浴山间之清风、宵空之明月,一边掬捧几粒珍珠,观瞻聆听、摩挲欣赏、感受悟觉、酣然沉迷。面对这浩瀚无涯、博大精深之洋海,能不慨叹人生之渺、瞬,钦羡宇宙之恒、远乎?可是,我在这“万古长空”中,竟能深切体验到“一朝风月”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自然也就欣慰此生之足矣!乐呵嬉笑,幸甚至哉。因而,我又用十天时间,写作、定稿而成游记散文:《南部八记》,拟以后收入某一集子里。</p><p class="ql-block"> 这八篇游记,主要写南部城关的八地:灵云洞、晓霞观、白鹤湾、状元桥、燕子窝、文庙、红岩子、狮子拐。它们在城关的各个方位上,犹似蛟龙飞天,腾跃隐显;好比珍珠镶嵌,华耀熠熠;又像春河潺湲,逶迤婉蜒,无不使人神游万仞,心骛八极,情满于山,意溢于海。实际上这里地灵人杰、名胜古迹甚多;清道光年间县志就载有十四景,如:灵云仙洞、玉台晓霞、鳌峰毓秀、醴泉流香、琴台春满、夜月流辉、合符暮钟、流杯曲觞等。有趣的是:写灵云洞记这篇,仅用不足三小时,自谓一气呵成;后四篇,总体构思后,便故意同时运笔,想到哪里,就写哪里。仿之一人与四人竞弈,共用十时吧;然后又写了文庙记、红岩子记和狮子拐记。草稿初成,也还像模像样,决定今后再慢慢润笔好了。看来,我虽身残体病,脑还未呆,值得庆幸。</p><p class="ql-block"> 数月前,学友罗大敖劝我微信昵称用“宗書仲”,于是改之,含蕴为何,不知。便自度为下。宗:取尊崇祖先意,即尊重悠久的中华文化;書:取书写意,即信笔挥洒文字,自得其乐;仲:取其中之范式意。“宗書仲”,即以中华杰出文化为范式进行写作。所以,我的创作,始终以此为准,那么,这昵名也就不算东拉西拼、牵强附会了。但我有自知之明,居其心而乏其力,作品与其差之甚远,因而也就时时惶愧无地了。当然,此心也是我写作《南部八记》的本意。然而,此八游记,乃我回忆之作,难免杜撰较多,估计与实地未必全相吻合,于是恳请大家谅解,并求教于大方之家。</p><p class="ql-block"> 我作为南部人,深知与列位相聚不易,为了略表心意,就备下这八道小吃,也算一次精神会餐吧。但不知这合不合口味,于是请求列位品尝后向厨师提出改进建议,使之更纯正可口。免得这八道小吃,犹似闺房之小女子,成天问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聒噪得令人心烦。所以,我只好拜托列位定夺了。这不,我便不睬冒昧,推搡我已讨这丑陋不堪之媳妇,跪见公婆了!</p><p class="ql-block"> 最后,向对此几处的资料提供者:刘松乔和雍兴柯二位,表示诚挚的谢意。</p><p class="ql-block"> 是为己序。</p><p class="ql-block"> 2011.11.5</p> <p class="ql-block"> 1.灵云洞记</p><p class="ql-block"> 神州名洞甚多,如贵州织金洞、湖北腾龙洞、重庆芙蓉洞、庐山仙人洞……遗憾的是,这些我均无缘;一生唯见过一些小洞而已。</p><p class="ql-block"> 最早与我结缘的,乃是南部县城北灵云小山,山腰之一洞;皆因我曾执教于此。</p><p class="ql-block"> 洞口前土台平旷,近半亩。洞门大开,半圆形,高约一丈,宽约三丈。洞内两坝,前为一大坝,宽敞明亮;后为一小坝,晦暗阴森。但均夷平而广阔,共约两亩左右。其内越来越窄,不知其浅深:人传曾放一鸭入内,不见其出;数日后,其鸭方于数十里外老鸦岩显现。洞中冬暖而夏凉,时时烟云迷蒙,因之,洞口常有云雾出入。据说,这里曾经香火旺盛过;数十年前,洞两侧本有栩栩如生之石雕,后遭毁弃,但洞口云烟依然。</p><p class="ql-block"> 洞门一侧,有泉如筷之粗细,一年四季,丁冬成韵。如咏诗,诗韵悠悠;如唱歌,歌振林木;如击鼓,鼓点铿然。</p><p class="ql-block"> 当年,常于晚饭之后,约上三五知己,登石梯、步林荫、循平地、坐危石。畅谈、笑傲、默思、啸呼;扶弱苗,摸竹枝,抚松柏……风声、语声、笑声、读书声,声声频入耳;心事、家事、校事、天下事,事事常出口。不远处,几位学子,或赏春兰,或欣夏枝,或赞秋菊,或喜碎雪。笑闹嬉戏,乐不可支。望其身影逐渐消失于登山仄径,我等也欣欣然而开怀矣!</p><p class="ql-block"> 俯瞰近处,阡陌交通,良田沃土,菜农忙碌,蔬果鲜嫩,茁壮成长。遥望稍远处南北纵横的嘉陵江:或烟波浩渺,或浪涛滚滚,或船只争流,或渔唱隐隐。远眺江对岸拔地而起的火峰山,树木葱茏,山间小径于蓊蓊郁郁之中,时显时隐;断断续续之游客,如点似线,出没于小道上,奋力登攀峰巅。</p><p class="ql-block"> 瞥洞之左侧,怪石嶙峋,峥嵘壁立,如乳虎长啸而直奔山顶,如稚鹰鸣唳而冲翔九天……</p><p class="ql-block"> 瞻洞之右侧,乃百年闻名的南中校园。长年累月,在响彻云霄而婉转悠扬之钟声里,催醒开师生酣眠后惺忪的睡眼;催促着师生拼搏奋斗的步伐;催逼了师生容颜渐渐的改观。春花璀璨,夏木荫浓,秋月皎洁,冬霜凛冽……而师生的脚步依旧;悠扬的钟声也依旧:响彻中、诵读声声,旭日东升高临九天;响彻中、练习勤勤,残月西下低挂林梢。</p><p class="ql-block"> 难以忘怀的是:教师身着布衣,左手擎教材,右手执粉笔,漫步讲台,胸中五车之学、八斗之才,冲开闸门,口中朗朗滔滔,声音撞出窗外,震遏行云。莘莘学子,矫首凝听,浩然正气激荡于胸襟;低眉思索,科技兴盛充溢于灵台。步履赳赳,人才辈辈,校名赫赫,钟声悠悠。</p><p class="ql-block"> 我们常于洞前,久久凝思,想那江山之外,风云变幻,气象万千。东随日出月升,瀚海洪波涌托,日、月渐入中天,经天巡地,似见上海万邦奔涌,科技兴隆;日、月光辉,弥漫复旦大学,欣羡学子之刻苦勤奋。南随嘉陵江水汇入大江,最终绕经香港,奔入大海,乘舰直达五洲;似见广洲,厂房匝地,科技日新;水云之雨,飘洒中山大学,钦佩学子之倔强搏拼。北则常倚北斗,直望京华,犹见人烟阜盈,豪富缤纷;星光闪烁,载笑载奔,上北大、入清华,艳羡学子锦绣前程。西则背依山脉,随其连绵不绝,跌宕纠纷,直达昆仑山顶。犹见山绕水环之锦城,市繁物盛,其乐欣欣;山光水色,斜映四川大学,欣喜学子之学业有成。……</p><p class="ql-block"> 此洞何名,听人呼音,我以凌云洞称之,钦其壮志。