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丹心存“天涯”

山之雨/吴鹏

<p class="ql-block">大门的牌坊</p> <p class="ql-block">五公祠</p> <p class="ql-block">  很早就听说到海南一定要去看五公祠,那是一处历史古迹,浸染着苍海云烟。利用在琼海度假之机我乘高铁到海口,经人指点在出站后转乘公交,再沿着一段古色古香的围墙便走到一文化单位的门口,询问后却被告知这并非“五公祠”,而是海口市文化馆。但可先看这里的展览,尔后从院内沿一小桥便可到隔壁的五公祠。</p><p class="ql-block"> 条条道路通罗马,多绕了几步路却能多看个展览,何乐而不为?展馆中介绍了海口市对文化古迹的保护情况,令人不由感叹:海口也许开发比内地晚一些,却吸取了许多先行者的经验教训,使大量文化古迹避开了摧枯拉朽般大拆大建带来的破坏。至今,海南省仅海口市所保留的文化古迹就有2000多处,虽然没有内地名城所存古迹那般高大上,却也像雪后腊梅,小巧玲珑自带余香。</p><p class="ql-block"> 海南在古代是个生僻之地。由于地狭偏远,孤悬海外,曾被朝庭作为惩戒犯有重罪的王公贵戚、官员及其家属的贬谪与流放地。相比另两处集纳流放者的苦寒地——新疆伊犁和东北宁古塔,这里属于南方偏远的蛮荒与烟瘴地区,被视作“天涯”“海角”,亦足以令人闻而生畏。自汉代以后这里所接纳的贬谪官员竟有200多位,虽然他们多属重罪在身,但也有因政治主张不同而蒙受冤屈,被迫忍辱负重投荒至此的。</p><p class="ql-block"> 自古人心是杆“称”,即使时过境迁,后人也不会忘记那些于国于民有所贡献却含冤受屈之人。清代人珠采在海南任琼道道台时就专门为唐宋时期被错误贬谪负屈到这偏远之地的五位朝庭官员建立起祠堂,称之为“五公”,认为他们不仅是贤臣名相和忠义之士的代表,而且万里投荒不易其志,还为海南的文化教育和经济发展做出了不朽贡献。他建这座祠堂将历史的冤案反转了过来,它自己也因此走进了历史。</p><p class="ql-block"> 五公祠高大宽阔,木结构的建筑分上下两层,素瓦红椽,四角是富有海南特点的攒尖式房檐。二层的室外有三面回廊,早先站在回廊中可远眺到海南的第一大河——南渡江,而现在周围拔地而起的各式建筑早已遮断了人们的视线,但那富有气势的“海南第一楼”牌匾仍正襟危坐般悬挂在这座小楼的正面墙额上。</p><p class="ql-block"> 走进祠堂,正中是高大的条案香座,上面端放着祭祀五公的牌位。中间牌位是唐朝的李德裕,两侧分列着宋代的李纲、赵鼎、李光和胡铨。祠堂外面有五尊黑色火山石雕像,这些古代的英雄们在这里默默接受着来往参观者们的敬仰。</p><p class="ql-block"> 这五公中来到海南最早的是李德裕,他出身于山东世家大族。其祖父曾官至御史大夫,父亲也在唐朝宪宗时期两任宰相,这使他不愧妥妥的官二代。但他年少时好学,虽以门荫入仕,却能心诚待人,处事稳妥,从补官校书郎逐步被擢升为翰林学士、观察使、节度使、兵部尚书直至宰相。这一时期,朝内牛李两派相互倾轧矛盾很深。太和七年(公元833年),李德裕因反对奸臣李训等人出任谏官而得罪了文宗,被罢相调离,出任镇海节度使。七年后,唐武宗李炎即位时李德裕重任宰相。他充分发挥其政治才干,北破回鹘,收复幽、燕;力排众议,平定反叛,使内忧外患的唐王朝中央集权得到巩固。 但晚唐时期朋党之争日益激烈,加之会昌六年(846)唐武宗病故,继任的宣宗皇帝李忱听信谗言,将李德裕再次罢相,并连续三次贬谪。</p><p class="ql-block"> 公元846年,李德裕被贬为荆南节度使。两年后,被再贬为潮州司户。当李德裕自洛阳由水路南行,刚赶到潮州不久,又接令被进一步贬为崖州(今海南)司户。