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卫:在梁平场站保伞室的那些日子

刚子128

<p class="ql-block">作者简历:陈卫,男,汉族,1954 年生,江苏人,中共党员。 1969 年 12 月从福建应征入伍,先后任空军梁平场站警卫连战士、司令部保伞室保伞员、保伞室组长。1976 年任空军航空兵 33 师司令部军训科参谋。1978 年任空军司令部军训部参谋。1986 年 1 月任空军司令部军训部处长,空军上校军衔。在部队受提前晋级奖励1次,荣立三等功1次,嘉奖8次。1993年转业,入中国银行,先后任总行工会干部、副处长、处长,安徽省分行纪委书记,总行总务部总经理,总行党务工作部部长。现已退休。退休后,参与了编纂《梦绕梁平》图书,担任顾问之一。</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梁平场站保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室的那些日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陈卫</span></p><p class="ql-block"> 在我的一生中有 23 年的军旅生涯,而在空军梁平场站、33 师服役的 8 年,占去了 1/3 时间。这 8 年,既是我迈开军人步伐的第一步 , 也是军旅征程的重要积累,是起点,又是历练,还是未来发展的奠基石。这 8 年,在我的心里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40 多年过去了,我至今难忘。</p><p class="ql-block"> 我是 1969 年 12 月从福建应征入伍到空军梁平场站服役的。那时,空军梁平机场的跑道、滑行道、停机坪等正由空军工程兵第 9 工程总队建设,营房正由场站组织建设。新兵连训练结束,我到警卫连当战士,锻炼几个月。1970 年 5 月,保伞室营房基本建成,我分配到保伞室任保伞员,积极筹建保伞室。当时,保伞室没有配备组长(排级干部),是由 1966年入伍的浙江兵赵志成(从温江场站调来)任班长,还有一名 1969 年 3 月入伍的河南兵尹超基,共 3 人,归场站司令部伞勤参谋杨从富领导。</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保伞室建设和业务训练</span></p><p class="ql-block"> 保伞室坐落在空军梁平场站司令部大院的东南角,房前有个操场,边上有条水渠,房后山坡上是大片的柚子树和桑树。保伞室的外观很独特,由十几米高的晾伞室和长约 30 米的叠伞室组成。室内铺满棕红色架空实木地板,以保证室内干燥;墙上配有 8 台轴流式排风扇,室内配有吊扇和台式电风扇,以保证空气流通;几十个明亮的窗户都配有纱窗和窗帘,以保证室内清洁;几十盏日光灯,保证充足的光照;电加热除湿器,保证室内湿度。堪称梁平机场装修最讲究、最“豪华”的建筑。按照《伞勤条例》规定,我们联系航材股制作了叠伞台、晾伞台、伞柜,领取了全套工具、设备。场站第一个保伞室在我们的手里建成了!在叠伞台上铺上雪白的台布,我们穿上白大褂,开始练习晾伞、叠伞,检修救生船、二氧化碳气瓶、救生背心、应急氧气瓶、开伞器等飞行员救生设备。一切都是那么干净、整洁,一切都要求严格、精细。我们知道,这是飞行员的第二生命,来不得半点马虎!</p> <p class="ql-block">△2007 年 12 月拍摄的空军梁平场站保伞室外景全貌。</p> <p class="ql-block">△作者当年在空军梁平机场当新兵时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作者在保伞室检查降落伞伞具和救生设备中1</p> <p class="ql-block">△作者在保伞室检查降落伞伞具和救生设备中2</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从参加跳伞到任跳伞教员</span></p><p class="ql-block"> 每名保伞员都要经过跳伞训练,用自己折叠包装的降落伞,从 800米空中跳下,理解降落伞各部位的实际使用工作原理,亲身体验保证开伞安全的重要性。1970 年 8 月,我们来到成都凤凰山机场,参加成都空军指挥所组织的跳伞集训。经过一周的理论学习和大强度的地面训练,考核达标,该登机跳伞了。清晨,阳光洒满了凤凰山机场,我们身背 20 余公斤重的主伞和备份伞,头戴跳伞帽,脚蹬大皮靴,配上伞刀,登上“运 5”飞机。心里既有勇迎挑战的憧憬刺激,也有忐忑不安的紧张。飞行十几分钟,爬升到 800 米,飞临成都太平寺机场上空,“嘟嘟”两短声跳伞预备铃响起,我放下折叠座椅,移动到机舱门口,摆好离机准备姿势,盯着机舱门,只见舱外小朵碎云快速掠过,气流呼呼作响,大地朦胧。 “嘟”一长声跳伞铃响起,随着教员“跳!”的口令,我向前移动两小步,左前脚掌 1/3 踏出机门边缘,用力、跃出、并腿,保持前倾 30 度,两秒后“嘭”一声并感到明显开伞冲击,抬头一看伞开了。找到着陆场中心“T”字布,下拉伞绳转弯,面向“T”字布运动。