后访之耆老,言我有误,本为灵云洞:盖吕洞宾于此处求见修仙悟道之隐者未遇,却见云烟出没于洞;而一旦出之,天必洒雨,土地泽润;于是以为云神助之也;且有吕纯阳到此之残碑,及洞壁时没时现的“瓜皮诗”为证,故名。因之,名之由来,我知之矣!</p> <p class="ql-block"> 2. 晓霞观记</p><p class="ql-block"> 数年前一清晨,应桑梓学友之邀,我从绵阳驱车赶赴南部县城聚会,具体地址:城关东南玉台山晓霞观附近一农家乐:“黄桷树茶园”。</p><p class="ql-block"> 一到目的地,学友们早已齐聚,便上前握手、寒暄、谈笑……过一会儿,一学友宣布,午餐已经订好,上午各自活动,下午再交谈,照相留念。于是,彼此根据嗜好:麻将、象棋、长牌、聊天、游赏……各取所需地分散开了。</p><p class="ql-block"> 古人曾以“烟锁三江水,岚飞五色云”,形容晓霞观的形胜。而我,虽然生活于城关若干年,却无缘游赏一次。偏偏我们夫妻二人,又无什么嗜好,便相邀去了此夙愿。</p><p class="ql-block"> 右侧不远处便是,我们沿着水泥路向目的地漫步。暮春三月,阳光和煦,百花纷飞,草长莺啼。晓霞观四周是苍翠氤氲、迷蒙一片的参天古柏,它们似向我们颔首致意。二三百米,三五分钟就到了。</p><p class="ql-block"> 在环拱叠翠,碧似连城;虬龙青葱、枝繁叶茂的古柏中,掩映着粉墙黛瓦的道观。观门洞开,我们循梯而进,殿内观赏。道观分前后两殿,各五间,后殿脊高两丈,宽六丈;略高、略宽于前殿;又均为单顶结构;占地一亩多。但依然气势恢宏:堂柱粗壮,梁檩纵横,勾心斗角,颇具特色。杜甫曾访故人裴迪之驻马处残碑,依稀犹存。</p><p class="ql-block"> 只是道观冷清寂静,又几经岁月沧桑,略显破败,极待修缮了。尤其让人费解的是:道观本应有太上老君等道教神灵塑像,而此观竟然全是佛系菩萨及他神塑像。虽然中国是泛神论,往往又神佛杂居,但是此观也太奇怪了。我们于前殿拜了慈眉善目的如来佛祖,后殿谒了大慈大悲的观音菩萨,也参了忠义大神关帝。便虔诚地退步道观了。</p><p class="ql-block"> 出观不远处,传说为晓霞书院部分旧址。这里却是一片空旷,依稀可见的,唯有零星的断石残垣、瓦砾砖块……我们坐在一块圮毁的墙石上,不禁感叹嘘唏,悲从中来。从书院的物毁人去,联想到世事之无常,又联想到天地间时时处处皆如是也。此道观虽殿宇犹存,而道教神圣塑像竟然全无,且难免终有毁弃之日啊!但转念一想,此处可欣赏道观和古柏,也甚觉差强人意。而此地又可感嘉陵江江风吹拂,可见船只上下航行,可闻城区汽笛轰鸣:不远处依旧是滚滚红尘啊。</p><p class="ql-block"> 坐了一会,我们又原路返回农家乐,于黄桷树下小池边竹楼里靠椅而坐。环顾农家乐周遭,真佩服学友们的眼力。此处坐落于“仪南”老公路经过的山岭之下。稍远处:右为玉台山晓霞观,左为鳌峰山,即白塔山,前为嘉陵江燕子窝回水沱,再前面为对岸的火峰山,视野开阔。近处:后面茂林修竹,莺飞燕舞;左侧小桥横溪,流水潺潺;右侧花圃,绿叶厚密,红花点缀,其后松柏荫翳,幽深邃远,春鸟争喧;前面池中绿莲浮水,鸭、鹅时唱;岸边弱柳迎风,鸡声伴和。</p><p class="ql-block"> 我早已将游赏道观之不悦,抛掷九霄云外,陶醉于幽静惬意的美景之中,不久,却又安然入梦了。</p><p class="ql-block"> 那是一个绮丽的梦。七色朝霞璀璨绚烂,不经意间,便幻化成一位绝色道姑,身着素朴的道装,翩翩然从云中降下,亭亭玉立于眼前。她彬彬而前施礼,口吐芬芳:“先生,小女子有礼了。我推知今天有故人相访,欣喜万分;不知先生有何见教?”见其容,闻其语,想其思,心下暗忖:如此堪与西施媲美的聪睿女子,竟然流落到这穷乡僻壤为道姑,真是惋惜。便问其缘由:何不远走温柔富贵之处,锦绣繁华之地,附凤攀龙,寻求别样人生?</p><p class="ql-block"> 她口未曾言,而颜似悲戚,却又立即敛之,粲然笑语:“普天之下,如我之心地、容颜者,多矣!又何必自视甚高,觉得生非其地?我自小生活在这僻远、贫穷的民间,却热恋这块贫瘠的故土。长大后,经人撮合,嫁给家乡贫寒、善良的如意郎君。情深意笃,誓约永远。不久,他被推举为此观道长,我恋恋情愫甚浓,未曾离弃。后来爱屋及乌,也喜爱道观,便成为晓霞道姑了,又与晚霞道姑结为知心姊妹。有一天,我们还商量扩大工作范围,乃至准备直达最吸引人的地方。突然,乌云翻滚,狂风大作,暴雨倾泻,山洪猛发。我们三人正在维修道观的坏损墙壁,转瞬之间,山洪袭来,均又不识水性,就让洪流冲入江中而殒命。好不容易三人魂魄方齐汇嘉陵江边,相拥相抚,号啕痛哭。也许哭声感天动地,惊动了上苍。太上老君便派一童子下界宣布:封为神圣。皆因我们三人有功于此方土地,便接引我们三人上天,管理此方云霞、道观。他仍为道长,我为晓霞,妹为晚霞。试想,我能忍心离开情侣,离开妹妹,离开这片热土吗?”</p><p class="ql-block"> “啊,原来如此!”我叹赞不已。</p><p class="ql-block"> 只听她口中莲花喷涌:“他成天忙于道观事宜,近些年,又天天在青城山顶上清宫老君殿,学习老君布道、炼丹,救助四方苍生瘟病,忙得不亦乐乎!此观无人管理,便借与佛教众菩萨,及其他神灵暂住。虽说道教全一派允许男女结合双修,却又注重人与天地相通。男女,心交形不交,情交貌不交,气交体不交,神交身不交。但是,我们俩似乎尘缘未绝,心存眷恋,对于千里神交,万里心通,并不十分满意,总想近距离精神爱恋一回。就于每年张天师诞辰的正月十五夜,学着牛郎哥、织女姐的七夕鹊桥之会,于百里之外玉台乡的玉台宫幽会:让心、情、气、神于近处相交一次。而我们姊妹二人每天早晚仍在此处铺霞敷彩,也够繁忙的。譬如我,天刚麻麻亮,便带上“赤橙黄绿青蓝紫”诸位小霞姑,开始忙碌了。每天的舞蹈不可雷同,原则是:姿态万千,变幻莫测。七位小妹,各自身披本色彩缎,在空中不断变化位置,变换姿势:或独或合、或分或整、或长或短、或粗或细、或浓或淡、或断或续、或大或小……奇妙神怪,不可尽述。当表演到朝阳喷薄而出那一高潮刹那,大家齐聚九天,造型亮相。挥手告别天地时,彼此皆是情难舍,意难分,却又必须强颜欢笑着。这情深深而意切切的场景,催人泪下啊!但她们又决心让下一个晴天,更精彩、更绚丽、更辉煌,训练也就更刻苦、更认真、更忘我了。晚霞妹迎接夕阳西下时,又何尝不是如此?”</p><p class="ql-block"> 不知是谁,猛喝“聚餐了!”