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数学文化 感受数学魅力——基于数学文化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研讨会学习感悟

孙建文

<p class="ql-block">三月悄然而去,</p><p class="ql-block">四月翩然而来,</p><p class="ql-block">带着春天灿烂的气息。</p><p class="ql-block">时光如水,静默不言。</p> <p class="ql-block">为了交流数学文化教学促进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发展研究的经验和做法,探寻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落实学科育人,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于2022年4月1日-2日举行山东省基于数学文化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研讨会。</p><p class="ql-block">会议主题:数学文化教学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发展</p><p class="ql-block">关键词:数学核心素养 数学文化 数学文化教学 数学核心素养发展</p><p class="ql-block">徐云鸿主任对数学文化的类型、数学文化的运用水平、数学文化的功能给我们作了详细的介绍,并用教学案例告诉我们如何在备课中就进行数学文化分析。</p><p class="ql-block">数学核心素养是通过数学活动逐步形成与发展的正确价值观、数学品格与关键能力。数学核心素养反映了数学学科的基本特征及其独特的育人价值,是现代社会公民素养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核心素养具有高度的整体性、一致性和发展性。思维严谨和理性精神是数学品格之核心的观点。</p><p class="ql-block">数学品格的培养策略:情景浸润 化隐为显 反复渗透 体验意会 反思内化 实践应用。数学品格的培养离不开合适的情景,是一个长期的积累的过程,有时候只能意会,需要学生反思内化,实践应用,需要老师创造环境。</p><p class="ql-block">我们对数学文化的评价非常高,但是在实际应用时却往往容易忽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齐鲁名师王永胜校长主持会议,他提出我们要带着问题观课:</p><p class="ql-block">1.如何抓住“数概念”教学的本质,又如何抓住“统计与概率”教学的内核,建好承重墙——找准发力点,打通隔断墙——沟通联系?</p><p class="ql-block">2.如何精准的把握新课标理念,培育学生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在数学文化的课堂中,学会聪明的学、智慧的学?</p><p class="ql-block">3.如何将数学文化融入数学课堂,彰显数学文化的魅力,让学生亲历数学发生、发展的全过程?</p> <p class="ql-block">《小数的意义》是学生对小数和分数有了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学之前,一直在思考:小数的本质是什么?本节课我们要渗透哪些数学文化?如何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张奠宙教授在《小数的本质》一文中提到:小数的本质在于“位值计数法”的拓展,而不在于十分之几的表述。小数是将“个、十、百、千”等不断扩大的位值计数方式,朝着另一个方向(“不断缩小”的位值计数方式)加以延伸,使之成为更为完善的一种位值计数制度。本节课,教师始终围绕“计数单位”和“十进制”,借助一条数轴,带领学生深入理解小数的本质。在此过程中,让学生感悟数学文化的精髓。</p> <p class="ql-block">评课团队深入细致的评课,让我对这一节课有了更深入的解读,整节课的教学设计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p><p class="ql-block">一、以“计数单位”为核心,培养学生的“数感”</p><p class="ql-block">教师紧紧抓住学生已有的数整数的经验,通过数个数来培养学生的数感,让学生体会到小数是通过不断细分得到的。教师用“计数单位”来数数,在不断地数数中加深学生对小数本质的理解,真正将数感的培养落到实处。</p><p class="ql-block">二、以数轴为载体感悟数学思想</p><p class="ql-block">数轴是一种比较直观的表达方式,可长可短,它在表达无限分时,更便于学生表达极限的数学思想。以其独有的特点,拓宽了学生的数学思维。学生在感悟数学思想的过程中,形成了数学思维品质,同时提升了数学素养。</p><p class="ql-block">三、以十进制为主线,感悟中国古老的数学文化</p><p class="ql-block">本节课借助隐性和显性的数学文化,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数学与科技,数学与生物,深刻感受到宇宙之大,生物之微,科技之强,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数学文化的植入,让学生在文化的熏陶下,形成了一定的学科综合能力,从而落实核心素养。</p> <p class="ql-block">《质数和合数》在数的领域中是比较独特的部分,比较孤立,学生学过之后会很容易忘记。本节课突破了质数和合数“比较抽象的问题,让学生愉悦地沉浸于发现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于老师在课中充分融入了古人的智慧,又以学生为本,尊重到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特性,创造性地将单一、枯燥的摆石块换成数长方形的个数,又以数学游戏的形式组织了整个探究过程,既充分融入了古人分类的数学思想和数形结合的研究方法,有更大程度的调动了学生的各种感官,学生全程探究兴趣盎然。</p> <p class="ql-block">《可能性》主要体现对学生数学意识的培养,在课堂中设计一些关键问题,引领学生思考,在这些问题的引领下,学生不断触摸数学知识的本质,同时体会到了数学的思辨性,而这种思辨性,恰恰是数学的理性精神所在。</p> <p class="ql-block">数学文化是数学的另一片美丽的领域,它的美不在于计算。在一个人运用数学进行思维的过程中,所锻炼的不仅仅是我们的思维方法,更重要的是,我们的许多观念也会发生变化,产生新的认识,从而更大和更深刻的领悟人类的自由。我们会根据自然的数学文化来重新认识和领会世界,并从而为之高声赞叹。数学文化的辉煌是人类文明灿烂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p><p class="ql-block">教师的数学观念、数学能力、数学理解数学教育价值的熟悉直接影响着数学教学。教师作为数学文化的传播者,应该将其精华融入到自己的教学中,创造出完美的课堂教学。</p>

数学

学生

文化

素养

小数

教学

核心

计数

感悟

本质