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春风拂面,杨柳轻飘,又到了万物复苏,充满希望的季节。诗经有云: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柳树风姿绰约,美不胜收。柳,早春中那一抹撩人的翠色。春意渐浓,柳在东风里起舞,柳的千种风情,被历代文人写作柔美、写作缠绵、写作愁绪。</p> <p class="ql-block">俗话说,前不栽松后不插柳。古人喜欢种柳,山间田野,遍植柳树。故“柳”常作故乡的象征,寄寓着人们对家园故土的眷念和对家的依恋。“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柳絮的“絮”与“绪”谐音,柳絮飘飞与游子漂泊不定的境遇类似。故“柳”、“柳絮”又常被诗人们借以言“愁”或表达漂泊之苦。春风吹拂,柳枝抽芽溢出新绿,再寻常不过的自然现象吧?但诗人却认定:柳叶是春风这把“剪刀”裁出来的,多么贴切自然。</p> <p class="ql-block">春天来了,柳树长满了翠绿的叶子,它的枝条大都是往下垂的,被风一吹婀娜多姿。柳树比其它树发芽都早,初春它就露出了嫩芽。春天也是播种的季节,大人们有计划的耕犁田地。在一个明媚的午后,我们小孩子跟着大人在去往田地的路上,一边走一边用脚踢石子。到了田地边,先折一枝柳条做一个简易的柳哨,边玩边吹,那单调的曲调陪伴整个下午。做柳哨要用一根光滑细长的柳条,吹柳哨家乡方言"吹咪咪"。做柳哨,要把握好时机,早几天不行晚几天不行,早了柳皮还贴在柳骨上,皮不离骨拧不到。晚了柳芽就长出来了,柳皮就变得软绵了,即使拧下来,也做不出好柳哨。折一根顺溜溜的柳枝,截取粗细适中一寸多长的段,轻轻扭转树皮,绿皮便在枝骨上滑动,逐渐与枝骨分离,然后用牙咬住稍粗的一端柳骨,捏住柳皮慢慢往外拽,一点一点抽出白嫩嫩的枝干,这时候留在手里的就是一个空空的柳皮管,两头剪齐然后选一头作为哨嘴,先用手捏扁,再用小刀削去嘴部薄薄的一层外皮,剩下内层的软皮,一个在气流冲击下能振动的柳哨就做成了。含在嘴边用力一吹,就会发出呜里哇啦的响声。柳哨做好后,能顺利吹出声音,是非常有获得感。当你指导别的小朋友做好后,更是满满的成就感。快乐就是这么简单。沐浴着柔和的春风和暖洋洋的太阳,我们一帮孩子们在田地里边玩边吹,经常听到此起彼伏的柳哨声。</p> <p class="ql-block">小时候,柳条是一些器具的材料。到了伏天,柳条韧性强且不易折断,大人们会割来编筐编笊篱等生活用具。</p> <p class="ql-block">在这春暖花开的季节里,柳树正是吐绿绽芽之时,折下一枝柳条就抓住了一串幸福,捕捉了一段美好的记忆,柳哨吹奏出孩子们许多美好的幻想。喜欢这充满着生机,洋溢着活力的无边春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