惊走了晓霞妹,惊醒了绮梦。我不无遗憾地揉揉睡眼,起身随众友而去。</p><p class="ql-block"> 农家乐大厅,豪华气派,主持人台后壁一大匾“乐沐霞辉”金光闪闪,壁左右对联的镏金大字,格外耀眼。对联云:“晓霞托涌,朝暾升喷薄;宾客奔驰,乐土旺兴腾。”学友们啧啧连声,赞赏联语:情感电闪雷鸣,文辞含蕴象征,意境邃远高深。褒扬书法:笔势凤翥龙腾,字体娟秀圆润,风格流畅清新。均为逸品、神品,大厅因之格外增色添彩。落款处乃是:刘松乔撰文,罗大敖手书。</p><p class="ql-block"> 此时,冯克佑又迈上主持台,致辞《祝学友会聚晓霞观》,激昂慷慨,气慨雍容,声情并茂,文采飞扬。接着学友们依次朗诵己作,一个个“张牙舞爪、飞扬跋扈”,倾韩潮、洒苏海,才情充盈胸襟,展露瀚墨文采:有的乃古诗词,具象明晰,意境深邃,奥博隽永;有的乃当代新诗,戛戛独造,意蕴纷呈,韵味新颖;有的乃短文一则,精炼宏邈,含蓄蕴藉,气韵弥新。最后刘松乔登台指挥,学友们齐声引吭高歌《晓霞观聚会颂》,群情豪迈,激越高亢,声振林樾,鸟落鱼沉。而我呢,素乏捷敏,更无“嘉陵江水天上来,滚滚滔滔涌江海”的口才,但不能不谈谈感受啊。于是我说:这次聚会,堪比兰亭会之雅,滕王聚之华,让人体会到真正的“对联、书法、诗文、咏歌四美;友情浓厚、乡情恒远二难。”自然这也可归之于人生的“良辰、美景、赏心、乐事之四美;贤主、佳宾之二难。”总之,这是我人生中,最有意义的一天,最幸福的一天,最难忘的一天。</p><p class="ql-block"> 赵勤民和李升中,将全程以手机录之。</p><p class="ql-block"> 然后大家进餐,农家乐主人夫妇,笑容可掬,劝酒布菜。女主人朗声宣布:“你们经常来此品茗,交往日密;又为此园出过大力,友情浓郁,渊源深厚。今天聚会,聊备薄酒、粗茶、淡饭,以飨列位;承谋不弃,幸甚有加,休言付费了。”大家报之以一阵掌声致谢!刘松乔风趣地说“阴倒默旯旮头有啥子好耍?万不谙栽舅子整这们巴适”这方言,引得大家一阵哄笑。彼此又天南地北海聊,激情澎湃,其乐融融,推杯换盏,勺碟清脆,不知杯盘之狼藉也。</p><p class="ql-block"> 午餐后学友们又继续畅谈、合影,而我心中却一直眷恋不舍那梦境。临别时,我又久久凭吊晓霞观旧址。远望那葱茏苍劲的古柏,联想其中的道观,心中仿佛升起一座崭新而巍峨的道观,观里道长正布道施德、焚炼金丹;香烟缭绕,礼炮阵阵,人声、笑声不绝如缕。晓霞妹正带领着七位小霞姑布阵铺彩,千变万幻,准备着明朝的节目呢!</p><p class="ql-block"> 归途中,我与妻子相对共语:这次聚会太有意思了。</p><p class="ql-block"> (附方言译文:暗地想偏僻处有什么好的东西?未料到老相识招待得如此舒服。)</p><p class="ql-block"> 相聚的学友:冯克佑、罗大敖、刘松乔、阳林、赵勤民、李升中、陈开金、王化君、孙荣贵、何金泉、刘维进、袁志芳、王化全、陈开江、向贤碧等二十多人。</p> <p class="ql-block"> 3. 白鹤湾记</p><p class="ql-block"> 南部城关西北的白鹤湾,我仅仅见过那湾,却未见过其中的一只白鹤。所以,那些年我回南部,曾步行去原南部师范校右前方一矮岭凭吊。</p><p class="ql-block"> 遥想当年,以“白鹤”名此湾者,也许见到过如此景观:寥阔长天,微风轻拂,夕阳西下,晚霞漫天。忽然间,千万只白鹤,铺天盖地,弥漫苍穹,振翅伸颈,翱翔盘旋,上下探寻,呼朋引伴,喊儿唤娘,唳声嘹亮,韵味悠长。纷纷朝一湾之古松古柏翻飞,归巢安栖。一会儿,苍翠松柏就变成株株头戴银盔的武士了。夜深人静,时有一两只白鹤,切切私语:恩恩爱爱、打情骂俏乎?训诫儿孙,指点迷津乎?宁静的夜晚更加静谧了。命名者见状,情动于中,便以颇含诗意的“白鹤湾”称之,也许祝愿此地吉祥安乐,人人长寿吧!</p><p class="ql-block"> 想象这千年松柏,突然银色,不由得心中涌起吴梅村《圆圆曲》诗句,“恸哭六军皆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当然,我不拟评述作者,因吴三桂对陈圆圆情有独钟,而毅然不顾父母、舍弃家国,是遣责还是怜悯;也不拟探讨明崇祯帝煤山上吊后,是否六军真的皆披麻戴孝。我只想借此表示对一湾白鹤汇聚的惊异之情罢了。不过引用这诗句于此,也未免太令人悲催了。</p><p class="ql-block"> 既然这样,那就引用有趣的吧!苏东坡曾经调侃耆耄的张子野,竟然迎娶了芳龄二八的小娇娃,于洞房花烛夜之其情其景,乃是“一树梨花压海棠。”恰切吧?但也不尽然。风趣倒风趣,喜庆倒喜庆,可是此址又岂止一树?而是千树万树啊!</p><p class="ql-block"> 言归正传,年轻时,我经过白鹤湾,已难见一鹤了,只有南部看守所等一些单位的房舍。如今呢?我已成为龙钟老态之人了,几十年风雨变迁,住进去的单位不在少数吧。检察院、环保局、老干局、广电局等,甚至连我曾经工作过的南部中学也跻身其中,拥有一席之地,建造楼房。而全城最豪华的星级宾馆,也坐落于此近处而名之。如今的白鹤湾,楼房林立,钻天扑地,一片迷宫,难辨东西了。这才是沧海桑田!这才是地覆天翻!这才是亁坤扭转!</p><p class="ql-block"> 一地的变迁,往往关乎城镇的盛衰,甚至关乎家国的兴亡。自然,这变化必然当与苍生的自由、民主、富庶、安乐同步。这才是真正的国强民富,战无不胜,长治久安。人民和国家方才如瑞鹤,长寿而吉祥!白鹤湾的象征意义就在于此吧。不知家住白鹤湾高楼里的南中老校长袁天玠和学友刘松乔,是否也服膺我的“谬论”?</p><p class="ql-block"> 事物常常是利弊兼之,人们往往取利而舍弊吧!至于白鹤的后裔们迁徙何处,也就无暇顾及了。相信在不远之处,人们会为保护自然环境而不懈努力,让无数山恋,均如先前白鹤湾之树木,郁郁葱葱,四季常青。白鹤们或栖于某湾,或息于某坡,或宿于某岭,或住于某壑了。</p><p class="ql-block"> 那么,每日黄昏,落霞与众鹤齐飞,山河与长天共欣。清风习习,明月朗朗,夜幕降临了,无数只白鹤也会悠闲、舒适地栖息于此。那么,这里就是岑参所美之雪景一般:“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了;真正的“无数梨花映海棠”吧。