消息传开,众人伤怀,有人写下“八百孤寒齐下泪,一时南望李崖州”的诗句。大中四年(公元850年)正月,李德裕抵达崖州(今海口)开始了其终老南荒的流放生活。</p><p class="ql-block"> 当时他处境极其艰难,在给表弟姚邰的信中曾这样的写道:“开地穷人,物情所弃。虽为骨肉,亦无音书。”。“资储荡尽,家事一空,八口嗷嗷,往往绝食。”。即便如此,他仍关心着唐王朝的国运与安危,经常登上崖州城楼,举目四望,写下了“独上高楼望帝京,鸟飞犹是半年程,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绕郡城”等诗句,表达出他不忘社稷,忧国忧民的心声。在这远离京都万里之遥的流放之地,他走完了自己63岁的人生,留下了《穷愁志》等四十余篇诗作。可惜这位历仕唐宪、穆、敬、文、武、宣宗六朝的一代名相,只因朋党倾轧而“功成北阙,骨葬南溟”。</p> <p class="ql-block">从市文化馆通往五公祠的小门</p> <p class="ql-block">对联“五公英烈气,千古海南潮”,出自赵朴初的手笔</p> <p class="ql-block">  在李德裕塑像的左侧弧形排开的是四位宋代时期被谪贬到海南的命官,他们大都是朝庭重臣,在面对金国入侵时同岳飞一样坚决主战,但也同岳飞一样遭到秦桧等投降势力的迫害,被流放海南。其中李纲和赵鼎曾两度拜相,在朝庭中有很高的威望。在这里他们得到人们的敬仰与纪念。</p><p class="ql-block"> 李纲是福建邵武人,可算两宋之际的抗金名臣,民族英雄,北宋时期他已官至兵部尚书,即相当于现代主管军事的国防部长,他也是岳飞的恩师。南宋时期他已成为有魄力有才华的宰相。宣和7年(公元1125年),位于宋朝北方的金国毁约背盟大举进攻宋朝,进逼都城汴京(今开封),半壁河山落入金人之手。时任太常寺少卿的李纲心系社稷,果敢上奏《御戎五策》、《论御寇用兵二十事札》,坚决主战,并临危受命,以兵部侍郎身份组织起京城保卫战,击退了金兵进攻。他还凭自身才干消除了太上皇宋徽宗和其子宋钦宗之间矛盾,避免了北宋政权从内部分裂的危险。然而,宋钦宗不仅不予褒奖,反而听信谗言,在局势安定后以“专主战议,丧师费财”罪名将李纲谪贬到建昌军(今江西南城)。数月后,金兵再次大举南下,并包围开封。国破思良将,面对危局的宋钦宗环顾朝庭竟难以找出力挽狂澜之仕,只得急命李纲率军解围。然而时艰路远,李纲行至半途,开封已经沦陷,徽宗和钦宗两帝同时被虏,宋室被迫南迁。</p><p class="ql-block"> 靖康二年(1127),康王赵构在南京即帝位为宋高宗,史称南宋,李纲重被起用为相。上任伊始,李纲即提出抗金救国十大措施,坚决主张收复失地,迎回二圣,并要求严惩降金官吏,积极支持民众抗金举动。但随着政局趋稳,宋高宗唯恐迎回二帝断已皇途,非旦不采用李刚的建议,反而以“杜绝言路,独擅朝政”的罪名再次罢免了主政仅75天的李纲职务,将其谪贬为单州团练副使,移置万安军(今海南万宁)安置。庆幸的是当他长途跋涉从广东徐闻渡海到达海南万宁落脚后第三天,接到了朝庭传送公文随递的赦免令,不久被重新任命为湖广宣抚使兼谭州知州。虽然相较其他被贬官员,他在海南停留时间是最短的,但他坚决抗击外侵的壮举却永远被人们铭记。林则徐曾评价他“进退一身关社稷,英灵千古镇湖山。”至今,在海南万宁的东山岭还矗立着这位抗金英雄的巨石雕像,这座东山也被认作“东山再起”成语的出处之一,海南佳肴“东山羊”亦由此名扬四海。</p><p class="ql-block"> 漫步在五公祠内,随处可见高大的木棉树张开繁茂的枝桠,火红的木棉花在半空中好似燃起一片绚烂的火焰。由于海南的气候温和,即使在冬天,大片的木棉花依然能肆意绽放。