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红喉姬鹟,别名白点颏、黑尾杰、红胸翁、黄点颏等。是属脊索动物门、雀形目、鹟科、姬鹟属的一种小型鸟类,体长11~13厘米。共2个亚种。被称为鸟中“美姬”。雄鸟夏羽上体前额、头顶、头侧、背、肩一直到腰概为灰褐色或灰黄褐色,眼先和眼周白色或污白色,耳羽灰黄褐色杂有细的棕白色纵纹。尾上覆羽黑褐色或黑色,尾黑色,除一对中央尾羽外,其余尾羽基部一半白色。</p> <p class="ql-block"> 红喉姬鹟,翅上覆羽和飞羽暗灰褐色,羽缘较淡。颏、喉橙红色,颧区、喉侧和胸淡灰色,腹和尾下覆羽白色或灰白色,两胁灰色,有的微沾橙红色。秋羽颏、喉橙红色变为白色。雌鸟颏、喉不为橙红色而为白色或污白色,胸沾棕黄褐色,其余似雄鸟。幼鸟似雌鸟,但胸和两胁为赭色或黄褐色,大覆羽和三级飞羽尖端皮黄白色。虹膜暗褐色或褐色,嘴、脚黑色。</p> <p class="ql-block"> 红喉姬鹟,主要栖息于低山丘陵和山脚平原地带的阔叶林、针阔林混交林和针叶林中,在长白山夏季最高上到海拔1800米的针叶林带上缘与岳桦矮曲林交汇地带,非繁殖季节多见于林缘疏林灌丛、次生林、杂木林和庭院与农田附近小林内,尤其在溪流和林区公路附近疏林灌丛中较常见。</p> <p class="ql-block"> 红喉姬鹟,常单独或成对活动,偶尔也成小群。性活泼,整天不停地在树枝间跳跃或飞来飞去,并常常从树枝上飞到空中捕食飞行性昆虫,然后又飞回原处。有时也在林下灌丛中或地上,尤其是非繁殖期,喜欢在近地面的灌丛中觅食。性胆怯,较少鸣叫。常常喜欢将尾散开和轻轻地上下摆动。</p> <p class="ql-block"> 红喉姬鹟,在黑龙江和吉林东部长白山等地繁殖为夏候鸟。在辽宁和北京分别在5月中旬和5月末均采得标本,亦可能在辽宁、内蒙古东部、河北东北部和北京繁殖,部分为夏候鸟。其他地区为旅鸟,部分在广东、香港和海南岛越冬,为冬候鸟。主要以叶甲、金龟子、夜蛾、隐翅虫、叩头虫、蜷象等鞘翅目、鳞翅目、双翅目以及其他昆虫和昆虫幼虫为食。</p> <p class="ql-block"> 红喉姬鹟,繁殖期5~7月。到达繁殖地后不久,雄鸟立刻开始占区鸣叫。通常营巢于森林中沿河一带的老龄树洞或啄木鸟啄出的树洞中,也在树的裂缝中营巢。巢呈杯状,主要由枯草茎和草叶以及苔藓、兽毛等编织而成,结构较为粗糙。</p> <p class="ql-block"> 红喉姬鹟,在中国主要分布于黑龙江北部大兴安岭、东北部小兴安岭等,吉林东部长白山、延边等,辽宁东南部丹东、宽甸、岫岩、东部本溪、抚顺等,内蒙古东部和中部,北京,河北,河南,山东,青海西宁,甘肃,四川,贵州,云南,广东,香港,广西,福建和海南岛等整个中国东部、中部、南部和西南等地。该物种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无危物种,2013年评估。已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p><p class="ql-block"> (全文完)</p> <p class="ql-block">摄 影:海阔天空摄影工作室</p><p class="ql-block">撰 文:海阔天空(刘佳)</p><p class="ql-block">音 乐:丁晓芒《鸟儿飞呀飞》</p><p class="ql-block">拍摄地:云南滇西高黎贡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