白鹤们也都乐而无穷地酣然入“梦”了!</p> <p class="ql-block"> 4. 状元桥记</p><p class="ql-block"> 我一直甚感奇怪:南部城关西门的状元桥,何也小溪上一座小之又小的桥,竟然冠之以气魄非凡的“状元”二字进行修饰?于是,前些年某天,我专程去那里探寻究竟。</p><p class="ql-block"> 溪很小,丈来宽,而石拱小桥横跨其上。桥上路面水泥硬化,与两岸街道无异。但却是人来车往,猪跟鸭随,车水马龙,拥挤不堪。人声、禽声、兽声、车声、市声……喧嚣吵闹,日夜不停,真正的俗世红尘啊。此桥时时刻刻、岁岁年年皆如此吧!然而,为何桥梁一直未断、桥身始终未塌呢?这让我更觉奇异!心想:莫非桥名前面有“状元”二字长久护佑?</p><p class="ql-block"> 何谓状元?简而言之,古代隋唐开科取士后,士人们,经过乡试、会试、殿试,层层科考,全国之第一名者也。这主要指文考状元。至于武考,全国第一名者,则称为武状元。状元,乃当朝皇帝所钦点,既难求,又荣耀。记得唐代孟郊《及第后》诗云:“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估摸当日,长安之“花”,秋波频送,那马上春风得意而端坐之人,所衣,肯定光鲜亮丽;绝非“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之寒碜可比吧。其实,他也仅中了进士,与状元还有很长一段距离的。如果他成了状元,还不知有什么更佳妙的诗句传世呢!人们常将“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作为人生难寻难求之事。想那孟郊游街长安之风光感受,亦与秦观所绘“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洞房之甜蜜温馨相等同吧。自然,但愿这与少游的情爱宣言:“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是不相悖的!总之,古代士子们,终其一生,兀兀穷年,萤窗雪案,子曰诗云,百分之九十九者,却在科举的坎坷途程中,虽顶风冒雨,摸爬滚打,受尽艰难苦恨,但最终还是摔下悬崖,粉身碎骨了;而能修成正果,成为状元者,万里难挑一之稀有元素也。</p><p class="ql-block"> 我想,宋代真宗时,西距南部城关百里处,曾经出现过史上少有的陈氏三状元:陈尧叟、陈尧佐、陈尧咨三弟兄。三人皆为进士,而仅尧叟、尧咨二人中状元、任宰相。三人政绩显赫,功业卓著。人们以三代二,表示景仰之情吧!此以“状元”名桥,或许表示对陈氏三状元敬佩之心乎?或许以之激励本土之士人乎?又或许以之昭示南部乃人杰地灵、钟秀神奇于天下乎?</p><p class="ql-block"> 我又想,以“状元”名桥,乃示天下绝大多数之士人,即便经历万千劫难,却始终不屈不挠,未断脊梁,未跪地求饶、哀哀乞告不已,乃至卖身投靠,甘作走狗奴才吧!</p><p class="ql-block"> 循其历史轨迹可见。先秦士人,独立、自由,浩然正气充塞于胸,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纵横捭阖、汪洋跌宕于天下,因之便出现历史上少有的哲学、文学、史学等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然而从秦王朝开始,帝王们为了一人一家一族的荣华富贵,便长期进行专制统治,残酷对待天下士人了。震慑之,钳制之,杀戮之,诱骗之…… </p><p class="ql-block"> 尽管如此,但士人们依然不弯腰,不低头,铁骨铮铮、傲立苍穹:埋头苦干,不求名利,为民请命,抵御外敌,杀身成仁,舍身取义。……这就是炎黄儿女的过去,也是炎黄儿女的现在,更是炎黄儿女的未来。</p><p class="ql-block"> 这状元桥之“状元”,既是泱泱中华的仁人志士,又是历朝历代的亿万民众,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伟大象征!</p><p class="ql-block"> 状元桥啊,你含蕴深厚,意义重大着呢!</p><p class="ql-block"> 其实,状元桥乃因马涓而建。马涓,南部火峰山麓人,其母梦神人曰:“天赐尔子,庆流涓涓”而生,他自幼聪敏好学,才华横溢,继陈氏三状元后,于宋哲宗时中进士第一。为官清廉,政声甚佳。曾为签判时,上书徽宗,针贬时弊,指斥权贵穷奢极欲、为非作歹,因此违迕奸相蔡京,被贬归乡。相传,马涓高中还乡时,天雨绵绵,溪水暴涨,南部城民兴奋之余,于城关西小溪上架小木桥迎接,后以“状元”名桥与溪。其后人们又以小石拱桥代替小木桥,所以其名传之至今。</p><p class="ql-block"> 状元桥名永存,仁人志士之名永存,其精神永存,将与日月同辉、天地齐寿啊。</p> <p class="ql-block"> 5. 燕子窝记</p><p class="ql-block"> 几年前一清明节,正如杜牧诗云“清明时节雨纷纷”时,我和妻吴芝芬、子女暄、曦、旸一家五人,乘车回伏虎玉台老家,拜祭先父母及祖宗之亡灵,住了一晚。第二天,应南部中学雍兴柯老师之邀,又驱车前往南部县城。</p><p class="ql-block"> 这天,云销雨霁,天地晴明,青山如洗,流水澄澈,万象鲜新。我们乘着小车,一路飞奔,心情也格外欢畅。</p><p class="ql-block"> 一到县城柳林公园,方晓雍老师偕妻子唐桂琼、侄子雍开、侄孙小诚、侄孙女小容,已经等候我们一家人多时了。他们热情款待:订好午餐,斟水品茗。两家人便中外古今,海阔天空地聊开了。</p><p class="ql-block"> 我一边饮茶,一边闲谈;一边望着电线上密密麻麻站立的燕子:它们时添时减,时飞时歇,仿佛觉得电线于瞬息之间,变成音乐五线谱,有人正在循谱弹奏;或变成数条长龙,颤颤巍巍,夭矫宛转。它们既严整,又潇洒、飘逸,令人情趣盎然。此情此景,我则突然忆起,南部城关著名的燕子窝,好比石头城的燕子矶一样出名。我工作于斯多年,却未曾见识其真容,而雍老师老家正是城郊,肯定熟悉不过了。何不请他带上我们一游。</p><p class="ql-block"> 雍老师与我们两大家人,便沿着江堤漫行,向城东南塔子山脚下的燕子窝走去。