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显考王公英业老大人,一九二一年辛酉四月十八日丑时生,一九八四年甲子三月十二日已时殁。</p><p class="ql-block">墓碑上这段简短的文字,浓缩了父亲的一生。</p><p class="ql-block">淫雨霏霏,芳草萋萋,父亲安静地躺在黄土堆里。望着冰凉的墓葬,我内心无比寂寥,六十三年的沧桑岁月,早已随烟云飘散,往事已鲜有人记起。</p> <p class="ql-block">父亲将我搂抱在胸前,高一脚低一脚的走着,漆黑的村子里宁静的可怕,只有母亲手里的手电筒,在暗夜里发出微光。</p><p class="ql-block">我安静地呆在父亲的怀里,父亲的胸怀好宽广,好温暖,我似乎随时会睡过去,魂魄仿佛游离于遥远的天外。</p><p class="ql-block">“专妹子,不要睡着了。”</p><p class="ql-block">父亲轻轻地呼唤着我的乳名,将我的魂魄一声声唤了回来,那温暖的大手放在我额头上,轻轻地往上抹了三下。</p><p class="ql-block">”阳光高就不怕邪神野鬼。”我听见母亲在低声说话。</p><p class="ql-block">这是我三岁那年的一个片段。那年春天我身患痢疾,上呕下泻,吃了母亲的土方无效,已奄奄一息,父母亲深夜紧急送我就医,父亲抱着我,在泥泞不堪的乡间小路上狂奔三五里,找到乡里的赤脚医生,为我捡回了一条命。</p><p class="ql-block">“细伢妹子记得千年事”。</p><p class="ql-block">这是父亲说过的话,虽然他已经离开我们整整三十八年,但那些岁月的碎片至今依然清晰。</p> <p class="ql-block">父亲是家里的满崽,家里为父亲取名英业,字大有,号啟光,从名字中依稀可以看出,父亲承载着家族的重托。家里节衣缩食送他上私塾,希望他能学有所成,光宗耀祖。父亲也确实发奋,读的很用功,习得一手好翰墨。只是那时已没有了科举考试,他无法做到学而优则仕。</p><p class="ql-block">他出生于乱世,国家积贫积弱已久,军阀割据,外敌环伺,故而兵荒马乱,家里的天井留有日本小钢炮炮击的痕迹。于是他想着报效国家,加入了三青团,国民党,得到了一纸委任状。</p><p class="ql-block">我无法评价青年父亲的价值取向,毕竟他的乡邻还在满足于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时候,他已经接受了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思想,这在当时已经很不错了。青年父亲没有接受共产党是有缘由的,他所读的古籍宣扬儒家思想,是一种愚忠。加上他始终生活在国统区,国民党一直宣扬自己为正统,称共产党为共匪。父亲骨子里终归是一个地道的农民,对于忠君爱国有着他的局限性。</p><p class="ql-block">父亲并非没有明辨是非的能力,他拿着委任状的时候,有过迷茫,有过困惑,或许也曾有过挣扎,毕竟这是对他个人能力的一种认可。但父亲终究没有去赴任,安心地作了一名教书先生。</p><p class="ql-block">国民党政府后期贪腐成风,让父亲看不到希望,以致心灰意冷,他不愿与虎谋皮。在那个时局动荡的时代,父亲的选择无疑是睿智的。</p><p class="ql-block">父亲很少和我谈及那段历史。其时我对父亲多有抱怨,也不太愿意多问,母亲也尽量不去过多触及,毕竟那是一个敏感而沉重的话题,于是那段往事就这样被尘封。</p> <p class="ql-block">解放后,国家感受到了国民文化的缺失,父亲的文化知识有了用武之地。他被安排到县政府机关,成了一名国家干部,有了全面地了解共产党的机会,他开始对共产党心存感激,全身心投入工作,对工作、生活充满了激情,那是他一生最好的时光。</p><p class="ql-block">可是好景不长,父亲的身份终究还是影响了自己。除了国民党员的身份外,那个委任状当时鲜有人知,他不说没有人知道。但面对调查时,父亲依旧坦陈了事实。</p><p class="ql-block">父亲常说: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他是一个坦荡的人,做人忠厚真诚。只是当年无人相信父亲没有赴任的事实,总有人习惯于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这是有关人性的话题,这里不多说。后来父亲被打成右派,遣返回了老家,重新开始农村生活。</p><p class="ql-block">只是父亲作为一个文弱书生,身单力薄,只能享受与女同志一样的工分,他上有老下有小,家里没有主要劳动力,家况也便可想而知。然而父亲依然辛勤劳作,无怨无悔,甚至主动利用自己的文化优势写宣传标语,宣传党的方针政策。</p><p class="ql-block">父亲利用农闲时间阅读了大量毛泽东著作,毛主席诗词,他上衣口袋里始终装着一本毛主席语录,相信党终究会给自己一个公正的评价。他始终保持着一种豁达的心境。