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卫所是明朝的军事制度。这是朱元璋接受刘基(刘伯温)建议而创立的军事制度。《明史.兵志序》“明以武功定天下,革元旧制,自京师达于郡县,皆立卫所。外统之都司,内统于五军都督府。而上十二卫为天子亲军者不与焉。征伐则命将充总兵官,调卫所军领之。既旋则将上所佩印,官军各回卫所”。即所谓之“兵部有出兵之令而无统兵之权,五军有统兵之权,而无出兵之令”。统兵权与调兵权是分离的,这大大加强了皇帝对军队的控制。这种制度的特点是,平时把军力分驻于各地方,战时才命将出师,将不专军,军不私将,军力全属国家。卫所军队的组织,最初一卫有5600人,设指挥使。每卫下辖5个千户所,每一千户所有士兵1120人,长官称千户。在千户所下又分10个百户所,每百户所有士兵112人,长官称百户。又在百户所下设总旗2个小旗10个,形成了“大小联比以成军”。</p> <p class="ql-block">明朝前期,军民严格分籍,实行军户制度。军丁的户籍、身份、经济地位都不与民同。人丁一经入军,一家便为军户,时代相继,不许变更。卫所军的人数众多,其来源大概有四个方面。</p><p class="ql-block">一是从征,即跟随朱元璋起义的义军或诸将原有之兵。</p><p class="ql-block">二是归附,即元朝的降军和败军。</p><p class="ql-block">三是谪发,即以罪人充军。罪人充军根据性质不同,有的降为军户,世代为兵,有的充军止于本人,死后子孙不一定为兵。</p><p class="ql-block">四是垛集,即从户籍中抽丁而来的兵。在卫军逃亡造成军队严重缺武时施行的办法,这也是卫军最大的主要的兵力来源。</p><p class="ql-block">卫所分布全国,归各省都指挥使司管辖,各省又分隶于中央五军都督府。军官的使用任免升调及训练归兵部,调动军队则在皇帝手中。</p><p class="ql-block">卫所实行军屯合一体制,大部分种地小部分守边。军饷由屯田收入解决。</p><p class="ql-block">明初全国军队人数达180万,永乐时达到270万。明中期,军官吞蚀屯田,役使军人,造成卫所军人大量逃亡,以后便改用了募兵代替卫所军,卫所制逐渐废坏。</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明初设立卫所,实行屯田制度,以屯养军。卫所下设屯堡、屯塞。这些屯堡屯塞都是各营、卫、所屯田的士兵修筑的。他们被分配到各堡、塞屯田,平时种地,战时以堡、塞为据点作战自卫。还从全国各地迁徙大批移民来到各堡塞开垦荒地,屯田生产以充实边防。这些移民也都修筑堡塞,以为居所,且耕且守。明代堡塞,大者可容百户以上,小者也纳数十家。这种寓耕战于一体的制度,对于巩固边防,开发边地发挥了重要作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清水河县五眼井堡便是这种“屯田堡塞。”</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