</p><p class="ql-block"> 一路上雍老师夫妇给我们介绍了燕子窝的轶闻趣事,这些真是闻所未闻的。</p><p class="ql-block"> 他们说:一旦春暖花开,某一清晨,突然间,数以万计的燕子,如一大片黑点,翻飞在燕子窝上空。于简陋屋檐上、悬崖峭壁间……呼叫着觅虫饮食、寻巢筑窝。而一旦秋风送寒,一夜之间的凌晨,又全不见了,直待来年大地变暖,才能见到它们的身影。我好奇地问:怎么是这样?雍老师耐心地给我解释:燕子是候鸟,天气暖和时,才有虫子吃,方能维持生命及种族繁衍。天气寒冷时,便无虫子吃了,被迫迁徙到南方,一直到澳大利亚生活,但是绝不要误以为它们是畏惧寒冷的动物。而它们迁徙时,乃携家引伴、成群结队于夜间飞行。白天往往停下,觅食准备。</p><p class="ql-block"> 同时,他们又介绍了其侄子雍开夫妻远走广东东莞打工,挣钱养家糊口,一年四季,仅春节才回来几天,看望儿女和父母,但他们觉得这也冤枉花去了几千元,很不合算。他们俩的小诚上小学二年级,小容上幼儿园,便一直寄住雍老师家,比回家陪伴爷婆同住,方便多了。虽然孙子辈吃穿不愁,但是想念远方父母,常常梦中哭闹……在儿女的催逼下,这次清明节,侄子请假回老家,祭祀祖宗,看望父母及子女,后天又得离开了。</p><p class="ql-block"> 其中,他们介绍的燕子窝码头,在我脑海中久久萦回。南部城关先前有上码头,即红岩子码头;这里是下码头,正对盐市街口。此码头也异常繁忙:南部盛产的井盐,由此船运,销往外地,而外地的粮食、木材、药品……又经此上岸,让南部人享用。听着他的介绍,我侧面瞧了一眼雍开,他依然眼望远方;而其身形好似突然高大了。我眼前呈现出码头忙乱景象:仿佛看到南部外出务工的千千万万,将劳力像井盐一样输出,将钞票之类像木材、粮食一样输入了。</p><p class="ql-block"> 小诚、小容,听说有小燕子,兴奋异常,欢蹦乱跳。雍开却一直沉默寡言,极少插话。不知不觉间,我们就走到了燕子窝小街的尽头。</p><p class="ql-block"> 一路只顾交谈,未曾细听细看。原来长空高低上下,尽是翻飞的燕子,呢喃之音压低了嘉陵江的流水声。这里有一百多米长的小矮房,房子后靠的是悬崖峭壁,前临的是嘉陵江回水沱。据说这回水沱,乃是由流经琵琶滩湍急的江水冲荡而成的。</p><p class="ql-block"> 不仅那燕子街低矮的房檐边,而且拔江而起的巉岩上,于枯黄衰草与嫩绿青草之间,便是燕子们建筑的千百个窝巢,春夏间,子子孙孙于此栖息繁衍。这又令人产生惊骇和感慨了!</p><p class="ql-block"> 这时小容正央求小诚给她捉来小雏燕观玩。雍开瞥了女儿一眼,皱了皱眉头,眼睛依然凝望远天。小诚思索片刻,又望了望悬崖,面有难色。小声说,妹妹,我们还是去小街上寻寻吧!是啊,不言别的,这一百来米宽的山崖,壁立千仞,垂直九十度,难寻一点放脚之处,若不是身轻如燕的攀岩高手,谁能上爬一米?小街则容易多了。</p><p class="ql-block"> 忽然间,一个燕窝从天而降,里面几只乳燕啼叫:哭闹号呼,如泣如诉;倏忽之间,一群老燕子于近处盘旋着,呼救着、吼闹着,声音哀怜而凄恻。我们也深感悲怆了。</p><p class="ql-block"> 小容以为天从人愿似的,抹去脸上泪痕,破涕颜开,欣赏着稚燕。而小诚却正色道:妺妹,好了。小燕子的爸爸、妈妈来了,叔叔、阿姨来了。你知道它们生活在这里,是多么的不容易啊!小容也突然醒悟似的说:哥,那你把燕窝放回去吧!小诚爽快应声:好的。于是,他脱去外套,拿出他几年来练就的本领:身捆内有雏燕之窝,履险岩,登绝壁,牵虬龙,持鬼怪,攀藤蔓,抓荆榛……手脚并施,敏捷快速,登上燕窝掉落处,身贴悬崖,将之放置原地,再随岩滑下。前后不足五分钟,这令我们惊叹不已,彼此心情也转忧为喜了。</p><p class="ql-block"> 雍开始终望着远方的眼睛,也一扫悲愁,笑逐颜开。且说:孩子们,我再多住几天,陪伴你们吧。小诚、小容齐声道:爸爸真好!</p><p class="ql-block"> 旧时悬崖窝中燕,年年垒巢寻旧家。小燕子啊,一旦大地春回,你们就始终生活在这陋漏的房檐、险峻的峭壁上,日晒水冲,风刀雨剑,从未想到迁徙安乐的高楼大厦建窝吗?这就是安土重迁吧!直到秋凉,你们为生活所迫,又才朝南方飞去,但是一到来年春天,又于此处安巢栖息了。而雍开这样千千万万的务工者,也始终安于贫困的农村,小诚、小容又如此体谅父母的良苦用心,实在令人感佩。嘉陵江此处回水沱之水,即使最终奔向大海,却也不愿离开此地,仿佛遥望长空,难舍难分,徘徊留恋,一步九回头,泪洒江流了。水、燕如此,而我们这些谋生异地者,能无感慨乎?</p><p class="ql-block"> 返家时,广播中响起张明敏《我的中国心》歌曲“河山只在我梦萦,我心依然是中国心……”这让我走在县城的街道上,跨步也格外高远。</p><p class="ql-block"> 最后,我们一家人含笑向雍老师一家人致意告别,乘车而返了。</p> <p class="ql-block"> 6. 文庙记</p><p class="ql-block"> 当年,大学毕业时,毕业生私下的口号是:“宁去天南海北,不去新西南。”实际表示,分配时,愿去天津、南京、上海、北京;不去新疆、西藏、海南岛。而我们有家室儿女的人,恋家情结甚重:家所在的地方,哪怕再穷、再僻、再远,也有美景,也是乐处,也为天堂。因此,我千方百计争取,终于如愿以偿地回到了南部县。</p><p class="ql-block"> 后来,情况变化,我便携家带口,挣扎着飞往绵阳市筑巢安居。当时感受是:绵阳这位富贵大亨,膀厚腰圆、脑满肠肥,以为我这穷乡僻壤投奔而来的瘦弱小子,是想揩点油、分享-杯羹,便飞起一脚,将我踹入丐帮。我抖去身上的尘埃,心想:我何不以阿Q为样,当别人用光啊、亮啊,讥讽其头上癞疮疤时,撇了撇嘴,骂道:“你还不配!”且又暗自嘀咕:嚣张什么,你文庙在哪里?老子也算是南部一介文弱书生,“君子固穷”也!自然,后来了解到绵阳也有独特浓厚的文化,也就爱上了这些,此处不议。</p><p class="ql-block"> 那些年,我每年都要偕同妻子、女儿、外孙旅游。常以绵阳为始、终点,在神州大地山水之间画了大大小小的圆圈,只是圆周的轨迹也未达大学毕业生暗厌的分配之处,即未去过西藏、新疆,以及内蒙和东北三省等,却在其他大大小小一些城市逗留过。尽管如此,我却只在南京拜谒过夫子庙,而与著名的文庙,如曲阜的孔庙,仅仅擦肩而过罢了。