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兰风情“三月三”

放蜂老人

<p class="ql-block"> 东兰风情“三月三”</p><p class="ql-block"> 陈志锋 </p><p class="ql-block"> 三月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很多民族都过三月三节日,由此诞生了丰富多彩的民族风俗,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月三的习俗以壮族更具代表性,民族习俗更丰富多彩。每年三月三到来之际,这些丰富多彩的习俗都会在全区各地一一铺陈,犹如一坛坛陈年佳酿,弥漫出诱人的芳香。其中最令我神往的是故乡东兰县三月三的那些民俗风情。</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一 </p><p class="ql-block"> 东兰三月三最讲究的一道美食是五色糯米饭,倘若没有五色糯米饭,在东兰,三月三便不能称之为节,家里若是来了客人,无论是熟客还是生客,没有五色糯米饭,那就不能算是宴客。 </p><p class="ql-block"> 五色糯米饭的颜色有黄、蓝、红、黑、白五个色谱,象征吉祥如意、五谷丰登,用色均为食物天然色素,五色交辉,清香迷人。 </p><p class="ql-block"> 黄色取自密蒙花,密蒙花一年只在二至三月份开花一次,因此,花期一到,人们就把芬芳四溢的密蒙花采回来,去除叶子,绑成一小把一小把,挂在屋檐下晾干以备三月三之用。一般选取花瓣白里透红的密蒙花,染出的黄色会更加鲜艳,更加芳香,更加迷人。采密蒙花的节令也有讲究,据说蝉鸣前的密蒙花具有强身健体的功效,与《黄帝内经》中春天惊蛰节气的养生一脉相承。密蒙花色黄,味甘,性微寒,归肝经,具有清肝明目的功效,密蒙花能在开春天乍暖还寒之际,提升人体的阳气,从而达到强身健体的功效。 </p><p class="ql-block"> 蓝色取自枫叶色素,每年三月,杂花生树,草长莺飞的季节,三月三前夕,人们开始采摘枫叶,芽头嫩叶鲜红,叶子渐老渐碧绿的枫叶,染出的糯米愈加深蓝,家家户户由男丁上树,砍下枫枝,摘回枫叶,用石臼舂烂捣溶,浸泡,搓洗滤出汁液,再用铁锅热煮,兑出枫叶色素水,劳动中,鼻尖早已飘来了五色糯米饭的芳香。 </p><p class="ql-block"> 三月三当天,家庭主妇们到菜园里割上几把紫蕃藤和红蓝,洗净切短,分锅热炒,趁热倒入冷水,把紫色和红色色素兑出来。用热水煮密蒙花兑出黄色的密蒙花色素,分别用这些含色素液把糯米染成紫色、红色、蓝黑色和黄色,留一份白米做白色,五色米就在人们手中像变魔术一样染成了,金黄,黝蓝,鲜红,萝兰紫,如玉白,五种颜色姹紫嫣红,十分迷人。 </p><p class="ql-block"> 蒸制五色糯米饭用木桶,在大铁锅里烧水,把蒸桶往锅里一罩,蒸桶里垫上一层丝瓜络网,染好的糯米,一种颜色铺一层,层层叠加装满木桶,或根据各人喜爱在圆盘里摆出需要的各种图案,入桶蒸煮。每一位家庭主妇就是一位艺术家,她们摆出的图案绝不雷同,一切取法自然,讲究原汁原味。把五色糯米饭色香味表现得淋漓尽致的莫过于热蒸汽的熬制,噼里啪啦的火苗,热烈地亲吻着锅底,山泉水在铁锅里翻腾歌唱,白色的蒸汽在米粒中间轻飘曼舞,等待中,熟透的糯米清香在木桶里氤氲,绕梁穿窗,同吊脚楼里传来的悠扬山歌萦绕在一起,弥漫在山里的村村寨寨,处处散发出浓墨重彩的节日气氛。