</p><p class="ql-block">父亲的身份影响到了他的子女,建新姐读书的时候,成绩特别好,但是在那个以成份论的年代里,讲究根正苗红,她看不到希望,家中也急需要劳动力,小学没毕业就退学了。</p><p class="ql-block">我读小学的时候,是学校唯一一个没有加入少先队的学生,当一个个胸系红领巾的同学们兴高采烈的时候,我只能独自躲在角落里郁郁寡欢,内心的失落无人知晓。说实话,那个时候我心中曾埋怨过父亲。</p><p class="ql-block">父亲被打成右派,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经常被批斗,但他似乎从未怨恨过谁,从他给我取的名字就可以窥视他内心世界,他给我取名贤专,字学文,号利人,就是取又红又专之义,希望多读诗书,将来好报效祖国,要求我毫不利己,专门利人。这是后话。</p> <p class="ql-block">世间总有一些天灾人祸让人历练成长,父亲迎来了一段缺衣少食的岁月,两个女儿夭亡,内心的悲苦可想而知,父亲曾为节约一点点粮食而强忍饥饿,难忍之际甚至偷吃神仙土。他一边忍受饥饿,一边还得辛苦劳作,羸弱的身子不堪重负,他全身水肿,终于病倒了,是我远在东北的舅舅听闻后,寄了一点点鹿茸过来,挽救了他的性命。</p><p class="ql-block">每天每个大人只有十六两称的三两米口粮,如何维系生命之代谢,成了一个沉重的话题。父亲开始逃荒,省下基本口粮给妻儿老小。他逃到江西万载,那儿的泥鳅、鳝鱼多,虽然江西老表也吃不饱,但他们认为那淤泥里的东西不干净,不能吃。这倒是大大地便宜了父亲,父亲将母亲也叫到了万载。他一直在为全家人的生存而抗争。</p><p class="ql-block">后来我出生了,父亲半百得子,后继有人,内心喜悦可想而知。这里交代一下,父亲一生共生育了六女一子,一个自幼送人了,两个自幼夭亡,我是老满。并非父亲重男轻女,只因养儿好防老,积谷来防饥,是那时的世事使然。</p><p class="ql-block">随着我慢慢长大,父亲开始带我去山里砍柴砍树,茅草里常常藏着毒蛇,父亲会走在前面,削一根木棍在茅草丛中扑打几下,然后和我讲打草惊蛇的典故。</p><p class="ql-block">山路崎岖,每当我望而生畏的时候,父亲会说:</p><p class="ql-block">“山里头有板栗、杨梅、猕猴桃等野果子摘呢。”</p><p class="ql-block">于是我在想象着板栗、杨梅的味道中,不知不觉地到达目的地。我似乎很少采到板栗、杨梅等野果,父亲总是呵呵一笑说:“你起晚了哟,肯定是别人捷足先登了。”</p><p class="ql-block">于是我内心顿时释怀。</p><p class="ql-block">大概是父亲独自上山时曾带回来过板栗猕猴桃之类的野果,我从未怀疑过父亲。父亲是将望梅止渴,画饼充饥的成语活学活用,他寓教于乐,对我们的教化总是润物细无声。</p><p class="ql-block">父亲身单力薄,瘦弱的肩膀挑不起重担,他将砍下的树、竹子顺着光滑的山沟滑下去,如此来省下许多气力,到山脚下,他将木头、竹子放进渠道里顺水而下。因为身体乏力,时光将回家的路拉的很长很长,乡间小路上,挑柴的父亲在夕阳的余晖中成了一道风景。</p><p class="ql-block">父亲不急不躁,顽强地活着,下雨天,他在家一边打草鞋,编蓑衣,一边教我背诵增广贤文,母亲在旁边纺麻纺纱,墙壁上的屋漏痕里藏着岁月的厚重。</p><p class="ql-block">秋收冬藏,晒干的稻谷需要装在箩筐里提到阁楼上储存,父亲力衰提不动,从未学过木工的他用杂木捣鼓了两个轮子,固定在屋顶的梁上,用一根绳子串成定滑轮、动滑轮,我和母亲在楼下扯,他在楼上接。为了生存,我那羸弱的父亲用尽了洪荒之力。</p> <p class="ql-block">七九年冬天的一个晚上,父亲摔倒在从生产队开完会回家的路上,就在那次会上,父亲听闻了国家拨乱反正的政策,心情澎湃之际高血压引发脑出血,从此瘫痪在床,一躺就是五年。</p><p class="ql-block">八三年,父亲终于平反昭雪了,国家给了他公正的评价,补发了退休金,他激动得像个孩子。可是他羸弱的身体在生活的重压下,早已千疮百孔,八四年三月初十二已时,父亲终于走完他生命的最后一程,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他没能见证国家的兴盛。</p><p class="ql-block">父亲一生都在为生存奋斗,操劳了一辈子。可是父亲养我小,我却未能养他老。子欲养而亲不待,成了我此生最大的悲哀,我是再也无法报亲恩了。我站在父亲冰冷的墓碑前,泪眼滂沱。</p><p class="ql-block">逝者已矣,我长歌当哭,拼凑一些零散的文字,还原一段岁月,让子孙后代铭记历史的厚重,感受祖辈的艰辛与不易。让子孙后代从这文字中探寻父亲的足迹,将父亲慈善忠厚,任劳任怨、坦荡豁达的品质;以及他命运多乖,却依然与命运顽强抗争,永不言败的精神传承下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