</p><p class="ql-block"> 夫子者,先生也。南京夫子庙,孔老先生之庙也;可它并未以庄严的文庙称呼,估计人们是以之怀念教育者吧。那夫子庙,坐落于南京最繁华的秦淮河,由孔庙、学宫、贡院等一系列建筑群组成。其中大成殿为主殿,祭祀孔子。它占地甚广,又矗立在数十米长、十多余梯的高台上,气宇轩昂、广阔深邃、豪华壮观、雄伟辉煌。整体给人的感觉是:“道不行,乘桴浮于海”。我心中琢磨:莫非他老先生不满自己周游列国,仍然仅一夫子,惶惶而无依;又埋怨后来有人将自己言行作为教科书、背得烂熟,却并未施行;虽抬高为文宣帝,却将仁政变成王霸兼施的统治术……于是便欲离弃人寰,直上银河?</p><p class="ql-block"> 此庙旅游人众,香烟缭绕。我们买香蜡焚烧,虔诚礼拜,人们却连瞥也未瞥一眼。女儿又让外孙投入功德箱一百元,顶礼膜拜,却又只换得一阵悠长的钟声。所以,告别时我总有些怅然:前后不到一小时,加之门票费,共近两百元,仅仅用几十秒钟声就打发了我们!怪不得许多城市文庙毁损,无人光顾了啊?</p><p class="ql-block"> 我一个南部人,居然花钱去南京拜谒孔子,这不是舍近求远,数典忘祖吗?于是,我专程去南部文庙瞻仰这省级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 文庙街的文庙,坐北朝南,由大成殿、东庑、西庑、泮池、画桥组成,占地约三亩。殿与庑分别是单檐歇山式和悬山式顶,金壁辉煌。殿五间,宽七丈,脊高三丈。庑也各五间,宽与高略低于殿……它虽不如南京夫子庙大成殿气势磅礴,但也算雄壮敞丽了;主要是无须一分钱,便可尽情观瞻。</p><p class="ql-block"> 我眼观文庙,心想:不少地方的文庙均先后毁损,而南部这一小小县城的文庙,何以保存得如此完好?估计有以下因由吧。</p><p class="ql-block"> 一是本地宦与民重视名胜古迹、遗产文物的护佑。</p><p class="ql-block"> 二是该地民风好文、地杰人灵、人文荟萃、文化昌盛、艺术繁荣……</p><p class="ql-block"> 不是吗?在南部这片文化天空,一代代,阳光朗照、风追烟竞、云蒸霞蔚;月光皎洁、群星闪烁、银河奔泻:辉映九州,照耀大地。从南部走出的,拟或从外地引进的,只要与南部相关涉,那么,各界无数名人,便在人类各种舞台上,英姿勃发、威武雄壮、风云叱咤、纵横驰骋:天地为之动容,世人因之惊悚。</p><p class="ql-block"> 仅以研究南部历史的学友刘松乔,所提供的县志记载的文化人而计,除宋代陈氏三状元外,又如清代、民国的:教育家陶明德、王炎敷、杜籍菁、柯志超,名医吴元复、向品生、郭芳陌,牛痘疫苗先驱张瑜雯,书法家徐耘刍,收藏家李毓秀,最早女留学生教授周励秋,博物馆专家杜永镇……以及当代十大杰出青年、清华大学教授黄仕伟。</p><p class="ql-block"> 又以孤陋寡闻的我所接触过的文化人而论,有一介弱女子,后来成为全国著名文艺杂志社《十月》主编,巨眼识英豪,推举出诸多名扬四海的作家、作品的苏予;以初中一年的文化功底,最终学习成为川师大博导、全国散曲学术研究学会会长的赵义山;以中师生文化的水平,自学而成西华师大正教授,硕士生导师、全省著名文学评论家的何希凡;我高中上一届的校友、全国电子专业的专家、清华大学博导的曾烈光……这些皆是全国名副其实的专家教授了。而我的学友们,有各行各业的行家里手:大学教授、中小学名师、小说家、诗词家、散文家、民间文学专家……或出书若干、或网络连载、或口碑佳妙,不一而足!更不用说我们知或未知的艺术界、工商界、军政界、农科界等等杰出人才:成千上万,层出不穷啊!岂止才龙光射斗牛之墟?而是业业行行映星空,璀璨绚丽。南部啊,真正是人人握灵蛇之珠,家家储昆山之玉。</p><p class="ql-block"> 三是教育教学上,千姿百态,奇葩竞放,硕果累累,凯歌联唱。</p><p class="ql-block"> 且看南部教育这一大海吧。风吹浪涌,万舸竞发;惊涛骇浪无所惧,急流险滩笑中过。教师们皆以孔夫子诲人不倦、因材施教为范,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夙兴夜寐、焚膏继晷、白了儿头,无怨无悔。不言其他,中、小学时我受教过的校长、主任和各科恩师,堪称教师之楷模,各科之翘楚;以及我在中、小学教学时的同事们,均令我没齿难忘的。而一代代学子,从稚童到少年,再到青年。壮志撼山岳,雄心震云霄,寒暑不易心,饥渴难移情。目标坚定,刻苦砥砺……从秀才、进士、状元,到天下名校的莘莘学子,何处没有南部儿女的言谈、笑貌、身影?文史弄晴,理化逗雨,朝诵迎霞,艺体送日,练习映月,曲歌泛夜。欣欣师叟,周围环绕着嬉嬉弟娃。街多才俊,户盈书籍。学风浓厚,教风淳正,学教鼎盛,文化薰风强劲着呢!</p><p class="ql-block"> 这恐怕也是其他文庙毁弃的地方难以比拟,而此地文庙长存的原因吧!</p><p class="ql-block"> 正当此时,一幼儿园女教师带来一队幼儿幼女们,参观文庙,打断了我的沉思。这些幼儿们一出现,文庙又幻化成一座偌大园圃,仿佛幼儿子女们全都手握鳌峰山的文笔塔,尽情泼墨挥洒,学书“文”字。又仿佛这些绽开笑靥、叽叽喳喳的儿童们,突然之间变化成一派春花怒放、春草勃发、春莺鸣唱的闹春景象了。</p><p class="ql-block"> 我凭吊文庙街文庙后,心情也就分外欢欣怡悦、脸上也就更加神采奕奕了。</p> <p class="ql-block"> 7. 红岩子记</p><p class="ql-block"> “红岩”二字,在国人的心里,反应格外强烈:可谓悲喜交加,热血沸腾!何也?皆因罗广斌和杨益言,曾经根据重庆歌乐山麓渣滓洞边的中美合作所,创作了小说《红岩》。这书事迹感人,可以说是家喻户晓的。红岩,应是书中所描写的烈士们听到远处炮声隆隆时,从狱中脱逃,遭受枪林弹雨而流血牺牲的地方吧!</p><p class="ql-block"> 我从小就读过此书,长大后又数次瞻仰凭吊此处;而“红岩”究竟是哪一片山崖,一直还未搞明确呢,我也太粗心大意了!</p><p class="ql-block"> 后来,我也不再管小说中的虚实,却想起家乡县城一个名副其实的地点“红岩子”。当年,嘉陵江乏大桥,我极少光顾江对岸的红岩子,即使从其下游大桥过去,或乘船过江,也无暇顾及它。尽管如此,而它在我心目中,仍然占有一席之地。