地面广播提示高度 300,操纵转向顺风,高度50,看见大地迎面扑来,并紧双腿,下拉后操纵带减速,轻松地着陆了,心花怒放,浑身轻松。我初学跳伞的心理素质和技术水平受到表扬并被领导看中,同批学员里我得到了最多的跳伞机会。 </p><p class="ql-block"> 1971 年 4 月,我被成都空军指挥所点名,代表 33 师参加空军在开封组织的全空军伞勤干部集训(当时我是全集训队中唯一的战士),系统完成飞行员被迫跳伞理论学习、地面弹射练习;还完成了手拉延迟开伞、武装跳伞、开双伞、夜间、大飞机跳伞等复杂科目跳伞,跳伞次数和技能快速积累,大家戏称我“新兵老跳伞员”。1973 年 8 月,我又被派到无锡硕放机场,参加南京空军组织的飞行员在太湖水上跳伞。</p><p class="ql-block"> 1973 年 12 月,我被任命为空军梁平场站第一任保伞室组长。除了组织好日常飞行中的伞勤保障外,我还给 33 师 99 团飞行员讲授高空、低空、大速度、夜间、水上被迫跳伞等理论课程;组织飞行员地面弹射练习;参加成都空军指挥所在成都、宜宾组织的飞行人员跳伞训练,担任跳伞教员,训练 33 师 99 团飞行员(包括副团长王世坤、副大队长冷广年、中队长郑银才、飞行员何汤中、王巨峰等)、二航校飞行学员跳伞,让飞行员掌握跳伞理论和技能。</p> <p class="ql-block">△作者在保伞室门前组织99团飞行员进行地面实弹弹射练习</p> <p class="ql-block">△作者(右1)当年在训练飞行员跳伞时情景</p> <p class="ql-block">△作者当年在开封空降兵43师伞塔跳伞留影</p> <p class="ql-block">△认真负责。作者在座舱内检查飞行员弹射跳伞动作</p> <p class="ql-block">△以上三幅照片为海上跳伞。这是1985年10月,在海南琼州海峡水域,组织训练—2型降落伞、腋下救生器设计定型鉴定试跳。作者陈卫作为技术鉴定组组长,第一个跃出机舱,跳入大海。</p> <p class="ql-block">△1976 年 3 月保伞室战友合影。<span style="font-size:18px;">前排右一张和平,右二陈一峰,右三张根朝,右四刘长发。后</span>排右一陈卫,右二王进社,右三南中基,右四张学东,右五庄贵水。</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保证飞行员被迫跳伞安全</span></p><p class="ql-block"> 空军梁平场站从 1971 年开始保障飞行部队,除了先后保障本区 33 师 99 团、 98 团外,还作为全空军的复杂气象训练基地,保障了 5 师 15 团、1 师 2 团、22 师 66 团、40 师 119 团、16 师 47 团、30 师 90 团、11 师 33 团等部队,保障的主要机型有米格 -15 比斯、歼 -5、歼教 -5、歼 -6、歼教 -6 等。除了救生伞、救生设备保障外,歼 -6 还有阻力伞保障。高峰阶段,同时保障两个团,昼夜飞行,保伞室人员编制 10人。保伞室 1971年分配进室的有四川兵邢光明,吉林兵洪德哲、刘长发、纪树恩;1973 年分配进室的有北京兵张学东、庄贵水、浙江兵陈一峰等。飞行中难免出现难以预想的特殊情况,当飞机无法保全时,就要靠弹射跳伞,挽救飞行员生命,一年飞行一二百个场次,一天飞行几十、上百架次,保证飞行员安全的弦,一刻也不能放松。1975 年 7 月 14 日,33 师 99 团组织昼间简单气象训练,飞行员许自海驾米格 -15 比斯飞双击攻击训练科目,起飞后,高度 1800米时,发动机振动,指挥员令其上升高度返场。许自海驾机返场距跑道不远,高度 380 米时,飞机起火,飞机随时可能爆炸或失去操纵,许自海果断弹射跳伞,获得成功!一是飞行员判断准确,动作迅速、准确,得益于我们平时训练好;二是抛盖、弹射系统可靠;三是我们包的降落伞安全可靠,关键时刻用上了。保伞室受到场站和 99 团表彰。 </p> <p class="ql-block">△当年的飞行员许自海</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奉调师部和空司工作</span></p><p class="ql-block"> 1976年 4 月,我离开空军梁平场站,调到空军航空兵 33 师训练科当参谋。 1978 年 11 月调到空军司令部军训部任参谋。1986 年 1 月被任命为空军司令部安全救生处长。1993 年 6 月转业到地方工作。</p><p class="ql-block"> 23 年的军旅生涯使我有了很多丰富的经历和体验,组织研制了一批救生设备,组织我军首次带战术背景的飞行员海上、寒区、沙漠、热带丛林跳伞、生存、搜索、营救实兵演习,编写出一套条例、大纲、教材。作为第一批赴俄罗斯引进苏 -27 战机培训团党组成员,参与组织理论学习、飞行训练、引进飞机,形成战斗力。</p><p class="ql-block"> 我是从空军梁平场站走出来的,在梁平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永远不会忘怀!