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
一座千年自由繁茂的大学城。可惜匆匆一到,路过叹息桥,一座座土黄的古老建筑,我们只能看到“自由精神内核外的物理躯壳”,无缘体验那种“知识的迷人荣光如乐章般从四周奏起”时内心滋滋作响的幸福暖意。 在这座老旧得很特别的房子前,向导很激动地问“知道莎士比亚的”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吧”嗯,《哈姆雷特》的经典对白。走神了,没听清楚莎翁和这个老房子的故事,只能留待下次再求解了。 莎翁的故乡Stratford是热门旅游目的地。伟大的作品总是充满对人性的悲悯情怀和人文关照,穿越时光的河流触动灵魂不分种族和国界。莎翁的伟大在于入世的清醒,他提醒世人,对人不要轻易歌颂或怨恨,我们分享着同一个人性,在苦痛和困境中人人平等,世代如此。 【温莎城堡】
多少人在城堡大门排着长队,忍受着超过1小时的等待才得以进入,不过是奔着爱德华八世不爱江山爱美人的传奇而来。而实际上,这个传奇,在温莎城堡近千年的历史中,只是一笔带过的点缀。 温莎城堡是征服者威廉在伦敦近郊最早建立的9个城堡之一。之后众多历代君主,将之改变为皇家居室,要塞和行政官邸。我们在中学课本里学过的被克伦威尔送上断头台的查理一世就安葬在这里,著名的伊丽莎白一世认为温莎城堡是国土中最安全的地方,维多利亚女王则在爱夫阿尔伯特亲王逝世后,在这里度过忧伤的退隐生活。 【剑桥】
剑桥人会告诉你,在牛津你无法进入大学里面参观,而剑桥可以(剑桥里没人提Oxford,只说The other place,同样在牛津,也以the other place 指代Cambridge。这对冤家对头啊)。事实上剑桥著名的学院,也仅开放小部分供普通游客参观。可就是那一个打开的小小门缝,已足以窥见剑桥的精英气度。 即使没有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来了剑桥,不泛舟康河,一定会有遗憾。而泛舟康河,还是会觉得遗憾,40分钟的时间,小船太快,一下子就从叹息桥窜到了数学桥,河岸的金柳,如茵的草坪,古老的建筑,看不够啊……拜伦,牛顿,达尔文,弥尔顿,凯恩斯,亨利六世,亨利八世……那么多的故事,听不够,听不够…… 叹息桥 皇后学院的数学桥 康河畔的国王学院,亨利六世创建。 从国王学院走出来的学生,是不是都会有几分高贵庄严的气度?一如这所宫殿般的建筑。 圣三一学院。亨利八世创建。 学院大门入口处亨利八世的雕像,威严的国王右手举着的是一根椅子腿。据说是诗人拜伦同学当年偷权杖换椅子腿的恶作剧。几百年来,剑桥人不仅听其自然,而且还津津乐道地不断向新生和游人介绍这个"精彩"的故事。英国式的幽默和慧黠,剑桥的自由包容,确实精彩。 圣三一最大名鼎鼎的校友牛顿。似乎很平凡的面容,甚至有一点东方人的骨骼清奇。 圣三一大门右边的一块小草坪,牛顿宿舍窗子外面,就是那棵传说中的苹果树了。 基督圣体学院泰勒图书馆外的圣体钟,由霍金揭幕。此时是上午10点47分27秒。 钟上面的蚂蚱是时间吞噬者,每分钟吃掉一格。钟下面铭文是拉丁文mundus transit et concupiscentia eius(“这世界和其上的情欲都要逝去”)。它提醒人们:时间必然流逝,人生苦短,珍惜光阴。 【伦敦】
