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追思父亲一一小时侯的记忆

心里美

<p class="ql-block">  清明节到了,最近疫情严重,加上身体不适,不能去陵园为父亲扫墓了。清明节思念父亲,使我回忆起小时候的一些往事,写出了这篇文章,以此缅怀父亲。</p><p class="ql-block"> 父亲是革命军人。我们家是一个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家庭。爷爷在抗日战争时期,是山东泰安汶南区共产党员区长,由于叛徒出卖,被万恶的日本鬼子杀害,是当地的抗日英雄。</p><p class="ql-block"> 父亲投笔从戎参加了八路军。解放后一九五零年从山东调到北京。我记得小时候父亲总是谆谆教导我们,不能忘本,不能忘记过去那些艰苦卓绝的日子。父亲干了一辈子军队后勤保障工作,把毕生献给了这个事业。虽然很少冲锋陷阵,但是后勤保障供应工作也是取得革命战争胜利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p><p class="ql-block"> 记得小时侯曾听父亲讲过,解放战争时期,父亲在华东野战军供给部工作。每当一次大的战役前夕,他们后勤人员都要提前筹备大量的棺材和布匹。现在想想战争太残酷了,明明知道打仗是要死很多人的,可是还是有那么多的革命战士,为了中国革命取得胜利而前赴后继,流血牺牲。他们为的是谁呢?就是为了解放全中国,为了我们下一代永远没有战争。我想,今天我们应该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因为那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啊!</p><p class="ql-block"> 记得抗美援朝时期,父亲几次去朝鲜战火纷飞的阵地调研后勤供给情况。那时住我家楼里一个单元的总后勤部军需部付部长杨恵春伯伯牺牲在朝鲜,我父亲亲自把他遗体运回北京,安葬在八宝山烈士陵园。我清楚地记得清明节时,父亲带着我和大妹妹去八宝山烈士陵园为他扫墓。</p><p class="ql-block"> 一九六八年,我和杨伯伯女儿萍芬一起参军入伍。我分在山西,萍芬分在四川。后来我们又都回到了北京。五十年后才联系上见了面,我们已经都是七十岁的老人了。</p><p class="ql-block"> 记得六十年代,我上小学时,一天家里来了一位独臂叔叔,他要抽烟,我看到他用一只手去划火柴盒很费劲,就赶紧过去帮他划着了火。听妈妈说,父亲在朝鲜前线炮火纷飞的战场,是警卫员马充叔叔用生命掩护了父亲,而他被炸掉了一支胳膊。我顿时对他肃然起敬,心里黙黙地给他敬个礼!</p><p class="ql-block">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十九万志愿军烈士长眠在了朝鲜战场。这场战争为中国赢得了七十年的和平安宁。</p><p class="ql-block"> 记得文化大革命那年,一天家里来了一位老人,六七十岁,穿着一身黑色长袍。父亲说这是个同族的爷爷,抗日时期也是共产党员。被日本鬼子抓住后与好多人一齐被活埋。当时天快黑了,他是最后一个,鬼子怕遭八路军袭击,用剌刀在他肚子上捅了几刀,踹倒后往身上铲了几铲土赶紧走了。他半夜被冷风吹醒,把肠子塞回肚子里,爬回村里被人救起,捡回了一条命。</p><p class="ql-block"> 我从小就在心里种下了对日本鬼子刻骨铭心的仇恨。对日本这个国家也从来没有好感。看到现在国内那么多人争先恐后去日本旅游,热衷于购买日本产品,给他们国家增加GDP,我从心眼里十分反感。这种家国仇,民族恨,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年轻一代人根本体会不到啊!我要经常讲给子孙们听,教育他们要永远记住中国人民的这笔血海深仇。当今,日本这个国家对我们中国仍然怀有不可告人的野心,中国人民要时刻保持高度警惕啊!</p><p class="ql-block"> 记得有一次老家人来北京,带来些大红枣,紅红的又香又甜,孩子们搶着吃不够。