</p> <p class="ql-block"> 二 </p><p class="ql-block"> 在东兰,红鸡蛋是吉祥如意的象征,它代表美好的祝福,日常生活中,东兰人最不能缺少的是红鸡蛋。正月初一,孩子满月,春耕祭祀,亲人外出,孩子上学,亲友来访,婚嫁,进新居,生日等,样样都要用到红鸡蛋,尤其是三月三更少不了红鸡蛋。因此,在东兰农村,过去每家每户都养有家鸡,人们选鸡蛋可以说是百里挑一,一年四季,家庭主妇随时得负责选择鸡蛋,一般个头大,外观圆润匀称,蛋壳厚薄适中,外壳颜色黄中带粉的鸡蛋才会被人们相中。 </p><p class="ql-block"> 三月三当天一大早,五色糯米入蒸笼蒸煮后,家庭主妇们会从自家的鸡蛋篮里取出自先挑好的鸡蛋,再挑选一次,去除晃动有响声的鸡蛋,然后把合格的鸡蛋放进铁锅中文火煮熟,以防火力过猛把鸡蛋煮裂,鸡蛋煮熟后,放进冷水冷却以便易于剥壳,冷却两三钟后取出,顺便剔除煮裂的,趁热用红曲粉染红,最后装进用红线编织的网兜里备用。</p> <p class="ql-block"> 三 </p><p class="ql-block"> 过去东兰祭祖活动主要在三月三至清明进行,尤以三月三为最盛,后来为了与清明假祭扫同步,三月三祭祖活动才有所剥弱。三月三当天,五色糯米饭,红鸡蛋,鸡,猪肉都煮熟后,人们把这些祭品装进竹篮,由老人带队去祭祀自己的祖先。 </p><p class="ql-block"> 来到墓地,先给祖坟清除杂草,给坟头添加新泥,挂纸幡。过去纸幡都是各家各户自己用挂纸剪制,因此,从小开始,每年三月三,老人都要把技艺传承给下一代,儿孙们也得认真学习,表达对先祖的尊敬。纸幡一般挂在自先准备好的细竹枝上,竹枝一般选用竹尾完整的金刚竹为上品,断头的竹子喻示断子绝孙之意,被视为不吉利,千万不能使用。纸幡有的地方习惯一个家庭的子孙插一条竹枝,喻人丁兴旺。也有的地方把各人的纸幡挂在同一竹枝上,喻万众一心,团结一致。 </p><p class="ql-block"> 清除杂草和挂好纸幡后,开始在墓碑前摆上五色糯米饭、红鸡蛋、整鸡鸡肉、猪肉、水果等,点上红蜡烛和香支,然后由老者带领,顺时针绕祖墓三圈,每圈到墓碑前跪拜一次,共三次。拜祖完成后,由年长者在墓前讲述祖德,传授祖训,要求下一代在祖宗墓前发誓,遵守祖宗遗训,诚实做人,努力学习,奋发向上,不丢祖宗颜面,建功立业,光宗耀祖。 </p><p class="ql-block"> 祭蚂拐,是指到往年蚂拐节活动中埋葬蚂拐的墓地进行祭祀,祭祀的仪式和祭祖坟类似,意在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祭祀活动有些年比较简单,有些年比较隆重,要看年景,比如这几年疫情严重,尽量不搞祭祀活动。</p> <p class="ql-block"> 四 </p><p class="ql-block"> “只要留得嘴巴在,不死还要唱山歌”这是流传在东兰民间的一句山歌。在我的记忆里,改革开放前,东兰人下河挑水,上山砍柴,春天耕种,秋天收割,过年过节,婚姻嫁娶等日常活动,随处都能听到美妙的山歌,甚至老人去逝,还要唱哭葬歌,在东兰人的血液里,再苦再累生活中不能缺少的就是山歌。改革开放后,由于经济浪潮的冲击,生活快节奏,年轻人外出务工,山歌曾一度在田间地头销声匿迹,但逢有喜事,东兰人仍然保留唱山歌的习惯。近十多年来,由于坚持文化自信,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的增强,山歌又回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山野对歌和赶歌圩又成为了三月三的新风尚。 </p><p class="ql-block"> 山野对歌主要是婚龄男女追求恋爱的平台,一般没有固定的场所,三月三的祭祀活动一般未婚姑娘和小伙子可以不参加,他们要参加歌圩活动,这天一大早,他们带上五色糯米饭和红鸡蛋去对歌,在路上,远远看到年龄相仿的异性都随时可以开始撩歌,男方先唱:“谁从山间过,美如花芙蓉?”女方如果回答:“哥在对面唱,声似山画眉。”这一来便有戏唱了,如果姑娘已有意中人,她们会委婉地回答:“芙蓉飞过岭,山后有归林!”,你便不能蛮缠,以免对方意中人前来产生矛盾。一切问答都赋予山歌,通过对歌,可以对对方的芳龄、人品、学识、才情、劳动技能、家庭状况等多方面进行了解。山野对歌比的是才情,临时吟咏,临时对唱,没有歌谱可言,在对歌过程中,如果出现“八月十五种花生”“我走先来牛走后”类似的笑话,一般歌是不能对下去的,才情高的一方就会去另找对象,唯有水平相当的双方才可以细水长流地对唱下去。 </p><p class="ql-block"> 往年在撩歌中情投意合的双方也会在三月三节日或农闲时节到山野对歌。初次相会撩歌,由于双方不了解,一般是远距离对歌,歌声比较高亢,歌词也比较朴实,仿佛一问一答。而熟悉并为增进了解,培养和巩固感情的对歌,一般距离比较近,歌声缠缠绵绵,难舍难分,这样基本上能订下终身了。彼此了解后订终身,婚后的生活多数是美满的,“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就算是嫁到困难家庭,他们也会风雨同舟,不离不弃,忠于爱情。人生有时不会一帆风顺,有时她们也会遇上能说会道、游手好闲的男人,歌里分不清好坏,让自己的婚姻凄惨而悲凉。尽管如此,他们对山歌至死不渝,真可谓“山歌好比春江水也,不怕滩险湾又多喽湾又多”! </p><p class="ql-block"> 和山野对歌不同,歌圩对歌有固定的地点,东兰最有名气的歌圩是长江乡兰阳村兰阳泉歌圩。兰阳村村中有一口泉,叫做兰阳泉,泉水清冽,雨不溢,旱不减,泉边有樟树和榕树各一株,树下有两座小神庙,泉壁上挂着“广西歌圩”的牌子,可以看得出它在广西歌坛中地位了,歌台就设在这里。</p><p class="ql-block"> 兰阳是元代和明初东兰州州治所在地,历史积淀深厚,过去这里有过民间自发或州府组织的三月三歌圩活动,东兰的山歌就像兰阳泉一样,从古到今流淌千年,从不停息,回响在东兰的村村寨。</p><p class="ql-block"> 每年三月三,东兰县的歌圩对歌就在这里如期举行,周边村屯的男女老少都慕名前来观赏。歌手来自本县各乡镇和凤山、巴马、大化、都安、南丹、天峨、河池市等地,歌圩的场面比较宏大。三月三当天,兰阳村及其临近村屯的众群,或自发或有组织地带来煮好的猪鸡鸭鱼肉、五彩糯米饭、糯米糍粑、红鸡蛋等美食,用以招待前来参加活动的临近村屯众群和远方的客人。</p><p class="ql-block"> 三月三歌圩是民间传统文化活动和男女青年进行社交的场所。传统文化活动主要是山歌的传承,山歌比赛,抛绣球,跳铜鼓舞、蚂拐舞等。而青年男女社交的指向更具体明确,那就是通过对歌来物色恋爱对象。</p> <p class="ql-block"> 五 </p><p class="ql-block"> 文献记载绣球开始是一种兵器,后来才慢慢演变为传情达意的信物。据宋代诗人朱辅的《溪蛮丛笑》中记载:“土俗岁极日,野外男女分两朋,各以五色彩囊、豆粟往来抛接,名‘飞砣’”。用古兵器“飞砣”命名的五色彩囊,便是后来的绣球。