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风采 <p class="ql-block"> 大家好,我是合肥师范附属第三小学一(14)班的沈欣怡,我喜欢画画、跳舞和打架子鼓,是一个活泼开朗爱笑的小女生,今天我给大家分享绘本故事《蚯蚓的日记》,希望大家能够喜欢。</p> 好书朗读 <p class="ql-block"> 我们可以从图上看到,蚯蚓是没有手脚的,如果要像人一样能够把笔卷起来写字,该怎么办呢?需要发挥他身为蠕虫,身体柔软的特点,用自己的尾部把笔卷起来写字。 为了和书中其他的蚯蚓形象区分开来,我们的主角小蚯蚓带着一顶红色的小帽,这顶红色小帽能让我们一眼就认出主角。</p> <p class="ql-block"> 全书开篇的第一篇日记,通过三句话的形式从宏观到微观,一步一步贴近主题,也有一点搞笑的意味在里面。“地球给了我们一切”很宏大,“我们钻地道的时候,也同时帮助了地球”就把蚯蚓和地球联系起来。如果说前面两句看起来很正点,那么第三句的内容则显得有些搞笑,也很生活化。爸爸为什么要吃报纸呢?这位爸爸是蚯蚓爸爸,报纸如果是用大豆油墨印刷的,通过喂蚯蚓吃报纸来实现堆肥,所以这里还有一个科普的意义。后面还有小蚯蚓吃作业,前后呼应。</p> <p class="ql-block">原文:</p><p class="ql-block"> 3月29日,今天我努力教蜘蛛怎样钻地。“我想我有一个脚踝扭伤了!”蜘蛛说。后来,他又吞了一堆土。“我放弃了”蚯蚓说。明天他要教我怎样倒立走路。</p> <p class="ql-block">原文:</p><p class="ql-block"> 3月29日和4月1日的日记可以结合起来看,讲述了蚯蚓和他的朋友蜘蛛相互教授技能的故事。蜘蛛不会钻地道,小蚯蚓教了他几次,最终还是放弃了。而这个时候蜘蛛的表情是一脸窘态,小蚯蚓是一脸无奈。同样的,当蜘蛛教蚯蚓结网,小蚯蚓也发现自己没有办法倒立行走。这个时候蜘蛛是一脸恼火,小蚯蚓是一脸惊慌。 这两篇连起来告诉我们,朋友之间,各有各的长处。 </p> <p class="ql-block">“原文:4月4日</p><p class="ql-block"> 钓鱼季从今天开始。我们全都钻到更深的地方。</p><p class="ql-block">4月10日</p><p class="ql-block"> 下了整晚的雨,地下湿透了。我们一整天都待在人行道上。“跳房子是一种非常危险的游戏。”</p><p class="ql-block"> 4月4日的日记写到了蚯蚓一家在躲避危险。 这里面有一个背景,4月4日是我们的传统节日清明节附近,这个时候适合踏青、放风筝等一系列春天的活动。钓鱼的人也开始活跃起来,因为钓鱼活动中,蚯蚓是很好的鱼饵,所以这对蚯蚓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情。 一把大大的铁锹和一个大的鱼饵罐在画面上方,对蚯蚓形成了巨大压力,也预示着巨大的危险。在危险来临之下,全家的表现各不相同:一家四口很警惕,有没有什么声音?时刻准备着应对危险。在另一个房间的老爷爷则表现的非常从容,悠闲自在的在睡觉。有一种经历过大风大浪的老人家的泰然自若。</p> <p class="ql-block"> 8月1日的日记,回扣前面的多篇日记,在图中出现了前面的元素:地球、立顿茶叶盒。小小的蚯蚓也为地球做出大大的贡献。达尔文晚年曾在他的书中写到:我们很难找到其他的生灵像它们一样,虽看似卑微,却在世界历史的进程中起到了如此重要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 这是书的封底页,6月5日的日记内容是,我有一种被偷看的感觉……,蚯蚓的生活我们是不是一直在围观?</p><p class="ql-block"><br></p> 好书推荐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合肥市师范附属第三小学一(14)班</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朗文琅声》栏目</b></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