因此,前几年,我返回南部时,决定专程去那里观瞻。</p><p class="ql-block"> 我电话约请了研究南部历史的学友刘松乔,一道同游。</p><p class="ql-block"> 我们从柳林公园出发,沿滨江大道北行漫步。我暗想,此处红岩子,为什么其后缀一“子”字?莫非是重庆“红岩”之儿子辈乎?因为那里是全国的大都市,与北京、上海、天津平起平坐、称兄道弟,还高过浙江杭州、四川成都……这些小弟呢!那么南部一小小县城的“紅岩”后添一“子”字,是最正常不过的了。实质上,“子”字也是跨越了辈份,以“孙”、“重孙”名之,也算高攀了。又莫非,当年红军过南部嘉陵江而伤亡者,少于重庆渣滓洞越狱伤亡人数?于是我请教松乔。</p><p class="ql-block"> 松乔听后,指着我的头大笑说:这都是你不晓南部历史闹的笑话。接着,他给我讲诉了红岩子的命名沿革。</p><p class="ql-block"> 红岩子取名于何时,难于稽考了,而且所指面积甚广:主要是城北嘉陵江滨东,直到火峰山西麓一大片陆地、水域。皆因夕阳西下,残阳如血,照红了火峰山西麓直插江中的两大片岩石及嘉陵江水面。西天霞红、山岩石红、江水波红……如红心展露,如血液迷漫,如桃花绽放,如胭脂铺开;又似红衣少女舒腰伸臂,言笑晏晏,靥满红云,绚丽妖娇。人们见这美仑美奂之江、山、天一色之红景,就以红岩子为名叫开了;估计它已有好几百年了吧。</p><p class="ql-block"> 啊,原来是这样的。而他又说开了。</p><p class="ql-block"> 几百年来,这里便是南部的上码头,即红岩子码头。当时,南部没有公路,交通主要是水道。这里天天人山人海,来来往往,将南部的井盐和土特产之类,上船运去外地,而外地的粮食、木材、山货、药品、煤炭等等,下船运往南部全县。这里是当年交通的枢纽啊!</p><p class="ql-block"> 在他的讲诉中,我脑海里无数镜头的画面闪现:或红岩子码头上,人在吼、牛在哞、马在嘶,白发背、青丝抬、少壮挑,一堆堆:白花花的盐、黑黝黝的炭、药材飘香、杂货斑驳、土特产闪光、新木材生色……上船、下船,人来车去,呼兄唤弟,鼓劲加油,号声嘹亮,笑音清脆。或山间蜿蜒崎岖的小径上,一老叟背着一背货物,手拿歇肩之木杵,弯腰曲背,吭育吭育,直喘粗气;一年轻人急步追上,要帮老大爷背一程,互相争执着;两少儿抬一竹框货物,放下歇肩时,后者偷偷地将吊绳后移。或一破旧的茅屋里,油灯闪烁,一少妇正在选择最佳的土特产装箱,准备外运;银发飘飘一老太太,面对一大桌外地买回的物品,沧桑的脸上也乐开了花;月色横空,树影满院,一壮年装好一担井盐,试挑着走了一圈,高兴笑语:这又值好些个钱,可换回不少物品了……</p><p class="ql-block"> 南部家乡的父老乡亲们啊,你们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在这块贫瘠、僻远的土地上不畏艰辛,无惧困难,团结一致,改造旧貌,繁衍生息,子子孙孙,无穷无尽,可歌可泣啊!</p><p class="ql-block"> 不知不觉间,我们到了红岩子广场。举目眺望, 我惊呆了,偌大的广场,似乎可与天安门广场比较广阔了!松乔才说,这广场与滨江大道,共约半平方公里呢。我不得不惊叹:我的天啊,如此辽阔,少见,少见!更有那横截江流的红岩子大坝,气势宏伟,蔚为壮观,更令人咋舌不已!</p><p class="ql-block"> 松乔又给我介绍了红岩子电站的修建概况。</p><p class="ql-block"> 这浩大的工程,被称为“红岩子电站”,它耗资近八亿。大坝高约十余丈,顶宽约一丈多,长约一里半,九个冲砂闸,二十一个泄水闸,横亘嘉陵江:一边抵灵云山山崖,一边抵火峰山红岩子巨石。它真是穷县办的大事啊!在各级政府、银行的支持下,全县人民齐心协力,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有的日夜操劳、呕心沥血;有的多次奔波,请求审批、筹集资金;有的组织、倡导群众集资……总之,修建这一巨大工程,估计只有亲身经历的南部人民,方才深切体验到其中的艰难曲折、苦痛酸辛!好在全县人民,以大禹治水的精神,经过十年奋斗苦战,使它终于竣工,造福于桑梓了。后来与之相辉映的南部桂博园,规模虽难望其项背,可也算是一桩好事吧。红岩子电站乃是集发电、航运、供水、防洪、观光旅游诸多功能为一体的工程;它大大改观了南部县城嘉陵江两岸景观,大大提升了南部人民的幸福指数啊。</p><p class="ql-block"> 我突然想起,雍兴柯老师曾讲过的往事。他家住火峰山脚下,属红岩子村。当年,红岩子的琵琶滩,一遇枯水季节,黑色礁石清晰可见,水面狭窄,上下游落差极大;江水冲激礁石,浪花拍天,声传数里,夜深人静,骇人极了。上面船只,如离弦之箭,直冲礁石,一不小心,船毁人亡。他在南部中学上学时,一旦吃到水泡米饭,便知道这是江上运米之船触礁之后,从江水里打捞上来的大米。他还数次见到过船撞礁石:“噹”地一声巨响,船折两断,缓缓沉没,船工们跳江求生。他对此一直心有余悸呢。</p><p class="ql-block"> 红岩子电站建成后好了,从此江面上下航运畅通,既节约时间,又未发生过事故;同时,他从家过江去南部中学,几分十分钟步行而已。</p><p class="ql-block"> 且看如今嘉陵江上:山外青山船上楼,江中画舫泛难休。百花馨得游人醉,疑是西湖来此州。一只只游船,随意飘荡,任情东西。拟或一只船上,全家齐聚,其乐融融,引吭高唱《南部天空下》,歌声洒在江面,与阳光下闪烁的波光相映;拟或一只船上,三五知心,扣舷而歌,诵“灵云”之诗,咏“南部”之章;天南地北,海聊神吹,笑语洒满江波,与微风相和;拟或一只船上,一对情侣,切切私语、谈情说爱于舷窗下,女孩靥生红晕,色映江流,与晚霞辉照的波纹,一起羞涩;拟或一只船上,一位读书人,于船灯下捧书诵读,面带微笑;又渐渐倦怠,掷书一旁,酣然入睡,怡梦连连:瞬息江行八百里,“一船幽梦压星河”了。试想:他们心中何尝残存一丝触礁之虞?</p><p class="ql-block"> 红岩子电站枢纽功用多着呢,松乔给我介绍了很多很多,南部人也是感受到了的,我也就不一一赘述了。</p> <p class="ql-block"> 8. 狮子拐记</p><p class="ql-block"> 南部县城正中,有一个著名地点狮子拐。当年,我从中学到城中,必去那里转悠,因为那儿是最繁华、最热闹的地方。