我们的小学英语课本,给孩子展示的英国第一印象是大本钟,伦敦塔,白金汉宫,海德公园和伦敦眼。伦敦,我们来了。 小小的孩子站在恢宏的威斯敏斯特宫外面,尽力仰头看向大本钟,他们还不知道,这是英国的议会大厦,它承载着“宪政体制”,“民主战胜专制,平等战胜特权”,“人类政治现代化的开拓者”的深厚内涵。 威斯敏斯特宫的维多利亚塔。古典气质,雄伟壮观,气度磅礴。 威斯敏斯特大教堂。这是虔诚的“忏悔者”爱德华一世创建,至死仍未建成,最后安葬于此的大教堂。征服者威廉一世在此加冕。从此,成为皇室加冕和安葬的皇家教堂。被誉为“英国皇室的石头史书”。
威斯敏斯特大教堂还安葬诸多英国英才。目睹了牛顿葬礼的伏尔泰为之深深震动。他曾感慨道:"走进威斯敏斯特教堂,人们所瞻仰的不是君王们的陵寝,而是国家为感谢那些为国增光的最伟大人物的纪念碑。这便是英国人民对于才能的尊敬。" 圣保罗大教堂,世界上第二大的圆顶教堂,戴安娜和查尔斯世纪婚礼的举办地。也是丘吉尔,撒切尔夫人等政要名人的安葬地。 伦敦塔。始建于征服者威廉。 它是堡垒,是宫殿,是监狱……见证过阴谋纷乱和权力争斗。 两个小小的背影,坐在伦敦塔前,不知道在聊些啥。 我们靠在泰晤士河畔,看着伦敦塔桥打开又关闭。 而其实,我们作为匆匆过客,无法真正感受一个国家的沧桑历史。我们觉得如此美好旳塔桥,南端的门楼曾是伦敦最臭名昭著的地点:1305年,著名的苏格兰叛军首领威廉·华莱士的头颅被钉在门上, 由此开始了一个长达355年的传统。 已近傍晚时分,天色仍好,蓝天白云,阳光耀目,泰晤士河两岸的现代和古老建筑反射着金色暖阳。 大人忙着看桥,孩子们似乎对泰晤士河岸边的一个平淡无奇的小喷泉更感兴趣。 对他们来说,漂洋过海的旅程,最快乐的,还是在海德公园喂喂小松鼠,赶赶野鸭子。 我们穿过圣詹姆斯皇家公园抵达白金汉宫。没赶上皇家卫队的换岗仪式。 白金汉宫前的维多利亚女王纪念雕像。 她气质严肃沉稳,并无傲人容貌。但她是那个时代道德风尚的典范,她是贤妻,又是良母,是典型的大家闺秀,也是优秀的一家主妇。她自己生活严谨,工作刻苦,对他人充满责任感。在英国所有国王中,她享有盛誉,因为她恪守立宪君主的本分,做那个时代的表率。她在位的63年,大英帝国走向世界之巅,史称“维多利亚时代”。 白金汉宫一个小门,只看见两名全副武装的守卫,神情轻松。 英国皇室虽然是统而不治,较之法国皇室的流血革命灰飞烟灭,很佩服英国皇室顺应历史潮流,灵活,坚忍,克制的智慧。
来到英国更加深切领略到皇室对这个国家的教育,文化,宗教和历史的深远影响,无论是古堡、教堂、大学,还是路边红绿灯杆上的女王灯、红色的邮筒,处处都是皇室的印记。 我们穿行在阿尔伯特区,路过维多利亚女王的丈夫阿尔伯特亲王创立的历史自然博物馆和帝国理工大学。孩子们被历史自然博物馆附近表演的街头艺人吸引。 邮筒,电话亭,因为是皇家的,都漆成红色,成了伦敦的标志。如果寄张明信片给远方的友人,不知道会是什么感受。我们已经很久很久没有笔墨寄情的兴致了,音调语气也能省尽省。网络,似乎很近,又似乎很远。 大英博物馆,当你千里迢迢和那些从古埃及,美索不达米亚,波斯,古希腊走来的宝物相逢,关于殖民,关于掠夺,都已经变得无关紧要,重要的是,它们还在。来过大英博物馆,再去埃及,希腊,波斯,才算是完整。 被收集运到英国的帕特农神庙上的雕塑。而雅典的帕特农神庙雕塑早在发掘出来之时已经所剩无几了。 埃及馆的展品,诚然比开罗博物馆的要更加令人惊叹啊。 亚述的石板,猎狮石雕,栩栩如生,叹为观止。 伦敦眼。 