微风过后,有成熟的花朵掉在下方的雕像旁,仿佛是在为遥远的先辈敬献着祭品。</p><p class="ql-block"> 赵鼎是山西运城人,在南宋时期也曾任宰相。他四岁丧父,在母亲樊氏的教导下,通读经史百家之书。靖康二年(1127年)任洛阳令时,适逢宋室南迁,赵鼎跟随南渡,高宗建炎三年(1129年)他任右司马,曾向朝廷提出过四十项抗金治国的政治主张,被采纳三十六项。绍兴四年(1134年),他力促高宗“亲总六师,临江决战”,大败金兵于大仪镇,并力荐抗金英雄岳飞出任主帅,主持收复了南宋军事重镇襄阳(今湖北襄樊)。他是发现与重用岳飞的“伯乐”,一度成为千古佳话。由于他“于国有大功”,在绍兴五年(1135年)被任命为左仆射(宰相)。但不久因与高宗偏安求和的主张相左,于绍兴六年(1136年)被罢相改任观文殿学士,知绍兴府。次年,高宗重新起用赵鼎为左仆射。执相位后,他积极支持岳飞等主战派的抗金主张,并以非凡的才能处理南宋初期的军政大事,一度使内忧外患的南宋政权出现短暂的中兴局面。高宗曾赞叹:“赵鼎真宰相也”。但由于高宗一心只想与金国议和,对主战派恢复中原,迎回徽、钦二帝的主张极其反感,在绍兴八年(1138年)三月,又再次起用了降投派秦桧秉政。秦桧恢复右相位后,为迎合高宗的议和主张,首先将主战的赵鼎排挤出朝,贬任绍兴知府。绍兴十一年(1140年)又再贬为清远军节度副使,移潮州安置。绍兴十一年(1141年)十一月,秦桧议和事成,被高宗任命为左相,并加封太师、魏国公,独揽朝政大权。秦桧为维持议和局面,巩固自身地位,将主战的赵鼎再度谪贬到吉阳军(今海南三亚市)编管。</p><p class="ql-block"> 虽然屡陷逆境,赵鼎在按惯例上报皇帝的谢表上仍写道“白首何归,怅余生之无几;丹心未泯,誓九死而不移”,继续表达了他忠于朝廷与抗金救国的坚定意念。但这更遭到了秦桧忌惮,认为“此老倔强犹昔”,并进一步加剧了对他的迫害,不仅处处刁难,使赵鼎在居琼的三年饥寒交迫,而且对为赵送来药物与酒米之类生活用品的友人也横加驱离,迫使赵鼎在生活和行动上陷入绝境。不得已,在岛上生活了三年的赵鼎最后只能以绝食相抗争。临终前他写道:“身骑箕尾归天上,气作山河壮本朝”。表示他至死也不会忘记国家,不会忘记抗金救国。赵鼎死后“天下闻而悲之”,有祭文悲悼:“惟公两登上宰,皆值危难之时,一斥南荒,遂为生死之别。”十年后,孝宗即位,因念其于国有功,追封为丰国公,赠太傅,谥“忠简”。</p><p class="ql-block"> 纵览宋朝后期,君主偏安,秦桧擅权,不仅岳飞等精忠报国将士被冤杀,甚至朝庭中如赵鼎般一众主战官员也遭秦桧屈死,如何不令人悲愤万分。</p> <p class="ql-block">  五公祠中的第四位是李光。他是南宋越州人,曾任县令、参知政事、资政学士等职。绍兴八年(1138年)十一月,李光任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在朝野中有较高的威望。当他发觉身为宰相的秦桧为达到与金人议和,撤除了淮南守备,夺去主战派诸将的兵权后,多次挺身向高宗揭露秦桧“欲壅蔽陛下的耳目,盗弄国权,怀奸误国”,并要求高宗处斩秦桧以谢国人。但他不知议和也是高宗的心思,于是打击陷害接踵而至,初被贬黜为资政殿学士,知绍兴府。绍兴十一年(1141年)又被秦桧的同党以“阴怀怨望”的罪名再次诬告,并祸连五十三家,其家中万卷藏书也尽被焚毁。李光被再贬为建宁军节度副使,移藤州(今广西藤县)安置。绍兴十五年(1145年)遭再贬至琼州(今海南琼山)。</p><p class="ql-block"> 在这偏远荒凉之地,陪同他共患难的儿子孟博因病难医先他而去,他只能在诗中写下“恩深父子情难割,泪滴千行到九泉”来痛悼爱子。