它是正街与东西街的连接处,又是东、西街的分界点;偏西十来米,方才与南街相接。据说如今,大南街东移了十多米,那么,狮子拐则处于南部县城南北、东西的交集点上了。</p><p class="ql-block"> 但是,何以称之为狮子拐?不呼之为猫儿拐、狗儿拐、老虎拐什么的。这在我心中一直是个迷。</p><p class="ql-block"> 我想,猫、狗太温顺驯良,压不住台子吧!但老虎乃兽中之王,凶猛暴戾,似可当之。然而,古代风水师常讲: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看来老虎已经派上了用场,镇守凶邪犹多、煞气甚重的西方去了,忙不过来的;那就只好请狮子来坐镇了?</p><p class="ql-block"> 一遇喜庆,人们常常耍龙舞狮,庆贺吉祥。在龙、狮旁边,又有一队锣鼓响器。伴随疾徐强弱、长短升降、击中、敲边等锣鼓节奏的变化,笑罗汉、龙、狮们舞动着,煞是好看。前面,那笑和尚开道:脸戴面具,手摇团扇,腿行蹲步,似小丑、如残脚,左蹦右跃,上蹿下跳。舞龙,一条夭矫的长龙,上下翻滚,前起后伏,左翻右仰,高低连绵。然而,人们最喜欢的却是舞狮子,又尤其爱好狮子在若干桩子上左拐右拐的。舞狮,可一人为狮,可两人共狮,可多人为群狮而狂舞。舞狮们,跳掷腾挪,姿态万千:或立或跳、或蹲或俯、或蹦或仰,高攀低摸、前滚后翻、上起下伏、左颠右拐;摸、爬、滚、转、腾、跃、跳、拐……如行云,像波涛,似万象,竭尽姿态变化之能事。真令人眼花缭乱、乐呵陶醉,终生难以忘怀啊!</p><p class="ql-block"> 估计狮子具有凶猛与祥和两面,所以此地人们用狮子拐名之,岂不恰切?</p><p class="ql-block"> 一查资料,原来我又错了。乃因一百年前,县城极小,人口甚少,土坯围城,残垣断壁,民房低矮,破烂不堪。东南方鳌峰山,荒无人烟,杂草丛生,乱坟重叠,野兽出没,乌鸦哀鸣,阴森恐怖。县城邪不压正,地痞流氓横行,而衙役助纣为虐,欺负百姓,也波及县官。当时军阀李炜如坐拥南部,为变此现状,请地理先生看风水,重新规划,将古城墙、旧房子拆去,新县城设计为一支枪形;同时在县衙门和鳌峰山的中轴线与东西交汇点上,修建一座形同狮子的三层小楼,狮头对着鳌峰山,并在拐角上置一石狮,狮子对面,置一笑罗汉,以二者镇之……这便是狮子拐的由来。</p><p class="ql-block"> 看着这段介绍,脑海中闪现出当时的情景:偷鸡摸狗,欺行霸市,狗仗人势,杀人越货……耀武扬威,衙差横行,颠倒黑白,谎言案情……受害民众,哭告无门,呼天不应,唤地无声……</p><p class="ql-block"> 又想那风水先生设计,军阀改建后,南部社会治安,是否就变得河清海晏、天下太平了?估计难说吧!何以为证?几十里外的阆中,曾为保宁,据说风水特佳,但成为保宁府未多久,府址就迁移了。尽管名字中有一“宁”字,社会治安也未必宁吧!旁及长安,长治久安吗?临安,临时安然过吗?武昌,昌吗?北京,原为北平,那里太平吗?何况那亦是一块天下难得的风水宝地。太和殿皇帝的龙椅,就坐落在东西与南北的交汇点上;希冀皇帝一坐上,天下就太平盛世了。可是明、清如何?该朝最末的皇帝,还不是难舍难分地离开那龙椅了!那龙椅啊,还愿答应谁去亲热亲热?由此可知,人们用美的名称、佳的建筑于地址,心愿是好的,但是历史的实际却又常常反讽之啊!至于南部县城,虽有可意的新城和狮子拐的名称,然而,其父母官县太爷们官运如何?也始终有升有降吧!其治下庶民生活如何?变化也不太大吧!我估计这些与地名、地形、地物关系不是太大的!</p><p class="ql-block"> 那么,就以一个官吏而言,其升降的重要缘由,主要还在于自己的德识才学,在于是否有功于人民、民族、社稷、人类发展;而一方官民的社会治安状况,也因之有一定影响吧。</p><p class="ql-block"> 在中华漫长的历史长河里,有无数的贤官、良士。他们对当时的人民生活、社会发展是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的!但是,从古代官吏来看,包拯为青天的事迹,民间想象得多些。高唱“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弘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也甚为有限啊。官员大多一般化,又时有庸官、奸官、贪官,像赵高、秦桧、魏中贤、严嵩、和珅之流,均被历史订在了耻辱柱上。仅仅把官吏全当成两袖清风,德才兼备者,维护社会稳定平安,推动历史前进的主要动力,可历史又不一定同意啊!所以,还必须辅以很好的各种制度,才有效果吧。</p><p class="ql-block"> 何况,人民才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而贤官杰士只是其中的一个因素而已。这倒令人联想到孟轲,首倡民本思想,提出的“保民而王”,“与民同乐”,“地利不如人和”,也是有一定道理的。民心的向背,才是一方社会稳定平安与否的关键啊!百年前将南部县城设计建造为枪形的当事人,一方面固然是威慑恶人,另一方面,是欲用武力统治南部吗?那么,这是顺应还是悖逆民心民意,也就一言难尽了!</p><p class="ql-block"> 一言以蔽之:人民的衷心拥护,制度的优越保障,再加之官吏的德才兼备,才是社会长治久安,人类不断进步的根本保证。至于其他,虽有一点作用,但却无关宏旨的。</p><p class="ql-block"> 此时此刻,我脑海中浮现出一幕图景:南部的正街上,一位县府官员,身着素朴的衣装,挎着普通的背包,被人山人海簇拥着,欢送去上一级机关赴任。人们或牵衣、或拉手、或叮嘱……话语声、饮泣声、惜别声,响彻街道上空。只见那位官员,热泪盈眶,依依不舍地说:“父老乡亲们,我一有时间,会回来看望大家的,相信下一位,在好的制度下,会带领大家,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话音未落,人们抬举他,高过头顶,欢呼雀跃,掌声雷动……</p><p class="ql-block"> 人们移动到了狮子拐,转瞬之间,仿佛一只高大威猛的雄狮,一拐身,矗立九天,指引着人们,走在光辉灿烂、幸福美满的康庄大道上,高歌奋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