</p> <p class="ql-block">△1992 年作者(站立者左 3)参加第一批赴俄罗斯引进苏 -27 战机培训团,圆满结业,在结业典礼上领取结业证书。</p> <p class="ql-block">△2012年12月作者(前右1)重回梁平场站这是在保伞室前受到官兵欢迎。</p> <p class="ql-block">△2012年12月作者重回梁平场站这是在保伞室前与驻防官兵合影。右4是作者。</p> <p class="ql-block">  来源:《梦绕梁平》(本文经作者本人同意编发刊载)</p> <p class="ql-block">【阅读经典美评】</p><p class="ql-block">英宏胜 (总参通信兵部老兵)2022-04-05-07:37</p><p class="ql-block">@刚 子早上好,看了你上传的美篇,第一次知道了还有保伞专业部门,伞具是飞行员最后一道生命保险,叠伞是在工作容不得半点疏忽,他们黙默无闻的工作,确保障了不知多少飞行员的生命,他们是无名英雄。美篇中谈到在成都跳伞降落,我记得成都有一座挺高的跳伞塔,不知是训练军队跳伞员还是训练地方跳伞运动员的,你知道吗?</p><p class="ql-block">刚子:2022-04-05-7:53</p><p class="ql-block">@宏胜战友,谢谢你的认真阅读美评!保伞室的地方就是在我连营房斜对过。当年,每天都看到他们忙忙碌碌的身影。保伞室有严格的纪律规定,外人都不得进入保伞室。作者的回忆文,是难得的精彩回忆。他们的工作的确风险责任大,技术专业强。他们都必须要经过系统的培训训练。1975年7月14日的事故,他们保的伞,救了飞行员许自海的生命。在部队传为佳话。作者本人就是优秀的保伞兵,是场站第一任保伞室组长。我们场站战友都佩服他。</p><p class="ql-block"> 你说的伞塔,我没有去过,不过作者有一张以伞塔为背景的老照片。回头翻出来发你看看。</p><p class="ql-block">许自海 (原空33师飞行员、副参谋长、《<span style="font-size:18px;">梦绕梁平》顾问)2022</span>-04-05:7:57</p><p class="ql-block">@刚子老弟:我看了(作者)这文章挺好的,写出了当兵的艰苦和快乐!我已转发几个群了学员大队和空九十八团群等!</p><p class="ql-block">刚子回复:</p><p class="ql-block">@谢谢许大哥!美篇,阅读量大!好的文章要传播,让读者更多的了解中国空军战友们当年的奉献牺牲精神!</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许自海 (原空33师飞行员、副参谋长、《梦绕梁平》顾问)2022-04-05-8:26</span></p><p class="ql-block">是的。让空军战友们都能感受到军营里的艰辛和快乐成长事迹!谢谢刚子老弟,辛苦了!有老弟空军美篇军人的成长史,就会发扬光大!光辉的美篇!</p><p class="ql-block">韦凯 (空军梁平场站汽车连老兵)2022-04-05-10:16</p><p class="ql-block">陈卫是我的老战友,我虽然是汽车连的战士,但一到周六周日我都会去保伞室找战友庄贵水去玩,自然也就认识了陈卫。陈卫是干部子弟,当时也是保伞室的组长。但很平易近人,他没有因为是老兵是干部而疏远我。我每次去保伞室都是热情的招待。我记得最清楚的一件事,就是我俩在他们保伞室前玩铁圈大轮转时,他不心把头碰破、流了很多血。当时,我很不好意思,又有些害怕。但他並没有责怪我还对我说,没事别害怕。然后,他就自己去了卫生队。通过大大小小很多事知道,他是一个很好的人,也是我很尊重的老兵。</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许自海 (原空33师飞行员、副参谋长、《梦绕梁平》顾问)2022-04-05-13:15</span></p><p class="ql-block">@陈卫、庄贵水、陈一锋老战友们你们好! 陈卫的美篇看后又感觉到又回到了当年。深深感到战友情深!你们的辛苦和艰难给了我二次生命!!在这里我深深感谢祝福你们身体安康幸福到永远I🙏🙏🙏🙏🙏🙏🌹🌹🌹❤️❤️❤️</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许自海 (原空33师飞行员、副参谋长、《梦绕梁平》顾问)2022-04-05-14:08</span></p><p class="ql-block">@刚子老战友:我看了美篇中留言。谢谢你的付出!为我们的空军战友们阅读美篇留下了广阔的天地!有你的付出我们才能阅读美篇中的战友们的精彩I真心祝福你身体健康、开心快乐、青舂永在!</p><p class="ql-block">陈卫:(原空军梁平场站保伞室组长、《梦绕梁平》顾问、本文作者 )2022-04-07-20:00</p><p class="ql-block">@自海战友:飞行员是空军战斗力的重要体现,保证作战、训练中飞行员跳伞救生安全,是我们的神圣使命和崇高职责。保证飞机低空起火万分紧急时您的跳伞安全,我们无比欣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