</p> <p class="ql-block">  父亲对我回忆说,在抗战进入最艰难的时期,日本鬼子大扫荡,八路军经常弄不到粮食吃。没办法,老百姓给他们一些大枣充饥当饭吃,连续吃几天,吃多了上火,满嘴起大泡。从此再也不想吃了。</p><p class="ql-block"> 还有那时很长时间不能洗澡,冬天棉衣里虱子滚成了团,痒痒极了。我们听了浑身起鸡皮疙瘩,但是不知道虱子到底是什么样的?见都没见过。后来我当兵拉练时走到山区,住在农村老乡家里,才真正见到了虱子、跳蚤、臭虫都是啥模样的,而且沾染到身上,体会了一把滿身被咬大包,又痛又痒的难受滋味。</p><p class="ql-block"> 父亲作为党的高级干部,一生节俭,克己奉公,光明磊落。记得小时候有一次家里吃芝麻饼,许多芝麻粒掉在桌子上。父亲用手指摁住,一粒一粒送入嘴里,并告诉我们说每一粒芝麻都能榨出油,不应该丢掉。</p> <p class="ql-block"> 每次倒完香油,总用舌头去舔一舔瓶口,生怕浪费一丁点,这个习惯保持了许多年。以至于后来有了小孙女,每次见到爷爷舔瓶口,都馋得也要爷爷给她舔一舔。现在看来,这是不卫生的,但是在那个年代,老一辈人都是勤俭节约过日子的,视铺张浪费为犯罪。</p><p class="ql-block"> 记得六十年代初,我国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全国闹饥荒,粮食配给制,每人根据年龄定量。付食品种极少,那点粮食根本不够填饱肚子。人们都积极开荒种地,生产自救。军队大院也不例外。办公楼前后,宿舍楼附近种的花草都不见了,变成了一块块的菜地。周末,父亲带着我们小孩经常去办公室周边劳动,开垦了一小块一小块的菜地。记得种的是小白菜、菠菜、水萝卜、扁豆、絲瓜、苦瓜等。小孩子的尿都要尿到一个大桶里沤肥,然后浇到菜地里。</p> <p class="ql-block">  在我家宿舍楼的后面,父亲带领全家不但开垦了菜地,盖了鸡窝养鸡,还养兔子。听说生了小兔子了,小孩子们每天扒在兔窝洞口往里看,天天盼着小兔子出现。一个月后的一天,突然出来一只,第二天出来二只,第三天……。到底生了几只呢?是个迷。很多天后才发现出齐了,一共生了六只。以后又生了好几窝,孩子们见到了兔子是怎样繁殖和生长的过程。</p><p class="ql-block"> 那时父亲还带着全家人,在楼后挖个大菜窖,储存冬天吃的大白菜萝卜土豆。去黑洞洞的窖里拿菜,爬上爬下地也感觉很好玩。那时的童年生活物质匮乏,几乎所有的食品都得凭票证购买,生活没有那么富足。但是,小时候的生活是十分快乐的,无忧无虑的!</p><p class="ql-block"> 如今,国家强大了,人民富裕了,全国实现了小康社会。父亲这一代人为之奋斗终生的事业已经实现了。现在我们正在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奋斗。</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父亲在北京工作了十八年。文革时期受到迫害,被调到了新疆。先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作,后又调到新疆军区工作。父亲走遍了天山南北的部队和农场,足迹踏遍了新疆的山山水水。他在新疆工作了十八年,为祖国边疆的建设贡献了自己的一切力量!</p> <p class="ql-block"> 七十年代,父亲在新疆石河子农学院大楼前劳动。</p> <p class="ql-block">  父亲和农业技术人员在田间地头。</p> <p class="ql-block"> 父亲在天山天池。</p> <p class="ql-block"> 父亲离开我们已经三十六年了。漫长的岁月抹不去儿时的记忆,抹不去父亲的音容笑貌,抹不去父亲的谆谆教导!</p><p class="ql-block"> 我们的母亲还健在,她和儿女们都心中想念您啊!</p> <p class="ql-block"> 父亲永远活在儿女们的心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2年4月3日</p><p class="ql-block"> 于北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