俯瞰 夕阳下的威斯敏斯特桥和威斯敏斯特宫,尽收眼底。 夕阳下的碎片大厦,伦敦最高的现代建筑。这是个发展相当成熟的大都市,没有国内处处可见的大兴土木的景象。脱欧又如何呢,一套稳定运行的体制和机制,谨慎灵活兼具的岛国特质;你嘲笑他是没落的强国?花无百日红,何况他上千年沉积下来的教育和文化资本,自有其深厚底蕴。 从伦敦眼下来,我们就算结束在英国的行程了。从威斯敏斯特桥走去地铁站,突然听到大本钟的洪亮鸣响,时间正好是2016年7月11日的伦敦时间晚上9时整。天色仍亮,晚风愈凉,拍下这瞬间的伦敦印象,默默在心里期待下一次重逢。伦敦,这个古典与现代完美结合的都市,我还会再来! 附:伦敦小贴士
【衣】
伦敦比爱丁堡要暖和,但早晚温差仍大,7月已经是夏季,也还是要带上毛衣和厚外套。一天之中晴雨交替,雨都不算太大,英国人很多都不打伞,就这么在雨中匆匆而行。
太阳似乎并不强烈啊,可是也能把人晒得黑一层。不过很少人戴遮阳帽,更不会有人打遮阳伞。 【行】
1.使用google map,准确设定目的地,享受自由行的快乐。
2.在伦敦,买张牡蛎卡,地铁和公车很方便。地铁站有自助设备用于购卡充值查询。特别注意回国前退卡,一定确保卡内余额小于10镑才可以在自助设备退(完全不提供人工退卡服务),否则就只能回国登录官网退了,比较麻烦了。
3.公交站同一个地点,不同方向的站名是不同的,这样不会乘错方向。要下车,提前按车上的stop铃。
4.去希斯罗机场,叫酒店预约机场专线的士,可以谈好固定价格。我们去机场,打表显示是90镑,谈好是60镑。市区交通还是挺拥堵的。 5.地铁
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地铁系统,伦敦地铁极之完善,乘坐两次就已经爱上它。坐在circle line上,想到这是1884年竣工的伦敦第二条地铁线,总忍不住浮想联翩。
我们每次出门都在这个地铁站候车,第一天没经验还搭错了线路。因为同一个月台上,同一个方向,可能会有几条线路的车通过,一定要看清楚是不是自己要乘坐的线路。在地铁入口至月台,沿途的指引非常清楚,只是需要花点时间认真研究一下,找对正确的线路所在的正确的月台,搭上正确的列车。 6.城际火车
从爱丁堡到杜伦,到约克,到曼城,到伦敦,去剑桥,我们都是乘坐火车。我们购买了一个月四次的通票,比较方便。
上车后才会检票,如果不是提前预定有座位,注意找位置上没有reserved标志的座位。
和国内不同,列车没有车次编号,由目的地和发车时间区分不同车次。车站的电子告示牌滚动告知某时、某目的地的列车经停月台,务必要去到正确的月台候车。月台上提示列车的进站时间,可以再次确认。 伦敦的国王十字车站。哈利波特从现实世界进去魔法世界,就是在这个车站的9又3/4月台。 会有很多人排队拍照,但是一大早乘火车去剑桥,几乎没人,可以尽情拍个够。 【住】
在伦敦住的是一家APART HOTEL,因交通便利和自助式,感觉相当满意。 冰箱微波炉消毒柜厨具等等一应俱全,关键还非常干净整洁。 【食】
穷游,白天到处晃荡,吃就随便解决了。
晚上到Tesco超市买回牛肉,西红柿,蘑菇,黄瓜,青菜,鸡蛋,价廉物美,且都是净菜,基本不花什么整理时间,做一锅汤,anyway,咱是中国胃啊,舒服极了。有时间有兴致时,整个牛扒,煎个三文鱼,幸福感咕咕冒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