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在中关村一排排家属楼的腹地镶嵌着一片杂乱的平房。这里与中关村相通,却又与中关村隔绝,这里的居民与中关村没有太多的交集,居民大多都是“公汽三厂”的职工家属,这就是“东大院”。</p><p class="ql-block"> 追溯“东大院”的历史要比中关村早近一百多年。“东大院”的主人叫陈世杰,早在清朝咸丰年间,陈世杰一家从山东黄县逃荒到北京,以裱糊为生,后定居在海淀镇的东面,与在宫中当差的李大官人为邻。咸丰年间,李大官人举荐陈世杰的儿子顶替他到热河接咸丰皇帝回京,因得到皇帝赏识而命其掌管颐和园照明的灯火,一次偶然的机缘,使他又掌管起紫禁城、四坛和圆明园等皇家所有的宫灯。在光绪年间,颐和园重修后庆祝,陈世杰和儿子陈英凭借祖传的手艺,做了不少精美的八角宫灯,把颐和园映衬得喜气洋洋,慈禧太后“龙颜大悦”,从此“灯笼陈”的绰号就传开了。</p><p class="ql-block"> “灯笼陈”管灯,发家靠的是蜡头。宫中的灯,全靠蜡烛照明。蜡烛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鱼油蜡,另一类是素蜡。蜡高有36寸,矮的也有四五寸。这些蜡身都是龙的花纹,上粗下细,蜡中间的捻儿不是线绳而是一根笔直的通气苇管。苇管中间是空心,蜡在燃烧起来时,苇管中产生一股自下而上的气流,可以助燃,苇捻燃烧后,灰烬少,可自行散落,不用剪灯芯。</p><p class="ql-block"> 每天傍晚,太阳压山,皇家朝内、庭院,开始掌灯。各个灯班的值事,扛着灯笼挑子,抬着灯笼架子,举着火明子,四处点灯。点灯前,先把上翻的马蹄形袖口放下来,盖住手面,以示效犬马之劳之意。在太和殿、太庙、天坛点灯时还要礼拜,然后由一人单腿跪下,举起火明子掌灯。高处的灯,先用灯笼挑子挑下,放在灯架上,打开灯罩,然后掌灯。</p><p class="ql-block"> 皇家的灯要彻夜通明,蜡燃烧到剩三吋时就要更换,一直到第二天清晨太阳出来时方能“撤灯”。每天成车成车的蜡头,就归了“灯笼陈”。“灯笼陈”在自家开设蜡厂,把宫内剩的蜡头融化后,制成再生蜡卖给民间,由此发了大财。他家置办的土地有14顷,买卖14处,在海淀镇东建宅院,悬匾“东大院”。院内广植花木梨枣,绿荫匝地,四季飘香,院内四周围高墙。大院之南,有场院,有木栅栏门,再南的洼地里种植水稻。开设的14处买卖,有棚铺、蜡厂、煤铺、肉铺、油盐杂粮店等。再后来还管过皇宫叫戏,管过皇家的一些小工程,负责维修京城与三山五园的道路。</p><p class="ql-block"> “灯笼陈”信奉百花山上的佛,每年都要到山上朝拜。为方便出行在必经之路北辛安镇开办了一处叫“西天顺”的杂粮店,取义“西天礼佛,一路顺风”。为保证粮食店粮食来源的需求,又买了几十顷地,建起了前店后场,取名“天顺庄”,也是京西最大的粮庄。</p> <p class="ql-block">“东大院”已没有往日的模样,现在是新的住宅楼</p> <p class="ql-block">新的“东大院”三楼环绕形成一个“コ”字。</p> <p class="ql-block">85楼对面原是“东大院”文革时期建的两层筒子楼。因为没有供暖,自行取暖特别脏乱差。</p> <p class="ql-block">拆了一半的“东大院”</p> <p class="ql-block">拆迁户中的“东大院”露出远处的51楼</p> <p class="ql-block">以前的“东大院”就是建在这台阶之上</p> <p class="ql-block">东大院与原529幼儿园(现过程所小院),之间建了两排平房叫“51楼南平房”,这里的产权归属从51楼往南“五院”,科学院,五院,“东大院”公汽三厂,85楼科学院,这短短的狭长地段够热闹吧。</p> <p class="ql-block">中关村822楼这里一大片,从81楼集体宿舍往西到白颐路,加油站往南到超市发,原是一处深洼地,洼地里是水稻田,原是“灯笼陈”的家产</p> <p class="ql-block">中关村822楼小区</p> <p class="ql-block">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地图已标有“东大院”的位置</p> <p class="ql-block">“科学城之城中村”82楼前平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