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李光因与同被贬在海南的胡铨过往密切,经常赋诗唱和,被奸臣吕愿中告发“讥讪朝政”,被再贬至昌化军(今海南儋州)编管。已经历贬谪至滕州又琼州再到儋州的李光,这时已经73岁。 尽管如此,李光仍能笑对人生,在儋州的人生最后九年,他“论文考史,怡然自适,年愈八十,笔力雄健”。对附近的亭台、楼阁几乎都留下他的题匾、诗歌和楹联。他还开办学堂,与当地的墨客学子也建立起深厚友谊,经常一起吟诗唱和。至今在海南儋州的中和镇济宁庙中有一块《儋耳庙碑》,记述了儋州的历史和人文,就是出自李光的手笔。这一时期他创作了二百多首充满感情与当地生活气息的诗文,最后以82岁的高龄离世,在这五公中是最长寿的,已超越“古来稀”的境界。</p><p class="ql-block"> 在五公祠最左侧的一尊雕像是胡铨,他是江西吉安人,曾任知县、枢密院编修官、秘书少监、起居郎、参知政事、资政学士等职,主要负责起草与掌管朝内重要文件与档案,他与李光基本上是同期幕僚,相当于现在的秘书。绍兴八年,(1138年)身为宰相的秦桧一揽大权,为迎合避战偏安的高宗,派手下王伦与孙近处心积虑斡旋。金国对于畏战求和的宋朝狂傲地提出必须公开“诏谕”天下,将宋朝改称“江南”,并要高宗脱下皇袍,改穿臣服,跪拜接受金国的“国书”,向金国纳贡称臣。如此行径激起轩然大波,遭到朝野强烈反对。时任枢密院编修官的胡铨怒不可遏,冒死上奏《戊午上高宗封事》疏,直言力斥秦桧、王伦、孙近三人卖国求荣,请高宗“断三人头,竿之藁街”。此奏疏引起强烈反响,甚至被刻板传诵,一时临安城内洛阳纸贵,被称为“天下第一奇书”。连金国首领熙宗读后也大为震惊,连呼“南朝有人,中国不可轻”,但怀有赤诚之心的胡铨很快被秦桧以“狂妄凶悖,鼓众劫持”的罪名贬去昭州(今广西平乐县)编管,后迫于公论,改判监广州外仓。 </p><p class="ql-block"> 绍兴十二年,(1142年),因抗金英雄岳飞遭秦桧等人的暗杀,胡铨再次向高宗上疏,二度请斩秦桧,并再遭贬谪去新州(广东新兴县)。绍兴十八年(1148年)正月,有奸臣抓住胡铨诗词中有“豺狼当辙”一句,进一步定其“谤讪怨望之罪,再被贬到吉阳军(今海南三亚市)。到达吉阳军后,胡铨亲身了解到曾经同朝共事的赵鼎宰相在流放时所遭遇的迫害,深为其抗金救国精神所感动,写下了脍炙人口的《哭赵鼎》诗:“以身去国故求死,抗议犯颜公独难。﹍﹍一丘孤冢留穷岛,千十高名屹泰山。”绍兴二十六年(1156年)秦桧死,胡铨被移居衡州,这时他已鬓发飞雪。数年后,孝宗即位,胡铨被重新召回朝内任起居郎,年高御任后得以返乡著书立说并终老。</p><p class="ql-block"> 这五位贤臣忠良不仅沥肝赤胆忠诚社稷,而且多数出身进士,有很高的文化素养,几乎都有诗书留世。在贬谪海南期间他们还传播先进的中原文化,为海南教育事业的发展及加强黎、汉民族团结作出了重大贡献。</p><p class="ql-block"> 五公祠内有多幅表达人们内心敬仰的楹联,其中一幅写道:“只知有国,不知有身,任凭千般折磨,益坚其志;先其所忧,后其所乐,但愿群才奋起,莫负斯楼”。另一幅是:“於东坡祠外,有此五贤,自唐宋迄今,公道千秋垂定论;处南首级中,别为一郡,望烟云所聚,天涯万里见孤忠”。在楼上大厅的圆柱上还有民国琼崖镇守使黄志桓的墨迹,上联为:“五贤系两代兴衰,报国投荒,唐宋迄今留正气”;下联是:“一身睹万民憔悴,筹边弭乱,冰渊夙夜凛遗规””。</p><p class="ql-block"> 这五公刚正不阿的高风亮节惊天地泣鬼神,其浩然正气将随着五公祠的屹立永存人间。 </p><p class="ql-block"> (20220324 琼海)</p> <p class="ql-block">胡铨雕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