宋人周去非在《岭外代答》中的记述更为明显:“男女目成,则女爱砣而男婚已定”。过去抛绣球定终身具有很大的随意性。</p><p class="ql-block"> 据我105岁奶奶讲述的版本是三月三歌圩对歌的某一对女青年,看中了场上的多对男青年举棋不定时,通过抛绣球来选择对方,抛绣球时,姑娘们也会用山歌聪明地暗示对方,让意中人从歌中猜到自己抛绣球的方向,好让钟意的人捡到绣球,然后有针对性地继续对歌,增加了解,然后再处对象,比起古代,有些地方的风俗,当姑娘长到了婚嫁的年龄,就预定于某一天,让求婚者集中在绣楼之下,姑娘抛出一个绣球,谁得到这个绣球,谁就可以成为这个姑娘的丈夫,这种选择来得更接近自己的理想,更能体现她们对自己终身大事的自主权。这说明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东兰的青年男女已经有了追求婚姻自由的意识。</p><p class="ql-block"> 随着社会的发展,抛绣球的内涵已经多元化,但在东兰的歌圩里仍然保留抛绣球这一传统习俗。在三月三歌圩,进行对歌、抛绣球、碰彩蛋、分享五色糯米饭等一系列有趣的活动,更能增加节日喜庆和娱乐气氛,更能彰显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p> <p class="ql-block"> 六 </p><p class="ql-block"> “世界铜鼓在中国,中国铜鼓在广西,广西铜鼓在东兰”,东兰铜鼓举世闻名,迄今为止,东兰民间尚保存有612面铜鼓,民间自古就有铜鼓斗恶龙的传说,如今东兰仍然保留着用稻草系铜鼓的习俗,听老人说,其它任何东西都绑不定铜鼓,它会在每年夏天飞到地下溶洞和狂龙相斗,以消除洪灾水患,只有稻草才能防止铜鼓的挣脱,传说带有浓烈的传奇色彩。每逢喜庆敲铜鼓助兴,在东兰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p><p class="ql-block"> 每年的三月三这一天,人们会把自家收藏的铜鼓搬到歌圩,或一字摆开,或围成圆周等多种阵容,百铜鼓聚会,单场面就蔚为壮观了。一般铜鼓舞会在歌圩开场、结尾和活动中需要助阵的时候敲打。铜鼓的敲法大至有两种,一种是把铜鼓挂起来,像挂编钟一样,所不同的是,编钟的音阶由编钟的个数和大小来确定,而东兰铜鼓的音阶由鼓面和鼓身来定,鼓面由中心到外围的同心圆代表不同的音阶;鼓身由鼓面到鼓腔边缘的环带又有不同的音阶。敲鼓的时候,根据场面气氛的需要临时组合音韵,百十个铜鼓手步调一致,敲准同一音韵,发出和谐悦耳的响声,低回宛转处如泉水叮咚,温文雅尔;高亢处如电闪雷鸣,激昂慷慨。试问世间有哪一支敲响乐队,有哪一首乐曲没有曲谱就能做到如此完美的音韵和谐?第二种敲法是边舞边敲,铜鼓是固定的,鼓手是舞动的,在敲击过程中,不断地变换舞姿,不断地交换鼓面,不断地切换音阶,鼓声变幻莫测,时而像浪潮涌来;时而像千军万马退去。这舞蹈和鼓声,使人想起八门金锁,使人想起九宫八卦,使人想起十面埋伏。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啊!它冲破了闭锁!冲破了压抑!冲破了束缚!使人获得了摆脱,获得了自由,获得了快乐!好一个痛快淋漓的东兰铜鼓舞蹈啊! </p><p class="ql-block"> 东兰三月三的活动是丰富多彩的,东兰三月三各种节目是令人难忘的。纯朴善良,热情好客的东兰人民,随时等待你三月三的约定。在东兰我们等你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